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背负无数恶名的酷吏张汤是汉朝的大功臣?

背负无数恶名的酷吏张汤是汉朝的大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55 更新时间:2023/12/12 20:19:2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汤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西汉“大事件”最多的年代,莫过于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这五十四年的大汉王朝,对外痛击匈奴,对内厉行“大一统”改革,外加通西域等事业热热闹闹,相关的风云人物也极多。但其中有一位,却在后世两千年里,从来争议无穷:明明以为官清廉著称,且大半辈子为国呕心沥血,身后却惹来骂声不停。比如唐朝大文学家司马贞,就骂他是“乳兽”“苍鹰”,南宋文学家钱时,更给他扣了个“巧诋凶残”的帽子,一代代骂的狠。

可是,同时代亲笔记录汉朝风云的史学家司马迁,却给此人一句心悦诚服的好评:国家赖其便。无论背负多少恶名,此人,却无可争议,为国家立下大功。

这位充满争议的功臣,正是司马迁《史记》里,赫赫有名的“酷吏”:张汤。

一、强硬的青年

张汤,京兆杜县(今陕西西安)人,他的生年不详,出生在一个长安县丞家里。作为一个小官吏家的孩子,张汤从小对刑律耳濡目染,且小小年纪就吓了父亲一跳:一次张汤家的食肉被老鼠偷吃,恼火的父亲把张汤一顿痛打,谁知张汤被打的皮开肉绽也不哭,反而咬牙切齿挖开老鼠洞,把吃饱的老鼠与剩肉揪出来还不算,又煞有其事的开庭审问,学着官府审案的一整套流程,“合理合法”的把老鼠处决。整个专业过程,把父亲看的惊呆:这小子人才啊。

被儿子吓一跳后,父亲就下了决心,一把将张汤拉进了“司法圈”,先让他负责学习书写法律文书。张汤这一身不凡的天赋,很快就展露出来,各种司法事务驾轻就熟,父亲去世后,张汤也接替了父亲职务,做了长安县丞。但是在西安当时的制度下,这样小官吏家的孩子,纵是工作再出色,升迁却也难。但放在张汤身上,胸怀大志的他,也早为此练出了另一样本事:高情商。

比起少年时抓老鼠不手软的手段来,张汤察言观色的能力也极强。就是在长安县丞任上,他与一度坐牢的周阳侯田胜成了哥们,在田胜的推荐下,轻松就打入了贵族圈。终于成功挪了地方,先做了中尉宁成的下属,后来又被宁成力荐,做了监修汉武帝陵墓的茂陵尉。然后又升了御史,一步步进入大汉帝国权力高层。

而且千万别以为,张汤升这么快,主要靠了拍领导马屁。他摊上的这几位领导,没几个容易“拍”的。比如中尉宁成,那是汉朝有名的酷吏,眼里从来不揉沙子,全长安的权贵说起他,都忍不住打哆嗦。平日对待属下,也是十分苛刻,稍有公务完不成就严惩。可跟随他的张汤,做事效率却比他还高,司法类的事务,从来都第一时间办好。如此“想上司之所想”的辛劳,才叫他步步高升。

到了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想上司之所想”的张汤,又把汉武帝给吓了一跳。当时汉武帝的陈皇后在后宫秘召巫婆,闹出“巫蛊”大案。如此烫手山芋,张汤不但淡定接下来,而且还揣对了汉武帝要重办的心思,一口气杀掉了三百多个参与者。干脆利落把这桩大案给抹平。如此雷厉风行,也叫汉武帝十分高兴,紧接着又把张汤提拔为太中大夫。

这几桩事,在后世各种狠踩张汤的文章里,常被反复提起,作为张汤“奸诈小人”的证据。但升了官的张汤,接下来就做了一桩造福两汉的大事:修订汉律。

二:汉武帝的快刀

对于汉武帝时代的西汉王朝来说,修订汉律,已经是刻不容缓:汉朝开国后,倡导无为而治。“无为”到汉武帝年间,这治国思想,却成了权贵们的挡箭牌。各路豪强权贵横行不法,而且就算东窗事发,“生刑轻死刑重”的汉律,却拿他们毫无办法。“犯罪成本”如此之低,以至于各级官员,也纷纷横行不法,闹的朝廷一团糟。忍够了的汉武帝,也就果断决定:修律!

这个艰巨工作,由张汤和另一位太中大夫赵禹一起完成,经过细致工作,汉朝律令增加到三百五十九章,其中更用一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件案例来说明死罪。尤其要载入史册的是,张汤在这次修律里,增加了“见知法”和“故纵法”,从此官员们发现不法行为不检举,就要一律论罪,司法官员一旦判错案,事后也要追究责任。在中国古代“错案追责”历史上,堪称重要一笔。

在汉武帝时代,外有匈奴入侵内有经济民生改革的年代里,也正是这部缜密严格的律法,限制了豪强地主们的不法行为,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当然,只有好的律法还不够,关键还是要执行。而完成修订律法大业的张汤,立刻就展现了他另一身手:铁腕的执行。

其实,早年的张汤在权贵的眼里,是个很懂事的人。他曾游走在权贵之间,同很多实权人物私交极好。拜访公卿大臣也恭恭敬敬。可公元前126年,升任廷尉的张汤,却是转眼就铁面无情。先是把廷尉署一顿整顿,提拔了多名干练的部下。对待部下,他从来都是一肩挑,事情放手往狠了办,遇事他慨然来扛,接手没多久,就把廷尉署打造成强硬利器。

这以后,张汤就源源不断出手了,他的断案风格,从此以“曲折豪强”著称,只要是权贵豪强犯法,立刻就往狠里办。往年那种权贵们可以轻松逃脱法律制裁的“好日子”,在他手里彻底成了历史。相反如果平民百姓犯法,他却一定网开一面,越穷苦的百姓,处理也就越宽。公元前122年,衡山网淮南王谋反案发,这几个野心勃勃的王爷不但图谋造反,甚至要刺杀正在前线苦战的大将军卫青。张汤干练的风格再次显威,不但凭着蛛丝马迹,迅速一网打尽。且一顿从重从严,先后处死上万人。

凭着这凶狠的业绩,张汤风光升任御史大夫,而且由于当时的几任丞相,都属于凑数的类型,所以“天下事皆决于汤”。那时的汉武帝,有时和张汤讨论国事,一度能讨论到深夜。声望如日中天。

不过,此时汉武帝与张汤讨论的,却是一件关乎汉朝反击匈奴战争胜败的大事:经济改革!

三:幕后功勋

张汤升任御史大夫,是在公元前121年,距离汉朝与匈奴的漠北大决战,还有两年时间。但此时汉朝,已经到了严重困难的地步:巨额的军费开支,把国家府库几乎掏空。连汉武帝本人都要节衣缩食。但那些享有特权的贵族勋贵们呢?一边捞着好处,甚至有的倒卖盐铁发国难财,却就是不知道为国分忧。如此下去,汉王朝别说远征漠北,没几年就会被战争拖垮。汉武帝也终于下了决心:改革!

于是,一场由名臣桑弘羊主持的改革,就这样轰轰烈烈的上马了。通过盐铁官营和货币改革等手段,各地豪强的特权被削弱,汉王朝在没有增加平民赋税的情况下,成功解决了军费问题,为漠北大决战攒足了钱粮。那为什么能见效这么快?因为有张汤!

作为汉武帝的支持者,做事凶狠的张汤,也在这场改革里,施展了最凶狠的手段:全国颁发《告湣令》,敢有隐藏财产的富人,一概没收财产。仅一个币制改革,就办罪了上万人。甚至张汤还为此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举动:大司农颜异——仅仅面色上表达对改革不满,就被张汤抓住把柄——别以为一个眼神就杀不了你,照杀!硬是以腹诽的罪名将颜异处死,是为汉朝著名冤案。

就这样,铁腕办事的张汤,也就闹的一片骂声。公元前116年,被张汤剥夺了经营盐铁大权的赵王刘彭祖,买通一些人罗织罪名,硬说张汤收受贿赂。遭此污蔑的张汤,又被汉武帝派人训斥,愤怒不已的他,也做出了决绝回答:自杀!

而张汤死后的这一幕,却是震惊了长安城:常年被污蔑收受贿赂的张汤,家产不过五百金,竟连葬礼都没钱办。坚信张汤无罪的张汤母亲,坚持用破旧的牛车将儿子下葬。他的不白之冤,也就此传遍了长安城——不管,他的功过是非如何,他确实是一个廉洁的张汤。

至少,对于大汉朝追亡逐北的武功来说,他,确是有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真的有私情吗 多尔衮不称帝是因为孝庄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庄太后下嫁是真的吗,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故事,女真第一美人

    对多尔衮和孝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老百姓总喜欢看男男女女的故事,穷酸文人就能写出来,于是街头巷尾流传着帝王将相的儿女私情。比如,多尔衮与孝庄太后叔嫂间不清不楚的瓜葛,就成了很好的创作题材。多尔衮不称帝,难道真是因为像电视剧里播放的那样,顾忌青年时期的初恋情人?

  • 禅位当上太上皇的乾隆,在那三年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帝是封建社会站在权力顶端的男人,他们独揽一朝特权,将自己称作天意的化身。而我国历史悠久,前后朝代数不胜数,皇帝自然也就有许多了,不过这个地位通常都是终身制的,也就是说直到上一任皇帝驾崩,才会有下一代来接任,“一朝两帝”的情况十分罕见,不

  • 刘备为什么攻打孙权而不是曹操 刘备真的是“欺软怕硬”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攻打孙权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进攻孙权不只是因为刘备“欺软怕硬”,最重要的原因是孙权背信弃义偷袭荆州,杀死了刘备的头号大将关羽,夺走了刘备经营多年的荆州。刘备无论为公为私,都必须要发动一场针对孙权的战争,重新夺回荆州的地盘,以实现隆重战略的部署。

  • 刘季玉让玄德入益州的原因是什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季玉让玄德入益州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诸侯间彼此征伐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人才层出不穷。到了后期的时候,那些小势力才慢慢的消亡,最后只剩下了,曹魏、东吴、蜀汉。在早年的时候,刘璋曾经邀请刘备带兵进驻益州。相信很多人对这个举动

  • 揭秘吕布手下的王牌部队,吕布死后他们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知道吕布武功高强,是汉末三国的“第一条好汉”,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还有“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等等,把吕布塑造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人敌”。这样去看吕布,说对也对,说不对,其实它不完全对。吕布的确很勇猛,

  • 汉文帝为什么刚一登基,他的四个嫡子就相继因病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文帝刚一登基,为什么他和原配生的四个儿子就全死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西汉皇室有一个未解之谜,即汉文帝刘恒与代王后所生的四个嫡子究竟是怎么死的。史书中关于代王后及其四子的记载只是一笔带过,《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是同样的,这里引《史记·外戚世家》中的记载:代王王后生四

  • 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为什么会被杀?因为司马昭有弑君之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60年五月初六的夜里,因为自己的权力日渐被削弱,并感觉到司马昭要篡夺自己帝位的曹髦愈发感到不满与愤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招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和散骑常侍王业商量对策,当时曹髦认为司马昭的野心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他必须要做些什么,否

  • 曹操和孙权为什么都没有阻止刘备去夺取益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备夺取益州花了三年时间,为何曹操和孙权却都没有阻止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刘备虽然趁机占据了荆南四郡,势力相对之前有了极大发展,但他仍然是各方势力中较弱的一个。那么,刘备在向益州进兵的时候,为了曹操和孙权都无动于衷呢?事实上,当时的曹操和孙

  • 曹寡妇为什么没有名分都愿意跟着刘备,并给他生下了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名分的曹寡妇,为何甘愿跟着刘邦,还为他生了长子刘肥?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出身市井,常与一群狐朋狗友厮混,虽然当了个泗水亭亭长,日子却过得好不到哪儿去。可是,秦末时期百姓生活困苦,天下也不太平,有这么个职务,总要比平民百姓过得滋润。秦汉时的贞洁观念还不是很

  • 袁可立:大明巡抚兼兵部尚书,让后金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袁可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清朝故意隐瞒的强人清朝一桩亮眼的文化成就,就是编修《明史》:历经九十年时间修订,三百三十二卷的庞大篇幅,涵盖明代三个世纪几乎所有的重大人物事件。其涉及之广,人物史料之详实,都堪称独步古代典籍。以清代史学家赵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