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真的有私情吗 多尔衮不称帝是因为孝庄吗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真的有私情吗 多尔衮不称帝是因为孝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4/1/15 16:48:07

对多尔衮和孝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老百姓总喜欢看男男女女的故事,穷酸文人就能写出来,于是街头巷尾流传着帝王将相的儿女私情。比如,多尔衮与孝庄太后叔嫂间不清不楚的瓜葛,就成了很好的创作题材。

多尔衮不称帝,难道真是因为像电视剧里播放的那样,顾忌青年时期的初恋情人?

当然不会,如果认真翻看历史,就会发现满眼都是血淋淋的权力斗争,况且有了江山哪里还要愁没有美人?多尔衮不称帝,不是因为要保情人的儿子,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崇德八年,皇太极猝死。

虽然皇太极生前,已经把大汗改成了皇帝,但满人并没有明确汉族王朝那样的皇位继承制度。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就是靠着四大贝勒的推举,才接任的大汗之位。

所以接下去的崇政殿会议,出现了两个问鼎皇位的顶级人选——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

但背后的角逐,说白了还是看谁的拳头硬。因此,当时执掌满清八旗的实权派贵族,这些人的态度动向,对皇位最终的归属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黄旗、镶黄旗:皇帝亲掌,皇太极死后,由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人代管;

正白旗、镶白旗:多尔衮和哥哥阿济格、弟弟多铎掌管;

正红旗、镶红旗:皇太极二哥代善掌管;

正蓝旗:豪格掌管;

镶蓝旗:努尔哈赤侄子济尔哈朗掌管。

八旗中,豪格有一旗。两黄旗大臣是坚定的保皇派,决心要让皇太极的儿子即位。济尔哈朗和代善父子也倾向豪格。只有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反对。所以,豪格的赢面很大。

但多尔衮很聪明,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他不当皇帝,豪格也不当皇帝,而是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

这是一个调和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方案。

一来两黄旗大臣坚持的,无外乎是要皇太极的儿子做皇帝,又没说一定要豪格!满人不讲嫡长子继承,让福临继位也符合两黄旗大臣的意见。而且两黄旗若是坚持力挺豪格,就得预备着与多尔衮的两白旗火并,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内耗局面。

二来多尔衮又以新君年幼为理由,邀请济尔哈朗与自己一起辅政,拉着镶蓝旗一起分政治蛋糕。两白旗、两黄旗、镶蓝旗都不反对这个方案,代善的两红旗自然也就顺水推舟妥协了。

剩下的只有豪格一个人吃亏,但正蓝旗势单力孤,他也只有傻眼的份。

所以,多尔衮哪里是不想当皇帝,他是当不了!只有退而求其次,先把最有希望的豪格拉下马,接着控制一个年幼的小皇帝,虽无皇帝之名,却可以染指皇帝的权力。

至于为什么选择年仅6岁的福临,还真跟他母亲庄妃有一定的关系!只不过多尔衮不是因为跟庄妃有私情,而是看准了这对背景势力很小的孤儿寡母,正好适合控制在手里当提线木偶。

庄妃在皇太极后宫最主要的五大后妃中排行最末,地位高不成低不就。其他母家身份尊贵的小皇子,会牵扯出很多利益纠葛,不利于控制。而地位太低的皇子,两黄旗大臣那里又不太好过关。

福临登基后,多尔衮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他的夺权之路。原本济尔哈朗排名在他之前,多尔衮威逼利诱,一脚踢掉了这个老实人,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辅政王。

紧接着的外部局势,对多尔衮也十分有利。李自成攻灭明朝,把坐镇山海关的吴三桂逼得进退两难,倒向了多尔衮一边。多尔衮看准时机一举定鼎中原,完成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梦寐以求的大功,一时间在清廷内声威无人可比!

凭借这一威望,多尔衮从叔父辅政王晋升皇叔父摄政王,最后直接称皇父摄政王,朝中所有反对势力都被他压得死死的,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

这时候,多尔衮不是皇帝,胜似皇帝,将顺治小皇帝拿得死死的,根本没有称帝这个必要了!

按照这样的进度,估计多尔衮最后难免会走上王莽司马昭杨坚等众多权臣的老路,逼顺治上演一出“禅让”大戏,从幕后走向前台。

但顺治和孝庄太后的运气真的很好,老天爷替他们解决了困难,权势熏天的多尔衮居然英年早逝,只活了39岁就一命呜呼了!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在古北口狩猎时坠马跌伤,不治身亡。树倒猢狲散,多尔衮死后,他的亲信苏克萨哈见风使舵,向顺治提交多尔衮“谋反”的罪证。顺治一直被压抑的仇恨猛地爆发,将多尔衮鞭尸泄愤,挫骨扬灰。皇父摄政王生荣死哀,令人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禅位当上太上皇的乾隆,在那三年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帝是封建社会站在权力顶端的男人,他们独揽一朝特权,将自己称作天意的化身。而我国历史悠久,前后朝代数不胜数,皇帝自然也就有许多了,不过这个地位通常都是终身制的,也就是说直到上一任皇帝驾崩,才会有下一代来接任,“一朝两帝”的情况十分罕见,不

  • 刘备为什么攻打孙权而不是曹操 刘备真的是“欺软怕硬”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攻打孙权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进攻孙权不只是因为刘备“欺软怕硬”,最重要的原因是孙权背信弃义偷袭荆州,杀死了刘备的头号大将关羽,夺走了刘备经营多年的荆州。刘备无论为公为私,都必须要发动一场针对孙权的战争,重新夺回荆州的地盘,以实现隆重战略的部署。

  • 刘季玉让玄德入益州的原因是什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季玉让玄德入益州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诸侯间彼此征伐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人才层出不穷。到了后期的时候,那些小势力才慢慢的消亡,最后只剩下了,曹魏、东吴、蜀汉。在早年的时候,刘璋曾经邀请刘备带兵进驻益州。相信很多人对这个举动

  • 揭秘吕布手下的王牌部队,吕布死后他们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知道吕布武功高强,是汉末三国的“第一条好汉”,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还有“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等等,把吕布塑造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人敌”。这样去看吕布,说对也对,说不对,其实它不完全对。吕布的确很勇猛,

  • 汉文帝为什么刚一登基,他的四个嫡子就相继因病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文帝刚一登基,为什么他和原配生的四个儿子就全死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西汉皇室有一个未解之谜,即汉文帝刘恒与代王后所生的四个嫡子究竟是怎么死的。史书中关于代王后及其四子的记载只是一笔带过,《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是同样的,这里引《史记·外戚世家》中的记载:代王王后生四

  • 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为什么会被杀?因为司马昭有弑君之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60年五月初六的夜里,因为自己的权力日渐被削弱,并感觉到司马昭要篡夺自己帝位的曹髦愈发感到不满与愤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招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和散骑常侍王业商量对策,当时曹髦认为司马昭的野心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他必须要做些什么,否

  • 曹操和孙权为什么都没有阻止刘备去夺取益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备夺取益州花了三年时间,为何曹操和孙权却都没有阻止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刘备虽然趁机占据了荆南四郡,势力相对之前有了极大发展,但他仍然是各方势力中较弱的一个。那么,刘备在向益州进兵的时候,为了曹操和孙权都无动于衷呢?事实上,当时的曹操和孙

  • 曹寡妇为什么没有名分都愿意跟着刘备,并给他生下了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名分的曹寡妇,为何甘愿跟着刘邦,还为他生了长子刘肥?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出身市井,常与一群狐朋狗友厮混,虽然当了个泗水亭亭长,日子却过得好不到哪儿去。可是,秦末时期百姓生活困苦,天下也不太平,有这么个职务,总要比平民百姓过得滋润。秦汉时的贞洁观念还不是很

  • 袁可立:大明巡抚兼兵部尚书,让后金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袁可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清朝故意隐瞒的强人清朝一桩亮眼的文化成就,就是编修《明史》:历经九十年时间修订,三百三十二卷的庞大篇幅,涵盖明代三个世纪几乎所有的重大人物事件。其涉及之广,人物史料之详实,都堪称独步古代典籍。以清代史学家赵翼

  • 被吕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是怎么活下来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戚夫人的文章。纵观历史,汉高祖刘邦无疑是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从十里亭长转变为泱泱大国的统治者,刘邦亲手缔造出一个昌盛的时代,为人类历史开创出新局面。作为开国帝王,刘邦一生妃嫔不多,仅有皇后吕雉、戚夫人、薄姬、管夫人等数人。其中最受刘邦喜爱的就是定陶女子戚夫人。戚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