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可立:大明巡抚兼兵部尚书,让后金闻风丧胆

袁可立:大明巡抚兼兵部尚书,让后金闻风丧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07 更新时间:2024/1/15 13:27:31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袁可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清朝故意隐瞒的强人

清朝一桩亮眼的文化成就,就是编修《明史》:历经九十年时间修订,三百三十二卷的庞大篇幅,涵盖明代三个世纪几乎所有的重大人物事件。其涉及之广,人物史料之详实,都堪称独步古代典籍。以清代史学家赵翼的标榜说:“近代诸史……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但是,在对待晚明一位巡抚时,号称“史上最完善”的《明史》,却是突然变了脸。哪怕在明末相关的煌煌史册上,此人筹谋辽东的风姿,浴血沙场的功勋,都是篇篇激动人心,但《明史》的编订者们,却是选择性失明,一个字都不整理,硬是把这位曾名满天下的英雄,活活排挤在《明史》之外

难道是《明史》的编订者们有眼无珠?事实上,终整个清代,这位被《明史》漏掉的强人,都叫清王朝高度紧张。其个人著作乃至记载其事迹的史料,一度都要被统统焚毁。读书人作文时,只要提到此人姓名,几乎就是杀头大灾。甚至,到了清朝灭亡前夜的光绪年间,纪念此人的牌楼,依然常被清政府悍然拆除。抹掉有关此人的一切记载,俨然成了清代三百年里,官员们的一项“常规工作”。

如此叫清王朝讳莫如深的人物,正是明末军事强人:袁可立。

二:蒙冤二十四年的“青天”

不过,在成为一位叫清王朝难以齿的军事强人前,袁可立早有另一个身份:名满天下的查案强人。

袁可立,字礼卿,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生于河南睢州。睢州,即唐代安史之乱时,满城浴血抗击的小城睢阳,在这“硬骨头”城市长大的袁可立,也出落成一个硬骨头汉子。二十七岁科场登第后,更以其天不怕的胆子,从此不停闹出大动静。

先是在苏州推官任上时,刚到任的袁可立,就硬顶应天巡抚李涞。明知李涞有内阁首辅申时行撑腰,却是毫无惧色一顿查,把李涞巡抚勾结地方士绅,陷害清廉太守石昆玉的烂账,几下子就查得清清楚楚。硬是叫这个跋扈巡抚灰溜溜罢官走人,接着乘胜追击,一口气复查了当地上千件积案,给大批蒙冤者昭雪抚恤。以当地史料形容,苏州当地原先人满为患,关押大批无辜者的监狱,都叫袁可立治得空空如也。

就这样,早年在司法战线奔忙的袁可立,从里都是走一路洗一路冤情。不管在苏州任推官,还是调任京城做监察御史,从来都是这般有胆有识的风格。甚至在巡城御史任上时,他还曾不惧各方威胁,当街斩首法办了闹出人命的太监,一下收获绰号“真御史”:万历年间的御史,要论真正忠诚干练的,就是袁可立!

但在亲眼见识了万历皇帝怠政误国的丑剧后,“真御史”袁可立却是再也忍不了,他愤然上书直言,但比起那些为骂而骂的奏折来,袁可立每句都说实在话,把此时明王朝财政国防的各种危机,摆事实讲道理说得一清二楚。也因为说话太直接,万历皇帝看完就炸了毛,干脆利落把袁可立一撸到底,直接削职为民。是为晚明一桩长达二十四年的冤案:震门之冤。

蒙受冤枉的袁可立呢?回家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都在睢州老家闭门谢客,谢绝一切往来应酬。例外的却只有一次:万历四十二年(1614),万历之子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趁机在睢州横征暴敛。袁可立再次愤然站出来交涉,一番据理力争,终于叫福王一伙人乖乖走人:历经打击,身负冤情,袁可立,依然是那个为民请命的袁可立。

而在不久之后,他更将如一把锋锐宝剑,呼啸挥向那个叫大明朝满朝抓狂的强敌:后金八旗。

三:不世之功,扼腕命运

泰昌元年(1620),万历皇帝驾崩,明王朝下旨为袁可立恢复名誉,任命其为尚宝司丞,次年又晋升为太仆寺少卿,更奉旨祭奠孔子祖陵。五十八岁的他,此时正是仕途春风得意时。但袁可立的眼睛,却早早盯住了大明朝此时最水深火热的地方:辽东前线。

天启二年四月,六十岁的袁可立正式受命,出任登莱巡抚,扛起了大明朝边防线上的重担子。而此时的登莱乃至山东全境,却正如烂摊一般:各地白莲乱军四起,兵士纷纷逃亡。袁可立上任路上,就多次遭到乱军袭扰。毫无惧色的袁可立,亲自带兵冲杀敌阵,连他六十多岁的夫人,也亲自上阵擂鼓助威。就这样走一路杀一路,才算有惊无险,赶到了风雨飘摇的登莱。

但这之后,不到三年时间,残破不堪的登莱,竟就大变脸:乱军全数被扫平,海岸线上修起了坚固炮台,市面上商旅往来繁荣,海面上战舰云集,一支战斗力强大,规模多达五万的崭新部队华丽亮相。这个明朝海防要冲,已然成了一支顶向后金的强力犄角!

那这“犄角”战斗力如何?体会最深的,就是海那边的后金政权。

天启二年时,袁可立就主动出击,利用海上运输优势,陆续清理辽东半岛海面上的后金军队,以登莱为通道,明王朝与朝鲜琉球等属国的通道全数打通。辽东海面成了大明船队的天下。

天启三年起,呼啸而来的登莱船队,更从此叫骄横八旗吃血亏:是年三月起,袁可立的舰队,就出没于旅顺平山等地区,是年六月,袁可立与苦战皮岛的毛文龙密切配合,多次袭扰后金部队。是年七月,袁可立的部将张盘一举攻克金州,拿下旅顺望海堡等要地,漂亮收复辽南失地。被狠打了闷棍的后金,这下“四卫已空其三,沿海四百余里之地奴尽弃之而不敢据,”损失十分惨重。

如果说这几次胜利,还只是打了后金冷不丁,那么接下来,后金八旗更体会到,袁可立麾下那满血升级的战斗力:天启三年九月起,红了眼的后金大军,深入到旅顺金州地区疯狂劫掠,却被早有准备的袁可立一一击退,天启三年十月的旅顺血战上,袁可立的爱将张盘,更趁夜发起袭击,与后金军打了一场硬碰硬野战,杀得八旗“器械、铳炮俱掷弃而奔”。次年正月初三,踏兵杀来的上万八旗精骑,再次在旅顺城下大败亏输。面对袁可立这一套水陆并进的打法,无论野战夜战攻坚战,“满万不可战”的八旗,几年里都输的底朝天。

甚至,就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的同时,袁可立还给后金来了个“窝里反”,经过袁可立缜密的情报战与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终于下了反正的决心,毅然决定投奔大明。虽然在袁可立担任登莱巡抚时,刘爱塔几次投奔都功亏一篑。但崇祯元年时,他终于重归大明,并最终为保卫大明力战殉国。

以《明实录》等资料统计,袁可立担任登莱巡抚期间,与后金前后交手七次,每一次都以完胜告终,把隆隆推进的后金八旗,牢牢压制在辽南之外。明王朝的辽东边防压力,这才骤然减轻。

可苦心为国的袁可立,还是挡不住背后的暗箭:袁可立性格刚直,最恨党争误国。可他在登莱苦干时,却正是明朝东林与阉党,掐到乌烟瘴气时。于是老实干活的袁可立,先被东林的言官谩骂,而后又被魏忠贤当做眼中钉,终于愤然辞职离去。

而他的离职,也成了明朝登莱防务的转折点,曾经与袁可立密切配合的毛文龙,从此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并在崇祯年间死于袁崇焕的“尚方宝剑”下,而袁可立精心设计的登州防线,又在明王朝的昏聩指挥下,以一场“登莱兵变”土崩瓦解。心灰意冷的袁可立,亦在登莱之变的同年病故于家中——大明朝的党争,终叫一代军事大才,落得有志难伸。

而在袁可立身后,清王朝三百年历史里,对这段曾经的败仗,当然也就讳莫如深。袁可立的辉煌战功,也从此被长期隐瞒,直到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后,那些曾被埋没的史料,才陆续重见天日,叫那个危机深重年代的国人们,从此重新认识一位铁骨铮铮的大才。

无论任何年代,一个风骨强硬且智慧卓越的袁可立,永远值得认真的反思与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被吕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是怎么活下来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戚夫人的文章。纵观历史,汉高祖刘邦无疑是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从十里亭长转变为泱泱大国的统治者,刘邦亲手缔造出一个昌盛的时代,为人类历史开创出新局面。作为开国帝王,刘邦一生妃嫔不多,仅有皇后吕雉、戚夫人、薄姬、管夫人等数人。其中最受刘邦喜爱的就是定陶女子戚夫人。戚姬

  • 从文景之治背后看,汉景帝真的是个好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汉景帝的故事。秦朝末年,风起云涌。刘邦斩白蛇而起义,数年间南征北战,逼得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终于赢得了西汉的一片锦绣山河。此后,西汉江山先后历经惠帝、吕后、文帝的治理,到景帝时期,已是政通人和,物阜民丰,呈现一片盛世之景,史称“文景

  • 杨勇当了20年的太子 杨勇最后为什么被废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勇被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杨勇是杨坚的嫡长子,早在北周时,杨勇就是世子了,581年,杨坚篡位称帝,建立隋朝,同年,杨勇被立为太子。那为什么当了20年太子的杨勇,最终还是被废了?北周末年杨坚准备篡权的时候就任命杨勇为东京小冢宰,替他爸爸镇守洛阳,后来在他篡权之前,

  • 自己退位当太上皇的乾隆为何不放权给嘉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乾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到太上皇,历史上最有名的有两位,一个唐太祖李渊,另一个就是乾隆皇帝。而李渊当太上皇,是因为当时的李世明已经大权在握,在加上玄武门事变,最后登基已经是重中之重了,所以最后李渊只能无奈的选择退位,但是乾隆不一样,他是自己退位的。而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乾隆自己

  • 吕布手下头号猛将高顺,为何会被爱才的曹操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高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说起吕布,不少读者往往会想起他作为武将的身份。《曹瞒传》说“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便是赞扬吕布武艺的高超。除了武将这个身份以外,吕布还是汉末诸侯之一。在群雄割据的汉末时代,吕布的存在也对中原地区的局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吕布的实力并不弱,他手下有着部分西凉铁骑,还有着并

  • 李渊当初没有退位的话 李世民又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退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这父子二人的性格,大概李世民是大家熟悉的,文韬武略,有勇无谋,我们主要讲讲李渊(566—635),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618—626)。许多人认为李渊的皇位是由李世民继承下来的,而李渊的儿子们却是

  • 平阳公主身为女儿身 她打仗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朝平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那里不光是男人们施展才华的地方,人也能够在那里找到一席之地。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甚至连军事,都有女子在里面大展拳脚,半点不逊色于男人,甚至可以说半个大唐锦绣,是由女人们撑起来的,如果少了她们,大唐的光彩

  • 道光皇帝一生勤俭治国,为什么越节俭贪官越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道光皇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老话常说:节俭是福。大清朝历代帝王里,最认这句“老话”的,就是道光皇帝旻宁。这位皇帝在做皇子时,就以刻苦勤俭著称。待到登基即位,却发现这大清江山,早已是一片烂摊,财政边防民生全是毛病,最严重的是吏治腐败。从京官到地方官,

  • 张顺、张贵:南宋抗蒙将领,出身草根顽强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我爱历史网小编,说起张顺、张贵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南宋王朝的覆亡过程,十分扎心的一幕,就是诸多南宋“精英”们的人设崩塌。比如在元朝大军凶残南下时,平日满嘴忠君报国的他们,就常见撒腿开溜。宰相留梦炎更是拍拍屁股,厚着脸皮投降了元军。临安的文武百官,到了元朝兵临城下时,更几乎全数

  • 从进士到著名将领,如何评价王越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我爱历史网小编,说起王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一:有人冒充岳飞?身为一位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岳飞却也有一桩曾惹争论的“闲事”:后人耳熟能详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到底是不是他写的?比起 “威名战功暴于南北”的沙场辉煌来,岳飞的文采也毫不逊色。凝聚了他满腔热血的《满江红·怒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