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堪:出身南阳豪门大族,文治武功都十分超群

张堪:出身南阳豪门大族,文治武功都十分超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52 更新时间:2024/1/18 9:51:1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堪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对于张衡这一享誉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您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张衡一生涉猎极广,在当时的天文、地理、数学、文学、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首屈一指的成就。但要说起张衡的祖父张堪,您可能就不甚了解了。在《张衡传》中也仅有“祖父堪,蜀郡太守”这寥寥数字的记载。中国人常说“虎父无犬子”,反推而论,似张衡这般杰出的历史人物必定会有一位卓尔不凡的祖父,那么这位“蜀郡太守”又是怎样的一位传奇人物呢?

一、头角峥嵘

张堪字君游,出身于东汉时期南阳郡的豪门望族。张堪自小家庭富足,但双亲的纷纷离世让他少时便成了孤儿。父亲去世后留下一笔数百万的资财本,足够让张堪衣食无忧地长大,可张堪却将这笔巨资悉数赠予了侄子。

张堪十六岁那年,独自前往长安求学,史书称其“志美行厉”,加上天资聪慧,张堪被长安的儒生们称作“圣童”。如此年少便已初露锋芒,就连刘秀都时常听闻张堪的高志懿行,忍不住连连夸赞。此时的刘秀还未发迹,而在他日后登基不久,经由中郎将来翕的举荐,光武帝刘秀便将张堪拜为郎中。在连升三次后,张堪登上了谒者之位。东汉谒者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官,担任谒者也就意味着随时准备堪当重任。

二、武能讨敌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正值大司马吴汉外出征讨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光武帝派张堪为军队运送缣帛与马匹,途中又追拜他为蜀郡太守。在蜀地战场上,汉军正面临着断粮的威胁,军中人心涣散,大司马吴汉已经暗中派人制造船只准备撤军。张堪听说以后立即驰马面见吴汉,力劝吴汉不应退兵,又陈述公孙述必败之理。吴汉听取了张堪的建议,故意示弱引出公孙述军,最终大败敌军,并将公孙述击杀于城下。攻占成都城后,张堪一面检阅整理府库中的珍宝器藏,开具名单上报朝廷,一面安抚城中官吏百姓,使得蜀人大悦。就这样,张堪将公孙述在蜀地建立的政权和平地收归于汉。

如果说征讨公孙述,张堪只是出谋划策还没有真正征战沙场,那么接下来多次与匈奴之间的交锋就再也无法掩饰他驰骋疆场的英姿了。张堪在蜀地担任太守两年后就被朝廷召回任命为骑都尉,领军北击匈奴。在高柳地区打败匈奴后,朝廷又任命他为渔阳郡太守。渔阳郡是汉朝与匈奴交界处的一个边郡,经常会遭到匈奴侵犯,担任边郡长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抵抗匈奴的侵袭。在张堪担任渔阳太守期间,匈奴曾发上万骑兵来袭,张堪只率数千骑兵便给匈奴一迎头痛击,打得匈奴军仓皇而逃,从此不敢复来侵扰。

三、文行惠政

对于一个恪尽职守的地方长官来说,将郡县治理得井然有序便已称得上是政绩突出,但对于张堪来说,使民安居还远远不够,他还要带领百姓致富。

狐奴县是渔阳郡的一个属县,那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张堪的故事。有一次太守张堪率军追击匈奴,追至狐奴山时正逢连日阴雨而被困山前。军粮无法送达,军中将士都饥饿难耐。这时,伙夫给张堪端来一碗大米粥,张堪却说,若士兵们都饿死了,那将军活着还有什么用!说完后,一怒之下将那碗粥摔向山石,就在那一瞬间,整座狐奴山突然金光闪现,顷刻间便布满了黄澄澄的稻穗,将士们纷纷摘取稻米充饥,直到三天后军队运来粮草。周围的百姓闻听后也纷纷来摘取稻米留作种子,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该如何种植,于是张堪又向当地百姓传授了种植稻米的方法,至此以后狐奴县因种植稻米而日渐富裕起来。

故事虽是后人编造的,但张堪教民种植稻米却是有史记载的。《后汉书》中提到,张堪在渔阳任上时,下令在狐奴地区开垦稻田八千余顷,教民耕植,劝民耕种,“以致殷富”。为此当地百姓作歌:“桑树无旁枝,麦稻结双穗,张君为太守,百姓乐陶陶”。由此反观狐奴山结稻穗的故事,才明白当地百姓对张堪发自肺腑的感激和爱戴的程度之深,甚至将张堪神化。

后来光武帝在询问各郡官吏吏治情况时,蜀郡计吏樊显向皇上讲述,张堪从前担任蜀郡太守时恩威并施,清正廉洁,蜀地曾留下公孙述的府库珍宝不计其数,而张堪离任之日只乘了一辆破车,背了几口布袋而已。刘秀听闻之后,良久叹息不止。对于张堪来说,自家资财尚不计较,又怎会贪恋他人财物呢,张堪的清正之气真正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上马能讨奸御外寇,下马能治郡安万民,文武兼修,清正廉洁,正因为有这样的祖父,才会培养出超群卓绝的张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惠洪为什么会被人称为“浪子和尚”?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惠洪为什么会被人称为“浪子和尚”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读《全宋词》时,我们能够读到不少僧人的作品,最有名的当属仲殊与惠洪。当读到这两人的情爱词时,小佛不由得惊诧,宋代就是不一样,经济好,思想也开放,对佛门中人的包容性也挺大。僧人们虽名义上跳出红尘,但依旧是食人间烟火的人。然而,佛门

  • 盘点乾隆皇帝的三句“豪言”,结果把大清害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拜“宫斗剧”的争奇斗艳所赐,游走在各位美艳(腹黑)妃嫔间的大清乾隆皇帝,古装剧里的出镜率也十分高,剧中相关的经典台词,也常引得热心追剧观众们纷纷传播模仿,“圈粉”效果十分强。不过比起历史上,那位“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一辈子的“闪

  • 背负无数恶名的酷吏张汤是汉朝的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汤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西汉“大事件”最多的年代,莫过于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这五十四年的大汉王朝,对外痛击匈奴,对内厉行“大一统”改革,外加通西域等事业热热闹闹,相关的风云人物也极多。但其中有一位,却在后世两千年里,从来争议无穷:明明以为官清廉著称,且

  •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真的有私情吗 多尔衮不称帝是因为孝庄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庄太后下嫁是真的吗,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故事,女真第一美人

    对多尔衮和孝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老百姓总喜欢看男男女女的故事,穷酸文人就能写出来,于是街头巷尾流传着帝王将相的儿女私情。比如,多尔衮与孝庄太后叔嫂间不清不楚的瓜葛,就成了很好的创作题材。多尔衮不称帝,难道真是因为像电视剧里播放的那样,顾忌青年时期的初恋情人?

  • 禅位当上太上皇的乾隆,在那三年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帝是封建社会站在权力顶端的男人,他们独揽一朝特权,将自己称作天意的化身。而我国历史悠久,前后朝代数不胜数,皇帝自然也就有许多了,不过这个地位通常都是终身制的,也就是说直到上一任皇帝驾崩,才会有下一代来接任,“一朝两帝”的情况十分罕见,不

  • 刘备为什么攻打孙权而不是曹操 刘备真的是“欺软怕硬”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攻打孙权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进攻孙权不只是因为刘备“欺软怕硬”,最重要的原因是孙权背信弃义偷袭荆州,杀死了刘备的头号大将关羽,夺走了刘备经营多年的荆州。刘备无论为公为私,都必须要发动一场针对孙权的战争,重新夺回荆州的地盘,以实现隆重战略的部署。

  • 刘季玉让玄德入益州的原因是什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季玉让玄德入益州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诸侯间彼此征伐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人才层出不穷。到了后期的时候,那些小势力才慢慢的消亡,最后只剩下了,曹魏、东吴、蜀汉。在早年的时候,刘璋曾经邀请刘备带兵进驻益州。相信很多人对这个举动

  • 揭秘吕布手下的王牌部队,吕布死后他们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知道吕布武功高强,是汉末三国的“第一条好汉”,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还有“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等等,把吕布塑造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人敌”。这样去看吕布,说对也对,说不对,其实它不完全对。吕布的确很勇猛,

  • 汉文帝为什么刚一登基,他的四个嫡子就相继因病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文帝刚一登基,为什么他和原配生的四个儿子就全死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西汉皇室有一个未解之谜,即汉文帝刘恒与代王后所生的四个嫡子究竟是怎么死的。史书中关于代王后及其四子的记载只是一笔带过,《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是同样的,这里引《史记·外戚世家》中的记载:代王王后生四

  • 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为什么会被杀?因为司马昭有弑君之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60年五月初六的夜里,因为自己的权力日渐被削弱,并感觉到司马昭要篡夺自己帝位的曹髦愈发感到不满与愤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招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和散骑常侍王业商量对策,当时曹髦认为司马昭的野心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他必须要做些什么,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