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要“火烧庆功楼”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元璋要“火烧庆功楼”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26 更新时间:2024/2/4 22:55:41

朱元璋为什么要“火烧庆功楼”?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提到朱元璋,大家想到的都是朱元璋残暴,乱杀功臣名将。还有人觉得朱元璋只是对权臣,官员残暴,但是对百姓却是极好的。那么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朱元璋的这一举动真的是为了处理功臣吗?

火烧庆功楼,又叫炮打庆功楼。话说从前,在朱元璋登基之后,给那些为了大明天下戎马一生的功臣们打造了一所功臣楼。

一听说朱元璋要造这个功臣楼,但凡是为朱元璋打天下出过力的,戎马一生的这些个开国功臣,全部都是感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无一人不夸赞太祖英明,太祖慈悲,太祖仁义的。只有这个刘伯温,在得知建造功臣楼这个事情之后,变得十分忧虑,每天基本上都是愁眉不展的,跟其他的这些大臣们的反应,完全不同。

后来有一天这个刘伯温就去往皇宫,去见朱元璋,并且行大礼恳求朱元璋,说:现如今大业已成了,微臣的职责已经完成了,微臣想告老还乡了。这个时候朱元璋一听,就赶忙的跟刘伯温说:军师你跟我半生戎马,征战天下,如今正是享受荣华富贵的好时候,怎么就突然间就要还乡了呢?刘伯温这个时候就有说了:现在朝中事务太忙了,老臣年纪大了,没那么多力气了,只想回家过个清闲的晚年。这个时候朱元璋一看,刘伯温确实是一心想要告老还乡,退休养老了,留也留不住,就赏赐给许多的金银给刘伯温。还亲自送刘伯温出了宫。

这个刘伯温从皇宫出来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奔徐达的家,想要先来向徐达辞行。临别之际,刘伯温握着徐达的手,忧心忡忡的说道:徐兄啊,我要走了,但是有一句话你可一定要牢牢记住啊,等到功臣楼建成之时,大摆酒宴之日,你可一定要牢牢的跟紧皇上,寸步都不要离开皇上呀。这刘伯温的一席话直接给徐达整蒙了,徐达刚想问个所以然出来,刘伯温却转身要走,并说道:一定切记,原因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结果这个刘伯温走了没有几天,这边功臣楼就完工建成了,这功臣楼的位置就坐落在鼓楼岗的山坡之上,楼身并不是高然耸立,而是又宽又矮,看起来是非常的结实,窗户也是又高有小,看起来也是十分的牢固。朱元璋这个时候就选了一个良日,邀请大明所有的开工功臣们,前来赴宴。

而就在开国功臣们都来赴宴的这一天,太阳才刚刚下山,这功臣楼中里面就是灯火辉煌,一片笙歌,推杯换盏,好不热闹。这个时候就是赴宴的这个开功臣们开始相互道贺,相互恭喜。但是这个时候徐达心里想的则都是刘伯温临别之际的对自己说话,徐达想了很多天,一直都是百思不得其解,根本就没有心思跟众人一起高谈阔论。

徐达只是自己一个人抬头看着高高的楼顶,看着墙上,棚上的壁画,再看看地面,看着满屋的装潢,突然,徐达把耳朵紧贴在了墙壁上,用手对着墙体敲了两下,只听见墙体发出的声音是咚咚的闷响声,这个时候徐达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当时就开始直冒冷汗。但是就在这时,突然听见了一声:“皇上驾到”,朱元璋来了,百官肃立,起身行礼。而朱元璋盎然阔步地走到了大厅,身姿挺拔,满脸的笑容,让大家免礼,这时候人们才纷纷地直起身来。

皇帝到场,酒宴打开,徐达平日里的酒量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今天却是怎么都不敢多喝,只顾着盯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等到大家正喝到兴起的时候,朱元璋却忽然站起身来,向门边走去,徐达见此,慌忙就跟上朱元璋,朱元璋此时发现身后的徐达跟着自己,就问徐达:丞相怎么出来了。这个时候徐达就说,臣只是为了保驾,朱元璋就说,不用,你回去把。这个时候只见徐达都快要哭了出来,恳求地问朱元璋:皇上真的一个也不留吗,如果皇上一定要这样,臣也不敢违抗,只是恳请皇上日后能善待妻儿老小。说完转身就要回去赴死。朱元璋一看徐达的样子,于是就说:丞相跟我来吧。

二人刚走出百步有余,只听身后“轰隆”大响。功臣楼瞬间房倒楼塌,火光冲天,而这些功臣们。也都纷纷葬身火海,无一生还。而徐达虽然死里逃生,但是回到家里却由茶饭不思,忧郁成疾,还害上了瘩背。就在徐达患病的这个时候,两位太监带着一只清蒸的公鹅来到了徐达家里,说是皇帝听说丞相身体不好,特意派人来慰问一下,这个公鹅就是皇上给徐达的慰问品。徐达心里哪能不清楚,这公鹅和自己的瘩背相克,皇上这是要他的命啊,想到这里徐达只能够默默流泪,然后上前谢恩,没多久,就病死在了家里。

其实在真正的明史上并没有“火烧庆功楼”这件事,而这件事最开始是在满清小说,评书,《大明英烈传》以及《英烈传》当中被发现的。这些属于是清朝时期的小说,是杜撰的,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而《英烈传》的诞生是当时满清配合文字狱,改毁古书等文化灭绝的一系列手段,特意请了一些无耻的文人来篡改《皇明英烈传》,而《皇明英烈传》则是明朝时期的民间百姓为了赞美朱元璋而出的小说。所以这只是当朝为了污蔑,丑化前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杜撰出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稳坐江山,而杀功臣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自然也是并不存在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光义完成了赵匡胤都没有完成的功业 后人对他的评价为何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光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光义完全和赵匡胤没法比。赵匡胤是年轻时就脱离父母单干,流浪江湖,多次碰壁,尝遍辛酸,老爹的人脉并没有对他起到什么作用,直到他投到郭威帐下当亲兵,然后又追随柴荣左右,才开始发迹,加上自己也争气,多次战争中立下奇功,才能30来岁就

  • 刘邦到底有多宠爱戚夫人 刘邦对戚夫人是不是真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戚夫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邦与戚夫人(剧照)在楚汉战争最初的几次较量中,刘邦一直落于下风。彭城一战,刘邦更是被项羽打得灰头土脸,甚至老爹和老婆也成了对手的阶下囚。急于逃命的刘邦跑到山东的定陶,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美得不可方物的戚夫人。刘邦到底有多宠爱戚夫人?

  • 戚夫人被吕后制成人彘后 戚夫人生命力有那么强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戚夫人人彘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戚夫人是刘邦最爱的女人,也是吕雉最恨的女人,吕雉又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吕雉恨戚夫人最少有两点理由:一、夺爱。因为自从刘邦得到戚夫人之后,吕雉就成了刘邦心目中“黄脸婆”,备受冷遇。尽管吕雉还没有到那个让刘邦敬而远之的年龄,但是戚夫人会施展媚

  • 陈霸先不是篡位上位的 为什么还说陈霸先得国最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陈霸先得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南朝四个朝代中,陈朝国力最弱,疆域最小,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忽视和轻视。人们对陈朝最熟知的是荒淫无度的陈后主。其实陈朝和宋、齐、梁相比,是唯一没有出现暴君的朝代。五位皇帝中陈文宗和陈宣宗都是相当有作为的君主,而开国皇帝陈霸先更是“

  • 陈霸先去世前还有一个儿子 陈霸先为什么会传位给侄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霸先传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建立陈朝的陈霸先,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英明皇帝。陈霸先一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儿子早夭,一个叫陈昌的儿子活了下来。在陈霸先去世的时候,他那个唯一活下来的儿子陈昌已经22岁了。而且据史料记载,陈昌“容貌伟丽,神情秀朗,雅性聪辩,明习

  •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史书上为何没有详细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皇太极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太极是一位勇敢而且足智多谋的统治者。虽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能力的比较一直是有争议的,但从皇太极的政治活动来看,他非常善于扩展和吸引人才,这为清朝奠定了基础。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皇太极的死因却有

  • 梁武帝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佛教为什么开始不吃肉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梁武帝和佛教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佛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作为中国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之一,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已经有1900多年了,自从公元67年东汉明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就一直在中国大范围地传承发和展,到今天,中国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独特认知的佛

  • 著名画家董其昌在历史上的真实人品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董其昌,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收藏界有“捡漏”这么个特殊名词。所谓“捡漏”就是指“人们用极低的价钱来购买价值连城的宝贝”的事情。通常出现这种现象的几率不大,毕竟这和买彩票中500万的概率有点类似。前些年,有个赵姓男子经常在收破烂的地方转悠,他的意图就

  • 朱元璋为什么将朱棣分封到北京 朱元璋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的封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在北京起家的,燕王朱棣在建文帝时期发动了“靖难之役”,登上了皇位,而后又迁都北京,自此,明朝都城就定在了北京,直到后来闯王进京,崇祯帝上吊,明朝灭亡,那么当年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四子朱棣分封到北京呢?究竟有

  • 智勇双全的朱棣为何得不到朱元璋的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朱棣并不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是嫡长子,即使朱标的智力有问题,只要朱标还在,老二和其它皇子就无缘太子之位,因为明朝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皇后的生的儿子无论先后必须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