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纪晓岚一生主持科举和编修:不会公然得罪和?

纪晓岚一生主持科举和编修:不会公然得罪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4/1/23 22:04:08

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北京城朔风呼啸,大清国摊上大事了: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初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巨贪和?被褫夺官爵;初八,和?失去自由,十八日,和?被数尺白绫吊死在监狱里。

纪晓岚斗过和和珅吗?

网络配图

窃以为斗不起来,老纪与和?的关系,大概属于有意识的若即若离。

一是不屑。他们真正开始共事的时间,大约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这一年十一月,和?出任国史馆副总裁,纪晓岚则是《四库全书》馆总纂官,共同主持编修工作。其时,纪晓岚已经是52岁的饱学鸿儒了,和?才26岁。

二是不惧。纪晓岚的圣眷恩宠丝毫不输于和?,除了受到亲家获罪牵连而有过一次谪戍乌鲁木齐的经历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皇帝身边。

另外,在与和?共事的二十年间,纪晓岚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武会试考官,门生故吏遍天下,举手投足都能影响士林,和珅哪里敢招惹纪晓岚呢?

网络配图

三是无利害冲突。纪晓岚以其风流的性格、儒雅的气质与人交往,极少得罪人,他是不会公然得罪和?的。且纪晓岚终其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主持科举和编修。

正史有刘墉得罪和?的记录

刘墉比和?年长31岁,刘墉的老爹是一代名臣刘统勋,家世显赫。刘墉在性格上比纪晓岚刚直一些,所以正史上倒是真有“刘罗锅”死磕和?的记录。如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御史钱沣参劾山东巡抚国泰,这国泰是和?的死党。刘墉奉旨查办国泰案,坚决支持钱沣一查到底的建议,最终扳倒国泰,彻底得罪了和?。

和珅到底死于谁手

网络配图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谁受益谁就有嫌疑,嘉庆皇帝难脱干系。但嘉庆有没有帮手呢?种种迹象表明,刘墉倒是有可能。

首先,刘墉跟和?是政敌,一个刚正廉洁,一个巨贪大腐。

其次,从乾隆四十六年开始,刘墉基本干的都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吏部尚书的差事,专搞官员风纪和人事考选任免,而和?柄权,他动真格的就会遇到巨大阻力,其间出现种种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和珅和?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心生怀疑却还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认为曹操不杀司马懿是他这一生最不明智的决定,这个枭雄一生都视人命如草芥,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司马懿公元179年生,公元251年卒,整整活了73岁,这在当时可是一个相当长寿的年龄,在那个年代人活七十古来稀,就是说能够活到70岁自古以来就就很稀罕的事情,司马懿做到了,他活了73岁

  • 唐朝名相娄师德:一个让狄仁杰倍感羞愧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是唐代有名的人物,许多和他有关的故事都被流传了下来,狄仁杰与唐朝重要大臣、名将娄师德之间就有一则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狄仁杰与娄师德都是唐朝的宰相,狄仁杰对娄师德的排斥和成见由来已久。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我对爱卿委以重任,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狄仁杰回答说:“我是因为出色的才学,以及刚正

  • 揭秘文武双全的宰相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除了基本的姓名之外,还有一个“字”。这个字是因为在我国古代,当一个男子成年之后,对他直呼其名是很没有礼貌的,因此便要取一个与自己的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这个就是字。而研究一个人的字和他的名的关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名是用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而一个人的字便是用来体现一个人

  • 三国密史:是谁让枭雄曹操感叹到相见恨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能够做大做强,除了自身的能力,还在于他有一个强大的人才库,正所谓是谋士成群,战将如云。有这样一个人,他拒绝了董卓的引诱,义正词严地斥责了董卓;当王允被杀死后,是他辞官为王允收尸,当他归属曹操以后,曹操称之为“相见恨晚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三国志》里连立传的资格都没有,可见曹操集团的人才该是多

  • 历史上最大的暴君 因失去爱妃怒杀3000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很有作为,但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恒白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末年,他大肆滥杀宫女、宦官,在这次大惨案中,被杀的宫女有近3000人之多,为明代后宫最大的一次惨案。网络配图失去爱妃滥杀无辜永乐初年,国家逐渐强大。朱棣追求享乐,后宫美女渐多。永乐五年(1407年),皇后徐氏病

  • 大韩帝国第二位帝王纯宗李坧乙未事变的前因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大韩帝国的第二位帝王,也是韩王朝的最后一位君王—李坧。李坧去世后的庙号为纯宗。李坧出生那年,朝鲜王朝刚好步入战争之中,并且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李坧出生后战况连连,但这不妨碍高宗和明成皇后对他的宠爱。李坧一出生,就被任命为世子,虽说这是明成皇后逼着高宗下的命令。但高宗并没因此而讨厌李

  • 唐太宗好评不断 为何却选了这样颓废的储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本人不用多说,千古名君,属于中国皇帝史上少有的好皇帝,然而关于他的储君,大家听过的无不叹息,在选接班人问题上,他选择性情懦弱的晋王李治做接班人,结果酿成武后专权,改唐为周的悲剧。李唐王朝皇权旁落十几年,差一点断送了李唐王朝的前程。实在令人痛惜,那么当初选择他的原因是什么呢?网络配图其实在李治之

  • 明史上比诸葛亮智商还高的刘伯温结局却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出山。此时刘基已经50岁了,应邀前往金(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于色。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就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了施展。刘基就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对大明历法、律令

  • 揭秘三国名将蒋钦之死:东吴蒋钦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东吴蒋钦,黄忠死因,蒋钦全

    三国蒋钦怎么死的?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钦贵守约,性豁达。建安二十

  • 蒋钦:三国东吴名将忘私举贤的蒋钦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人。蒋钦在孙策率众投靠袁术时就已跟随孙策,孙策到江东后为别部司马。曾跟随孙策和孙权征战,协助孙策先后平定丹阳郡、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先后任葛阳尉和三个县的县长,后因领兵讨平山贼而迁任西部都尉。及后又讨平作乱会稽的盗贼吕合和秦狼,升讨越中郎将。不久又与贺齐讨平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