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后代改姓之谜:其后裔为啥不姓司马

司马迁后代改姓之谜:其后裔为啥不姓司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91 更新时间:2024/2/6 13:58:38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然而这样一位伟人,他的后裔却不姓司马,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探究司马迁后裔改姓之谜吧!

网络配图

司马迁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在素有“文史之乡”美誉的陕西省韩城县徐村,居住着许多姓同或姓冯的大家。两千年来他们遵奉“冯同一家”,“冯同不分”,“冯同不婚”遗训。每逢清明时节,他们便怀着虔诚敬佩之情,成群结队地来到“汉太史遗祠”,为先祖司马迁祭祀扫墓。这是为什么呢?这得从两千余年以前的“李陵事件”说起。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天,汉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正全身心地撰写史记的司马迁为其说情,因此遇上了飞来横祸而被判宫刑(又称“腐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陵事件”。

网络配图

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种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又极大地侮辱人格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已经40不惑的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后人留下一部信史,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在困厄潦倒之中发愤着书,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学巨着《史记》。因《史记》对史实据实实录,在称赞汉武帝功德的同时,也斥责了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武帝对此勃然大怒,将《史记》手稿付之一炬。

司马迁有一位叫任安的好友。因“戾太子事件”被斩。狱吏在搜查其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书信,信中告诉任安,他之所以在蒙受奇耻大辱之后还顽强地活下来,就是为了完成《史记》的着述。汉武帝见信后大怒,加上一伙对司马迁极为不满的宠臣的谗言,司马迁遭受迫害,于公元前87年去世,终年56岁(一说60岁)。

网络配图

司马迁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司马临,字与仲;次子司马观,字何求;女儿司马英。据传说,悲痛中的司马迁夫人(妻子柳倩娘、侍姬随清娱)为了保住《史记》副稿,免遭满门抄斩之祸,便让两个儿子身藏《史记》副稿,逃回故乡韩城。司马迁族人怕株连九族,连夜由族长司马厚召集主事人共同商议,决定改姓和迁居。长门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逃往荒无人烟的巍山老牛坡下,定村名为“续村”,表示“高门之续”;后又担心被官家识破,取同音字为“徐村”。“徐”、“续”同音,又有“余村双人”(或说仅余二人)寓意,暗指司马迁有两子,即长子司马临,次子司马观,以表明司马氏家族后继有人。司马迁父子都是西汉太史官,后裔逃匿“徐村”后,为祭祀祖宗司马迁,合族兴建了“汉太史遗祠”。从此,司马迁的后代便分别姓“冯”和“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为何是曹孙刘三家称霸:得人心者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争天下,胜败决定于人心向背,故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包括民心、军心、将相之心,这“三心”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三心”缺一不可,得“三心”者国必兴。三国中曹、刘、孙为图天下都注意收拢人心,尤以刘备为最。网络配图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胜之后”,实无可考,自己也无靠山,他起自民间,是一个“织履之徒”

  • 晁盖的临终遗言揭露宋江的天大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中,提起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大家的首先想起的无疑是及时雨宋江,但实际上一任的梁山带头大哥晁盖,并没有打算把梁山交到他的手里,甚至还为此而专门设了一大关卡,用来阻止宋成为梁山军的领袖。晁盖的一时大意,中了史文恭的毒箭,就此命归黄泉,临死交代后事时,他对身边的一众兄弟说,只有能抓到那个射死他的人,才可

  •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立杨玉环为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实际上,杨玉环成为杨贵妃的时候,武惠妃早就已经死了。此后,杨玉环也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网络配图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

  •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朝不得不说的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做《隋唐英雄传》,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甚至都会出现祖孙三代同时看隋唐的情况。但是话说回来了当时演的确是和历史有大大的不同让人摸不着头脑。首先我们看过这部电视剧的都知道在李渊父子几人攻打进长安之后杀掉了隋炀帝杨广之后,就登基当上了皇帝。在当时知识匮乏的时候电视无疑是我

  • 古代法制故事:看寇准如何用一盆清水断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邦人,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少年时英俊豪迈,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时,就考中进士,做了知县的官职,那时他年轻有为、机智灵敏,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几百年来人们都十分尊敬和爱戴他,他的事迹也广泛流传。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寇准智审铜钱案。一日,寇准像往常一样正在县衙处理公务

  • 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干过的十大恶心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国力最强势、民众最富庶的朝代之一。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历史是复杂的。李世民不是完人。他的一生,也干过不少恶心事。总结一下,大致有下面十点:网络配图1、李世民本来是做不到皇帝的。因为太

  • 隋炀帝的皇后:历史上经历桃花劫最多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萧氏天生为人间尤物,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对她的相貌诧异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氏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恰好印证了这八个字。她历经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姬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据野史描述,最后又成了唐太宗后宫中的昭容。千般磨难

  • 史上最荒唐帝王在位一月做了一千件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认为历代帝王中,最荒唐的是西汉昌邑王刘贺,就是前段时间考古发掘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墓主。据史书记载,此君生前曾做过皇帝,但只在位27天,却干了1127荒唐事,被霍光等大臣等人联合起来废掉。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从小就非常顽皮,这个官二代长大了之后也是个纨垮子弟,不学无术,据说他的行为很不正经,

  • 吕雉是怎样炼成的 没有谁是天生的蛇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

  • 古代清官的代表包拯头上的月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包公时人谓包大人,真名包拯,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64岁时病逝。作为中国古代铁面无私的清官代表,不只是他的断的案子,其身上的悬疑亦很多。比如,包大人额头上的月牙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近千年的悬疑案,一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包拯包大人额头上这片月牙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