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荒唐帝王在位一月做了一千件荒唐事?

史上最荒唐帝王在位一月做了一千件荒唐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64 更新时间:2024/1/16 12:11:45

有人认为历代帝王中,最荒唐的是西汉昌邑王刘贺,就是前段时间考古发掘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墓主。据史书记载,此君生前曾做过皇帝,但只在位27天,却干了1127荒唐事,被霍光等大臣等人联合起来废掉。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从小就非常顽皮,这个官二代长大了之后也是个纨垮子弟,不学无术,据说他的行为很不正经,郎中令龚遂进王宫双膝跪地而行泪流满面劝谏他,刘贺周围侍候的人都感动得直落泪。刘贺问道:“郎中令为什么哭?”龚遂回答说:“我伤心国家危险啊!希望您抽出一点空闲时间,让我把自己愚昧的意见说完。”

网络配图

刘贺就叫周围的人避开,龚遂问道:“大王知道胶西王不干好事因而灭亡的事情吗?”刘贺说:“不知道。”龚遂便说:“我听说胶西王有一个善于谄媚的臣子叫侯得,胶西王的所作所为明明和夏、商纣一样,侯得却说胶西王与、舜相同。胶西王喜欢他善于奉承,经常和他同起居,专门听信他的妖言邪说,以致弄到身死国亡。如今大王亲近那批小人,渐渐地就会沾染上他们的恶习,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问题,不可不慎重啊!请允许我在郎官中挑选一些精通儒术、品德高尚的人同大王一起生活,坐时就一道读《诗》、《书》,立时就共同演习礼仪。这样,或许对大王有些帮助。”

刘贺同意了这一建议。于是龚遂挑选了郎中张安等十人侍候他。可是,过了没几天,刘贺就厌恶地把他们统统赶走了。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时年二十一岁。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欲扶持刘贺继位,就下诏让他去主持汉宣帝的葬礼,这个纨绔子弟迎来了人生的大变局。

刘贺在封国的所作所为,霍光不可能不知道,但霍光之所以坚持立刘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刘贺是刘弗陵的侄子,由他继承皇位,既合乎儒家礼法,也不影响汉昭帝遗孀上官皇后(霍光外孙女)的地位,其二,刘贺一直生活在藩国,在朝中没有根基,没有势力,不会对霍光造成威胁;其三,刘贺不识体统,热衷吃喝游玩,似乎对政治不感兴趣,便于霍光专擅朝政。

网络配图

但是刘贺这个人实在是素质太低,根本没有想霍光是怎么打算的?实在是太不上道,而且做事也特别不靠谱,他在接到入京奔丧的诏令后,一路急行军,从“日中”出发到“晡时至定陶”,三五个小时竟狂奔了“百三十五里”,致使“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行至济阳(河南兰考与山东东明交界处)时,刘贺还惦记着当地的特产,派人“求长鸣鸡,道买积竹杖”;经过弘农(河南灵宝北)时,刘贺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让手下找了一车漂亮女人,到了京城,礼官又让他哭丧,刘贺仍不哭。一直拖到未央宫东阙,刘贺才酝酿下泪来。可以说,刘贺的行为让朝中对他很期待的大臣都大跌眼睛。

刘贺即位后,就更加无法无天了,史载其“淫戏无度……日与近臣饮酒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旒,驱驰东西,所为悖道。“刘贺荒淫如此,作为拥立者的霍光非常生气,27日后让太后下诏废除了他的皇帝位,说他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

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刘贺尽管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甚至荒唐透顶,但也决不可能在27天内做出1127件荒唐的事情来。刘贺的荒唐之名主要原因是霍光通过废立,继而进一步专权的政治目的。在这场废立风波中,刘贺不过是霍光玩弄权术的一个政治道具而已。

网络配图

其实刘贺废立的关键,不在于他在位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历史的记录是胜利者在书写,他就是没做荒唐事,也有可能给他写出来,刘贺之所以被废,关键是他不够成熟,他没有厚待霍光,而是过早调用昌邑旧人,不倚重朝中老臣,所以寒了朝中大臣们的心。正确的做法应像汉文帝和汉宣帝一样谦恭自律,首先安抚朝中老臣,让他们认为自己能保障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肯定就会向着自己了。

但是刘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尚未站稳脚根的情况下就将霍光等朝中大臣弃置不顾,这些大臣怎么能会乐意?所以霍光等朝中老臣先下了手把他给废了,之后霍光立了刘病已为宣帝,宣帝就做得很好,他很好地保障了霍光等大臣们的利益,在站稳脚跟之后再做自己的打算,所以他赢得了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雉是怎样炼成的 没有谁是天生的蛇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

  • 古代清官的代表包拯头上的月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包公时人谓包大人,真名包拯,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64岁时病逝。作为中国古代铁面无私的清官代表,不只是他的断的案子,其身上的悬疑亦很多。比如,包大人额头上的月牙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近千年的悬疑案,一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包拯包大人额头上这片月牙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那

  • 揭秘蜀国五虎上将中究竟谁的后裔最有出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为何能够为我们大家留下那么的典范,这一段历史又为什么能够成为大家谈说的焦点,认为这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罗贯中谢了《三国演义》。而其他年代其实也有很多英雄豪杰,只是没有一个人替他们去吹捧,所以会显得寂寞很多。网络配图好了,不扯远了,今天就要给大家讲一讲三国五虎上将关羽和张飞的孩子

  • 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的关系 慈安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年间,出现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况。这两个人就是东宫太后慈安太后,和西宫太后慈禧太后。这两个最为尊贵的女人,在后世的许多影视作品,以及野史传闻中,都处于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不是摆在明面上的,而是私底下的暗潮涌动。那么真实的历史上,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到底如何呢?她们是好姐妹?还是正邪不两立的

  • 历史上强悍不逊的权臣鳌拜其实是个大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鳌拜是一个在清宫戏中常有出现的人物:他武夫起家,性格凶暴,力大难制,把持朝纲,甚至阴谋篡位,总之被赋予了一个奸臣脸谱。然而,历史上真实的鳌拜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鳌拜在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两朝是有名的勇土和将领,立过许多战功。他在政治方面的权臣表现也不能以一盖全。鳌拜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臣曾巩是如何治理辖地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宋八大家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八位在文学等多个领域有非常杰出造诣的学者,因为他们所处的年代都在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所以被合称为是唐宋八大家,曾巩就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非常杰出的散文家、史学家。但是因其几人都是合称,所以有的时候就不知道他们每个人别的情况,更不清楚曾巩是哪个朝代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巩

  • 贪多少奖多少 唐太宗惩治贪官的独特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酒桌上迟到了、说错了话、敬酒敬错了顺序,大家都是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罚一杯”的。可是“罚”字多不好听啊,于是便有人喊:“不是罚呢,是奖一杯。”奖字多好听啊,结果往往都是“罚酒”不吃吃“敬酒”,咕噜咕噜把那酒喝下去了。罚酒敬酒其意一也,反正要把你灌得够戗才罢、醉得半死方休。唐太宗也许参加这样的“酒宴”

  • 揭秘著名谋士朱升为什么未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狡兔死,走狗烹”,历代开国功臣几乎都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明代开国功臣更是如此。朱升是朱元璋身边的著名谋士,在建明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朱元璋赞其“九字国策定江山”。那么,作为明朝开国谋臣的朱升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明太祖杀死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1357年,红巾军首领朱元璋领兵进攻徽州,朱升单人匹马立

  • 解析明末首辅周延儒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网上曾有不少人对周廷儒是忠臣还是奸臣提出疑问,众观明朝后期历史,我们明显可以得出周廷儒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奸臣,对明朝产生了巨大的破会作用,他推动了明朝的灭亡速度,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忠臣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周廷儒得到崇祯帝重用之后,没多久,就要推阁臣。周廷儒跟温体仁两个人,为了当上首辅,不惜结成政治联盟

  • 宋太祖选状元:交卷最快的两人先打一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武士对决讲究眼疾手快,而在宋代,举子考进士中状元同样也看出手快不快。宋太祖夺取天下后,对唐末五代武夫乱国的局面颇伤脑筋,便采取扬文抑武之法,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恢复隋唐旧制,开科取士。开始,宋太祖并未确定殿试这一程序,科考全过程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把结果告诉自己完事。但开宝六年(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