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谋士比拼:汉朝张良与陈平谁的本事更大?

谋士比拼:汉朝张良与陈平谁的本事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4/2/6 13:58:51

秦末汉初,英雄辈出,武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用兵如神的兵仙韩信,文有决胜千里的张良、智计百出的陈平等等,英雄豪杰数不胜数,都在那段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璀璨的一页,这里小编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安邦定国的陈平。

汉初名臣陈平

陈平是西汉有名的开国功臣,当时正值秦国无道、天下大乱的时候,随着各种农民起义军的爆发,六国剩下的贵族也起兵反秦,很快秦朝就陷入到了风雨飘摇的末路,陈平也参与到了这场征战之中,他起先是跟着魏王混,后来又投靠了项羽,在刘邦平定三秦的时候,他又转投了刘邦,为刘邦楚汉之战的胜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他提出的离间项羽和他的手下群臣更是直接导致了范增的郁郁离世,使得项羽的实力大减。

网络配图

后来在西汉成立之后,陈平也继续发光发热,或许在智力计谋上陈平不如张良,但是陈平他的性格更加适合官场,也更好发挥,所以也非常受刘邦的器重,在削弱异姓王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帮助刘邦抓住了韩信。后来刘邦被匈奴围困在了平城,危难之际,陈平献策贿赂单于的亲信,刘邦才因此逃过一劫,也是因此被封为了曲逆侯。

在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陈平也因此被剥夺了自己的权力,后来吕后身死,陈平和朝中百官一起合力平定了吕后的亲戚,并且拥立汉文帝登基,之后更是被任命为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直到文帝二年的时候,陈平才去世。

张良陈平

张良和陈平都是西汉初年有名的大功臣,都在西汉成立的过程张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而自古以来对于两人的比较也从来都没有断过,那么张良和陈平到底谁更加优秀呢?两人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陈平和张良等人

首先一直以来张良的评价都要比陈平高,这也和两人的性格人品有着一定的关系,张良就像是圣人一样,高高在上不可企及,他在西汉成立之后的急流勇退也使得他成为了古代文人的偶像。而陈平相对的更加现实一点,他一直生活在官场之中,在混乱的西汉初期的官场中一直坚持到了自己去世,可以说是一个顶尖的政治家。

网络配图

张良和陈平有着巨大的差别,除了人物性格上,两人的身份也有所不同,虽然一般都把他们当成谋臣,但是实际上来说,张良才算是真正正统的谋臣,只管出谋划策,具体的执行就跟我无关了,而陈平不同,他从一件事的策划到执行全部都是一手包揽的,也是因此张良在日后可以告病不上朝,因为他只是一个谋臣,打天下能行,但是治理天下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而且张良的长处在于长远的谋略,而陈平则是单件事情的计谋,而一般来说战略上的总是要比战术上的来的更加高端大气一点,所以在刘邦的心中张良比起陈平也要更高一筹。

纵观两人一生,可以看出张良行的是堂皇正道,而陈平行的则是诡道,虽然如果没有陈平,刘邦可能会少打胜仗,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果没有张良,刘邦根本就不可能从一介村夫变成天下的诸侯直至后面一统天下,从这一点上来看,张良对于刘邦产生的是本质上的变化,而陈平只是添砖加瓦。

陈平典故

秦末汉初,人才辈出,到了西汉成立之后,能够安然活下来并且身居高位的屈指可数,在这些人里面,陈平是非常值得一说的,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起伏,有着很多精彩的典故流传后世,在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介绍其中的几段。

自古以来计谋都讲究正奇相合,而在刘邦账下,陈平负责的就是“奇”。早在他还小的时候乡里祭祀分肉,陈平把祭祀的肉分配的非常均匀,得到了大家的称赞,陈平借机会说,如果我治理天下一定也能分的这么公正。虽然有点说大话的嫌疑,但是在之后陈平却是是屡出奇计帮助刘邦,尤其是对于人心的把握非常到位。正是因为对于人心的了解,陈平的计策虽然在现在看来很简单,但是却非常有效。

据说在西汉成立之后刘邦要处理那些异姓诸侯王保证刘氏的统治,于是就想要对付韩信,但是韩信何等人物,刘邦又打不过他,陈平略施小计就献上计策,假借巡游之名,诓骗韩信孤身赴会,就抓住了韩信,把他削为了淮阴侯。后来有人造谣称樊哙造反,刘邦让陈平前去抓樊哙就地格杀,但是陈平知道樊哙是刘邦的妹夫,再加上这个时候刘邦病重了,吕氏把持朝政的气象已经有所显现,于是就只是抓了樊哙,没有杀他,果然抓完人还没到京城呢,刘邦就挂了,吕后成为了西汉的实权掌控者,陈平就直接把樊哙放了,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网络配图

陈平是西汉初年有名的大臣,是秦末时期为数不多的几个被司马迁列为世家的人之一,他早年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老之学。当时陈平一直不干农活,不事生产,再加上家里实在贫苦,所以虽然长得帅气高大,但是一直没人愿意嫁给他。

汉初名相陈平

陈平到了该成家的年纪还一直娶不到老婆,家里人也很着急,幸好当地有一个叫做张负富户,他的孙女连续五次嫁人,丈夫都死了,因此有了克夫之名,所以没人再敢娶她。但是陈平一点都不担心这个,反倒是看上了这个女子,当时陈平经常去办丧事的人家中帮忙得到一些报酬,一次偶然和张负碰上了,张负看到陈平长得高大英俊,所以非常喜欢他,就想把自己孙女嫁给他,因为陈平家里穷,所以聘礼、酒席等等全都是张家出的,因为娶了张家小姐,陈平的日子也逐渐宽裕了。

后来秦失其鹿,天下纷争渐起,陈平辞别了家人前去投奔魏王,后来又转投了项羽,直到鸿门宴的时候,陈平看到刘邦,觉得刘邦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所以就想要投靠刘邦,但是当时项羽还软禁这刘邦等人,因此他和张良合计来了一出声东击西,调离了范增,救出了刘邦,为刘邦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随着刘邦和项羽冲突的逐步加剧,陈平在项羽手下越发难混,害怕什么时候被暴怒的项羽给杀了就转而投靠了刘邦,之后成为了刘邦最为倚重的谋臣之一,几次献计帮助刘邦建立西汉巩固统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西太后慈禧的寝陵反而在东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十分讲究排列次序,谁在前谁在后,谁在左谁在右,都是大有学问的。慈禧生前称西太后,慈安称东太后。东太后的陵寝却在西面,西太后的陵却在东面,这究竟是为什么?慈禧、慈安虽然都是皇太后,死后葬在一样规制的陵寝里。但在普遍认为“左为贵”、“东为大”的那个时代,两位皇太后的陵寝如何安排,确实

  • 慈禧曾孙口述家史:光绪帝并不是慈禧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的曾孙叶赫那拉·根正从家族视角给读者讲述了生活中的慈禧———一个有血有肉的封建女人。今年54岁、在颐和园工作的叶赫那拉·根正身世确实值得一提:慈禧是他爷爷的亲姑姑;同治和光绪都是他爷爷的表哥;光绪还是他爷爷的姐夫。“中国人一般‘家丑不可外扬’,但是我们家不一样。因为我们家的这点子事情基本上已经被

  • 历史上宋真宗与谁生了私生子最终竟不敢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宋史.宗室传》记载:真宗六子:长温王禔,次悼献太子祐,次昌王祗,次信王祉,次钦王祈,次仁宗。禔、祗、祈皆蚤亡,徽宗赐名追封。原来宋仁宗赵祯有五个哥哥,除了二哥赵祐活了九岁之外,其他四个兄长都很快就死了,连名字都是后来宋徽宗追赐的。《宋史.宗室传》记载,悼献太子祐,母曰章穆皇后。生九年而薨(一说七年

  • 唐睿宗李旦让位给儿子李隆基是被逼迫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旦即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两次登基为帝,又两次让出皇位。李隆基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他第二次禅让的对象,下一任皇帝,史称唐玄宗。图片来源于网络李旦被后世评价为“谦恭孝友”,简单说就是善良懦弱,对谁都狠不下心。他第一次即位时,他的哥哥李显刚刚被母亲武则天废黜皇位,之后武则天也一直专政,连帘子都不需

  • 司马迁后代改姓之谜:其后裔为啥不姓司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然而这样一位伟人,他的后裔却不姓司马,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探究司马迁后裔改姓之谜吧!网络配图司马迁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

  • 三国为何是曹孙刘三家称霸:得人心者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争天下,胜败决定于人心向背,故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包括民心、军心、将相之心,这“三心”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三心”缺一不可,得“三心”者国必兴。三国中曹、刘、孙为图天下都注意收拢人心,尤以刘备为最。网络配图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胜之后”,实无可考,自己也无靠山,他起自民间,是一个“织履之徒”

  • 晁盖的临终遗言揭露宋江的天大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中,提起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大家的首先想起的无疑是及时雨宋江,但实际上一任的梁山带头大哥晁盖,并没有打算把梁山交到他的手里,甚至还为此而专门设了一大关卡,用来阻止宋成为梁山军的领袖。晁盖的一时大意,中了史文恭的毒箭,就此命归黄泉,临死交代后事时,他对身边的一众兄弟说,只有能抓到那个射死他的人,才可

  •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立杨玉环为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实际上,杨玉环成为杨贵妃的时候,武惠妃早就已经死了。此后,杨玉环也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网络配图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

  •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朝不得不说的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做《隋唐英雄传》,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甚至都会出现祖孙三代同时看隋唐的情况。但是话说回来了当时演的确是和历史有大大的不同让人摸不着头脑。首先我们看过这部电视剧的都知道在李渊父子几人攻打进长安之后杀掉了隋炀帝杨广之后,就登基当上了皇帝。在当时知识匮乏的时候电视无疑是我

  • 古代法制故事:看寇准如何用一盆清水断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邦人,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少年时英俊豪迈,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时,就考中进士,做了知县的官职,那时他年轻有为、机智灵敏,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几百年来人们都十分尊敬和爱戴他,他的事迹也广泛流传。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寇准智审铜钱案。一日,寇准像往常一样正在县衙处理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