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宋真宗与谁生了私生子最终竟不敢承认?

历史上宋真宗与谁生了私生子最终竟不敢承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4/1/21 16:29:37

《宋史.宗室传》记载:真宗六子:长温王禔,次悼献太子祐,次昌王祗,次信王祉,次钦王祈,次仁宗。禔、祗、祈皆蚤亡,徽宗赐名追封。原来宋仁宗赵祯有五个哥哥,除了二哥赵祐活了九岁之外,其他四个兄长都很快就死了,连名字都是后来宋徽宗追赐的。《宋史.宗室传》记载,悼献太子祐,母曰章穆皇后。生九年而薨(一说七年),追封周王,赐谥悼献。仁宗即位,赠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追册皇太子。章穆皇后郭氏是(宋太宗淳化四年)宋真宗为襄王之时,由宗太宗亲自赐婚的,时年十七岁。郭氏出身将门,父亲是宣徽南院使、宋初名将郭守文。史书对郭氏的评价很好,说她“谦约惠下,性恶奢靡”,从来不为家人讨官求财。

宋真宗于至道三年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后。可惜这个皇后很是命苦,目睹了两个儿子夭折,景德四年三十二岁时就病死了,只做了十年皇后。

按时间推算,赵佑应该生于宋真宗即位前后,是赵恒与郭氏的第一个儿子。赵佑童年时期,身体很康健,是铁定的储君之选。当时年幼的赵佑身边,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名叫张茂实。据《宋史.张孜传》:张孜(即张茂实),开封人。母微时生孜,后入宫乳悼献太子。孜方在襁褓,真宗以付内侍张景宗曰:“此儿貌厚,汝谨视之。”景宗遂养以为子。而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周王(赵佑)将生,诏选孕妇朱氏以备乳母。已而生男,真宗取视之,曰:“此儿丰盈,亦有福相,留宫中娱皇子。”皇子七岁薨,真宗以其儿赐内侍省都知(宦官首领,相当于大内总管)张景宗为养子,名曰茂实。虽然记载略有出入,但说的是同一件事:赵佑将要降生时,宋真宗给他找了个乳母(朱氏),不久乳母也生了个儿子,宋真宗见了说:“这孩子白白胖胖的,也是有福之相,就留在宫中陪皇子玩儿吧。”

网络配图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乳母朱氏的来历。按说给皇子找乳母,一定要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断不会将皇子交给来历不明之人。二是张茂实的生父究竟是谁,宋朝早已不是“只知有母”的时代,不可能无缘无故冒出一个孩子来。关于前者,《涑水记闻》不小心道出一点实情:马军副都指挥使张茂实,其父先朝大阉也。世传先朝尝以宫人赐之,生茂实。原来朱氏的身份为“宫人”,也就是宫女。宋代对太监比较宽厚仁慈,允许职位高且年长的太监娶妻、养义子。朱氏是宋真宗赐给张景宗的“妻子”,谁知出宫不久她竟然怀了孕。张景宗是“大阉”,不可能让朱氏怀孕的。他又是有身份的人,心甘情愿戴绿帽子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张茂实的生父最有可能是宋真宗。宋真宗即位(至道三年三月)前后,因缘际会临幸了朱氏,谁知朱氏竟怀上了“龙种”。皇帝是要讲面子的,居丧期间临幸父亲的宫女,传扬出去会成为特大丑闻。为避免落下笑柄,宋真宗便趁即位后“加恩”之机,将朱氏赐予宦官张景宗(史书记载,至道三年五月,出宫女)。

正是因为这层特殊关系,才有了张茂实出生后,宋真宗“取而视之”,反复叮嘱张景宗“汝谨视之”,并让他长期生活在宫中。

赵佑死后,张茂实回到张景宗身边,并荫补为官。他先后担任过三班奉职、给事春芳司、殿值等职务,都是皇帝身边的差事。宋仁宗即位时(十二岁),张茂实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了。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前三十年张茂实可谓是顺风顺水。身处乱世,没有立下任何战功的张茂实由低级侍卫,一路升至昭信军节度观察留后(相当于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禁军最高将领之一,殿前司二号人物),这是宋代武将刀头舐血也搏不来的高位。

宋仁宗是个仁君,但是他有他的不幸。可能是家族病等方面原因,赵氏皇族的身体状况和生育能力很差。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生下三子十三女,最终只有四个女儿长大成人。至和元年(1054年),宋仁宗已经四十五岁,此前生下的三个儿子均已夭折,继承人问题深深困扰着他。更让人担心的是,正值当年的仁宗皇帝已经多次“不预”(病危)。由于没有子嗣,宋仁宗很早就将堂兄濮王赵允让之子接到宫中抚养,赐名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以备不测。

网络配图

这年五月的一天,担任禁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的张茂实,在开封街头被一名低级军士拦住了马头。据《涑水记闻》记载:有军人繁用,其父尝为张氏仆。用幼闻父言:茂实生于宫中,或言先帝之子,于上属为兄。用冀幸恩赏,即为表具言其事,于中衢邀茂实,以表呈之。这个军士叫繁用,他的父亲曾经是张景宗的仆人,对张茂实的出身情况有所了解。繁用告诉张茂实,他是真宗皇帝的儿子,当今皇帝的兄长。当时宋仁宗已经在位三十二年,张茂实以兄长身份取代宋仁宗似乎不太现实。那么,繁用凭什么“冀幸恩赏”呢?因为赵宗实虽然与宋仁宗血缘关系很近(堂侄),但毕竟比不上自己的亲侄子。繁用的本意,大概是企图帮助张茂实恢复皇兄身份,以张茂实的儿子取代赵宗实,自己也能从中捞好处。

这个繁用想必是个大老粗,不知道赵家兄弟子侄之间骨肉相残的历史。但是他的一番“好意”却给张茂实带来无尽的烦恼。张茂实水平不高,但是却知道本分,繁用此举颇有点大逆不道。于是“茂实惧,以用属开封府,”把繁用交给开封府(有关部门)处理。繁用以“妄言”之罪,被杖责、贬往歙州(徽州)编管。张茂实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谁知他的身份问题一直是个敏感话题,此事一出顿时流言四起、人人皆知。朝廷只得把繁用押回京城,派人重新彻查此案。

七月,彻查结果出来了:繁用“素病心”(指精神不正常)、一时妄言,将其发配广南(今广西)牢城做苦役;张茂实不将此事上奏朝廷,擅自流配士卒,不适宜担任军队首脑。八月,宋仁宗任命张茂实为宁远军节度使、知潞州,解除了他的兵权。

网络配图

张茂实在地方官任上小心翼翼、安分守己,一晃就是五年多。嘉祐四年(1059)十一月,宋仁宗将他召回京城复职。但是,朝中的御史、谏官们却抓住不放。<<宋史。韩绛传》记载:富弼用张茂实掌禁兵,(御史中丞韩绛)言:“人谓茂实为先帝子,岂宜用典宿卫?”韩绛为此事罢职后,继任御史中丞的赵概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罢免张茂实的禁军首领职务。不久,赵概升任枢密副使执掌军队事务,再一次重提旧议。言官又劾奏张茂实滥用公使钱做贸易,手下士卒在外期间犯下杀人罪。张茂实在京城只呆了不到两年,就不得不自请解除兵权。嘉佑六年五月,张茂实落去军职,出知曹州(今菏泽附近)。

嘉佑八年三月辛未,宋仁宗驾崩。五月甲子,集庆节度使、知曹州张茂实上书要求改名张孜,以避宋英宗(赵宗实)旧名。从此,张茂实变成了张孜。不久,张孜病故,活了六十多岁。北宋朝廷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赠太尉,谥号勤惠。张孜是有幸的,因为特殊的身份,他不费力气就做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位。张孜又是不幸的,也是因为特殊的身份,他在惊惧惶恐之中度过了十年难捱的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睿宗李旦让位给儿子李隆基是被逼迫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旦即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两次登基为帝,又两次让出皇位。李隆基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他第二次禅让的对象,下一任皇帝,史称唐玄宗。图片来源于网络李旦被后世评价为“谦恭孝友”,简单说就是善良懦弱,对谁都狠不下心。他第一次即位时,他的哥哥李显刚刚被母亲武则天废黜皇位,之后武则天也一直专政,连帘子都不需

  • 司马迁后代改姓之谜:其后裔为啥不姓司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然而这样一位伟人,他的后裔却不姓司马,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探究司马迁后裔改姓之谜吧!网络配图司马迁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

  • 三国为何是曹孙刘三家称霸:得人心者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争天下,胜败决定于人心向背,故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包括民心、军心、将相之心,这“三心”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三心”缺一不可,得“三心”者国必兴。三国中曹、刘、孙为图天下都注意收拢人心,尤以刘备为最。网络配图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胜之后”,实无可考,自己也无靠山,他起自民间,是一个“织履之徒”

  • 晁盖的临终遗言揭露宋江的天大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中,提起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大家的首先想起的无疑是及时雨宋江,但实际上一任的梁山带头大哥晁盖,并没有打算把梁山交到他的手里,甚至还为此而专门设了一大关卡,用来阻止宋成为梁山军的领袖。晁盖的一时大意,中了史文恭的毒箭,就此命归黄泉,临死交代后事时,他对身边的一众兄弟说,只有能抓到那个射死他的人,才可

  •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立杨玉环为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姿色迷人的杨贵妃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为皇后?实际上,杨玉环成为杨贵妃的时候,武惠妃早就已经死了。此后,杨玉环也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有关记载中发现和挖掘线索,进行相关论证和推测。网络配图从史书记载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唐玄宗之所以没有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

  •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朝不得不说的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做《隋唐英雄传》,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甚至都会出现祖孙三代同时看隋唐的情况。但是话说回来了当时演的确是和历史有大大的不同让人摸不着头脑。首先我们看过这部电视剧的都知道在李渊父子几人攻打进长安之后杀掉了隋炀帝杨广之后,就登基当上了皇帝。在当时知识匮乏的时候电视无疑是我

  • 古代法制故事:看寇准如何用一盆清水断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邦人,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少年时英俊豪迈,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时,就考中进士,做了知县的官职,那时他年轻有为、机智灵敏,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几百年来人们都十分尊敬和爱戴他,他的事迹也广泛流传。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寇准智审铜钱案。一日,寇准像往常一样正在县衙处理公务

  • 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干过的十大恶心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国力最强势、民众最富庶的朝代之一。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历史是复杂的。李世民不是完人。他的一生,也干过不少恶心事。总结一下,大致有下面十点:网络配图1、李世民本来是做不到皇帝的。因为太

  • 隋炀帝的皇后:历史上经历桃花劫最多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萧氏天生为人间尤物,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对她的相貌诧异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氏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恰好印证了这八个字。她历经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姬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据野史描述,最后又成了唐太宗后宫中的昭容。千般磨难

  • 史上最荒唐帝王在位一月做了一千件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认为历代帝王中,最荒唐的是西汉昌邑王刘贺,就是前段时间考古发掘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墓主。据史书记载,此君生前曾做过皇帝,但只在位27天,却干了1127荒唐事,被霍光等大臣等人联合起来废掉。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从小就非常顽皮,这个官二代长大了之后也是个纨垮子弟,不学无术,据说他的行为很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