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权倾朝野的丞相赵高灭秦后得到的下场是什么?

权倾朝野的丞相赵高灭秦后得到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15 更新时间:2024/1/16 11:41:33

赵高,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是秦朝秦二世时权倾朝野的丞相。他本是赵国的宗室远亲,家族落魄后流落到秦国,母亲犯罪之后被收容于隐宫,而赵高就是出生在这个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罪犯的场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始皇听闻他勤奋,便有意提携他,让他专管皇帝的车架,成中车府令。赵高本就善于察言观色,很快就获得了秦始皇的信任,而他一手好书法,也使得秦始皇将他派到公子胡亥身边。

始皇驾崩后,赵高藏匿了遗诏,并伙同李斯隐瞒了始皇驾崩的消息。时机成熟之后,他怂恿胡亥篡位,一纸诏书赐死公子扶苏蒙恬

胡亥即位后,荒淫无度,赵高野心勃勃,将秦朝的苛政推到了高峰期。后,赵高嫌李斯挡了他的路,设计陷害李斯,李斯死后,赵高真正成为秦朝的副皇帝,一时朝中无人敢冲撞于他,特别是指鹿为马之事让朝中与他意见不服的人完全消失,更是让剩下的朝臣对他敬畏有加。

李斯死后第二年,赵高意图篡位,逼死胡亥,后登基时候遇到突发状况,遂准备扶植子婴为帝。子婴在公子时期便听闻赵高的种种恶性,所以不愿意成为傀儡,他在登基当天,与谋士商量之后将赵高斩于殿中。

赵高死后,子婴召来群臣,历数赵高的种种恶行,株连赵高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一代权臣便落的个这般凄惨的下场,不过他恶行颇多,倒是不值得同情。

赵高为什么要灭秦

赵高作为秦国的罪人,指鹿为马可谓是人尽皆知,他篡改诏书,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之后逼死李斯、胡亥等等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但是这是历史上的说法,历史都是由胜者书写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有一说法是赵高本为赵国人,一家八口其乐融融,但是当时最为强盛的秦国,却要一统六国,派白起攻打赵国。赵国自然奋起反抗,赵高的父亲和四个哥哥更是投身战场,长平之战后赵国打败,白起将赵国40万军队全部活埋。

消息传至赵家,赵母当场晕倒。后赵国沦陷,赵高和其母亲弟弟自然也就成了奴隶。但是赵母身体虚弱,动作慢,被殴打致残,后面更是直接死亡。赵高发誓要给家人报仇,但是他却不敢让人看出一丝一毫的不对劲,只能努力的工作,他知识渊博,很招众人的喜欢,后被上司看重,经介绍娶了个妻子并生了女儿,一家三口倒也快乐。

这时候,秦始皇却因为赵高对法典的了解,想要重要赵高,但是赵高的身份让秦始皇多疑,于是秦始皇命人对赵高处以宫刑,并将赵高的妻女以及弟弟赵成杀死,赵高为了报仇,在秦始皇身边蛰伏,等待时机。

至于之后赵高的种种行迹皆被大家所知,篡改诏书、秘不发丧,伙同李斯用捏造的诏书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等等行为皆被历史上评为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

但是也不乏夸赞赵高的,比如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便有一首诗称:“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

赵高下场

赵高是赵国宗室的远亲(也有一种说法是秦国宗室远亲),家族落魄之后其母亲触犯刑法,身体部位残缺,之后刑满之后被秦朝专门收容这些犯过罪的人的隐宫收容,赵高就是在这里出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高的一生也可谓是传奇,他善于察言观色,也善于献媚逢迎,在任中车府令的时候,颇得秦始皇和公子胡亥的赏识,后秦始皇死在第五次出巡途中,临死前,将掌管印玺的人和赵高一并叫入帐中,命公子扶苏将上郡的事宜交给蒙恬,即刻回咸阳主持始皇的典葬大礼,这也是承认扶苏的继承权。

但是秦始皇死后,赵高私自按下遗诏,李斯担心太子未立,骤然传出始皇死讯会令朝中大乱,因此也帮着赵高隐瞒始皇驾崩的事实。赵高携带印玺和遗诏找到胡亥,怂恿胡亥造反,后又将李斯拉上船。一纸诏书将公子扶苏和蒙恬赐死,胡亥顺利登基,不过却生性荒淫,不堪大用。

赵高设计李斯身亡,成为秦二世时期的丞相,可谓是真正的权倾朝野,实际上的秦国皇帝。但是刘邦攻到咸阳城下,赵高意欲篡位,逼死胡亥,只是却被众臣反对,赵高无奈,扶持子婴上位,子婴却从公子时期就知道赵高的所作所为,不愿成为傀儡,所以在登基当日设计斩了赵高,并株连三族(母族、父族、妻族)。

权倾一时的赵高,便落的个人头落地,死不瞑目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忌讳提到“和尚” 谁提和尚杀谁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寒,早年当过和尚,后来登位做了皇帝,便忌讳他人再提这件事。一些人因无意中碰到了“高压线”,而被屈杀。野史记载,朱元璋十分忌讳“光”、“秃”等字眼,就连“僧”也不喜欢,甚至连和“僧”读音差不多的“生”也同样厌恶;他曾参加过红巾军,因此不喜欢别人说“贼”、“寇”,连和贼读

  • 东晋皇子司马炎是怎么篡位夺曹魏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司马家从司马懿开始就完全掌握曹魏政权了,可是司马懿毕竟是四代托孤重臣,他篡位则一定会留下千古骂名,死后也无颜见曹魏主公。到了司马昭更是“司马之心,人尽皆知”,可惜司马昭因中风突然死亡,要不然这开国皇帝肯定是司马昭。到了司马炎,这篡位之事只是个时间问题,这天下一定是他司马家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炎

  • 他是能臣贪污受贿都振振有词 理由确实高大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后唐庄宗朝的枢密使郭崇韬是个能臣,虽然文化不高,但有才干、有魄力、有手段,别人不敢干的、不敢说的、不敢动的,他都敢。唐庄宗李存勖初嗣晋王时,要求甚严,手下稍有差池即会获罪,前后两任中门使都因为工作失误而获罪。网络配图“中门使”是藩镇的心腹官员,掌握军政大权。但权力是把双刃剑,“心腹”一不小心就会

  • 丁奉一生共侍奉过四代皇帝他有多长寿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他的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了,只知道他出生于庐江。丁奉也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从小丁奉便十分的聪慧,在他少年时期便展示了出色的军事天赋,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图片来源于网络丁奉原本只是一名小兵,但他却有着十分出色的军事才能。三国时期,最不缺的就是战争了,年少的丁奉在战争中屡建

  • 唐朝名相因怕老婆竟拒绝接受皇帝赐予的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房玄龄11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天下大乱,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唐朝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

  • 诗人王维和李白成功均得益于哪位“白富美”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玉真公主这位“白富美”,还要提到另一位诗人:李白。李白在朋友圈里到处发诗,转发得多了,转到玉真公主手里,玉真公主又转发给唐玄宗,并加以点赞,于是,李白得以进长安,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唐朝的“白富美”爱才,也挺爱帮才子的。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9月23日第B3版,作者:刘黎平,原题:《借王

  • 揭秘:曾国藩为何说怨天尤人最终伤的是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851年的曾国藩,有点烦,倒不是因为洪秀全,当时老曾还没有想到自己将来是全哥的劲敌,最让他烦的是身体和家事。在这一年里,老曾的牛皮癣发作得厉害,寝食不安。不过,更让他不安的是,老家湘乡在这一年的乡试中,吃了个大鸭蛋,自己的四个弟弟也成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而且有个弟弟曾国华还牢骚满腹,该怎么去安

  • 身边美女如云的唐玄宗为何偏要抢儿媳当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杨玉环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首先她的美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是不容易接受的,她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体型丰满的,另外这杨玉环一生闹了很多绯闻。嫁给自己的公公本身就是伦理难以接受的了,可她后来偏偏以又跟自己的干儿子在澡堂里传出绯闻,甚至还跟大诗人李白眉来眼去的。当然,绯闻可能是后人编撰的,但嫁给自

  • 周武王姬发为什么要编造商汤灭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武王姬发,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姬昌和太姒的次子。他的结发妻子叫邑姜,是当时的国相姜子牙的女儿。他的哥哥伯邑考被残暴的纣王杀害了,所以兄终弟及,他继承了王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即位后,武王继续任命姜子牙为军师,得力助手有兄弟周公、召公、毕公等人。他们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兵力。一时人才济济,声誉日隆。

  • 清官海瑞的悲剧:妻子暴死小妾和女儿竟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官信仰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老百姓对清官乐此不疲的期盼和传颂,使得这种信仰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包拯、海瑞等著名清官的名字即使三尺之童也耳熟能详。作为反映社会普通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宋元时期,清官文学(包括公案小说、话本、杂剧等)开始大量涌现和流行;到了现代社会,电视剧中还有大量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