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曾国藩为何说怨天尤人最终伤的是自己?

揭秘:曾国藩为何说怨天尤人最终伤的是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10 更新时间:2024/1/20 6:46:40

1851年的曾国藩,有点烦,倒不是因为洪秀全,当时老曾还没有想到自己将来是全哥的劲敌,最让他烦的是身体和家事。

在这一年里,老曾的牛皮癣发作得厉害,寝食不安。不过,更让他不安的是,老家湘乡在这一年的乡试中,吃了个大鸭蛋,自己的四个弟弟也成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而且有个弟弟曾国华还牢骚满腹,该怎么去安慰呢?此外,老家的财政亏空,号召乡绅们去填空,这是关系到钱袋子的事,又该怎么办呢?

让我们继续读曾国藩家书,看看他是如何度过这不省心的一年的。

弟弟考举人全军覆没:

曾国藩竟怀疑起

祖宗积德有无用

网络配图

1851年,也就是咸丰元年,41岁的曾国藩过得可真是不省心。看他在该年九月初五写给弟弟们的信中可知:“癣疾又已微发。”牛皮癣又发作了,虽然不是什么要命的病,老曾自己也说“幸不为害”,但是严重影响到生活起居,尤其是睡觉,到了辗转难安的地步。牛皮癣这东西,似乎没有听说过可以根治的,更何况在咸丰年间。老曾熟读了一堆圣贤书,也对此毫无办法,只好“听之而已”。

当然,让他更不省心的是,老家湘乡县的学子们在当年的乡试中全军覆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四个参加考试的弟弟也一个个落第。这清朝的科举录取率,可真不是一般的残酷,低到能让一个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县吃鸭蛋。

所谓乡试,是录取举人的考试,中了举人是很威的,你看看范进中举之后的那股疯劲就知道了。乡试三年举行一次,本来咸丰元年(辛亥年)不是乡试年,但鉴于皇上登基,于是给天下读书人一份厚礼,多举行一次乡试,这个就叫“恩科”,是皇上的恩赐来着。后来慈禧生日,也多举行了一次进士考试,这个也叫“恩科”。

皇上的“恩”没有照耀到湘乡的学子和曾家的学子,老曾面对这个惨淡的结果,不免情绪有点波动。他首先想到老祖宗:唉,我曾家祖宗积善积德,为人厚道,怎么老天不照顾一下,让弟弟们中科举呢?“以祖宗之积累及父亲、叔父之居心立行,则诸弟应可多食厥报”,从老祖宗到我爹,以及叔叔们的心怀善良和行为端正而言,咱几个弟弟应该享受由此带来的福报,结果却没有!古人迷信祖宗积善积德,最终会给子孙带来福报红利,老曾是那个时代的人,自然不能免俗。

网络配图

其实,老曾也不想想,他能够27岁中进士,40岁的时候就官居二品,老天已经够照顾他们家的了。不过,老曾这么想不通,也有他自身的考虑。他一个人在京为官,倍感孤单,很希望有个弟弟来帮手,“为我助一臂之力,且望诸弟分此重任,余亦稍稍息肩”。所谓息肩,就是肩挑了重物,请人帮忙挑一下,让自己的肩膀得到休息。

老曾是有修养的,遇事温柔敦厚,而落榜弟弟的修养可就不是一个等级的了,尤其是曾国华,牢骚满腹,曾大哥又是怎么教训他的呢?

写信教训曾国华:

你给人家的情绪添堵

人家就给你的命运添堵

曾国华的才华不错,但脾气也是最暴躁的。既有才华又有脾气的曾国华,其牢骚不是一般的大。

曾国华一向以章自诩,老曾也夸他文章“典丽”,可惜科场失意,他怨恨得不得了,居然怪老婆不够凶,没有激励他上进,“内子柔懦,无威可畏”,老婆太柔弱,我不怕她,所以读书不努力。为了求功名,他认为必须要找一个凶一点的老婆来督促自己,最后,竟得出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结论:“今拟增置一妾,秋风桂子,庶其有望乎?”自己好色,想纳妾,却拿着功名当理由。

曾国华的奇葩行为不止此一桩,此前,他在京城哥哥家住了三年,因为曾国藩没给他介绍什么好职业,心高气傲的他赌气回家乡后,写信去刺激哥哥,说自己没脸见爹娘,要买一块猪肚,蒙着脸,然后才好意思回家。这话估计让老曾气极了。

网络配图

落榜的教训,没有让曾国华长点记性,反而怨哥哥、骂老婆,还要纳妾。惹恼了大哥,后果很严重,曾国藩这下可不客气了,写信痛骂曾国华,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牢骚太多,性情太懒。”然后列举他的斑斑劣迹:“前在京华,不好看书,又不作文………近闻还家以后,亦复牢骚如常,或数月不搦管为文。”又不看书又不勤做作业,你落榜了全怪自己不努力、自暴自弃,怪得了谁?

说完严重后果后,老曾又进一步说道,曾国华你再这么怨天尤人下去试试看,你一辈子的命运都好不到哪里去。“牢骚太甚”,结果其命运“必多抑塞”。牢骚发多了,唯一的后果就是给你的运气添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身边美女如云的唐玄宗为何偏要抢儿媳当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杨玉环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首先她的美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是不容易接受的,她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体型丰满的,另外这杨玉环一生闹了很多绯闻。嫁给自己的公公本身就是伦理难以接受的了,可她后来偏偏以又跟自己的干儿子在澡堂里传出绯闻,甚至还跟大诗人李白眉来眼去的。当然,绯闻可能是后人编撰的,但嫁给自

  • 周武王姬发为什么要编造商汤灭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武王姬发,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姬昌和太姒的次子。他的结发妻子叫邑姜,是当时的国相姜子牙的女儿。他的哥哥伯邑考被残暴的纣王杀害了,所以兄终弟及,他继承了王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即位后,武王继续任命姜子牙为军师,得力助手有兄弟周公、召公、毕公等人。他们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兵力。一时人才济济,声誉日隆。

  • 清官海瑞的悲剧:妻子暴死小妾和女儿竟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官信仰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老百姓对清官乐此不疲的期盼和传颂,使得这种信仰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包拯、海瑞等著名清官的名字即使三尺之童也耳熟能详。作为反映社会普通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宋元时期,清官文学(包括公案小说、话本、杂剧等)开始大量涌现和流行;到了现代社会,电视剧中还有大量的清

  • 崇祯皇帝朱由检死了 百姓们为何张灯结彩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对刚刚立国的清王朝和风起云涌、所向披靡的农民起义军,一筹莫展。尤其是后者,虽然他频频派兵遣将,进行围剿堵截,但依然兵败如山倒。时至崇祯十七年的正月,他在紫禁城内,隐隐听到了农民军咚咚的战鼓声。明朝江山难道就这样完了吗?朱由检不愿相信,更不敢想象网络配图崇祯自此时开始倚用李明睿策划南迁

  • 史上身世最惨的皇帝:全家饿死讨饭3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相对现代而言,古代的社会阶级是非常固定的。天子生而富有四海,佃户世代为地主做嫁衣。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其实从出生时就被限定在他所在的阶级中了。唐、宋武功文治各有所长,下层向上流动的机会还较多。而到了元朝末年,蒙古皇族们的统治梦想还在自由飞翔,可灵魂却早已脱缰,不仅一度废除科举,还大搞阶级歧视①。当时蒙

  • 楚汉争霸之际的谋士蒯通是不是韩信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蒯通是史上有名的谋士,他的计谋被司马迁称为“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在他的生涯中,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他给韩信出三分天下的主意但没有被采纳。那么他为什么给韩信出主意呢?蒯通是韩信的谋士吗?图片来源于网络蒯通原名是蒯彻,在后世的记载中,因与汉武帝重名而改为蒯通。蒯通这个人是以游说出名的。他最早出现在

  • 她是康熙姑母是皇太极最疼爱的女儿 守寡30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女子是建宁公主。建宁公主因一桩政治婚姻,悲剧了一生。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也是最小的女儿,母亲是皇太极的一个庶妃奇垒氏。建宁公主很得皇太极宠爱,刚满一周时便破格封为和硕公主。这一殊荣对于一个庶出的公主来说,十分难得。网络配图建宁公主的这份恩宠,并没有持续太久。两岁时,皇太

  • 诸葛亮一死他穷奢极欲最后垮台 说的不是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逝世,享年54岁。诸葛亮向来有神算子之称,没有他就没有蜀汉的天下。他一死真是一大损失。然而他死后大家知道对谁的影响最大么?大家都知道出师表,也都知道刘备诸葛亮俩好基友关系好!刘备把阿斗托于诸葛亮!大家更知道阿斗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是谁都没想到,诸葛亮一死,阿斗还没什么!但是

  • 惠帝刘盈英年早逝与他的母后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惠帝刘盈是西汉的第二位皇帝,他是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吕雉的儿子。汉惠帝是一位年轻皇帝,他十六岁的时候便继承了皇位。惠帝刘盈在位七年,但他在位期间,因为吕氏的张扬跋扈,所以他并没有多少实权,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在公元前188年,惠帝刘盈抑郁而终,时年二十三岁,谥号为孝惠皇帝,安葬于安陵。图片来源于网络因

  • 晚年的汉武帝为何会那么信任大奸臣江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江充,本名江齐,西汉时期的赵国邯郸人。江齐的妹妹由于能歌善舞,被赵国太子刘丹娶为妻子。但是作为太子刘丹的大舅子,江齐却效力于刘丹的对手赵敬肃王刘彭祖,后来江齐被刘丹派人追杀。图片来源于网络江齐逃到了长安城,改名江充,由于江充善于医术,在长安城中很快就出名,后来江充被汉武帝在上林苑召见。江充逐渐的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