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最尴尬的两帝同朝:嘉庆做事事事要汇报

历史上最尴尬的两帝同朝:嘉庆做事事事要汇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84 更新时间:2024/1/24 6:29:29

中国人是聪明的,尤其在称呼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分毫不差,这一点比西方精确多了。比如爷爷和姥爷,西方一个“Grandfather”就行;奶奶和姥姥,西方一个“Grandmother”完事;叔叔大爷、姑父姨夫,中国分得很清,西方就一个称呼“Uncle”结束;婶婶、大娘、舅妈加上七大姑八大姨,一个“Aunt”搞定。这一点在皇帝称谓上也是如此,想当年,嬴政统一六国,自封为皇帝,称作“秦始皇”,为了感谢他的爸爸,特意给其一个封号——“太上皇”,只是其父已归西,已经没有福气享受了。

之后,刘邦做了皇帝,也仿着嬴政的做法,封自己的老爸老刘头为太上皇。这老刘头挺有福气的,倒也享了几年的清福,只是他这个太上皇是儿子赏赐的,后来还不得不去参拜自己的儿子刘三。

网络配图

此后,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好几个“太上皇”,有被逼做太上皇的李渊李隆基以及无奈的宋徽宗赵佶,最潇洒的太上皇当数赵佶的儿子赵构,他是自愿的,后来的日子倒还算不错,不过父子都做太上皇的也只有赵氏父子。大明朝也有一位太上皇,就是主修《大明一统志》的明英宗,他的一生挺传奇的,做过皇帝,做过俘虏,做过太上皇,后来又重新做了皇帝。

这些太上皇大都不太顺心,说白了就是没有办法,但有一位却是自愿如此的,而且还是实权在握,这一位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乾隆皇帝。

当年,乾隆登基的时候,为了感谢自己的列祖列宗,尤其是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焚香向天祈祷,自己做皇帝的时间决不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如果自己能做60年的皇帝,就主动禅让给自己的儿子,自己做太上皇。这倒不是乾隆皇帝不喜欢皇位,而是他的确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长寿,毕竟登基做皇帝的时候,他已经25岁了。

为了践行诺言,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谕:至六十年内禅。他说: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这道谕旨的意思是说,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自己不敢相比。

和其他的皇帝相比,乾隆确实没有打算长生不老,也没有想到自己生命力会这么旺盛。就在乾隆还没怎么感觉到的时候,60年就过去了。时间就那样一天一天从1736年登基过到了1796年,乾隆已经到站了,坐满60年了,与爷爷康熙在位的时间快一样长了。毕竟君无戏言,如果不兑现诺言,自己如何面对自己的臣民呢?又怎么向上天交代呢?

网络配图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85岁的乾隆终于作出了一个艰难痛苦的决定,宣布立皇十五子?琰为皇太子,以第二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自己做太上皇。而乾隆在这决定里面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即又宣布自己身体康健、精力充沛,仍要过问军国大事,指导新皇施政。

果然,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在太和殿举行了内禅大礼,把玉玺授给了?琰。然后?琰登基做皇帝,尊父亲为太上皇,请求父亲训政。?琰(即嘉庆)即位时,已人到中年,已经很成熟了,哪里还需要这么一尊大佛天天管着自己。但这事由不得他,毕竟大权在老爸手里,既然他能让你做皇帝,也能不让你做皇帝,这一点嘉庆很清楚,与其鸡蛋碰石头,不如百依百顺——你总有离开的时候。

按照清朝制度,乾隆禅让皇位之后,应该搬迁到宁寿宫,新皇帝嘉庆应该住在养心殿,但乾隆没有迁出养心殿的意思,嘉庆也不敢提出要求,嘉庆只能委屈地住在毓庆宫,赐名“继德堂”。

按理说,乾隆皇帝都禅让皇位了,已经退居二线了,日常事务应该交给新皇帝打理了,只需要指导指导即可,用不着事必躬亲了,但乾隆就是乐此不疲。

这太上皇不仅事必躬亲,还经常上朝接受百官朝贺,他这一去,麻烦了,一个朝堂,两个皇帝,两个领导,听谁的,向谁请示呢?

网络配图

当然,最为尴尬的是嘉庆,老爸来了,怎么办?只能忍气吞声,一切听从老爸的吩咐,陪侍老爸左右。据当时到北京的朝鲜使臣目击记载:嘉庆“侍坐太上皇,上喜则亦喜,笑则亦笑”。又记载:赐宴之时,嘉庆“侍坐上皇之侧,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清史稿仁宗本纪》也记道:“初逢训政,恭谨无违。”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病逝,就这样,禅皇位后,乾隆领导儿子3年零3天。乾隆做了3年多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嘉庆也只得陪伴老爸做了3年多的实习皇帝,也由此结束两个皇帝同朝的闹剧和尴尬,但闹剧之后往往就是悲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抗倭英雄戚继光讨好上司张居正 送美女给其享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一片刀锋在即将生锈的前夜万历十五年,五十九岁的戚继光更加衰老了。这位几年前叱咤风云、令边寇为之丧胆的英雄,这位马蹄催征、征战南北的职业军人,这时已完全成了一个龙钟的老人。虽然从大帅的位置上退下来不过三年,但短短的三年时间,却足以把一个人改变得面目全非。网络配图如同一片刀锋在即将生锈的前夜,忍不住就要

  • 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纯属子虚乌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陈桥兵变”后,尽管宋太祖已黄袍加身,但“废置天子,变易朝廷”之类的军事政变,仍有可能重演。当时禁军的九名高级统帅,或是太祖称帝前的结拜兄弟,或是赵宋集团的中坚人物,他们在赵宋集团的崛起和“陈桥兵变”中均有极大贡献,是集兵权、功勋于一身的赵氏王朝的开国元勋。功高则震主,权大则不测。这种功高权重的情形

  • 宋朝名将杨业的死因揭秘:绝食三天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杨家将,可谓是人民心中忠诚与勇敢最好的诠释,杨家一门上到杨令公,下到七个儿子,最后到杨门女将都战死沙场,其保家卫国的事迹流传了千年,直到现在还有大量的影视剧作品以这个故事为主题。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宋朝名将,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杨令公,杨业杨无敌。图片来源于网络杨业少时就善于骑

  • 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22次战役中斩首181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

  • 多尔衮之所以没能称帝 并非与孝庄关系过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暴死”在沈阳清宁宫后,由于他对身后事未做任何安排,所以,接下来由谁来继承皇位,便成了王公大臣们在为皇太极举丧的同时,不得不快速做出选择的头等大事。而在这时,在众人选中,其实也只有二人最具备继承皇位资格,一个就是35岁的皇太极长子豪格;另一个便是皇太极的弟弟,3

  • 朱元璋百万子孙的可悲下场:后代没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明皇族两百多年的狂欢宴席,原来不是免费的……明皇族的人口爆炸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赵云竟然只是一个文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认为他有勇有谋,忠肝义胆;还是不少男同学将其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不过,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翔实考证指出,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图片来源于网络“演义”出来

  • 她27岁嫁给乾隆 是众多后妃中最特别的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因一部《还珠格格》我们知道乾隆有一个妃子叫香妃。香妃在电视剧中颇具神秘色彩,因为她体含异香,还能靠香味招蝴蝶。而历史上的这位女子,并不叫香妃,叫容妃,而且不含异香,更不会招蝴蝶。容妃,是维吾尔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世居叶尔羌,其族名为和卓,故名为和卓氏。因音译的不同,又称为霍卓氏。容妃的父亲是回部

  • 刘备拿下益州后就立即娶一位寡妇是好色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14年,在法正、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文臣武将的协助下,刘备顺利占领益州。在地盘扩大,事业即将走向巅峰时,刘备的孙夫人却返回孙吴娘家了。在这个背景下,手下就一起劝说刘备迎娶一位寡妇——吴氏。当然,刘备起初感觉有点不合适,不过在法正的劝谏下,最终纳吴氏为夫人。由此,刘备这么快就迎娶一位寡妇,是在向

  • 中国最仁爱皇帝:死后连敌国君主都为之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是谁可能有人不知道。但如果加上包拯、八贤王大家就认识他了。对,他就是常在包拯里出现的那位皇帝,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他。网络配图宋仁宗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能够接纳臣子的谏言,有一次包拯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然没有怪罪这个铁面无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