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和项羽反目成仇之后 项羽是怎么对待刘太公和吕雉的

刘邦和项羽反目成仇之后 项羽是怎么对待刘太公和吕雉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75 更新时间:2023/12/13 1:03:19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刘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项羽和刘邦反目成仇后,项羽曾以烹杀刘邦的父亲为由要挟刘邦。但最后刘邦的父亲却完好的成为太上皇。项羽对待刘邦的父亲如此,对待吕雉自然也是如此。

项羽要挟刘邦时,刘邦对其说道:你我二人是结拜兄弟,我父即是你父,你烹杀我父和烹杀自己的父亲有何区别?如果你真烹杀了我父,请记得分我一杯羹。

事实上项羽并没有那么做。

后来项羽和刘邦进行和谈,二人约定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当时项羽不但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吕雉也被他放归刘邦身边。

英雄一世怎会欺负弱小女子

吕雉不过一介女流: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刘邦的父亲更是成为了太上皇。最终刘邦的父亲以太上皇的身份病逝。

刘邦的生父项羽都能放过,项羽又怎么会难为吕雉呢?

吕雉被项羽扣押期间已经三十五六岁,而项羽才不到三十岁。可以说,吕雉正处于一个女人最美的阶段。

项羽没有难为吕雉,一方面是因为项羽不屑于去欺负弱小女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项羽深爱着姬。

项羽并非凡人:

项羽乃是楚国贵族出身,自幼被叔父项梁抚养长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励志抗秦、恢复楚国旧地的项羽一直严格要求着自己,更是形成了比较高的道德标准和人格品质。

从用兵上能看出项羽做人的特点。巨鹿之战,项羽虽然利用破釜沉舟之计坑杀了数十万秦兵,但此战项羽依然是当当正正击败了秦军。

项羽做人也是堂堂正正的,他与刘邦行事作风有着本质区别:

逃难时的刘邦,不但将自己的女儿推下了车,更是舍弃了一家老小。

反观项羽,即使刘邦是自己的敌人,项羽也没有因此牵连其家人。

一切都因为“骄傲”

在道德层面,项羽根本不会去做如此不堪之事。从项羽自刎乌江一事也能可以看出,项羽把尊严和英雄气概看得比生命还重。

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被围,如果项羽真想独自一人逃生,汉军中定然没有一人能将其拦下。

逃回楚国重新整顿人马,项羽未必不能再和刘邦争夺天下。但是面对损兵折将的局面,项羽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这又是为何呢?

就是因为好面子的项羽,觉得自己折损了八千子弟兵,自己无颜面对楚国家乡父老。项羽骄傲的性格不允许他抛弃兄弟,独自苟活。

垓下之战,被汉军围困的项羽选择了以死谢罪,选择了随八千子弟一起赴死。

刘邦的一系列行为自然是让人心寒,而事实上,吕雉在做人质期间,也曾对刘邦心灰意冷过。只是此时的西楚霸王项羽已然认定,想要击败刘邦自然是要堂堂正正的。

他要在战场上光明正大的击败刘邦,而不是通过损害其父亲、妻子来羞辱贬低刘邦。

结语

刘邦的幸运在于他的对手是自尊心极强的项羽。项羽善待了刘邦的父亲,更没有欺辱其妻子。

吕雉在项羽处当人质的两年多时间里,项羽具备处置吕雉的一切条件。但顶天立地的项羽,却不屑于欺负弱小的女子。

因为贵族的品格在约束着项羽,项羽要做一个当当正正英雄,在战场上击败刘邦。

后世之人评价项羽,往往从项羽失败的原因着手,评论其刚愎自用,但从没有人之一过项羽的人品,否认过项羽是盖世英雄。

题外话:

《史记郦生陆贾传》记载:辟阳侯幸吕太后,大汉臣民开始利用审食其和吕雉有染一事,大肆诋毁刘盈

得知情况后,暴怒的刘盈随即降旨将审食其捉拿下狱,刘盈此举便是为了诛杀审食其护卫母亲名誉。吕雉在此期间,惭愧的不敢替审食其向儿子求情。

此处便可以大胆猜想,吕雉和审食其肯定存在着儿女情长。

吕雉当人质期间,项羽并没有将其完全以人质对待,对其进行种种限制。反而是给了吕雉一定的人身自由,而吕雉就是此时接触审食其的。

刘邦让吕雉心灰意冷,而审食其对她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吕雉当人质的经历,也曾让刘邦怀疑过妻子。刘邦登基后,刻意疏远吕雉,专宠戚夫人,也许就有这一层面的原因。

被丈夫抛弃过的吕雉,需要全力给自己安全感。而吕雉和刘邦日益积累的矛盾,不但促成了戚夫人的悲剧结尾,也促成了吕雉专权跋扈的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杀了陈宫却供养他一家老小 曹操就被怕日后被报复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懿为何没对曹氏家族灭门,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

    对曹操和陈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众多谋士中,陈宫是令许多人感到惋惜的人才。作为曹操曾经的手下,他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死在了曹操的手中。在其死后,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曹操竟然选择了继续供养他的一家老小。难道曹操不怕陈宫的儿子长大之后报复自己吗?曹操选择继续供

  • 揭秘项羽:爱作秀 称他是英雄就逞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3万人打败刘邦60万,刘秀三千对四十万,刘秀1万打40万

    项羽,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的确,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杰,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被迫自刎乌江。究竟是什么,致

  • 嬴政不停开疆拓土的背后:是自卑在作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灭亡为什么守卫边疆将士不回来,嬴政和芈月是什么关系,开局让始皇选择秦灭亡的原因

    赢政对自卑情绪的补偿努力,似乎在他的生命里注人了青春的热血,他活泼旺盛、充满朝气,像匹不停奔驰的野马,从不后顾,只知勇往直前。但另一方面夹说,他的生命又只属于青春,只属于建功立业、开拓疆土和永无穷尽的征服。当天下统一、海内平定、人民安居乐业,他的敌人、对手和对立面逐渐消失,他的生命就变成了一个空壳,

  • 揭秘官场爱面子趣闻:朱元璋斩杀穷乡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风华洗白朱祁镇,真实历史朱祁镇朱祁钰,朱元璋杀老婆婆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拍了录像片让上级领导偷偷看。上级领导问为什么?这位干部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上级领导很生气,说这是哪儿的话。这位干部拍摄真实反映当地老百姓贫困状况的录像,按说与他的“面子”也很不光彩

  • 皇帝也痴情 宋真宗偷情15载立卖艺女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真宗皇后,宋朝皇帝宋真宗曾因对一种瓷器,梁暮凝李世民

    在世人印象中,能当皇后的女子都应该是名门闺秀,至少也应该是贤良淑德,冰清玉洁。可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只是一个平民女子,如此还罢了,竟然还是已经嫁人的二手货。可是宋真宗还是丢了魂一样迷恋上了刘娥,甚至对刘娥的老公都恩宠有加,实在是帝王气象,气度恢弘,非小民所能比。刘娥有什么本事,可以让身份高贵,拥

  • 宋理宗晚年有多好色?竟召妓入宫胆大胡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理宗是昏君吗,宋理宗的儿子,宋理宗墓

    理学在南宋取代五经理学又称道学,为北宋周敦颐所创。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对周敦颐甚为推崇。周敦颐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

  • 南宫公主嫁给了谁 南宫公主和伊稚斜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宫公主与伊稚斜的小说,汉武大帝南宫公主与伊稚斜,汉武大帝南宫公主视频

    历史总是悲剧式的重演,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王朝总是通过远嫁公主郡主甚至妃子的形式与周边各小国家进行某一种以达到平衡的交易,而这些人无奈就成了历史中的悲剧人物。在汉朝,就有一位南宫公主恰似有这一番悲惨的命运。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传,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彻之母王夫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后宫地位,狠心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当

  • 项羽为何会败给刘邦:爱作秀 处处逞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项羽的优缺点,项羽败给刘邦根本原因,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项羽,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的确,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杰,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被迫自刎乌江。究竟是什么,致

  • 嘉庆大丧之日杀和珅:震撼朝野杀一儆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什么朝代,和珅为什么不反,和珅100万两饭局

    和珅为清代大贪官,和珅被诛为清代大案。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诛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珅。近些年来,和珅的形象频频在戏曲舞台上和电视剧中出现,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由于这些是文艺作品,难免有“戏说”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历史上的和珅究竟如何,本文拟以清代档案为据,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 隋文帝为何怕老婆:所临幸宫女皆被皇后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隋文帝杨坚到底有多厉害,隋文帝怕老婆离家出走

    隋文帝是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但他在野史上最广为人知的,只怕是他的怕老婆之“壮举”了。网络配图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恐应该算得上是“母仪天下”的顶级河东狮吼了。史称:独孤皇后家世贵盛而能谦恭,雅好读书,言事多与隋主意合,知书达理,就是奇妒无比,结果是“帝甚宠惮之”。“宠惮”这个词很有意思:又爱又怕。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