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杀了陈宫却供养他一家老小 曹操就被怕日后被报复吗

曹操杀了陈宫却供养他一家老小 曹操就被怕日后被报复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94 更新时间:2024/4/1 11:11:54

曹操陈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众多谋士中,陈宫是令许多人感到惋惜的人才。作为曹操曾经的手下,他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死在了曹操的手中。在其死后,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曹操竟然选择了继续供养他的一家老小。

难道曹操不怕陈宫的儿子长大之后报复自己吗?

曹操选择继续供养陈宫一家老小的原因非常简单。

作为曹操曾经的手下,陈宫与曹操之间的感情非比寻常。毫不夸张地说,曹操能够成为一方枭雄,离不开陈宫的辅助。

助曹操收兖州于囊中

《三国演义》中演绎过这样一个片段:

当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被通缉时被陈宫抓到,但是陈宫感念他的壮举,就把他放了,并选择弃官跟随他一起成就霸业。

也就是说,陈宫对曹操来说是救命恩人,当然,这只是小说中的演绎片段而已。

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两人之间虽没有救命的情谊,但是,作为曹操手下一个足智多谋的志士,陈宫为曹操的大业做出的贡献绝不亚于救命之恩。

在初平三年,陈宫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曹操拿下了兖州,收获这个地区使得曹操的势力快速增长。

兖州收归囊中之后,曹操迅速成长为一方诸侯。

陈宫在此次势力扩展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能力,说服了兖州的大部分士族支持曹操。自此之后,曹操正式踏上了三国的历史舞台。

因为陈宫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因,两人的关系也慢慢变得更加紧密,曹操当时把陈宫看成唯一了解自己的知心人,两人拥有相同的奋斗目标。

陈宫的离去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在演义中,陈宫离开的原因便是因为这一句话,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在正史中记载,曹操在入主兖州之后,残杀了一批曾经支持他的士族,而这些死去的名士与陈宫关系匪浅。

演义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透露着自私与无情,而现实中却与“义”字有关。

陈宫游说众人时,与兖州的一些士族建立起了比较良好的关系。而曹操的行为无疑让他感到难以接受,从曹操的这些行为中,他看出了这个人的无情和嗜杀。

陈宫对自己选择的这一首领产生了动摇,而曹操杀害边让的行为,直接让他把这种动摇付诸了行动。

曹操想尽办法招揽天下贤才,而屠戮名士的做法却与言行相悖。在陈宫的眼中,曹操求贤若渴是假,争名夺利是真。

陈宫真的留不得吗?

陈宫认为曹操的行为是不尊重名士的体现,出于对理想的追求,他选择投靠了吕布

陈宫投靠吕布之后,一心想让吕布入主兖州,并以此来驱赶曾经的主子曹操。但此时的曹操已经大势已成,即使他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也没能挽救吕布的颓势。

在陈宫放弃曹操而选择吕布之后,很快就迎来了他最终的结局。

吕布被曹操打败后,曹操并没有心慈手软。而吕布死后,陈宫也成为了曹操的俘虏。面对这位曾经的下属,曹操的心情十分复杂,但是出于爱才之心,曹操还是想要再次招揽他。

可惜,陈宫并不想继续在他手下生存,只求一死。只是曹操并没有立刻答应他的赴死要求。

一方面,曹操确实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曹操对陈宫的离开也抱有歉意。

面对陈宫这样足智多谋的人才时,曹操选择忽略他的叛变,竟然再次接纳他。甚至在阻止他一心求死时,曹操使出了“家人”这个“王牌”。

曹操问陈宫:“你走之后,你的妻儿老母怎么办”?

陈宫应对:“我相信主公是一个明事理、知大义的人,我的妻儿老母都没有任何的威胁,您一定会善待他们的”。

《典略》记载: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

在曹操沉默不言的时候,陈宫就知道自己不用担心家人日后的生活了,曹操一定会善待她们。

陈宫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恭维曹操的意思。但是以曹操当时的地位,他确实没有理由继续赶尽杀绝。

毕竟陈宫对曹操颇有贡献,如果斩草除根,只会让曹操手下的其他人感到心寒,这样只会损耗自己的利益,而得不到任何好处。

陈宫死后,曹操选择了继续供养他的一家老小,而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笼络人心的好方式。

曹操之前的一番杀戮让他招贤纳士的美名受到一定的损伤。而现在供养背叛之人一家老小的行为,无疑是挽回名声的一个良策。原先的一些不平之声,也因为他的这种宽容举动逐渐地消散了。

结语

在那个混乱的时期里,多次背叛原主投靠新主的行为,是相对比较普遍的事情。尽管这样的行为会引起他人的不满,但是这并不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甚至当时曹操的许多手下,也是背叛了原主才投靠到曹操阵营。这也是曹操在俘虏陈宫之后,劝他降服的主要原因,毕竟当时最为难得的是人才。

此外,两个人之间合作的那种情谊,也并没有完全消失。

此时已经成为一方枭雄的曹操,仍然记得在自己艰难之时陈宫对他的帮助。虽然陈宫后来背叛了他,但对自己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况且这个人也用自己的死抚平了他的愤怒。

而且,古代讲究死者为大,曹操不管是出于名声的考虑,还是顾念这个曾经下属的恩情,都应该好好对待他的家人。

总得来说,曹操之所以在杀死陈宫之后,还继续善待他的家人,主要是出于对自己名声和两人情义的考虑。况且,曹操善待其家人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项羽:爱作秀 称他是英雄就逞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3万人打败刘邦60万,刘秀三千对四十万,刘秀1万打40万

    项羽,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的确,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杰,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被迫自刎乌江。究竟是什么,致

  • 嬴政不停开疆拓土的背后:是自卑在作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灭亡为什么守卫边疆将士不回来,嬴政和芈月是什么关系,开局让始皇选择秦灭亡的原因

    赢政对自卑情绪的补偿努力,似乎在他的生命里注人了青春的热血,他活泼旺盛、充满朝气,像匹不停奔驰的野马,从不后顾,只知勇往直前。但另一方面夹说,他的生命又只属于青春,只属于建功立业、开拓疆土和永无穷尽的征服。当天下统一、海内平定、人民安居乐业,他的敌人、对手和对立面逐渐消失,他的生命就变成了一个空壳,

  • 揭秘官场爱面子趣闻:朱元璋斩杀穷乡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风华洗白朱祁镇,真实历史朱祁镇朱祁钰,朱元璋杀老婆婆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拍了录像片让上级领导偷偷看。上级领导问为什么?这位干部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上级领导很生气,说这是哪儿的话。这位干部拍摄真实反映当地老百姓贫困状况的录像,按说与他的“面子”也很不光彩

  • 皇帝也痴情 宋真宗偷情15载立卖艺女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真宗皇后,宋朝皇帝宋真宗曾因对一种瓷器,梁暮凝李世民

    在世人印象中,能当皇后的女子都应该是名门闺秀,至少也应该是贤良淑德,冰清玉洁。可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只是一个平民女子,如此还罢了,竟然还是已经嫁人的二手货。可是宋真宗还是丢了魂一样迷恋上了刘娥,甚至对刘娥的老公都恩宠有加,实在是帝王气象,气度恢弘,非小民所能比。刘娥有什么本事,可以让身份高贵,拥

  • 宋理宗晚年有多好色?竟召妓入宫胆大胡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理宗是昏君吗,宋理宗的儿子,宋理宗墓

    理学在南宋取代五经理学又称道学,为北宋周敦颐所创。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对周敦颐甚为推崇。周敦颐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

  • 南宫公主嫁给了谁 南宫公主和伊稚斜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宫公主与伊稚斜的小说,汉武大帝南宫公主与伊稚斜,汉武大帝南宫公主视频

    历史总是悲剧式的重演,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王朝总是通过远嫁公主郡主甚至妃子的形式与周边各小国家进行某一种以达到平衡的交易,而这些人无奈就成了历史中的悲剧人物。在汉朝,就有一位南宫公主恰似有这一番悲惨的命运。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传,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彻之母王夫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后宫地位,狠心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当

  • 项羽为何会败给刘邦:爱作秀 处处逞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项羽的优缺点,项羽败给刘邦根本原因,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项羽,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的确,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杰,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被迫自刎乌江。究竟是什么,致

  • 嘉庆大丧之日杀和珅:震撼朝野杀一儆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什么朝代,和珅为什么不反,和珅100万两饭局

    和珅为清代大贪官,和珅被诛为清代大案。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诛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珅。近些年来,和珅的形象频频在戏曲舞台上和电视剧中出现,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由于这些是文艺作品,难免有“戏说”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历史上的和珅究竟如何,本文拟以清代档案为据,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 隋文帝为何怕老婆:所临幸宫女皆被皇后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隋文帝杨坚到底有多厉害,隋文帝怕老婆离家出走

    隋文帝是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但他在野史上最广为人知的,只怕是他的怕老婆之“壮举”了。网络配图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恐应该算得上是“母仪天下”的顶级河东狮吼了。史称:独孤皇后家世贵盛而能谦恭,雅好读书,言事多与隋主意合,知书达理,就是奇妒无比,结果是“帝甚宠惮之”。“宠惮”这个词很有意思:又爱又怕。她除

  • 同治死因:纵欲染性病却被慈禧按天花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真实的慈禧太后哪年死的,真实的慈禧太后活多大,康熙传位之谜大揭秘

    同治皇帝载淳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1872年同治16岁,该立皇后了。当时有两个人选,一为侍郎凤秀的女儿,此女妩媚多姿,是慈禧心目中的皇后;一为侍郎崇绮的女儿,年长于凤秀的女儿,相貌亦稍逊,但端庄过于前者,深为慈安太后所喜。经过民主淘汰赛,崇绮的女儿胜出,被立为后,即孝哲皇后;凤秀的女儿则入选为妃,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