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法正和诸葛亮关系:臣相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

法正和诸葛亮关系:臣相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10 更新时间:2023/12/30 2:43:26

三国演义法正说的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面的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自问世以来,因为内容丰富历史性强,在民间的流传很是广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魏国、蜀汉和吴国三国鼎立时期发生的故事,虽然着重描写战争,强调人的忠义,但是主要还是刻画了许多让人难忘的英雄人物。法正就是其中有着鲜明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是东汉末年刘备身边的谋士。法正原本是刘璋的部下,后来被刘璋投降于刘备,法正之后便跟在刘备身边,以善于奇谋而著称,曾经出计策将曹营中大将夏侯渊斩首,他的一生为刘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唯一能被刘备引为知己这样最信任的人物。

在法正在外掌握着蜀郡的内政大权,在内依旧是刘备的主要谋士而倍得刘备信任时,曾经对他有过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但是对于和他有矛盾的人却免不了加以报复。因此有人说法正并不完全是个忠义之人,他性格恩怨分明,却也睚眦必报。

公元271年,刘备进图汉中,在公元219年,法正又向刘备献计斩杀了夏侯渊,使得曹操的军队受到重创,而刘备终于占据汉中,成为汉中王,同时也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国将军。

三国演义法正的一生可谓是顺风顺水,受到了主公朋友般的对待,也算是圆满了。

法正和诸葛亮

法正,大家可能不是非常熟悉,但是诸葛亮想必是家喻户晓的。那么法正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正和诸葛亮其实都是刘备麾下的军师型人才,并且法正非常擅长奇谋,常常出其不意的取得胜利,非常得刘备的重视,在法正死后,刘备追封法正为翼侯,而在刘备时期,法正是唯一有谥号的大臣。那么法正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法正和诸葛亮本身没什么关系,一般提到法正,主要是讽刺诸葛亮所谓的公正的执法者。因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事情,给众人的印象是诸葛亮是一位非常公正的人,但其实诸葛亮也是看人的,对于法正无故杀人之后,他说的是法正功劳高,所以可以不做惩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所谓的法律不过是为他们统治阶级服务的,只要运用得当,能帮他们收买人心就好。

所以很多人才说诸葛亮害怕法正,因为法正功劳高所以才不敢惩罚法正。但其实法正和诸葛亮之间说不上谁怕谁,只是因为法正正好是可以佐证诸葛亮并不如《三国演义》里面所表现的那般公正,才会经常和诸葛亮连在一起。

从法正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在意公正,他只不过是因为要稳定军心,要获取利益最大化,所以将法律当成是一种手段而已,并不足以证明他是公正的人。不过在三国那个时代,像诸葛亮这样的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法正和郭嘉

法正和郭嘉其实并没有什么正面的交锋,因为他们都是各自主公的军师,不需要直接上战场,那么法正和郭嘉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正和郭嘉最大的相同的地方就是两个人和主公之间的关系,都是知己大于下属。

郭嘉,字奉孝,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开始的时候是袁绍麾下的人,后人投奔了曹操,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在征战乌丸时生病去世,年仅38岁。历史上称赞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在三国争霸时期,对于各位有野心的英雄们来说,除了本身的能力拥有是否高明的谋士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曹操本来是位前途一片光明的枭雄,而他的人生和他的历史轨道却因为一个人的逝世而走上下坡路,并最终导致曹操失败,他统一中国的梦想也因此而破灭,这个人即是曹操最早时期军事核心人物,郭嘉。他也是曹操最器重和最信任的谋士之一,曹操还曾经多次言明,要把自己的儿子托付于他,可是郭嘉却英年早逝。

而法正的经历和郭嘉也非常相似,在法正到来之前,虽然刘备身边已经有了诸葛亮,法正也是不可多得智囊谋士,但是刘备本人其实是个内里不一的枭雄,他虽然对诸葛亮敬佩有加,但是却始终不能交心,或者说他并不是完全的信任他,而法正则是刘备的心腹,在刘备身边有着当仁不让的地位。

郭嘉也是如此,他洞察世事,让曹操十分欣赏,而且他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真性情,这一点对于曹操来说是十分难得和可贵的,也让曹操奉为知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贪官和珅轶事 联合纪晓岚整人反而被戏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恩科会试,官拜左都御史的山东诸城人窦光鼐任正主考。两位副主考,一个叫瑚图礼,一个叫刘跃云,资历都很浅,所以一切皆由窦老先生作主。放榜之后,浙江的王以鋙名列榜首,即为会元,而第二名则是他的兄长王以衔。兄弟联名高居前列,一时众议哗然。网络配图当政的大学士和珅,因窦光鼐爱揭其阴

  •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何作为?历史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赵惠文王生于公元前308年,于公元前299年成为赵王,继位赵国的王位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前任赵武灵王就委任肥义为赵国相国,辅佐赵惠文王。网络配图赵惠文王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就是那个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王,就是他让赵国强大起来的。赵惠文王能够继位,多亏了父亲能够退位让贤啊,是的,你没有看错

  • 玄奘与高昌国王是结义兄弟!差点成国王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法相学有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玄奘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二者的融合问题,626年,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便想要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带着这样宏伟的愿望,玄奘开始了他的西行之路。当时的唐朝,国界还不稳定

  • 北宋名臣清正廉明的包拯办案过程中的那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相传,包公脸黑,人们瞧不起,当不上别的什么官儿。皇上就封他个知县。当知县吧,好地方也轮不着他去。远离京城的桐柏县和泌阳县中间,也就是盘古山北一点的地方有个小县城, 叫麦糠县,皇上让他去了。麦糠县地方小,就是古怪得很

  • 明末第一猛将 士兵见到他都吓得跳崖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网络配图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

  • 揭秘李善长和刘伯温究竟哪个人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他们分属两个派系,而同时两派首脑的李善长和刘伯温更是首当其冲,这其中或许也有朱元璋的关系,毕竟臣子们抱团是上位者们最不想看到的情况。那么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吗?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厉害?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跟随朱元璋一

  • 秦始皇修建长城背后的秘密?饕餮竟是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修建长城背后的秘密,中国古老传说饕餮竟是真。秦始皇当地修建长城,世人都以为是为了防御匈奴,不过事实上确是另有隐秘,而且秦始皇还亲自在长城下驻扎秦朝最精锐大军,为的就是……下面小编带你看秦始皇修长城的秘密。饕鬄羊身虎齿龙爪,眼睛长在腋下,恐怖至极,并且嘴大如牛,连巨石都咬得碎,从山下至山腰,十几

  • 摧锋陷阵三救秦王 李世民最大的功臣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626年6月4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被迫晋封李世民为太子。8月李渊禅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643年2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下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图像,供奉于临烟阁之中,以示尊崇。按功劳大小,二十四人的排序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

  • 雍正年间的大臣李卫和年羹尧的真实关系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卫是雍正年间的大臣,他本来是雍正府上的一名家奴,后来随着雍正当上皇帝,他开始平步青云,最后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清朝李卫虽然不懂得书文,但是却会做官,懂政治,任上做了不少的利民事情。图片来源于网络清朝李卫是江苏人,很熟悉浙江与江苏的当地情况,在江浙任职的时候,他负责追查当地的私盐问题,当地的很多盐

  • 他是刘备的第一谋士却被小说家误传了6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文学作品与历史之间的差距。很多人读过三国演义,但是没有读过三国志等正史记载。还有一些人甚至把三国演义当做正规的历史书籍来看,真是让人无语到了极点。庞统就是一个被罗贯中毁了的人物,在罗贯中笔下,庞统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为了与诸葛亮争功,最终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但这仅仅是一个小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