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玉祥为什么要把溥仪赶除故宫?原因是什么

冯玉祥为什么要把溥仪赶除故宫?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78 更新时间:2024/1/8 19:34:50

1912年2月12日,随着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清朝宣告结束。民主共和的阳光,第一次出现在古老中国的地平线上。

众所周知,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对于主动逊位的清朝皇室成员予以优待,允许他们暂时居住在故宫,每年给他们提供400万元开支费用,还配备卫队为他们、甚至包括清朝的祖庙提供保护。

不过,12年后的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后,做了一件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修改了清室优待条款,将居住在故宫的溥仪一帮人驱逐出去。

当时,溥仪等人故意拖延出宫时间,北京警卫司令鹿钟麟强硬地表态,限3个小时离开故宫,否则开炮。

溥仪等人这次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居住了18年的故宫,此后再没回来。

不少评论者对冯玉祥驱逐溥仪表示不满,认为其违反了中华民国与清廷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属于违约。溥仪离开故宫后投靠日本,“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在日本人的挟持下前往东北,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冯玉祥也要承担一定责任。

冯玉祥为何非要将溥仪等人赶出故宫?其实,这都是溥仪自己作死在先。

溥仪退位后,按照《清室优待条件》一直居住在故宫。虽然优待条件规定,他们只是“暂居宫禁”,以后要“移居颐和园”。然而,10多年下来,国民政府并没有把他们赶走。其余优待条款,基本上都得到了执行。包括每年400万元的款项照常拨付,只不过,由于后来财政实在紧张,每年400万元款项无法足额兑现,只能拖欠下来,但这并非他们有意赖账。

国民政府对待溥仪等人十分客气。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见了面都是毕恭毕敬地称溥仪为“皇帝陛下”。溥仪在1922年举行大婚仪式,国民政府从吃紧的财政里“挤”出了10万元,送给了溥仪。

国民政府的代表深表歉意地对溥仪说:目前财政很紧张,经费很困难。为了支持皇上大婚,这10万元,还是从关税税款中拨出的。

然而,舒服日子过久了,溥仪等人开始“折腾”起来。

1917年6月,张勋以调停黎元洪段祺瑞的矛盾为由,率领5000“辫子军”进京。当月30日深夜,张勋率部秘密进入故宫,于次日凌晨拥戴12岁的溥仪重新登上皇位。是为“张勋复辟”。

虽然在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对下,张勋的复辟闹剧仅仅维持了12天就宣布破产,可对于新生的国民政府来说,这依然是一次性质非常恶劣、证据确凿的“颠覆国家”事件。

我们且来看一看,溥仪的祖先,当年是怎么对待明朝皇室的?

1645年,一批明朝藩王投降清廷。第二年5月,福王、璐王、秦王、晋王、荆王、衡王以及其他降清的明朝藩王全部被清廷杀掉,罪名是“谋为不轨”,企图拥立潞王朱常淓造反。

就是按照清朝自己过去的做法,溥仪等一帮人恐怕也是人头不保,对不对?就算按照文明国家的做法,溥仪等人也会被追究责任。

可是,国民政府没有杀溥仪,依然让他们好好地住在故宫里。

在那以后,溥仪等人不思悔改,在故宫里与陈宝琛、郑孝胥等一帮清朝遗老遗少保持联系,图谋不轨。他满脑子都是梦想再次回到皇帝宝座上去。1922年,他在大婚之夜,还在想:“我成年了,如果不是不是革命,我早就该亲政了……我要恢复我的祖业!”

不仅如此,为了维系养尊处优的“小朝廷”,溥仪等人利用居住在故宫之变,悄悄变卖故宫文物,还差点将国宝级文物《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

在很大程度上,居住在故宫里的溥仪,已经成了清朝遗老遗少再次发动复辟的不稳定根源。基于此,当冯玉祥掌握国民政府的大权后,会迅速驱逐溥仪出宫。

标签: 溥仪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据史书记载,古代男宠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担当?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很多知名的帝王将相都养过男宠,其中有的是皇帝有龙阳之好,有的是女皇或者是权势很大的太后在自己老公死后不甘寂寞,培养男宠供自己享乐。但是你知道古代男宠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担当吗?恐怕大部分人都自愧不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长得好看,载武则天的男宠都

  • 古代的免战牌真的能免战吗?什么情况下才会用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说岳全传》。真可以免战?免战牌三个字的出处就是来自于上面清朝的这部小说,意思也是很简单,只要交战双方有一方挂起免战牌,那么双方就进入了休战期,不过挂起免战牌不代表战争会停止。其实免战牌的作用就好像现在拳击比赛的中场休息,休息时间过后战斗仍然继续,

  • 古代不止有“外卖”,也有“拼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外卖与共享交通工具并非现代化的产物,这些给现代生活带来极大变化的事物,在古代封建社会也是存在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从百姓到皇帝,大家都爱“叫外卖”1、“快递小哥”个个健步如飞说到外卖,其“前身”还是快递的兴

  • 揭秘:古代太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朝,野史秘闻

    其实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周朝开始说起在那个时候,刑罚非常简单而且非常粗暴,最严厉的分为5种。而且在这五种刑法里除了死刑不会给人留下终身的印记之外,其他4种都会留下印记,这样犯人就会觉得跟社会格格不入,所以官府为了保持社会可以继续这么稳定,就给这些犯人提供了一些工作的机会。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如果在皇宫里做

  • 诸葛亮在面对关羽和张飞的时候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对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和张飞都定义为超一流武将,为何诸葛亮喜欢张飞却不喜欢关羽?大家都了解刘关张,是结义三兄弟当年刘备小团体初创成员,一开始的创业伙伴。因为原始股入的早所以他们三人可以说在集团中都有着决定战略方向的重大作用。然而不幸的是,这哥仨全都不

  • 明末农民军接二连三起义,真是因崇祯任用宦官造成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尽信书不如无书,史官写太监,用脚都能想到写不出什么好货,更何况这个太监还搞了那么多事。史书是文人集团写的,宦官专门和文人对着干,于是史书狂黑宦官,造成了后人心目中宦官形象极差的感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很多太监打仗治国那是一流的,虽然权力极大但是却无一人谋权篡位也是个奇

  • 诸葛恪率领数十万大军,为何没攻克数千人把守城池?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东吴和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占领合肥。自后孙权屡攻合肥不克,太和六年,满宠更治新城。终吴之世,不能有淮南尺寸之土。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

  • 张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秦武王不喜欢这个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仪,战国,历史解密

    张仪,战国最大的忽悠家之一,但他忽悠的都是秦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楚国和魏国,对于秦国来说,张仪无疑是大大的功臣。在秦惠文王时代,张仪受封为相,他的“连横”政策大破东方六国的“合纵”政策,使战国另外两大巨头——楚国和齐国互相大大出手,秦国从中渔利,坐等头把交椅。然后,秦国又假意和齐国称兄道弟,表面上表

  • 外戚干政算什么?“闺蜜”干政你听说过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班昭,野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宦官干政、后宫干政屡见不鲜,殊不知,闺蜜干政也是有的。当事人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汉才女,史学家班昭,她的父亲班彪,长兄班固也都是著名历史学家,因为优秀的家庭教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所以,班昭从小就聪慧灵秀,才华超众。班昭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同郡的曹世叔,两人婚姻生活幸福美满,可惜曹

  • 三国时期与与蜀国的五虎上将齐名的张辽,是什么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辽,三国,风云人物

    张辽乃曹魏名将,早年追随吕布,是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勇武与谋略俱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三国乱世,群雄逐鹿。三国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文有卧龙凤雏,冢虎幼麟。武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等等诸多的文臣武将。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乱世三国中涌现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