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末农民军接二连三起义,真是因崇祯任用宦官造成的吗?

明末农民军接二连三起义,真是因崇祯任用宦官造成的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86 更新时间:2024/1/17 7:07:30

尽信书不如无书,史官写太监,用脚都能想到写不出什么好货,更况这个太监还搞了那么多事。史书是人集团写的,宦官专门和文人对着干,于是史书狂黑宦官,造成了后人心目中宦官形象极差的感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很多太监打仗治国那是一流的,虽然权力极大但是却无一人谋权篡位也是个奇迹,明朝资本兴起之后官商非常富有,但是国家没钱,明朝已经不算冷兵器时代,各种火器是非常耗钱的,没有钱兵都调不动,所以崇祯瞎倒腾干死魏忠贤,造成地方势力做大,无视平民利益才造成大规模的起义,只要给钱给职位,自成一样可以为明朝所用,打战不就图这个吗?

当政时用魏忠贤干的很不错,阉党就是帝党,皇帝其实是庶民利益的代言人和保护者。崇祯年幼无知杀阉党自废武功,没了老魏抄家的外快朝廷收入断绝,只能加收三响,裁减兵卒(李自成),最终亡于财政破产。阉党其实代表了除了东林之外其他各派政治力量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之后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彻底投靠满清,山西商人满清走私的深层原因之一。

实际上失去了阉党,崇祯能听到能看到的东西都是文官集团想让他看到的听到的,手上再大的权力也不过是文官集团轻易摆布的傀儡而已。最后崇祯皇帝和朝臣已经属于一个对立面了,皇帝一个人再会玩,被朝臣封锁信息,限制在皇宫里。所以崇祯杀再多的人,换了再多的将相也没用,因为换上来的人还是文官集团的人。

明末是粮食全部走私给了海外和后金,而且小冰河期开始于1650年,明末只是小冰河期的前兆,影响是有,但是不至于像明末这样逼的大规模闹饥荒,清前期的小冰河期可相当厉害,但是统治者硬生生没闹大饥荒,这就是刀子架在地主脖子上的结果,明末饥荒我认为根子问题就是一句话:财富、田地严重不均。

所以明末农民军接二连三起义,一边是崇祯被逼加税,一边是地主转嫁税赋,除了地主和官员这帮子天杀的,两边都是可怜人,不然崇祯也不会说出"贼亦我赤子",同情被逼造反的农民军,李自成也不会说出"君非甚暗",同情被忽悠傻了的崇祯。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诸葛恪率领数十万大军,为何没攻克数千人把守城池?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东吴和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占领合肥。自后孙权屡攻合肥不克,太和六年,满宠更治新城。终吴之世,不能有淮南尺寸之土。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

  • 张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秦武王不喜欢这个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仪,战国,历史解密

    张仪,战国最大的忽悠家之一,但他忽悠的都是秦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楚国和魏国,对于秦国来说,张仪无疑是大大的功臣。在秦惠文王时代,张仪受封为相,他的“连横”政策大破东方六国的“合纵”政策,使战国另外两大巨头——楚国和齐国互相大大出手,秦国从中渔利,坐等头把交椅。然后,秦国又假意和齐国称兄道弟,表面上表

  • 外戚干政算什么?“闺蜜”干政你听说过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班昭,野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宦官干政、后宫干政屡见不鲜,殊不知,闺蜜干政也是有的。当事人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汉才女,史学家班昭,她的父亲班彪,长兄班固也都是著名历史学家,因为优秀的家庭教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所以,班昭从小就聪慧灵秀,才华超众。班昭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同郡的曹世叔,两人婚姻生活幸福美满,可惜曹

  • 三国时期与与蜀国的五虎上将齐名的张辽,是什么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辽,三国,风云人物

    张辽乃曹魏名将,早年追随吕布,是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勇武与谋略俱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三国乱世,群雄逐鹿。三国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文有卧龙凤雏,冢虎幼麟。武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等等诸多的文臣武将。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乱世三国中涌现无数

  • 宋仁宗很喜欢王氏欲立为后,为何却遭到了刘娥的反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刘娥,文史百科

    随着宋仁宗一天天长大,到了应该迎娶皇后的年龄了。皇帝的婚姻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于是朝廷专门在四川挑选了嘉州王蒙正的女儿王氏,送到京城。宋仁宗很喜欢王氏,欲立为后,可却遭到了太后刘娥的反对,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祯生于1010年,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1022年,

  • 陉城之战为何是长平之战的诱因?秦国取得了怎样的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陉城之战,秦国,战史风云

    陉城之战发生于前264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韩国的一场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相国魏齐迫害而逃往秦国。到了秦国,范雎以客卿身份向秦昭襄王进言,针对穰侯魏冉屡次带领秦军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

  • 为何蹴鞠运动在宋朝时期得到了巨大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高俅,宋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高俅是确实存在的一个人物,原本是苏东坡身边的一个小吏,后来因为球技高超便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但是真实的高俅除了经历和小说之中的有些类似之外,倒也算不上什么大奸大恶之人。而且在自己发达了之后也未曾忘记苏东坡,总是会对苏家人特别善待。回归正题,宋朝会踢蹴鞠而且踢得好

  • 王昭君真的忍辱下嫁了父子三人吗?只为维护两国和平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昭君,汉朝,野史秘闻

    古代历史时实期中的女子大多是弱势的 一方,无法选择的自己的出身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轨迹,出生在普通百姓家的寻常女子成人后无非是要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庸碌一辈子。出生在皇宫内的生来是公主从小锦衣玉食生活无忧,但是也免不了要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从这一点看她们其实是悲哀的。在历史汉元帝时期一个拥有倾城之姿的

  • 赵匡胤的一个举动,为大宋王朝的衰弱埋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北宋,风云人物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到了显德七年(960年),他与赵匡胤一起发动了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赵匡胤如愿以偿地在部下的簇拥下登基了,披上了象征着九五之尊的黄袍。某日闲来无事,赵匡胤召见

  • 在古代制作雕漆漆器时,设计环节占有着怎样的重要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设计是雕漆漆器制作的灵魂,在制作的全过程中,占有指导性的重要地位。整个设计可以分为造型设计、图案纹样设计、工艺设计三个部分:造型设计关乎到器物的外形,是观看时首先注意的;纹样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观看的内容所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工艺设计主要是在选择材料和制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