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泰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李泰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77 更新时间:2023/12/8 17:20:58

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四子(嫡次子),前太子、恒山王李承乾同母弟、唐高宗李治同母兄,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 是当时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唐太宗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泰开始主编名著《括地志》,于贞观十五年(641年)完成。

由于李泰宠禄过盛,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因父亲种种溺爱,让李泰渐渐对皇位有了想法。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的目的,采取隔离政策, 降封顺阳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 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病逝于郧乡,朝廷追赠太尉、雍州牧,谥号为“恭”。

主要成就

藏书

据《方舆汇编》记载,李泰有藏书万卷,数量能与秘府相等。死后王妃阎婉将自己居住的地方改为延福寺。

著书

《括地志》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也称《魏王泰坤元》、《贞观地记》、《魏王地记》、《括地象》等,由魏王李泰主编。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上的 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 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

嘉庆二年(1797)孙星衍将唐宋人著作中征引的《括地志》遗文辑为八卷,虽然离原著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的分量相距太远,且皆断章摘句,面目迥非。这些虽是《括地志》的残篇断简,却包括了整部史记的地名解释在内,从研究史记和历史地理来说,仍然不失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这些残篇断简中,依然能看到魏王李泰的足迹,《括地志辑校》收入了两条李泰对“蓝田山”“三秦记”的按语。

文集

李泰另有《濮王泰集》二十卷传世,已失传。全唐文收入有李泰所作《请释法恭为戒师书》。

书法

据《书断》等书记载,李泰会书法,擅长草书、隶书。但未有墨宝传世。

鉴赏家

(唐)张彦远、(明)张应文、王世贞等皆评价魏王李泰为古代的书画鉴赏家之一。

明朝的王世贞在《弇州四部稿》中谈到:“书画界有鉴赏和好事两类人,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这类人上自帝王将相等人间至贵,下至下里巴人,全都有。(唐)张彦远说:‘有收藏但不会鉴定,会鉴赏但不会赏玩,会赏玩而不能装裱,能装裱而不会品评,都不能算是真正的鉴赏家’”。在王世贞所列的赏鉴家名单里就有魏王李泰。

唐朝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提到魏王李泰的书画鉴赏印章名叫“龟益”。张彦远还在《法书要录》卷六《述书赋》记中说到,李泰的书画鉴赏印分之为“龟”、“益”二印。并且他认为李泰等人的这些印章,即使千百年以后,仍可作为鉴别书画真伪的依据。

人物评价

而纵观李泰的一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地位略亚于哥哥李承乾,不过受到的宠溺却是不输年幼的弟弟李治。更重要的是,李泰本人堪称是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因为他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还写得一手好书法, 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

李泰主编的《括地志》旁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甚深,创立的新的地理书体裁也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李泰逝世后还留下了二十卷文集,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文集至今已经失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聪敏绝伦,宠冠诸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唐太宗李世民高清版,李世民第三子李恪

    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四子(嫡次子),前太子、恒山王李承乾同母弟、唐高宗李治同母兄,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宠冠诸王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武德三年(620年)出生,

  • 雍正唯独多次当众“羞辱”宜妃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为什么名声不好,雍正王朝怒斥群臣,雍正继位后为什么回府

    雍正唯独多次当众“羞辱”宜妃是为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康熙所珍爱的宜妃是先于康熙意外死亡的,康熙为此悲痛欲绝,给了宜妃无尽思念与哀荣。但现实情况却是,宜妃在康熙驾崩11年后才去世。就是这“苟活”的11年,却让宜妃陷入无边的苦痛——因为继位的

  • 朱元璋为什么在微服私访之后,就大开杀戒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原因,朱元璋杀心为什么那么大

    朱元璋为什么在微服私访之后,就大开杀戒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朱元璋幼年家境贫寒,最后破落沦为乞丐,最后还出家成为了和尚。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军中稳扎稳打,最后得到江山,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但是在他称帝之后,曾经要做一件事,让人们津

  • 历史上朱元璋是怎么训诫徐达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赐死徐达,李善长,朱元璋没有杀徐达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训诫徐达的故事。朱元璋5月到达开封,7月离开,在开封一共待了一个多月,他看到开封城城墙破烂不堪,民舍被毁,商业颓废,早已不是传闻中的宋朝故都,最最重要的是,开封城外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并不适合

  •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采取分封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大明朝多少年,为什么要确立分封制,朱元璋在地方上采取什么措施

    无数的历史证明分封是会导致诸侯割据最终国家力量四分五裂的,那么朱元璋为何要采取分封制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之后,加强中央集权,他总结了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发现军权是最重要的防护工具,于是就想将权利放在皇帝手中,由皇帝号令下面的藩王

  • 孙权的位置是孙策传给他的 孙权称帝后为何只追封孙坚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孙策没有追封皇帝,孙权称王与称帝的区别,老三国孙权称帝是多少集

    还不了解:孙权和孙策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称帝后,为何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在三国时期有曹魏、东吴和蜀汉确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当曹丕称帝之后,他追封自己的父亲曹操为皇帝,其实这类做法也无可厚非,因为曹丕能够有如此成就,完全是依赖于他父亲曹操的成就,但是反观孙权

  • 武则天秘史:残杀儿孙 女皇武则天的嗜血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害死自己的女儿,武则天的一生,女皇武则天是哪里人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天下渐平,诸事晏安。一日,忽然太白星白天显现于天空,且一连多日不断出现这种天文景象。古人迷信,唐太宗君臣一边自我反省政事阙失,一面让主管天文的太史“勾沉典籍”,进行推占。不知是查了《易经》还是“扶乩”所得,太史奏报:“女三昌”。面对如此玄玄乎乎三个字,太宗君臣商量了半天,也没整

  • 唐太宗简介 贤君不贤唐太宗是否篡改过国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太宗不徇私,君与民的关系,滕君则诚贤君也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正是他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局面,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繁荣的顶峰,由于他的文治武功,历朝历代都视之为圣明君主的代表。然而对于他取得皇位的过程,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在野史和民间传说中,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长兄李建成,逼迫父亲唐太祖李渊退位,才登上了皇位

  • 孙权早期对陆逊信任有加 后期为何残忍的对待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权骂陆逊,陆逊和周瑜谁更厉害,陆逊的妻子

    还不了解:孙权和陆逊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前期对陆逊信任有加,为何晚年对他如此残忍?事实上,孙权后期之所以如此残忍地对待陆逊,完全是因为陆逊该死,不信你看陆逊干了些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估计把我们放在孙权的位置上,我们也会这么干!数十年的友好关系孙权家族和

  • 襄樊之战关羽为何会失败?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为什么又打襄阳,关羽襄樊之战刘备为何不支援,如果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获胜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关羽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战事,不过堪与他作为对手的将领却只有寥寥几人。在这些将领中,庞德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襄樊之战中,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还射中关羽的左臂,给关羽以沉重的打击。那么,威震华夏的关羽,为何打不过区区一个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