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 元代最重视文教的统治者

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 元代最重视文教的统治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3/12/8 13:10:39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1332),讳名图帖睦尔,蒙古族,元朝第八代皇帝,1328年—1329年在位;后复位,在位时间为1329年—1332年,在位时间共计5年。元武宗海山次子,明宗之弟。图帖睦尔是武宗之子,明宗的弟弟。泰定帝死后被拥立为皇帝。他可谓一个阴谋家,首先篡夺应由阿速吉八继承的皇位,之后又消灭了正宗皇太子阿速吉八斩草除根。然后又阴谋害死了哥哥明宗和世剌。

虽然图帖睦尔一生充满阴谋,但他还是对文教有一定的重视,也作过几首诗,所以庙号为“文宗”。但他大肆推崇佛教,耗费大量钱财,权臣燕帖木儿专政,矛盾尖锐,加上长期的皇室斗争。最终把元朝送入了崩溃的境地。

天历之变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死,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在大都发动政变,谋立武宗子为帝,遣使至江陵迎接入都。八月,梁王王禅、丞相倒剌沙等拥立泰定帝子阿速吉八于上都,发兵攻大都。九月,图帖睦尔接帝位于大都,改元天历,在燕铁木儿及其所属钦察军团和一部分武宗旧部的支持下,[1-5]击败王禅、倒剌沙等,取上都;接着又调兵平定了四川、云南的反对集团。天历二年(1329),武宗长子和世瓎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明宗。当明宗南行至上都附近的旺忽察都(在今河北张北县北)时,名义上已逊位的图帖睦尔与燕铁木儿前往迎接,伺机毒死明宗。于是图帖睦尔复于八月即位于上都。次年,改元天历,史称天历之变。

历史功绩

他在位期间,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颇有意于兴文治。元代官修政书。又名《皇朝经世大典》。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由奎章阁学士院负责编纂﹐赵世延任总裁﹐集任副总裁﹐次年五月修成。全书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附公牍一卷﹑纂修通议一卷。据《元文类》所收《经世大典序录》记载﹐全书分为十篇:君事四篇﹐即帝号﹑帝训﹑帝制﹑帝系﹐别置蒙古局负责修纂﹔臣事六篇﹐即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各典复分若干目。

该书体例﹐参考了唐﹑宋会要﹐而有所创新。如工典篇分为宫苑﹑官府﹑仓库﹑城郭﹑桥梁﹑河渠﹑郊庙﹑僧寺﹑道宫﹑庐帐﹑兵器﹑卤簿﹑玉工﹑金工﹑木工﹑抟埴之工﹑石工﹑丝枲之工﹑皮工﹑毡罽﹑画塑﹑诸匠二十二目﹐多为唐﹑宋会要所无。各篇﹑目正文之前﹐均有叙文说明其内容梗概﹐或变革之因﹐或设立宗旨﹐便于读者了解﹔这种编纂方法亦较唐﹑宋会要为胜。其所依据﹐多为中朝及外路各官府文件﹐但将蒙古语直译体改为汉文文言﹐并删去了公文中的吏牍繁词。

该书明初修《元史》时多有引用﹐《永乐大典》亦予辑录。正统六年(1441)﹐尚见於杨士奇所撰《文渊阁书目》﹐但已残缺。万历三十三年(1605)孙能传﹑张萱撰《内阁藏书目录》﹐该书未列﹐想已遗佚。今人所见该书遗文﹐除《元文类》所收《经世大典序录》及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残本中存留的一部分外﹐尚有《广仓学宭丛书》所收之《大元马政记》﹑《元代画塑记》﹑《大元毡罽工物记》﹑《大元官制杂记》﹑《元高丽纪事》﹐均为前人从《永乐大典》辑出﹐总约十馀卷﹐还不及全书百分之二三。《经世大典》尚存的这部分文字﹐内容涉及市籴粮草﹑仓库﹑招捕﹑站赤﹑急递铺﹑海运﹑高丽﹑缅甸等事﹐为研究元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工艺技术﹑中外关系的重要资料。

个人功过

在文化方面,文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重视文治,为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位期间,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为研究元朝的历史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元文宗崇尚佛教,走向极端,一是帝师的规格太高,二是某些徒属依权恃势,为非作歹,三是滥做佛事,耗资巨大,四是干预朝政,五是创立广教总管府,以掌僧尼之政,全国共设置16所,“秩正三品”。僧尼可免一切差徭,而其它宗教则奉行祖制。当时色目人在朝廷上的政治势力被削弱,而钦察官僚集团则权势大增。燕铁木儿擅权恣纵,政事一决于他,故显现出了不少弊端,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一直很尖锐。

元文宗的家庭

父亲:元武宗海山

母亲:唐兀氏

配偶:弘吉剌.卜答失里

子女

长子:阿忒纳答剌(早夭),由卜答失里皇后所生

次子:古纳答剌(后改名燕帖古思,被元惠宗流放致死),由卜答失里皇后所生

三子:太平衲(早夭),由卜答失里皇后所生

卜答失里皇后也被元惠宗流放致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元世祖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邻国,但多遭

  • 元宪宗蒙哥简介 中国史上唯一战死沙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蒙哥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俄罗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于攻

  • 元太宗窝阔台简介 元朝历史上的第二位可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只斤·窝阔台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

  • 一代女皇武则天简介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秘史(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

  •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

  • 唐高祖李渊简介 唐朝开国皇帝,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

  • 汉献帝刘协简介 汉朝亡国皇帝 汉献帝详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简介——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第三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初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

  • 汉殇帝刘隆简介 史上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第五位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谥号孝殇皇帝。前任皇帝为和帝,后任皇帝为安帝。人物简介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

  • 汉朝更始帝刘玄简介 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更始帝刘玄(?—25)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更始元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了天下之主。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

  • 汉少帝刘弘简介 大汉朝第四任废帝刘弘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的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