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真相是什么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55 更新时间:2024/1/27 13:04:03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为何要放弃皇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唐隆元年,相王李旦得到了一个目瞪口呆的消息。他的三儿子李隆基,竟然带着为数并不算多的士兵发动宫变。更为神奇的是,李隆基的才25岁,也没有多少经验,居然就这么一战功成,将皇位奉送到他的父亲李旦面前。

李旦和哥哥李显同为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在武则天称帝前也先后当过皇帝。武则天晚年重病期间,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将权力交给了李显,即唐中宗。唐中宗没有几年就驾崩了,皇位被自己的儿子李重茂继承,但李重茂只是傀儡,权力仍旧归韦皇后所控制。

韦皇后明显在走昔日武则天的老路,此时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合谋,果断发动这起“唐隆政变”,事先都没有告诉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不告诉李旦,李隆基表面上的理由是怕李旦担心,实际上谁都知道,他是怕优柔寡断,对权力没有多大野心的父亲出手阻拦。

李旦确实优柔寡断,即使是得到皇位之后,他又面临着一个很困难的选择:立谁为太子?

太子就是储君,是将来的皇帝,也是封建国家的根本所在。按理说,李隆基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几乎是一己之力抢来的一个皇位,当然应该立为太子了。然而,在当时却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如果有嫡长子,即使庶出的儿子再出色,也不能立为储君。

李旦有没有嫡长子呢?有的,此人叫做李成器,他不仅应该当太子,而且在李旦第一次当皇帝时就已经当过了太子。虽然那时候年幼,但是实至名归,无可争议。不过现在他仍然是实至名归的,却有很多人不敢开口拥立。

因为,此情此景,太让人联想到了近百年前的一幕。那是唐朝刚刚建立之初,天下基本上是英明果敢的李世民打下的,然而因为李世民是嫡次子,储君之位还只能让嫡长子李建成来当。但是,这种安排让功高权重的李世民相当不服,直到最后以“玄武门之变”这样最为决绝的方式,才算解决了最终的矛盾。

其实,李隆基虽然立下了大功,但权力、地位和威望完全不能和当时的李世民相提并论。李世民南征北战,收拢的都是天下最为顶尖的人才,他的幕僚比朝堂的宰相都不差,他的将领,就是唐朝最重要的武将之一。

李隆基有什么?他只是依靠相王李旦的名气,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子罢了。他仅仅是精心布局,打赢了漂亮的一战而已。然而,就是这一战,让人看到了他身上嗜血的基因,让人看到了当年李世民的影子。于是,最有资格当太子的李成器表示退出,他上书说道:

国家安则先嫡,危则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

话说到这一步,就好办了。李隆基当然要做足姿态,表示自己并不愿意与哥哥争权。可是,谁都知道这就是欲擒故纵的老把戏,谁也没有当真。推脱三次之后,李隆基将戏演到位了,唐睿宗李旦也看足了。李旦也知道如果不给李隆基储君之位,恐怕宫廷还得内斗,幸亏李成器懂事,也算为唐朝避免了一次流血的冲突。于是,李旦宣布让李隆基担任储君。

史称李隆基此后与李成器的关系很好,与其他兄弟的关系也很好。这当然可以理解,当年武则天将李旦和孙子们全部幽禁起来,将这群王公贵胄活生生样成了温顺的宠物,唯有李隆基是一朵奇葩,行事魄力如此之大。其他兄弟包括李成器没有野心,李隆基当然也不会为难他们。

李成器没有看错,李隆基果然不是善类。即使是当上皇帝后,因为和姑母太平公主的矛盾加剧,李隆基再次发动了“先天政变”,将太平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即使是他父亲李旦出面为太平公主求请,李隆基也没有答应,依然赐死了自己的姑母。

按照李隆基这样佛挡杀佛的性格,假如李成器感接受太子位,他不闹出第二个“玄武门之变”就有鬼了。李成器也没有看错,李隆基确实也有很强的政治手段,在前期缔造了开元盛世的伟大局面。至于说年老昏聩,又闹出安史之乱,只能怪他太过于长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被满清视为开创之君,他是否对得起这份殊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历史,我们都会追溯到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年代。然而实际上,努尔哈赤其实并不是清朝的开国之君,因为他当年建立的是后金,充其量是一个后金大汉。直到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手里,才将国号改为“清”。但从努

  • 宋理宗赵昀是什么结局?他登基之后的南宋时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理宗赵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理宗是是南宋的皇帝,从宋宁宗手上接管过江山之后,朝堂的势力依旧由当时的权臣史弥远掌控着,这对于当时的宋理宗来说,无疑就是有苦说不出的存在,所以他非常憎恨史弥远,但是又不能拿他怎么办,直到史弥远死了之后,宋理宗才将朝堂的势力揽

  • 雍正对农业到底有多重视 雍正每年都会举行耕精礼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雍正和农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农业为根本,大力提高国民生产收入,进而带动经济增长,这是雍正始终贯彻不移的一条治国方针。为了使这一方针顺利实施,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官吏必须起表率作用。雍正要求自己本人也不能例外,也要每年定期下到田间地头,亲自扶犁耕地

  • 历史上的周培公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电视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周培公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培公之所以被后世人经常提起,除了他在康熙年间作为康熙身边的重要谋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死因。周培公曾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劝降过王辅臣,后来又被康熙委以重任,可是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王辅臣最后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有不

  • 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要帮赵高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纵观历史长河,是奸臣还是忠臣,只在人的一念之间。秦朝宰相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曾激起他吞并六国之志,辅佐胡亥时能冒死劝谏,请求胡亥减免赋税取消苛政。从这两方面来看,李斯是个为国为民的忠臣。可他后来却为何要帮赵高篡改

  • 吴三桂如果不造反的话 康熙会不会对他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三桂造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吴三桂虽然一直蠢蠢欲动,但奈何一直没有借口造反,最后好在康熙主动撤藩给了他一个借口。那么我们反向推论一下,如果当初吴三桂老老实实的接受削藩或者不造反,那么康熙有可能会让他善终吗?个人认为,吴三桂大概率得不到善终。作异姓诸侯王,而且当时还是一

  • 令狐浚:被曹丕下召改名为“愚”,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令狐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令狐浚,字公治,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历任和戎护军、将军府长史、兖州刺史等官职。令狐浚还没出名的时候,就志向远大,很多人都说他将来可以光宗耀祖。令狐浚的族叔——弘农太守令狐邵却不这么看,他看人的眼光毒辣,他对家人说:令狐浚“性倜傥

  • 令宋军畏惧的猛将,林仁肇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林仁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宋开宝五年(公元972 年),赵匡胤决定攻打南唐。君臣商议的时候却顾虑重重,原因是,南唐国有一位猛将叫林仁肇。认为他将是宋军进攻南唐的一大障碍。林仁肇,何许人?他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将领,足智多谋,身姿矫健,骁勇善战,身有虎形纹

  • 奸相严嵩在未发迹之时,竟为了嘉靖皇帝而苦练青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嘉靖皇帝,喜好道术,奸相严嵩在未发迹之时,为了投其所好,就苦练青词。青词是指道士设坛做法事时上奏天神的表章,因其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所以叫“青词”,也称“绿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嵩精于撰写青词,更得世宗赏识,与夏言两人争宠。夏言后来所写,往往失帝意,逐渐

  • 康熙为什么会被称为大帝 康熙到底做了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大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8岁继任,尚很年幼,当时的大清虽然实现了基本统一,但是拥戴明朝的台湾郑氏政权仍然在与清朝为敌;同时,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三藩势力占据云贵、两广等地,是隐藏的大患;另外,当时的东北地区遭受着沙俄帝国的威胁;国内因为长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