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真正的百里守约,出身世家结局如何?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百里守约,出身世家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08 更新时间:2024/1/8 3:09:19

初唐年间,整个帝国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尚武和开拓的精神。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将领,他们为唐代乃至现今中国版图的奠定都立下了赫赫功勋。这其中不可不提的一位,就是裴行俭。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裴行俭字守约,也就是《王者荣耀》里百里守约的原型。他出身于河东大族裴氏,其父亲就是隋朝大将裴仁基,其兄是大名鼎鼎的裴元绍的原型裴行俨。裴家连续几代都官运亨通,在北方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按理说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裴行俭的童年应该是非常幸福的。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在裴行俭出生那年,他的父兄就被王世充杀害,裴行俭也就成了孤儿,被李世民送到了弘文馆读书。

尽管身世如此坎坷,却依然没有掩盖住裴行俭与生俱来的才华和能力。裴行俭投军时恰好在苏烈帐下,苏烈非常欣赏他,对别人说:“我一直苦恼我的用兵之道无人可以传授,看见他我就放心了!”

跟着苏大帅学完兵法以后,裴行俭就军转地去当长安令了。结果由于政治上站错了队(狠狠得罪了一把即将被立为皇后的武昭仪),裴行俭就从首都最高地方行政长官被扔到西域当长史了。

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的市长一下子调往边疆去刀口舔血,如果换成别人,如此之大的落差足以将其击垮。但是刚一出生就遭遇巨大变故的裴行俭的内心是极其强大的,在西域,他将缔造属于自己的光荣。

武将世家出身的裴行俭本就是喜欢拿刀砍人的主,再加上其恩师苏烈的悉心指导,使其成为了一位难得的有勇有谋的将领。仅仅几年的功夫,裴行俭就恩威并施使得西域诸国全部归附唐朝,其本人也被升为安西都护,后来又被调回任吏部侍郎。

公元676年,突厥再次反叛,甚至准备联合吐蕃对安西都护府进行骚扰,朝廷准备开打。裴行俭认为此时刚和吐蕃打了一仗,不宜再次用兵。他表示可以以送波斯流亡王子回国继位为名路过突厥、吐蕃,靠着自己的声誉和威名,不费一兵一卒一钱就可以平息这次叛乱。

高宗批准了这一建议,于是裴行俭只带着少部分护卫军队西进。走到西域,各国听说裴行俭来了,都纷纷以重礼相迎。裴行俭只挑了一千多名豪杰之士随行,又放出话说天太热,等秋凉再走。这下子,突厥人就被烟雾弹给麻痹了。

实际上,裴行俭已经以打猎为名,暗地里招募了万余精悍的青年,并昼夜兼程地赶往突厥王庭。当赶到距离单于大帐只有十里地的时候,裴行俭派人去问候下单于:“您双亲身体怎么样啊?我们是来打猎的,能不能来你这讨碗酒喝啊?.......”

单于有点蒙。本来他是打算入秋以后再做准备并且斩杀唐朝使节的,没想到夏天还没过完人就来了。出于游牧民族淳朴的本性和对裴行俭的恐惧,单于决定还是去迎接下裴行俭。然后,他就被绑起来送到长安了。

三年后,突厥大将阿史德温博再次造反,连带着西域二十四个州县全部反水,安西都护战死。唐高宗只好派已经年逾六旬的裴行俭再次挂帅,前往西域平叛。

裴行俭知道突厥人喜欢打唐军的运粮队,就对外诈称自己有三百辆粮车,实际上车上藏着的是五位特种兵。突厥人立刻打起了这支运粮队的主意,结果当他们掀开车帐时,等待他们的只有一千五百位以一当十的勇士和接踵而至的伏兵。来抢粮食的突厥军全军覆没,从此不敢打粮草的主意。

此时突厥人内部也有了分歧,伪单于阿史那伏念对擅权的阿史德温博敢怒不敢言,于是动了投降唐朝的心思。裴行俭非常清楚他的小心思,就派人去说服他。阿史那伏念虽然表面上同意,但是仍然有点摇摆不定。裴行俭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要么把阿史德温博给我绑来,要么老夫自己去绑你们俩,选一个吧。”

几天以后,唐军军营外突然漫天烟尘,士兵们吓坏了,以为突厥举国来战。裴行俭哈哈大笑:“是阿史那伏念来投降了,马上准备受降!”果然不一会儿,阿史那伏念就绑着温博过来了。这一场大仗就此结束。

这场大胜仗本来应该让裴行俭走上人生的巅峰,但却让他很快就抱着遗憾去世了。因为他在招降阿史那伏念的时候对其许诺一定遵照唐朝对待投降者的传统,绝不杀降。结果宰相裴炎出于一己私心,拼命进谗言,最后导致高宗皇帝下令即刻诛杀阿史那伏念。裴行俨“守约”的名号与字一下子就被小人毁于一旦,他也郁郁寡欢地很快就离开了人世。

尽管人生的终点不那么完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裴行俨镇守西域的数十年里,他让唐帝国的威名达到了顶峰。整个西域听到“裴行俨”这三个字都足以为之战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你知道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的哪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主父偃与汉武帝的关系,汉武帝和主父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汉武帝的故事。1,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死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武帝,把自家财产金千斤、钱千万都给了武帝,恳请武帝如果自己儿子今后犯了罪能饶他一命,汉武帝答应了。后来她儿子犯了罪,武帝还是哭着把他给杀了,说即使兄妹情深但也不能违背法令

  • 北宋名将杨业是什么实力?力战兵败被俘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业为什么投降宋朝,兵败被俘,忠烈杨家将杨业为什么要撞死

    北宋名将杨业是什么实力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杨业是北宋名将,善于骑射,忠烈武勇,颇有谋略,因勇猛善战而闻名远近,号称“无敌”,威名远播,敌人害怕杨业怕到什么程度?只要一看到杨业的旗号,就吓得立即逃走,远远地避开。《宋史》记载: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无

  • 单雄信为何会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凄凉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单雄信为什么被杀,自己搞得自己众叛亲离,单雄信儿子报仇了吗

    对单雄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单雄信是出了名的任侠仗义、眼光独到,他的二贤庄基金尽管盘子大、项目多,但真正打响名头的还是“秦琼投资”项目。当年,秦琼的反隋项目刚具雏形,在潞州发展时遇到了资金危机,不得不卖马抵债。单雄信一见之下,果断拍板投下纹银30两,并很快追加

  • 清朝为什么只有康熙和乾隆举办了千叟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皇帝御驾亲征,康熙雍正乾隆哪个优秀,清朝一位皇帝摆下千叟宴

    千叟宴创始于康熙皇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康熙皇帝玄烨60寿诞,他在畅春园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正月,康熙帝年届69岁,为了预庆自己70岁生日,他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当时12岁的弘历作为皇孙参加了这次宴会。千叟宴宏

  • 盘点清朝最有名的三位公主,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公主图片,固伦和宜公主璟兕,清朝爱新觉罗公主名字

    一提及清朝,我们说的最多的是帝王,开国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盛世中的康熙,雍正,乾隆;敌国没落时期的道光,同治;傀儡皇帝溥仪。嫔妃也是一大话题,比如抚养两位帝王的孝庄(之前版本出现笔误,写成三位帝王,现已经修改);康熙早逝的三个皇后;乾隆生母“甄嬛”(历史中没有甄嬛此名);宠妃海兰珠,董鄂氏,珍妃;疯

  • 11岁就嫁给康熙,赫舍里氏是康熙一生的白月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为什么喜欢老十四,康熙秘史康熙喜欢谁,康熙独自一人看赫舍里

    乾清宫在清朝是皇帝居住的寝宫(注:自雍正朝开始,皇帝多居住于养心殿),而且,皇帝死后也会在乾清宫停灵,而清朝皇后死后大多数停灵于坤宁宫。然而,清朝有一位皇后去世后却停灵于乾清宫,她有一个独特的谥号:仁孝皇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仁孝皇后,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她生于顺治十年十

  • 苏轼在官场浮沉40年,他都做过哪些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轼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苏轼做过最大的官,苏轼的官场生涯

    1057年,48岁的四川眉山人苏洵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千里迢迢的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名动京城。殿试结束后,宋仁宗喜滋滋地告诉曹皇后:“嘿嘿,我给子孙找到了两位宰相。”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这两位宰相,说的是苏轼和苏辙。后来,苏辙官至门下侍郎。元丰改制后,门

  • 军旅生活中,花木兰是怎么上厕所和洗澡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花木兰凯,花木兰月经来了怎么办,花木兰从军时月经来了怎么办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时候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对于女子的要求是特别严格的,而且在我国古时候,女性的地位是特别低下的,在古时候古人们觉得一个女子没有才华便是德,而且古人们也觉得作为一名女子,只要在家中好好的管教孩子,伺候好自己的丈夫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因此在

  • 范蠡的次子坐牢长子去营救,最后啥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子和次子家产那个多,范蠡救子说明什么,范蠡救子的启示

    如今作为生意人一般都喜欢在店铺里请一座财神像来图个吉利,而财神像一般都是武财神关羽,因为关羽形象威武,义薄云天,忠肝义胆一直被世人颂扬。但在关羽以前,民间的财神却另有其人,他就是春秋时期的范蠡。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范蠡这个人,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范蠡和文种辅

  • 揭秘:清朝大学士纪晓岚是怎么怼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真实的纪晓岚是什么样子,明朝大学士名单,纪晓岚大学士是什么官职

    夜深人静,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浏览闲书。不知何等原因,就看到了纪昀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上,总体感觉内容和聊斋非常接近,但是文笔和内涵显然比聊斋差距巨大。里面基本没有聊斋那种中长篇,可读性和趣味性也明显不如聊斋。当然有一点,纪晓岚当过一二品的大员,接触的人,层次显然是一辈子科场不得志的蒲松龄没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