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左宗棠李鸿章官场斗狠殃及部下:亲信相继丢官

左宗棠李鸿章官场斗狠殃及部下:亲信相继丢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03 更新时间:2024/1/19 20:02:43

左宗棠李鸿章都为清末重臣,两人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曾获曾国藩的举荐任封疆大吏,督办军务;都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为日后的政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民族危机及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两人都察觉到了变革的迫切性以及近代技术的重要性,因而成为洋务派的中坚。但是,两人一生却处于敌视争斗状态,不仅相互攻讦,甚至对对方阵营中的人物也是极力打压。

左李结仇,缘起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一次战役。同治三年(1864),由曾国荃率领的湘军久攻南京不克,朝廷下谕,让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率淮军前往援手。老谋深算的李鸿章知道,如果遵谕前往,就有抢功之嫌,很有可能令湘军首领、曾氏兄弟下不来台,但是朝廷谕令又不可能漠然置之,为了在朝廷与师长之间两不得罪,李鸿章率部南下,进入浙江与太平军作战。他的做法,被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认为是“越境掠功”,一怒之下上告朝廷,两人由此结怨。

网络配图

《清代野记》载,左宗棠随曾国藩筹办军务的时候,曾在湖南招募了数千兵勇,组成“楚军”。安徽桐城有个名叫陈春万的农夫,勇健而有胆量,投到左宗棠麾下,平定太平天国后,又随剿灭了西捻军,平定了陕甘的回民起义,一路积累军功至记名提督,授“巴图鲁”勇号,获赐黄马褂,颇得左宗棠的赏识。只不过,陈春万自幼务农,大字不识,徒具匹夫之勇而已,故随军征战十年,只是做到营官,想要升迁至统率数营的统领都很难,更不用说正式除授实缺了。

清代的记名提督是一种虚衔,如果想要得到实授的官职,须由总督或巡抚以密奏的形式向皇帝保荐,由皇帝裁夺。而在清末,因平叛攒有军功的军官多不胜数,在吏部注册的记名提督就有近八千人,总兵有近两万人,副将以下更是不计其数。所以,像陈春万这样的记名提督,是根本不可能获得实授的。

后来,陈春万统属的勇营遭裁解散,前途黯淡的他又无钱回乡定居,日子过得很失落。等到左宗棠班师回任,陈春万前往求见,想要谋个职位,混口饭吃。没承想,左宗棠一见到他就向他贺喜,说道:“你还不知道吧?你的官印现在比我的官印要大出一倍。”陈春万大惑不解。左宗棠命手下准备香案,让陈春万跪下听旨。这时候陈春万才知道,他已被朝廷破格选用为肃州镇挂印总兵,任命的公文已经送达好几天了,只是一时找不到陈春万通知他。

网络配图

清代的挂印总兵大都兼有将军衔,地位很高,与普通的总兵迥异,可以专门向皇帝递交奏折,也不受总督的指挥管辖,而是直接向皇帝负责。所以左宗棠开玩笑说陈春万的官印比他的还要大一倍。不过玩笑归玩笑,左宗棠心里也留下了一个疙瘩,因为肃州镇的总兵出现空缺,待人递补,向来都是由他上奏举荐人选,而他之前在密奏里举荐的两个人选,都没有被采用。所以左宗棠怀疑,陈春万一介白丁,能够获得这个职位,是获得政敌李鸿章举荐的缘故,由此对陈春万十分猜忌,内心开始提防他。没过两年,陈春万就称病告还。

后来左宗棠通过内廷的太监了解到,陈春万获授挂印总兵,纯属意外。在选放外官的时候,军机处把名单呈给同治皇帝,由他点选,而同治手中的毛笔蘸朱墨太饱,他还在查找左宗棠保荐的人名的时候,一滴朱墨正巧滴在陈春万的名字上。因是红墨,无法更改,同治只得将错就错,说:“就选此人。”陈春万因此获授挂印总兵。只不过,在互为倾轧排挤的官场上,毫无根基的他即使有此好运,官也做不长久。

网络配图

光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受命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左宗棠大加抨击,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一时间引得群情激愤,把李鸿章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李鸿章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左宗棠的亲信,湘军名将王德榜、台湾兵备道刘璈随后丢官,就是这场政治角力的结果。左李之争,只是大厦将倾前官僚政治的一个缩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后杀掉战神韩信的原因揭秘:参与谋反证据确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图片来源于网络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

  • 巨贪和珅曾是反腐急先锋 撬开家奴的嘴是高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是清朝被揭发出来并被处死的最大的腐败分子,但是他也曾经作为“反腐败”的先锋,查获一桩桩腐败案件,并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那么,和珅有着怎样的“反腐高招”?他又是如何从“反贪能臣”一步步沦为清朝最大的蛀虫?坐“直升飞机”,从侍卫到“相国”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

  • 汉朝的那点事儿:叔孙通为何为刘邦制订朝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彻底击溃项羽后,大军行至定陶时,手下一干大将包括韩信、英布、彭越等联合上书,请求刘邦称皇帝。刘邦几次谦让,大将们几次上书,双方表演一番后,刘邦终于同意称帝。二月初三那天,在“汜水之阳”(即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称帝,建国号为汉。称帝时,刘邦对一干大臣说,秦朝那些宫廷礼仪

  • 刘邦吕后灭了很多有功之臣为何不杀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黄石公(约前292年-前195年),道家学者,秦汉时人,被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图片来源于网络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

  • 揭秘长孙无忌的下场:被逼自杀最惨的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名臣里下场最惨的,当然要数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侯君集被列为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的主要罪犯,贞观十七年(643)处斩。临刑前侯君集以个人战功名义乞求保留一个儿子以传香火。太宗听了他的请求,将他的妻儿,流放岭南。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孙无忌不仅坚决不支持武则天进步,还处处掣肘软磨硬泡,阻挡小武的前程。小武是谁?

  • 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谁?竟然是越王勾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图片来源于网络越王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子孙。无余受封

  • 郑和下西洋如何促进了南洋繁荣和华侨增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俗传“三宝太监下西洋”,指自永乐三年(公元一四○五年)至宣德八年(一四三三年)三朝,郑和等先后奉命七次下西洋(今日南海以西之地、今称印度洋或南洋),历琉球、安南、暹罗、新加坡、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孟加拉、锡兰等国,且深入于阿拉伯海,直抵波斯湾亚丁,达至非洲东岸,堪称航海史上一大盛事。此举除大振

  • 为何武则天进宫12年都没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中记载武则天与李世民同居12年,但却一个子嗣都没有,有人说李世民根本就不打算重用武则天,采取了避孕措施,但为何从来不碰武则天呢?下面小编带你看。“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

  • 没有三妻四妾 这个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皇帝三妻四妾,可以娶三妻四妾的游戏,一生只娶一人的皇帝

    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或者“三宫六院”这样的典故,意思就是当皇帝最大的享受莫过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了,虽然大家都知道酒色误国这个真理,可是历史上的众多帝王难道不懂?他们自然懂,但是由于封建时代“男尊女卑”腐朽思想的洗脑,再加上为了社稷兴盛的需要,或者是宫廷权

  • 道光皇帝给士子出的殿试历史题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今天的许多问题都在历史上有过端倪和演变,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你如果不知史还真是处理不好时务在灯下细究古代殿试策问,作为教师研读考题其乐悠悠,难与外人道。策问的落脚点是时政,但起问往往从历史开始,特别是到了清代,这种以史带今的模式已经固定下来。如清道光十八年策问问到粮储,最后问的是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