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历史上第一贪官和珅身边的九大美女

盘点:历史上第一贪官和珅身边的九大美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41 更新时间:2024/1/19 2:01:37

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贪官,恐怕人们想到的就是和珅。的确,和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说起和珅人们又会想起王刚,因为王刚演了一百六十八集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而被称为“当今第一和珅”。

通观王刚所扮演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人们不难看到,和珅大都是光棍一条,只有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中和珅身边有了三大美女,这就是茹萍所扮演的冯月瑶、宁静所扮演的的青莲、盖丽丽所扮演的长二姑。其实,和珅并非是光棍一条,也不是身边只有三大美女,而是既贪财又贪色的色狼式的贪官。在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里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从下面所说的九大中外美女中人们不难看到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贪官对于女色贪得无厌的一生。

一、冯霁雯

冯氏,原名冯霁雯,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是和珅一生中最亲近的人。相当聪明,而且为人刚毅坚强,温和有礼,和珅官职卑微时她每天在厨房工作,晚上则服侍和珅左右,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尤其是手工活好,饭菜做得可口到令和珅赞不绝口。冯氏人脉广,情报多。成为和珅的贤内助。

网络配图

和珅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也是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中冯月瑶的原型。冯霁雯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冯霁雯悲伤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冯霁雯的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其实,当年和珅迎娶结发妻子冯霁雯的时候,他还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而冯霁雯是一个满清世家的独生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无疑是一个实权人物。英廉将独生孙女嫁给了和珅,也就等于为他提供一个仕途发展的机会。冯霁雯出身名门,性情温顺,进入和府后,一直秉持相夫教子的传统妇德,对和珅可以说是体贴入微,这让和珅在冯霁雯面前从来不敢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她在和珅未发迹时经常戏弄和珅,有说有笑,两口子异常恩爱,而且和珅迎娶冯氏的时候,他还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官官学的生员,而冯氏是满清正白旗冯佳氏之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英廉将独生孙女嫁给了和珅,更为他提供仕途发展的机会。冯霁雯出身名门,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进入和府后,愿意为和珅做仆人,为他洗衣做饭,所以和珅十分喜爱冯氏。

和珅发迹后,和珅对这位“有所取无所归”的糟糠之妻十分敬重,但冯氏知道和珅“性好色”,冯氏深谙夫妻相处之道,知道和珅不可能永远忠于冯氏,所以请和珅多立妾侍,和珅多次拒绝,但冯氏坚持和珅多纳妾,和珅才纳妾。而且不介意多女同侍一夫,更与二夫人长氏同住一室,晚上侍奉和珅左右,冯氏用精明干练的手段,停止了妻妾之间争风吃醋等行为。帮和珅把家庭治得井然有序。冯氏为人手段精明干练,软硬兼施,这令和珅在冯氏面前从来不敢横行无忌,为所欲为。(但事实上,和珅一生甚少有不忠于冯氏之行为,而且就好色而论,和珅亦并非好色之徒,因为他一生都不太近女色,《和珅秘传》载其近金银多于女色。)

冯氏为人厚道,简朴,下至奴仆,上至和珅都敬佩冯氏,与冯氏友好。所以自从冯氏患病后,和珅府中上下都忧心不已,和珅广寻名医,声言只要能治好冯氏之病,便打赏五十万白银(当年每月二十两已算是生活优越),和珅整整三个月都不上朝,在家中照顾冯氏,嘉庆三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冯氏病故。享年四十七,和珅悲痛欲绝,幸亏二夫人长氏劝止,当晚做诗六首悼念冯氏。

二、长二姑

和珅的小妾,也是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中长二姑的原型。他进入和府后便与冯霁雯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府中都称之为二夫人。

说起来,和珅的这位二夫人,在和众多的妻妾中应该是最受信任的一个。由于善于理财,她常年负责和家的财务,成为和家的财务总监督。而且很有主见,和珅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时总喜欢与她商量商量,因而在和府最有权势。长二姑的父亲原在正蓝旗牧地上的放马人,家境贫寒,因此,当长二姑十一岁时就被送到刑部曹司员家做奴婢。在曹司员家中,她不仅学会了管家理财,而且还学会了吟诗作赋,连琴棋书画也略通一二。几年之后,当长二姑出落成一位漂亮的大姑娘时,被曹司员纳为小妾。不久,曹司员听说刑部秋审处出了空缺,为了把这个肥缺弄到手,他就慷慨地把长二姑送给了和珅。和珅一看长二姑年轻貌美,就欣然接受了。进入和府的长二姑很快就得到了和珅的宠爱,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网络配图

三、吴卿怜

名动江南的苏州才女,后来成为原是甘肃布政使、后任浙江巡抚的王亶望的爱妾。由于能诗善画,言语乖巧,体态轻盈,有怜怜盈盈状,令人心醉神迷,很受王望宠爱,特在杭州西湖边上修建了饰以宝玉的楼阁供其居住,称为迷楼。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领赈灾钱粮大案发生,王亶望和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等二十余人被处死,家庭财产被抄没,他的爱妾吴卿莲即被侍郎蒋锡所得。后来蒋锡为巴结和珅,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她奉献给了和珅。

吴卿怜系苏州女子,又称苏卿怜,出身低微,但能歌善诗词,色艺兼胜,早年在苏州做歌女。十五岁时,被苏州知府王亶望纳为妾。乾隆四十六年(1781),王亶望因虚报数百万以上旱灾被劾诛死,(苏卿怜若生于1769年,则至1781年王亶望被诛时为十二岁,这与上句十五岁被王亶望纳妾矛盾.若生辰无误,则十五岁被纳妾一说有误.)吴卿怜为戟门侍郎蒋锡棨得之,献于和珅。当和珅擅权纳贿、贪赃枉法,网罗亲信,祸国害民而被抄家时,吴卿怜吓得六神无主,连夜写下一组自诉之诗,诗中“叙述了十年中惊魂骇魄、迁徙流离之苦,花悲月惨,涕泪沾衣……”(黄钧宰《金壶七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吴卿怜于和珅自杀两天后上吊自尽,追随和珅而去,得年三十岁。

苏卿怜到了和珅府中以后,和珅家的内部事务大都由她和长二姑主持,外面的一切帐目报到和府中,则由苏卿怜一人主持整理,她把这些帐目处理得井井有条,成了和珅家里家务以及理财的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四、豆蔻

扬州美女,是扬州盐商汪如龙精心训教的“进献美女”之一,比起和府其他女人来更加多才多艺。和珅当年随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汪如龙在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了和珅。好色成性的和珅看到豆蔻容貌秀丽、风姿绰约,很是喜爱。于是,和珅便在乾隆面前极力保举汪如龙做了两淮盐政。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在狱中被处死的消息,悲痛异常,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一缕青丝坠玉楼”,追随和珅而去。

五、纳兰

名为和珅的干女儿,实为和珅的情妇。纳兰的父亲就是苏凌阿。纳兰十三四岁时,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他日夜想到京城做大官,巴结上和珅,就叫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纳兰拜和珅做了干爹。这纳兰与和珅一夜风流之后,自己与家人都得到了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了数不清的荣华。她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了京城,先做了吏部侍郎,后来竟然坐上了相位。和珅对纳兰爱不释手,本想把她娶过府来,但一时改不了口,又怕人背后说三道四,于是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六、黑玫瑰

本是和珅陪乾隆皇上下江南时又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给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莹洁闪闪,那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珅神魂颠倒了许多年。后来到了乾隆皇帝晚年,后宫每年春季都会遣散一批宫女出宫,和珅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遣出宫,黑玫瑰也顺理成章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别墅淑春园,两人随即共赴巫山云雨。不久,和珅又把她接进府中做了做小妾。后来,嘉庆皇帝在罗列和珅二十条罪状中的第四条“纳出宫女子为次妻”者正是指此女。

网络配图

七、八、小莺和紫嫣

她们与黑玫瑰一样是乾隆下江南时由地方官员进贡的美女。当时和珅扈从乾隆皇帝南巡江宁,来到秦淮河畔观风问俗,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艇,好不热闹。当晚,江宁织造又献上小莺和紫嫣两名江南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这不仅让和珅垂涎三尺,更让他勃然大怒。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不得不送上十几万两银子才算了事。但是,这两位美女也像扬州的黑玫瑰一样,让和珅朝思暮想了好多年。直到后来这两个美女被遣送出宫,才被和珅收进府中做了小妾。

江宁织造为皇上献上的南国佳丽,国色天香。他当时真想把江宁织造掐死,如此的美色不献给我和珅竟然献给了皇上!次日,江宁织造虽知罪,给了他十几万两银子,又给了他几个名优让他蓄养,但他仍然对江宁织造恨恨的,不久江宁织造易主。如今南国佳丽被放出宫——他朝思暮想,垂涎了十几年的佳人被放出宫——这怎么不令他喜出望外。于是他立即把她人娶在府中做了小妾。

九、玛丽

西洋美女,金发碧眼,凸胸翘臀,别具风骚。她与豆蔻二人在和珅妻妾中是最为漂亮的美女,平时与吴卿怜、豆蔻和黑玫瑰同住在家庙后院。

性格决定命运,地位决定婚姻。作为第一贪官的和珅,不仅恨不得贪尽天下金钱,而且无所不贪,不管是金钱,还是美女;作为权臣的和珅,权势熏天,无所不能,因此,他恨不得占有天下美女,享尽人间风流,甚至以染指皇帝身边的女人为快。其实,像和珅这样的贪官权臣,古往今来绝非仅此一人,即便是现代也大有人在,只不过是当今法律无情,接受性贿赂也好,养二手情人也罢,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而不能像当年和珅那样,可以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祁镇从天堂到地狱又到天堂最后平淡如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地狱还是天堂,天堂与地狱的见证,大明天子朱祁镇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皇帝由于长期的足疾导致病毒侵入体内与世长辞,按照周岁计算此时的英宗36岁,不到37岁,对比现代的标准他还处在青年期,但我们的皇帝已经历经了人世间的太多沧桑,从天堂到地狱、从地狱再到天堂,对于我们的皇帝来说天堂与地狱已经没有区别,他需要的更是一种心境,在追逐这种心境的过程

  • 身在敌营却备受礼遇:朱祁镇为何这么好的人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敌营十八年第二部,朱祁镇为什么被俘虏,敌营十八年第一部

    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屡次入寇,骚扰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明朝大军却在土木堡全面崩溃,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军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图片来源于网络从堂堂皇帝沦落为敌国的阶下囚,日子本来应当很不好过,然而神奇的是,朱祁镇在瓦剌时却人缘颇好。瓦剌的首领太师也先虽也曾起过杀朱祁镇

  • 揭秘大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精明还是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万历皇帝是不是好皇帝,大明万历皇帝是谁,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怎么样

    在人们的印象中,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一个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荒淫之主。论者分为两个极端,一方说万历一朝是大明盛世,一方则说“明亡,亡于万历”。对明朝皇帝“不上朝”的问题,我曾撰有《明代“早朝”考论》(2009年发在《史学月刊》上)一文,指出明代的早朝就是个形式,办不了什么事儿,上不上朝并不能构成评判皇

  • 明英宗一生最爱钱皇后:被俘后皇后为其哭瞎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生当同衾,死当同穴。”明英宗与钱皇后这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而成为佳话。图片来源于网络《女医·明妃传》里,明英宗与谈允贤爱得难解难分,然而历史上,英宗最爱的女人却是贤淑恭顺的钱皇后。钱皇后的出身并不显赫,太皇太后之所以为英宗选择这样一位伴侣,就是看中了她的人品和节操。婚后她与英宗相处得十分和睦。英

  • 揭秘姜子牙为什么能保周朝八百年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

  • 靖康劫难: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据统计,“靖康之难”时宋徽宗有成年女儿二十一名,除保福帝姬、仁福帝姬和贤福帝姬三人死于刘家寺,富金帝姬被真珠大王强纳为妾,惠福帝姬被宝山大王强聘为妾外,剩下的十六人中,发配浣衣院的九人,遣送到各大营寨的六人,云中御寨的一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徽宗的皇后皇妃五人,其

  • 汉武帝为何不惜以十万人为代价夺取汗血宝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并不是因为李夫人的遗愿而重用其兄,李延年和李广利在李夫人生前就受到汉武帝重用,倒是李夫人去世以后,李家两次遭遇灭门之祸,最终人烟凋零,几无余存。汉武帝重用宠妃的兄弟,从来都是一石二鸟,既给他们一个立功封侯的机会,也让他们为自己出力卖命,大舅哥、小舅子毕竟比别人可靠些。就是说,没有卫青、李广利,

  • 康熙的皇子们有多苦:凌晨三点必须起床读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读书读到吐血,康熙皇子一览表,康熙最喜欢的皇子

    和平常人家的父母一样,康熙帝也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而且,为了把皇子们培养成自己合格的接班人,康熙帝甚至是亲自为其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从顺治帝时期开始,皇子、皇孙们从六岁开始,就要接受教育。不仅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达到学习场所,而且还要学会满、蒙、汉三种文字,学习压力不是一般的重。在康熙帝的起居

  • 一代名将的千古奇冤:探秘岳飞死因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莲英死因之谜,李小龙之死之谜,杨家将死法

    岳飞是宋朝的忠良大将,他的死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众所周知的是岳飞是被秦桧这个小人冠于“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但“莫须有”到底是何意?岳飞真是死于“莫须有”的罪名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一代名将的真正死因吧。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先来看看历史的记载:一代名将的千古奇冤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夜,抗金名将岳飞被押

  • 一次改变朱元璋命运的算卦最终把他推向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对朱元璋命运影响的3个女人,算命先生给朱元璋算命,朱元璋算命视频

    在前面的文章,我们讲到,在朱元璋十七岁那年的七月份,朱元璋的父母和两个哥哥,先后在饥饿和疾病中去世。面对生活的压迫,未成年人朱元璋被逼来到了家乡附近的皇觉寺,出家为僧。朱元璋之所选择去当和尚,是因为寺院里面一向不缺粮食,至少自己到了那里不会饿死。但是,在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面前,皇觉寺很快也出现了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