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曹参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真有矛盾吗?

萧何、曹参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真有矛盾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91 更新时间:2024/1/29 16:16:24

萧何曹参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何、曹参,俱是西汉的开国功勋,太史公将他俩都列入了《史记·世家》,单独作传。世家的门槛相当高,开国功臣中只有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五人得到了这个荣誉,像韩信英布这般猛人都只能名列《列传》,而樊哙、夏侯婴灌婴等人更是只挤在一篇列传里。

秦末,两人都在沛县当差,萧何为主吏掾,管人事;曹参是狱掾,管刑狱,大致相当于公安局长。两人是同事,关系也不错。

秦末,天下纷乱,各处造反。萧、曹就力劝沛县县令向刘邦投诚,后来县令反悔,要杀二人,他俩只能出城逃亡投靠了刘邦。因此二人都是最早的一批创业元老。

后来,萧何为相,一直镇守关中,提供后援支持;曹参为将,四处征战,开疆扩土。

高祖论功,萧何第一,曹参第二。两人先后为丞相,并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但太史公却说二人之间有矛盾,说:“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以及“何素不与曹参相能。”。颇有些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感慨。

两人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太史公没有明说,只能猜测是因为当初论功行封。列侯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但高祖却坚持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萧何没有推辞,坦然接受了,所以曹参心中不平衡?两人是因为“论功”产生了矛盾?

并非如此。

萧何死了,曹参继位为丞相,这本是革旧出新、布政扬名的好机会,甚至可以把萧何那一套完全推翻。但他却一切都按照萧何当年的法度来,既不搞创新,也不搞改革。一来说明他极其尊崇萧何,另外也表明了他尊崇黄老清静无为的那一套。这样的人会因为区区虚名和萧何闹矛盾?

再说萧何,一辈子小心谨慎、战战兢兢,事无大小都向刘邦汇报,生怕哪里出了差错。那他为何坦然接受了第一的虚名,一点不推辞?

其实,高祖搞论功行赏也是一种权谋。重点不是座次的先后,而是要抑武扬文。萧何因功第一,本来没有争议,但那帮武将却一直推崇曹参,实际是在为自己、为武官阶层挣利益。

天下已定,对刘邦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些带兵的武将了。所以必须要借助萧何来贬抑他们,说群将是“功狗”,是追杀兔子的猎狗;而萧何是“功人”,是指挥猎狗的猎人。

不然,曹参得了第一,那韩信、彭越之辈又该如何?

萧何明白高祖“抬升文官,压抑武官”的心思,所以不能推辞。

曹参其实也知道,更不愿被人当枪使。所以天下一定,他就弃武从文,跑到齐国当相国去了,从此再没带过兵。

那他俩之间的矛盾又从何说起?麻布蹲猜测:根本就没有矛盾,不过是做样子给世人、给高祖看的,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手段。

高祖后来大肆剪除功臣,韩信、英布、彭越等异姓王基本被杀完了,所以人人震恐。

萧何,一辈子谨慎,忠心耿耿,又没带过兵,其实是没有威胁的,但高祖还是因为小事,让他去吃了一段时间牢饭。

曹参,是个将才,除了那几个异姓王,他功劳是最大的。异姓王倒台之后,或许就要轮到他了。但他早早跑到了齐国当相国,离开了权力中心,这才没事。

但刘邦会放松对萧、曹的警惕吗?不会的,他太了解这二人的能力了,更知道他俩的亲密关系,其中一个或许没有威胁,但若是两人联手便能够震动天下,足以影响刘氏的江山。

同样,萧、曹也了解刘邦,毕竟打小就认识,一起枪林弹雨几十年了,刘邦的心思他们也明白。

于是,两人就只能“失和”了,假装视对方为仇敌,然后老死不相往来。

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把那份友情埋藏在心里。所以,萧何临死的时候要举荐曹参。而曹参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后,便告诉门人他要接替为相了。这是相知多年形成的默契。

若真是如此,在史书那满篇的阴谋与倾轧背后,至少还有一份真挚的友情存在,虽然并不容易发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锦衣卫在抄于谦的家时无不感动落泪,这又是什么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铁血王朝,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享国两百多年,历代帝王皆是如此,铮铮铁骨风范,让人尊崇景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忠臣便是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于谦。于谦在世时先后领导了保卫京师之战、夺门之变、铲除宦官等

  • 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长子 李承乾最后为何会成为一个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李承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承乾就属于那种手里捏着王炸,四个二都能输的玩家,最牛皇二代开局,最终却沦落到一个被贬庶民的下场,这都还是李世民法外开恩的缘故,不然就直接罪该万死了。公元619年,长安城内的承乾殿中突然发出婴儿啼哭的声音,这个刚刚诞下的婴儿便是秦王李世民和

  • 明朝皇帝的名字是巧合吗?在名字里加入五行到底有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往往能散发出一种神秘感,总觉得这个朝代经历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也能从中发现一件非常神器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名字都和五行有关。明朝总共经历了将近300年的时间,总共有16位皇帝。这些皇帝当中有明君也有昏君,更有当了皇帝从不上朝的奇葩,导致明朝一度陷入宦官从政

  • 诸葛亮宁愿违背刘备遗嘱,也要独掌大权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违背刘备遗嘱独掌大权是何原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刘禅:可次齐桓三国时期的蜀国后主刘禅,是一个被后人鄙视的人,就凭世上流传的一句“扶不起的刘阿斗”,已经将他定位在庸才位置上。不仅如此,后世人还将刘禅的塑像几次迁出成都的武侯祠,人们对刘禅由看不起到鞭笞,

  • 在对付自己兄弟子女的时候 李世民为何只杀光他们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杀兄弟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李唐皇室内部的一次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残酷内斗,也是一场灭绝人伦的悲剧。可以说,这场玄武门之变,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李世民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他也给李唐皇族的权力继承制度注入了毒素。其实,李世民在事变之后的余生

  • 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他带了那些蜀国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刘备的文章。夷陵之战,火烧连营700余里,这场三国时期蜀吴之间的大战就这样以蜀汉的失败而告终,最终刘备逃亡白帝城,在遗憾、不甘和自责中驾崩,这成为不少蜀汉迷的悲痛。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关乎于蜀汉的国运之战,刘备明明知道关系重大,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等猛

  • 李世民敢对自己的兄弟下手 李世民为何不敢杀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杀兄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这个朝代基本上就是隋朝的延续,因为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家族就是属于当时的关陇贵族之一,隋炀帝杨广和李渊都是表兄弟,实在亲戚。而杨广完全是触犯了关陇贵族的利益,再加上杨广确实有点太着急了,以至于老百姓的压力太大,于是就爆发了起义。当然不光有

  • 为何不能说崇祯没有治国的能力?全因手底下没有听话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是大明最后一任皇帝,也是大明皇帝中最勤奋最用心的皇帝,想当年朱元璋开创大明之后,自崇祯皇帝结束,中间十数位皇帝,其中没有一个皇帝像崇祯这么刻苦,这么勤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从天启皇帝驾崩之后,十七岁的他从信王成为皇帝,可却受到了东林党和阉党的辖制,甚至

  • 历史上的彭羕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处以髡钳之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彭羕是什么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彭羕,字永年,益州广汉郡人,此公虽是当世奇才,但情商不高,数次得罪主公,终惹杀身之祸。彭羕身高八尺,器宇轩昂,长得一表人才,只可惜他性格高傲,目空四海,很难与人和谐相处,因此日子过得比较困难,也没人赏识他的才能。彭羕有位老乡兼好友,此

  • 安禄山深受唐玄宗重新又手握重兵 安禄山为什么怕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安禄山和李林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奸相李林甫称得上安禄山的克星。李林甫活着的时候,不要说让安禄山起兵造反,就是过过招,他也没有那个胆量。李林甫剧照其实,在李林甫执政的后半程,安禄山的实力已经十分强大。天宝六载(747)时,安禄山已经担任平卢、范阳两个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