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他带了那些蜀国大将?

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他带了那些蜀国大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5 更新时间:2023/12/11 7:41:44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刘备的文章。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700余里,这场三国时期蜀吴之间的大战就这样以蜀汉的失败而告终,最终刘备逃亡白帝城,在遗憾、不甘和自责中驾崩,这成为不少蜀汉迷的悲痛。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关乎于蜀汉的国运之战,刘备明明知道关系重大,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等猛将前往呢?

刘备发动的这场大战,既是关乎于兄弟情义,也是因为蜀汉战略,于公于私这对于刘备而言都必须一战。而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不战比战更加适合于国情,毕竟蜀吴都是弱国,只有联合方能与曹魏相抗,特别是自大意失荆州之后,张飞、关羽以及之前的黄忠等大将的逝去,庞统法正顶级谋士的故去,此时的蜀汉可谓是人才凋零,战略之地丧失殆尽,而值此之际,因为一时意气而去争夺,这就是在破坏蜀吴两国之间本就羸弱的盟友根基,最终结果只能是曹魏坐看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赢了好说,可是一旦输了,特别是惨败,那蜀汉将会有灭顶之灾,而夷陵之战的战败,也的确是引起了蜀汉的动荡,幸好诸葛亮出手,所以说来数去,这场战争是弊大于利,因此孔明是多次劝阻,只不过此时的刘备一意孤行,孔明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刘备所带的人主要有冯刁、张南、傅彤、黄权、吴班,根本就不见蜀汉大名鼎鼎的魏延、马超和赵云。这倒是令人觉得有些奇怪,不过笔者要说的是,很多人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所以对正史有些不明所以。

魏延声名鹊起是因为参与了夺取益州之战以及汉中之战,所以一时之间声势不小,而刘备也对魏延予以重用,他是汉中太守,要镇守这咽喉要地,防范曹魏趁机来攻取,所以分身乏术,也就并未参加夷陵之战。

江州是蜀汉的战略要地,赵云是被刘备予以总督江州军务的职责,换言之就是筹集军粮,这虽然不是冲锋陷阵,但也是极为重要的责任,何况最后在刘备败北之际,幸好有赵云作为后应,方才能被接应退回白帝城,可见此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不过我们看不到勇冠三军的赵子龙在战场上征伐而担任了后勤,未免有点惋惜。

再说说马超,此时是在防御魏国,而且马超此人并不受刘备的信任,再加上马超于一年后去世,由此说明马超的身体也并不尽如人意。

而至于诸葛亮,并非是因为其反对而没有带上他,主要是因为蜀汉的大后方需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镇守,常言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孔明是治国之才,政治能力很强,有他坐镇蜀汉后方,可以保证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而且还可以震慑怀有二心的宵小之辈,这就等于是西汉的萧何和曹魏的荀彧;再者,孔明虽然治军能力强,可是其领兵出征决战沙场的能力确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并非如同演义中所说的十全十美,无所不能,当然我们不否认,孔明的确是奇才。

所以我们在前沿阵地上并不见这些蜀汉的盛名大将以及诸葛亮,如此情况下刘备还要坚持去伐吴,并非其被仇恨而冲昏头脑,亦或是其老糊涂,而主要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

第一,孙吴,虽然一直被誉为江东多才俊,可是能够被刘备这个枭雄所看重的亦不过是孙策、周瑜、鲁肃吕蒙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而已,可是如今,吴国却也再有难以拿得出手的当世名将和智谋超群的文臣。看看孙权曾经10万被张辽800人战败,由此可见孙吴战力并不太强,所以刘备对孙吴有着轻视之心。

第二,刘备南征北战,一生大小战役无数,是百战之君,过去能够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而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与吴魏三足鼎立,这是一种丰功伟业而带来的自信,也是对己方军事实力的认可和肯定。

正因为对吴的轻视,对己方的自信,以及于私上要为道义为兄弟,于公上为夺回荆州甚至哪会更多的好处,所以即使是人才凋零的情况下,刘备仍然是一意孤行的发动了这场大战,只不过最终的结果令得刘备难以承受罢了,一场自认为必胜的战役,结果是一败涂地,不仅葬送了数万大军,丢了性命,还让得蜀汉面临着极为严重的内忧外患,也幸好孔明能力非凡,否则蜀汉真就会随着此役的战败以及刘备的驾崩而分崩离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敢对自己的兄弟下手 李世民为何不敢杀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杀兄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这个朝代基本上就是隋朝的延续,因为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家族就是属于当时的关陇贵族之一,隋炀帝杨广和李渊都是表兄弟,实在亲戚。而杨广完全是触犯了关陇贵族的利益,再加上杨广确实有点太着急了,以至于老百姓的压力太大,于是就爆发了起义。当然不光有

  • 为何不能说崇祯没有治国的能力?全因手底下没有听话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是大明最后一任皇帝,也是大明皇帝中最勤奋最用心的皇帝,想当年朱元璋开创大明之后,自崇祯皇帝结束,中间十数位皇帝,其中没有一个皇帝像崇祯这么刻苦,这么勤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从天启皇帝驾崩之后,十七岁的他从信王成为皇帝,可却受到了东林党和阉党的辖制,甚至

  • 历史上的彭羕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处以髡钳之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彭羕是什么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彭羕,字永年,益州广汉郡人,此公虽是当世奇才,但情商不高,数次得罪主公,终惹杀身之祸。彭羕身高八尺,器宇轩昂,长得一表人才,只可惜他性格高傲,目空四海,很难与人和谐相处,因此日子过得比较困难,也没人赏识他的才能。彭羕有位老乡兼好友,此

  • 安禄山深受唐玄宗重新又手握重兵 安禄山为什么怕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安禄山和李林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奸相李林甫称得上安禄山的克星。李林甫活着的时候,不要说让安禄山起兵造反,就是过过招,他也没有那个胆量。李林甫剧照其实,在李林甫执政的后半程,安禄山的实力已经十分强大。天宝六载(747)时,安禄山已经担任平卢、范阳两个节度使,

  • 历史上真实的陈到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是无名小卒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我爱历史网上真实的陈到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将星灿烂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有无数英雄战场厮杀,演绎出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如今,我们也只能史书中领略这些英雄的风采。然而,古代造纸和印刷技术并不发达,史料记载也是高成本

  • 萧何临终前,为何没有举荐陈平接替丞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萧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简单来说,萧何需要的是一位追随者,能够将自己的规则坚定地执行下去,而不是一位计策甚多的“顾问”。刘邦去世后,汉惠帝继位。萧何作为功勋,继续担任丞相。没过两年,萧何也行将就木,刘盈亲自登门探望,并征询他谁适合继任丞相。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他推荐了曹参。曹参听

  • 死守边关15年的猛将,他就是郭子仪侄子郭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史之乱爆发后,北庭、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分被调往内地,大唐边境空虚,吐蕃乘机占据了陇右、河西诸州,驻守在安西四镇的一支军队从此与朝廷失去联系。这支军队的主将是郭昕,名将郭子仪之侄,其父亲郭幼明与郭子仪是同父异母兄弟。唐肃宗统

  • 奸相杨国忠到底做了什么 他是如何折腾光唐朝的老本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奸相杨国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毋庸置疑,奸相杨国忠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然而天宝年间,虽然唐玄宗日渐怠政,虽然李林甫专权擅势,但大唐依然延续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人均粮食达到了七百斤,与1982年的水平相当,国力达到了封建统治的顶峰。那么,杨国忠这

  • 唐玄宗盛宠杨贵妃长达11年时间 期间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玄宗和杨贵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唐玄宗是个风流皇帝,他的后宫最多时有4万个宫女,但这样他都还不满足,还要到外面去风流快活,他宠爱的梅妃就是在风流场所认识的。最不齿的是杨贵妃都是他从儿子那里抢来的,杨贵妃本来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儿媳妇,不过这都不能阻止他将儿媳

  • 杨玉环在后宫中根本不占据优势 唐玄宗为何如此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贵妃得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为什么那么喜欢杨玉环,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实,杨玉环在唐玄宗的所有后宫中,根本就不占优势。她有哪些地方不占优势呢?(杨玉环画像)一是杨玉环年纪不小。杨玉环嫁给李隆基的时候,已经26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女子中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