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朱允炆并非昏庸之人?原来朱棣的子孙并非个个胜过他

为何说朱允炆并非昏庸之人?原来朱棣的子孙并非个个胜过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80 更新时间:2023/12/5 3:01:53

朱允炆被骂为昏君,实则他只是一个失败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享国276年,先后一共有16位皇帝。其中,有一位皇帝,他比崇祯帝还要悲惨,他不仅被人夺去了皇位、废去了年号,甚至就连个人形象也遭到了抹黑,被人们骂成昏君。

但其实,这位皇帝虽然说是一位失败者,但却颇有一番作为。此人就是在位仅有4年时间的建文帝朱允炆!开头的记载,便是关于他被夺取皇位后的走向记载。那么,朱允炆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

单单看一些对于朱允炆的记载的话,恐怕大多数人也会认为建文帝是一个昏君,但千万别忘了那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于是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进行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而实则是意在夺取建文帝的皇位。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建文帝登基进行改革,政策正确但却以失败告终

建文帝在登基诏书中宣布,“永维宽猛之宜,诞布维新之政”。此后,他重用文人士大夫,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为“建文新政”。

首先,建文帝裁省、合并州县,革除冗官、冗员,撤销部分闲散机构。在经济上,建文帝改变了朱元璋的祖制,减轻江南地区官田的赋税。

“宁屈国法,而不忍以法病民”,这是方孝孺的原则,同时也是建文帝的主张。建文帝还推行“削藩”的政策,虽然他最终失败了,但这项政策并没有错。

朱允炆并非昏庸之人,朱棣子孙并非个个胜过他。

不管朱允炆能力如何,他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一个人,因为他至少愿意去尝试改变。他选择削藩,就是要改变朱元璋时期,所遗留下来的藩镇割据局面。虽然最后失败了,可是他敢于改变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在明成祖朱棣的子孙里,真的个个都比朱允炆强吗?你想的未必对。在朱棣的子孙中,比较荒唐的几位,还真比不上朱允炆。

第一位: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在9岁的时候就做了皇帝,所以从小就听从太监的主意,一直以来没有正儿八经地管理朝政。在20岁亲政以后,朱祁镇带兵攻打瓦剌,结果被俘虏了,他也成了明朝史上唯一一个被俘虏的皇帝。

而被放回来之后,随即便被弟弟景泰皇帝朱祁钰又关押了7年之久。之后,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取皇位。但却开始重用奸佞小人,并且将大忠臣于谦给斩杀!他一生碌碌无为,光忙着政治斗争了。

第二位:明武宗朱厚照。

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想起一系列玩世不恭的场景。

朱厚照可以说是明朝皇帝里,最会玩的一个,但是你非要说他昏庸,那也算不上。他只是比较贪玩,个性比较奔放,可做皇帝的时候,还算是有模有样的。他在位期间,不仅诛杀了大太监刘瑾,而且还先后平定了安化王之乱以及宁王之乱。在与蒙古的战争中,朱厚照还亲自带队击败蒙古小王子。

可以说他当政期间,政治清明,任用贤臣,是一个不错的好皇帝。可惜的是,他太贪玩了,在一次落水以后,导致身体不好,仅仅31岁便病逝了,没个儿子继承皇位,断了朱佑樘这一脉的皇室血统。

第三位: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的长子,可是一直不受待见,万历喜欢的是福王朱常洵。在大臣们的极力坚持下,才保住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

朱常洛在38岁时登基,同年去世,只做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以至于甚至连年号都没用上。他为什么会暴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贪图女色。又被人下了药,这才导致他的早逝。

可以说,建文帝朱允炆确实是一个失败的帝王,但是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昏君,他所主张的一些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只是施行的方式以及时机不对,导致因操之过急而被朱棣所击败。

而朱棣为了使他夺取皇位的事实不被人诟病,因此称朱允炆为昏君,实际上,他的那些子孙也并非个个都比朱允炆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儿子的下场是什么 14个儿子中最后为何只有2位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的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10个儿子,一个都没放过,但报应不爽,他自己的14个儿子竟有12个不得好死,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2个被废为庶人后流放至死,只有2个得到善终。史载,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

  • 萧何、曹参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真有矛盾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萧何、曹参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曹参,俱是西汉的开国功勋,太史公将他俩都列入了《史记·世家》,单独作传。世家的门槛相当高,开国功臣中只有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

  • 锦衣卫在抄于谦的家时无不感动落泪,这又是什么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铁血王朝,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享国两百多年,历代帝王皆是如此,铮铮铁骨风范,让人尊崇景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忠臣便是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于谦。于谦在世时先后领导了保卫京师之战、夺门之变、铲除宦官等

  • 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长子 李承乾最后为何会成为一个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李承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承乾就属于那种手里捏着王炸,四个二都能输的玩家,最牛皇二代开局,最终却沦落到一个被贬庶民的下场,这都还是李世民法外开恩的缘故,不然就直接罪该万死了。公元619年,长安城内的承乾殿中突然发出婴儿啼哭的声音,这个刚刚诞下的婴儿便是秦王李世民和

  • 明朝皇帝的名字是巧合吗?在名字里加入五行到底有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往往能散发出一种神秘感,总觉得这个朝代经历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也能从中发现一件非常神器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名字都和五行有关。明朝总共经历了将近300年的时间,总共有16位皇帝。这些皇帝当中有明君也有昏君,更有当了皇帝从不上朝的奇葩,导致明朝一度陷入宦官从政

  • 诸葛亮宁愿违背刘备遗嘱,也要独掌大权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违背刘备遗嘱独掌大权是何原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刘禅:可次齐桓三国时期的蜀国后主刘禅,是一个被后人鄙视的人,就凭世上流传的一句“扶不起的刘阿斗”,已经将他定位在庸才位置上。不仅如此,后世人还将刘禅的塑像几次迁出成都的武侯祠,人们对刘禅由看不起到鞭笞,

  • 在对付自己兄弟子女的时候 李世民为何只杀光他们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杀兄弟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李唐皇室内部的一次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残酷内斗,也是一场灭绝人伦的悲剧。可以说,这场玄武门之变,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李世民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他也给李唐皇族的权力继承制度注入了毒素。其实,李世民在事变之后的余生

  • 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他带了那些蜀国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刘备的文章。夷陵之战,火烧连营700余里,这场三国时期蜀吴之间的大战就这样以蜀汉的失败而告终,最终刘备逃亡白帝城,在遗憾、不甘和自责中驾崩,这成为不少蜀汉迷的悲痛。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关乎于蜀汉的国运之战,刘备明明知道关系重大,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等猛

  • 李世民敢对自己的兄弟下手 李世民为何不敢杀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杀兄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这个朝代基本上就是隋朝的延续,因为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家族就是属于当时的关陇贵族之一,隋炀帝杨广和李渊都是表兄弟,实在亲戚。而杨广完全是触犯了关陇贵族的利益,再加上杨广确实有点太着急了,以至于老百姓的压力太大,于是就爆发了起义。当然不光有

  • 为何不能说崇祯没有治国的能力?全因手底下没有听话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是大明最后一任皇帝,也是大明皇帝中最勤奋最用心的皇帝,想当年朱元璋开创大明之后,自崇祯皇帝结束,中间十数位皇帝,其中没有一个皇帝像崇祯这么刻苦,这么勤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从天启皇帝驾崩之后,十七岁的他从信王成为皇帝,可却受到了东林党和阉党的辖制,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