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窦太后偏爱梁王刘武,有什么原因吗?

历史上的窦太后偏爱梁王刘武,有什么原因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1/20 1:56:55

在太后窦漪房眼中,对于幼子梁王刘武的偏爱,是毫无疑问的。当然,这种偏爱更多是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至于窦太后让梁王刘武继承皇位之事,最初其实出自汉景帝刘之口,作为母亲,窦漪房对此自然乐见其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不过,我对汉景帝的动机深表怀疑,他很可能只是利用此事稳住梁王刘武,为自己之后的削藩之举做铺垫,而当“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梁王刘武便失去了利用价值,结果汉景帝转头就将长子刘荣立为了太子,而窦太后见事不可为后,便也就此熄了“兄终弟及”的想法。

太后窦漪房的确偏爱刘武,但兄终弟及最早却出自景帝之口

对于梁王刘武,《史记·梁孝王世家》有载,“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由此可见,梁王刘武的确是比较受窦太后的宠爱,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宠爱更多只是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罢了。

作为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曾经也深受汉文帝刘恒的宠爱,不过后来由于因病失明,汉文帝对其的宠爱便逐渐衰退了。窦漪房与汉文帝共育有两子一女,即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和馆陶公主刘嫖。对于一位居于深宫之中,目不能视物,又失去丈夫宠爱的女子来说,对儿女的疼爱也算是人之常情,由于长子刘启乃是太子,时常不能见到,因此窦漪房最为宠爱的,自然就是经常陪伴身边的刘嫖和刘武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对于初为太子、后为皇帝的刘启,窦太后已是赏无可赏,因而对梁王刘武和馆陶公主刘嫖的赏赐多些,倒也无可厚非。之所以说窦太后对刘武的宠爱,更多出于母亲对子女的疼爱,其实从窦太后对馆陶公主刘嫖的态度也可侧面看出。馆陶公主刘嫖之所以权势极大,甚至可以干涉皇储废立,所凭借的不就是窦太后的宠爱吗?

不过,也正是由于窦漪房失明,使得她虽然对刘武极为宠爱,但对朝政干涉极少的她,并未想过让汉景帝传位于梁王刘武,此事最初乃是出自于汉景帝刘启之口。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梁王刘武按例朝见天子,彼时汉景帝尚未立太子,两人饮宴之时,汉景帝突然提出“千秋万岁後传於王”(《史记·梁孝王世家》)。

对于皇位,梁王刘武最初并没有想法,骤然听到汉景帝有此提议,心中的兴奋和激动可想而知。对于窦太后来说,“兄终弟及”的想法估计一开始也不敢有,而正是由于汉景帝的这次提议,才让他有了以刘武为储君的念头。

不过,鉴于汉景帝提出这个建议的时间太过蹊跷,而梁王刘武封国所在位置又太过重要,再加上此后事态的发展,不得不让人怀疑,汉景帝此举的真正意图。

汉景帝或许从未想过“兄终弟及”,梁王刘武很可能遭到利用

西汉初期,由于彼时天下民生凋敝,各诸侯王实力有限,再加上刘姓诸侯王与皇室血缘关系较为亲近,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王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和睦。然而随着诸侯王实力的增长,再加上吕后执政时期导致中央朝廷与诸侯王矛盾加剧,到汉景帝即位之时,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王的矛盾已经极为突出。

其实早在汉文帝时期,鉴于淮南王刘长、济北王刘兴的谋逆,贾谊便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不过因当时局势原因,并未被文帝采纳。汉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又于前元二年(前155年)上疏《削藩策》,向景帝提出削减诸侯封地、收回旁郡的建议,并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从之后局势发展来看,晁错的提议显然打动了汉景帝刘启,不过汉景帝也知道削藩难度很大。一方面源于诸侯王实力太过雄厚,根本不可能坐以待毙;另一方面则在于刘启与诸侯王关系并不好,尤其是吴王刘濞,毕竟在做太子之时,刘启因下棋而失守打死了刘濞的儿子。

因此,汉景帝削藩之前,必须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而刘武的封地梁国,恰好便处在诸侯王进攻关中的必经之地。如此来看,汉景帝刘启提出传位于刘武,极可能只是为了稳住梁王刘武,使其在未来的战争中坚定的站在自己一边。

事实上,汉景帝此举的确起到了应有的效果,“七国之乱”爆发之后,面对庞大的吴楚联军,梁王刘武拼尽全力抵挡叛军,即使先后多次向汉景帝求取援军未果,梁王刘武仍然死死地守住了梁国,未使叛军越过梁国一步。

而从此后事态发展来看,汉景帝刘启利用梁王刘武的可能性极大,当“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汉景帝便再也没有提起过立刘武为储君,反而在叛乱平定的次年,即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便将自己的长子刘荣立为了太子。

刘荣被废后梁王心思再起,然而汉景帝又改立刘彻为太子

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十月,梁王刘武再度入朝,并被批准留在京城。此时的刘武其实已经渐渐熄了做储君的梦想,然而令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后,在馆陶公主刘嫖和王娡的联手之下,汉景帝竟然废黜了刘荣太子之位。

太子被废,而自己又被准许留在京城,结果又给了刘武一个错误的信号,使其重燃了储君的梦想,不过这种事情却不好自己前去询问,于是便有了窦太后向汉景帝提出立梁王为储君之事。不过,这个提议很快便遭到了袁盎等人的反对。

窦太后眼看朝中大臣全部反对,而窦太后本身又早已不问政事,对朝政的影响力实在有限,再加上汉景帝对此提议也并不支持,只得就此作罢,至此之后再也没有提过让梁王继位之事。而梁王刘武自知继位无戏,便也就此离开京城,返回了封地。

综上所述,窦太后对梁王刘武宠爱不假,但却并没有非立其为储君不可,以梁王刘武为储君,很可能只是汉景帝刘启为此后削藩预做的一手准备罢了。不过,梁王刘武对于错失储君之位,却是极为不满,甚至派人刺杀袁盎等人,结果差点因此获罪被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朱棣造反成功后 朱允炆一脉真的绝后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允炆被朱棣杀了,朱允炆为什么用李景隆,朱允炆下令不准伤害朱棣

    很多人都不了解建文帝有后代吗,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成祖朱棣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但对自己的长兄懿文太子朱标,多少还是有些“情分”的。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可,但朱棣给朱标留下了一个亲孙子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朱标的这个孙子后来日子过得并没有那么舒坦,但至少命是保住了,不是吗?而且,后来还生下了

  • 刘备临终前将兵权交给李严,为什么不是诸葛亮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要防诸葛亮,诸葛亮的军事成就,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守荆州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重之际,李严与诸葛亮奉遗诏共同辅佐少主刘禅。此前,惨遭“夷陵战败”的刘备,在退至白帝城后,便将李严召进了永安宫,将其任命为尚书令,如今托孤之际,又加封其为中都护,令其统管内外军事,留镇永安。那么,刘备为何要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备受信任的诸葛亮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

  • 揭秘:洪秀全的五子五女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秀全子女下场,洪秀全妻妾,洪秀全的结局

    据《江南春梦庵随笔》等书记载,洪秀全共有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十个子女。在太平天国失败后,这些洪秀全的后人们又是什么人生结局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洪秀全的长子是幼天王洪天贵福,为原配正妻赖莲英所生,这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一个儿子。天京城破时他年仅十六岁,在忠王李秀成的亲身保护下逃

  • 张居正死后 万历皇帝为什么对其进行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怎样清算张居正,为什么张居正死后万历翻脸,万历为什么废掉张居正改革

    还不知道:万历和张居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明万历年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也扑朔迷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之初,原本日薄西山的大明朝竟是陡然止住了颓势,隐隐有了中兴之兆;也同样是在这个时代,大明朝在国势糜烂中,最终不可逆转的滑向了深渊。而在这时代中,最为重要的两

  • 明朝灭亡之后 朝鲜为何提到万历和崇祯就痛哭垂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朝鲜和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昏庸至极;崇祯皇帝亡国辱身,亦无建树。为什么在邻国朝鲜却受到无比的尊重,乃至于朝鲜君臣一提到这两个人就痛哭垂泪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头说起!万历皇帝李氏朝鲜古代李氏朝鲜(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一

  • 陈玉成在安庆兵败后为什么不撤回天京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玉成后人,李秀成全力救安庆会怎样,太平天国陈玉成简介

    安庆是陈玉成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南京的屏障,如今安庆被清军攻占,陈玉成时刻都想着重新夺回来安庆,甚至是整个安徽。如果此时退防南京,那么他夺回安庆的梦想就彻底的化为了泡影。所以退回庐州,陈玉成也有把庐州经营为根据地,伺机夺回安庆的打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洪秀成才能一般,并不擅长

  • 诸葛亮只是蜀汉丞相吗?其实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是真实人物吗,行丞相事除了诸葛亮还有谁,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

    诸葛孔明,听到这个名字,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的神机妙算,是他的鞠躬尽瘁。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直都是以智力著称的,以至于他的其他优点被其掩盖了。大家都只知道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可是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未必知道。直到千年这个身份才被揭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诸葛亮的实力诸葛亮一直

  • 皇十三子胤祥为何会在一夜间失宠?被赐不避讳的铁帽子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胤祥为什么会被圈禁,皇十三子胤祥生母,九子夺嫡之胤祥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十三子胤祥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大清帝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废除太子之位,并被圈禁宗人府。随着皇太子被废事件的发酵,相继有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等先后被圈禁,一时间,爱

  • 李冶:唐朝首席女诗人,因诗而生也因诗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代女诗人李冶的爱情诗,古代女诗人的诗,唐代诗人李冶简介

    李冶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冶是一位天赋极高的才女,甚至有人觉得她是大唐第一女诗人。后人对李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都有很高的评价,不过仔细了解李冶的一生后,会发现她实在经历了太多难关,一生都想追求真爱,却一直没能如愿。虽然唐朝相比其他朝代,会更加开放,但李冶对于男女之

  • 和硕温恪公主的生母是谁?为了政治联姻远嫁蒙古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和硕温恪公主的生母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琼瑶的作品《还珠格格》中,似乎在清朝作为皇帝的女儿都能像小燕子无忧无虑,并且能够跟自己喜欢的人携手走完一生。其实作为清朝的公主她们并没有这么幸福,清朝在刚刚创业的时候,也就是后金时期,后金的统治者们为了增强实力,就跟蒙古人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