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灭亡之后 朝鲜为何提到万历和崇祯就痛哭垂泪

明朝灭亡之后 朝鲜为何提到万历和崇祯就痛哭垂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03 更新时间:2023/12/29 4:38:32

对朝鲜和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昏庸至极;崇祯皇帝亡国辱身,亦无建树。为什么在邻国朝鲜却受到无比的尊重,乃至于朝鲜君臣一提到这两个人就痛哭垂泪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万历皇帝

李氏朝鲜

古代李氏朝鲜(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向中国朝贡称臣,接受中国的册封。

这表面看,是身为大国对周边国家的压迫,其实并非如此。明朝与李氏朝鲜几乎同时立国,明朝建国后,就定下15个永不征讨的国家,其中就包括朝鲜。

而李氏王朝的国名“朝鲜”也是明朝皇帝给确定下来的。明初,高丽统使李成桂夺取高丽王朝王位,自立为王向中国称臣,并上表“请更国号”,“帝命仍古号曰朝鲜”。朱元璋定下“朝鲜”之称。朝鲜者,朝日鲜明之义也。

事大主义

朝鲜自立国,便奉行“事大主义”。

“事大”一词,出自《孟子》: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所谓“事大主义”,便是小国侍奉大国以保存自身的策略。这不仅仅是一种出于实力悬殊的无奈之举,更多的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自称“小中华”

在传统中华文化伦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华夷之辩”。

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华夏”,不能与蛮夷相等同,蛮夷仅仅比禽兽高一个等级而已。

而这其中差别,便是文化上的差别。所谓“华夏”“中国”都是文化层面的含义:

《战国策》说:

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唐代孔颖达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全面使用中国的礼仪、服章、典籍、教育、科举。由于朝鲜与中国其他藩属国相比,汉化的程度最高,因此朝鲜全国上下以“小中华”自称,而将日本、女真等周边民族视作蛮夷。

万历再造之恩

朝鲜向中国朝贡称臣,可以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这一点在笔者昨天的文章中已经作出了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更为重要的是向明朝称臣可以受到明朝的保护。

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女真持续侵扰朝鲜。明政府虽然自身风雨飘摇,却多次出兵援助朝鲜。

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侵入朝鲜。 这场被朝鲜人称作“壬辰倭乱”的战争刚刚开始不久,朝鲜八道便全部沦陷,朝鲜宣宗李昖仓皇逃亡大明宽甸堡(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避难,并向明政府求援。

当时在位的是万历皇帝。我们知道,万历皇帝在位期间,竟然连续数十年不上朝,不处理政事,这一次却出兵援助朝鲜。

明朝集结4万人由李如松统领,抗日援朝,取得平壤大捷。在碧蹄馆之战后,明日双方开始议和。同时,朝鲜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在海上取得多次海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军民士气和抗敌的决心。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1597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这次明朝调7万兵力( 后最高至11万)赴朝救援。日军在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从朝鲜半岛撤退。明、朝联军在陈璘、邓子龙、李舜臣的指挥下,取得了露梁海战的胜利,万历朝鲜战争以明、朝联军的胜利而告终。但在此海战中,李舜臣和邓子龙壮烈牺牲。

中国学者认为,明朝实际并不亡于崇祯,而是亡于万历,足见万历皇帝之昏庸。但因为帮助朝鲜复国,特别受到朝鲜君臣的尊敬。

今天韩国首尔的大统庙附近的南汉山上,有朝鲜宣祖李昖手书的“再造藩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感激之情。

1704年,明朝已经亡国一甲子(六十年),朝鲜肃宗国王李焞,思及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再造之恩”,下旨修建了大报坛,以祭祀明朝神宗皇帝。

大报坛形制仿朝鲜社稷坛之制,而更大于社稷坛。祭物品式,遵用明朝之制。祭器依《大明集礼》图式,神座、黄帐殿都按《大明会典》图说。

坛上设黄色紬段的帐殿,其中供奉写有“大明神宗皇帝神位”的牌位, 祭文中不得书写清朝年号。

大报坛不设专门官吏管辖,一切事务由礼曹统管。祭祀为一年一祭,一般在三月举行。其祭祀形式分为“亲临誓戒仪”、“亲享仪”、“摄事时受誓戒仪”、“取明水火仪”、“纸位书写仪”、“王世子摄事仪”、“大臣摄事仪”等,其中以国王亲自祭祀的“亲享仪”最为重要。

大报坛

设置大报坛,要“年年祭享,自当与国同存矣”,而在大报坛举行的祭祀活动的确持续了一二百年,至清末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侵占朝鲜之后,才被迫停止。

清末时期的朝鲜翼宗,在参加大报台祭祀之时,还作诗曰:

匪风思古帝,何处是中原。内苑三坛屹,千秋感旧恩

崇祯援朝

随着女真满清的崛起,朝鲜和明朝一样同时受到侵扰。但朝鲜以“小中华”自居,视满清为蛮夷,坚守“事大主义”。

实际上,朝鲜光海军在位期间,曾经在明朝和女真之间保持中立,最终他被赶下王位,被废为君。

三年(1623,朝鲜光海君十五年,仁祖元年)朝鲜国王李珲(光海君)被侄子绫阳君李倧推翻,史称仁祖反正。政变后以光海君嫡母仁穆大妃的名义颁布教书,这道教书指责光海君敷衍有再造之恩的父子关系的明朝而里通后金,会使得李氏朝鲜变成禽兽之国,宗社将亡。

1636年2月,皇太极遣使朝鲜,自己将称帝,希望朝鲜参与劝进。

当时朝鲜举国哗然,士大夫纷纷上书:“臣堕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耳”,“我国素以礼义闻天下,号‘小中华’,而列圣相承,事大一心”,“今乃服事胡虏,偷安仅存,纵延晷刻,其于祖宗何?其于天下何?其于后世何?”

最终朝鲜国王拒见金使,不收其书。

当年四月,皇太极称帝。十二月,皇太极亲征朝鲜,一路势如破竹,仅十余日,便逼近汉城。

在万分紧急情况下,朝鲜国王将王子嫔妃送到江华岛,自己率领世子、百官据守南汉山。

此时明朝内有寇乱,外有强敌,风雨飘摇之中,仍然“命总部陈洪范调各镇舟师赴援”。可惜,明朝军队尚未到达朝鲜,多尔衮所率领的军队就已经攻破江华岛,用以胁迫朝鲜国王,朝鲜被迫投降。

但由于战局紧张,消息不通,朝鲜人并不知道明朝已经出兵。

朝鲜国王流泪

明亡之后将近百年,朝鲜出使北京的燕行使带回在中国采购的《明史》,君臣才知道崇祯曾派兵援助朝鲜。

崇祯皇帝

朝鲜英祖二十五年,应教黄景源读到《明史》中关于丙子胡乱时崇祯帝曾派陈洪范援救朝鲜未果的记载,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发现和相关的感想心得奏报英祖。

他认为当时朝鲜如能坚持在南汉山城中抵抗清兵,则明朝援军必至,而当时的崇祯帝不责备朝鲜不能守城,反而责备臣下援救不力。“出师之恩,毅宗、神宗何间?……其悯念属国之恩,未有如我毅宗(崇祯)者也。”

而朝鲜英宗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禁感慨:

试思崇祯时景象,清兵满辽阳,流贼遍中原,然犹欲涉海出师,远救属国,中夜念此,不觉泪下。

于是,朝鲜决定增修大报坛并在祭祀对象中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祯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玉成在安庆兵败后为什么不撤回天京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玉成后人,李秀成全力救安庆会怎样,太平天国陈玉成简介

    安庆是陈玉成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南京的屏障,如今安庆被清军攻占,陈玉成时刻都想着重新夺回来安庆,甚至是整个安徽。如果此时退防南京,那么他夺回安庆的梦想就彻底的化为了泡影。所以退回庐州,陈玉成也有把庐州经营为根据地,伺机夺回安庆的打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洪秀成才能一般,并不擅长

  • 诸葛亮只是蜀汉丞相吗?其实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是真实人物吗,行丞相事除了诸葛亮还有谁,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怎样的

    诸葛孔明,听到这个名字,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的神机妙算,是他的鞠躬尽瘁。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直都是以智力著称的,以至于他的其他优点被其掩盖了。大家都只知道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可是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未必知道。直到千年这个身份才被揭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诸葛亮的实力诸葛亮一直

  • 皇十三子胤祥为何会在一夜间失宠?被赐不避讳的铁帽子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胤祥为什么会被圈禁,皇十三子胤祥生母,九子夺嫡之胤祥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十三子胤祥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大清帝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废除太子之位,并被圈禁宗人府。随着皇太子被废事件的发酵,相继有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等先后被圈禁,一时间,爱

  • 李冶:唐朝首席女诗人,因诗而生也因诗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代女诗人李冶的爱情诗,古代女诗人的诗,唐代诗人李冶简介

    李冶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冶是一位天赋极高的才女,甚至有人觉得她是大唐第一女诗人。后人对李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都有很高的评价,不过仔细了解李冶的一生后,会发现她实在经历了太多难关,一生都想追求真爱,却一直没能如愿。虽然唐朝相比其他朝代,会更加开放,但李冶对于男女之

  • 和硕温恪公主的生母是谁?为了政治联姻远嫁蒙古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和硕温恪公主的生母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琼瑶的作品《还珠格格》中,似乎在清朝作为皇帝的女儿都能像小燕子无忧无虑,并且能够跟自己喜欢的人携手走完一生。其实作为清朝的公主她们并没有这么幸福,清朝在刚刚创业的时候,也就是后金时期,后金的统治者们为了增强实力,就跟蒙古人结盟。

  • 宋朝宰相寇准是如何抵御辽国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宋朝宰相寇准是如何抵御辽国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一个国家,想要经济文化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在边疆保持和平稳定的状态,在历史上北宋时期,就经常的出现一些打仗的情况,曾经有辽国的军队,大量的进入了北宋,使得当时的这些官员们都非常的害怕,有些人就主张快速的逃跑

  • 历史上韩非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同门李斯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非之死:被同门李斯陷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秦赋》本该是一部激动人心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电视剧,但是演到现在,慢慢的开始向古代宫廷斗争剧靠拢,各种狗血情节开始出现。本该是秦王扫六合的战争场面,但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各种宫斗之下的阴谋诡计,从赵姬到娼后,后宫乱

  • 胤祥从宠爱到打压经历了什么?他是如何沦落到此地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胤祥。清宫剧风靡一时,成为了很多追剧迷们必看的电视剧。清宫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而一些所不被我们关注的人物也成为了熟知的面孔,例如在《康熙王朝》中的“侠王”胤祥,观众就被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所吸引。胤祥在真实的历史中是有其历史地位的,他在

  • 卤城之战获胜者是谁 究竟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卤城之战胜负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蜀汉后期,由于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此后蜀汉战败,由此损失惨重。这时候的刘备病重,退守白帝城。在白帝城时,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从此之后蜀汉的大权掌握在了诸葛亮手中。这时候的蜀汉,人才已经不多。诸葛亮掌管大权后,没有立即对敌国发动进攻,

  • 固伦荣宪公主是什么结局?她为什么会被派去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固伦荣宪公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出现了很多英明神武的帝王,他们心系天下,事事以国家为先,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而康熙皇帝绝对算得上里面的一员,都说清朝最鼎盛的时期是康乾盛世,而这盛世的由来少不了康熙皇帝打下的坚固基础。康熙不仅仅只是坐在龙椅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