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李如松

李如松——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

李如松

李如松的资料

中文名:李如松

别名:李子茂,李仰城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东铁岭卫

出生日期:1549年

逝世日期:1598年5月8日

职业:辽东总兵

主要成就: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

官职:太子太保、辽东总兵

爵位:宁远伯(追封)

追赠:少保

谥号:忠烈

李如松的介绍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年五十。死后,朝廷追赠少保、宁远伯,赐谥“忠

有关“李如松”的历史故事

  • 明朝李如松简介-明朝李如松(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

    李如松简介: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小编今天讲一位明朝历史人物:明朝李如松,历史上评为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李如松,明朝历史李如松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李如松,别名:李子茂,李仰城,国籍:(明朝)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

  • 为什么说平壤之战是万历名将李如松的巅峰之战?-趣历史网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为什么说平壤之战是万历名将李如松的巅峰之战呢?请听我详细道来。平壤之战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明朝在朝鲜平壤围歼日军的一场攻坚战。万历二十年日本太政大臣关白丰臣秀吉假道伐明遭拒后,发兵14万人

  • 假如李如松不死萨尔浒之战结局会不同吗?(萨尔浒之战有李如松参与吗)

    说起李,其实有人说他应该是一个影响了整个明朝的人。有人说他还是有实力的,只是死的太早了,所以才有了大家看到的明朝的早逝,萨尔浒之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所以有人想说,如果李没有死,萨尔浒之战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分析一下吧!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李是个猛将,喜欢轻敌冒进的,根本不是努

  • 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明朝时期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李如松骁勇善战,师从徐渭。凭借父荫,起家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勋卫。屡立战功,迁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升任山西总兵。万历二十年(1592年),出任宁夏提督,平定宁夏哱拜之乱。

  • 如果李如松不死,萨尔浒之战结局会不同吗?

    说到李如松其实有的人说他应该是一集体影响了整个明代走向的人,有的人说他气力仍是有的,然而就是死患上太早了,以是就呈现了各人看到的明代过早的沦亡,并且就萨尔浒之战影响就非常的粗浅了,那末有的人要说了,如果李如松不死,萨尔浒之战终局会不同吗?上面咱们就着这个成绩一同来剖析揭秘看看吧!看了很多多少人的答复

  • 朝鲜壬辰倭乱中的李如松指挥的碧蹄馆之役战况到底是怎样的?你如何评价?

    我先说说提问者的第二问,就是对这场战役的评价。关于这场战役确实有许多值得讨论之处,毕竟这是一场涉及中、日、韩的跨国战争,而三国史料也是差异较大,所以很难做出评判。就我国史书来看,像《国榷》、《明史》、《经国雄略》等都认为李如松遭遇了军事失利。附原文如下。《国榷卷七十六》:平壤之战,气吞狡夷,名都立堕

  • “亚洲战神”李舜臣,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是什么角色?他有资格进李如松中的军大帐吗?

    李舜臣是朝鲜抗日名将,海军名将,对反侵略做出重大贡献。但是他仅仅带过四五千人,战果也不过是歼敌一千到四千人。而同期侵略军有十几万,所以他只起到了比较次要的作用。韩国之所以吹捧李舜臣,是三个原因:一、李舜臣确实是名将。二、只有一个李舜臣可以用来吹嘘。三、因为自卑而自大,因为无知而吹牛无底线。(此处是重

  • 500年前的朝鲜战争中,明军主帅李如松和朝鲜第一名将李舜臣谁能力强一点?

    没有任何可比性,一句话概括:李如松是帅,而且是大国之帅;而李舜臣只是将,而且是附属国之将,两者显然是不同等级的人物。李如松是大明帝国的东征提督,是整个朝鲜之役明朝联军的最高指挥官,而李舜臣不过是一名朝鲜的海军将领而已。此外,李如松乃将门之后,自幼获得良好的军事教育,而且常年统帅大军为大明帝国征战,保

  • 碧蹄馆之战主将是谁?李如松为抗倭援朝做出哪些贡献?

    1592年至1598年的这段时间,爆发了万历朝鲜战争。当时丰臣秀吉对朝鲜开战,想要获取更多土地,朝鲜不敌便向明朝求救。1593年,明军和日军在朝鲜碧蹄馆爆发了一场战役,史称碧蹄馆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明军的指挥官是著名将领李如松,他也为抗倭援朝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是迫使日军撤兵,也为此后亚洲百年

  • 假如李如松不死,萨尔浒之战结局会不同吗?

    说到李如松其实有的人说他应该是一个人影响了整个明朝走向的人,有的人说他实力还是有的,但是就是死得太早了,所以就出现了大家看到的明朝过早的灭亡,而且就萨尔浒之战影响就十分的深刻了,那么有的人要说了,假如李如松不死,萨尔浒之战结局会不同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看了好多人的回答说李如

  • 明朝抗倭名将李如松生平事迹

    李如紧死仄简介 李如紧(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俯乡,辽东铁岭卫(古辽宁铁岭)人。祖上是去自晨陈的内附平易近,自称先人是唐终躲治迁进晨陈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少子,明代名将。李如紧勇猛擅战,初启女荫授部批示同知,充宁近伯勋卫。果军功迁署皆督佥事,为神机营左副将。后降任山西总兵民。

  • 李成梁长子李如松

    李如紧(1549年-1598年5月8日 ),字子茂,号俯乡,辽东铁岭卫(古辽宁省铁岭市)人。明代时代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少子。简介李如紧勇猛擅战,师从缓渭。依附女荫,发迹批示同知,充当宁近伯勋卫。屡坐军功,迁皆督佥事,为神机营左副将,降任山西总兵。万历二十年(1592年),出任宁夏提督,仄定宁夏哱拜

  • 一代名将李如松简介 李如松是怎么死的?

    李如松是明朝著名将领,字子茂,号仰城,生于公元1549年,去世于公元1598年,父亲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辽东铁岭卫人。李如松的祖先在洪武年间,渡江归附明朝,归附后“授总旗”,高祖李英,授世铁岭指挥佥事。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李如松父亲一带,因为世袭官职,族亲旺盛,成了明清以来铁岭

  • 抗倭名将李如松,他的死因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如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师承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头号幕僚徐渭,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初为铁岭卫指挥同知,后因战功升任神机营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如松出任山西总兵,万历十五年,李如松出任宣府总兵。万历二

  • 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网络配图侵略计划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野心也膨胀,居然异想天开占领朝鲜,征服中国,建立所谓“以北京为首都的大东亚帝国”

  • 揭秘:辽东总兵李如松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如松是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的大儿子,字子茂,从小跟随父亲四处征战,耳濡目染,熟知兵法。有了父亲打下的良好基础,李如松的起点很高,起步就是都指挥同知,比李家祖辈一直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佥事高出一大截。万历十一年李如松出任山西总兵官,万历十五年为宣府总兵官。万历二十年,哱拜在宁夏反叛,朝廷原本打算重新起用李成

  • 平壤大捷:万历名将李如松的巅峰之战

    仄壤之战是明万历二十一年 ( 1593 )明代正在晨陈仄壤围剿日军的一场攻脆战。万历二十年日本太政年夜臣闭黑歉臣秀凶假讲伐明遭拒后,收兵14万人打击晨陈短期内晨军被挨患上年夜肆溃败,日军逆利侵犯仄壤。小西止少发兵3万坚守仄壤乡。明廷应晨陈国王李昖哀求,命李如紧为提督,起初率兵3000人援晨没有克,复

  • 宁夏之役:大明悍将李如松的成名之战

    1592年,仄静多时的明代北部内地,发作了触动没有小的宁夏之役。从受古投降而去的年夜将拜,果为好处成绩而取舍官逼民反。明代为了将之***,而多少乎动用了齐国一半以上的灵活军队。包含厥后申明近播的悍将李如紧,也依托那次和平而敏捷蹿起。多重盾盾 做为华夏取草本权力的少期推锯疆场,宁夏及四周的河套天区,历

  • 无缘展开对决的名将:蒙恬、韩信、徐达、李如松上榜

    正是因为有名将的存在,战争才更加精彩,也更加有看点。不过,令人深感遗憾的是,在同一时代,相互敌对双方的许多名将却没有机会展开巅峰对决,以致让后人浮想联翩。那么,如果这些名将能够相互对决的话,结果会是如何呢?其中秦朝的蒙恬、汉朝的韩信均榜上有名。第一对——蒙恬VS项羽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各路诸侯纷纷揭竿

  • 万历三大征之首:宁夏之役!悍将李如松的成名之战

    引言 在上回书中,咱们讲到了明军攻打叛军驻守的城池不利,今日咱们继续来看这种战争的后续。仗打到这个时候,城中妇女、宝物,已被搜刮殆尽,但叛军仍然没有停止行动,许多人无辜而死。总督魏学曾征讨叛军两月而未能成功,心里感到非常着急。有人建议引诱叛军伪总兵刘东旸、伪右副总兵许朝,离间他们与叛军谋主哱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