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在位40年创下三国纪录,凭借的是什么?

刘禅在位40年创下三国纪录,凭借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95 更新时间:2024/1/16 9:12:55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二十四日,蜀国白帝城永安宫内外,笼罩在一片悲凉而压抑的气氛中。汉昭烈帝刘备,在荆州失守、关羽张飞遇害、伐吴之战经受大败等一系列打击下,终于重病缠身,来到了弥留之际。

刘备一生有三个儿子,刘禅刘永刘理。此外还有一个养子刘封,但因为刘封在荆州之战中畏敌怯战,未及时出兵援救关羽,刘备一怒之下把他杀掉,因此继位人只能在刘禅刘永和刘理之间产生。刘备权衡一番后,按照立嫡以长的古训,把身为嫡长子的刘禅立为蜀汉下一任皇帝。

别看刘禅当上皇帝,但他小时候却过了好几年苦日子,小小年纪历尽艰辛。刘禅生于公元207年,刘备当时正处在事业低谷期,兵微将寡没有立足之地,被迫寄人篱下,暂时在荆州刘表的地盘栖身。

公元208年,刘禅刚满一岁,就遭遇曹操大军南下,与刘备在长坂坡混战一场,结果刘备大败亏输,狼狈而逃,把刘禅母子都置之不顾。多亏忠勇无匹的赵云舍命相救,方才从万马军中救出刘禅。因此刘禅这个帝位得来的也是颇不容易。

刘禅登基之时,还是个16岁的少年,懵懂无知少不更事,而当时的蜀国正面临一场空前绝后的巨大危机,蜀国赖以立国的吴蜀联盟也已破裂,北方的曹魏虎视眈眈,蜀国军备实力又在接二连三的大败中遭遇重创,用诸葛亮的话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幸运的是,蜀国还有诸葛亮独撑危局,他一步步修复吴蜀联盟,让蜀国休养生息,逐步恢复元气,平安度过危机。但千钧重担都压在诸葛亮一人身上,连续数十年如一日,终于积劳成疾,在公元234年溘然长逝。蜀国再一次面临严重危机,刘禅再度面临严峻考验。

然而令人愕然的是,世人眼中一脑袋浆糊的刘禅,最终却奇迹般地一次次履险如夷,在诸葛亮去世的情况下,他仍然能很好地驾驭蜀国,蜀国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切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运转。

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到公元263年蜀国都城被邓艾攻破,前后一共在位整整四十年,创下了三国时期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纪录。比较起来,三国时期的十几个皇帝中,刘禅被公认为最无能的一个,但他的在位时间却无人可比,在位时间较长的孙权和晋武帝司马炎,都比他要少了十几年。

刘禅在位期间看似非常平庸,但却能维持这么长的在位时间,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有人认为刘禅寿命长,但这仅仅是一方面,刘禅如果没有两下子,绝不可能驾驭着蜀国一次又一次冲过激流险滩,让蜀国长治久安维持四十年的统治。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比刘禅在位时间更久的也不过寥寥十余人。因此可以断言,刘禅的能力被人低估了。

那么,刘禅为什么能维持如此之久的统治?他到底有什么本事?众说纷纭各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刘禅之所以当四十年太平天子,答案就一个字:“仁”。纵观刘禅在位期间,虽然文治武功乏善可陈,但对这个“仁”字做到了极致。

刘禅对大臣仁慈,杀字轻易不出口,他在位40年间,经他亲自下旨杀掉的,貌似只有李邈和刘琰二人,二人还都是犯了明显过错,并非冤杀。他驭下宽仁,姜维九伐中原,胜少败多,寸土未得,白白让蜀国伤兵损将,这要在魏吴两国,战败将领必须要承担责任,但刘禅却始终信任姜维,宽宏大量,从未计较,始终让姜维手握重兵步步高升。臣下们有这样仁义的君主,自然会竭忠尽智效忠他。

公元263年,魏国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刘禅眼看大势已去,不忍再让蜀国军民白白送死,于是开城投降,虽然使得自己失去皇位,落下千古骂名,但对于蜀国老百姓而言,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当时天下纷争,战乱连年,百姓受尽刀兵战火之苦,天下一统已成民心所向。刘禅牺牲一己之私,以体恤黎民,仁爱胸怀确实令人感佩。

正是刘禅一以贯之的“仁”字,使得他深受蜀国军民百姓一致拥护,最终才能创造了稳坐皇位四十年的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学了刘邦的一个恶习,这是蜀汉失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古代皇帝中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他出身微贱草根,却从一无所有完成到富有天下的华丽转身,从人人都看不起的底层无赖,一跃成为万众仰视的大汉皇帝,其雄心和才干,确实非一般人所能望其项背,千载之后仍然令人叹为观止。但刘邦自幼家境贫寒,不读诗书,从未收到过良好教育,长大后混迹江湖,结交了很多

  • 蜀国隐藏最深的智者,诸葛亮都经常请教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四川成都南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武侯祠,是后人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造的祠庙。作为诸葛亮的主公,刘备在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他们是蜀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十四个文臣。这十四个文臣,分别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

  • 朱元璋的心里阴影:一件小事左右了他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这位开国帝王,自称起自布衣,托迹缁流,掠入行伍,适天下大乱,遂起兵滁州。这当然都是拣好听的说,他明白,当过和尚,当过兵痞,游方讨饭,打家劫舍,并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他在自撰《朱氏世德碑记》的文中,总是强调“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其实,他只是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民”,与土

  • 明朝朱元璋为何要一手搞限娱令 一手树典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九年(1411年)七月初一,英明神武的明成祖朱棣不知哪根神经受了刺激,颁布了一项基本国策:“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除依律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者不禁外,但有亵读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但凡查出违规者,杀他全家。网

  • 帮助朱棣夺得皇位的雇佣兵朵颜三卫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这个朝代差不多每个皇帝都有那些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传奇。就说说永乐帝朱棣吧,他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燕王,也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四叔,但同时他也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皇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这次夺位之中,有一支很厉害、很变

  • 郑氏家族“皇”粱梦:想成独立王国做清朝藩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66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38年后,其总督向郑成功投降。郑成功以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被载入史册,被尊为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一人生壮举被放大得尽人皆知,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郑成功是忠于明朝的,是因为不肯降服灭亡大明帝国的清政府,不肯剃发不肯易服,才跑到孤岛上以图恢复大明朝的英雄。其实,郑

  • 这位国君霸占下属妻子 却提拔他给自己当司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给大家介绍春秋时期的一位诸侯:齐懿公。这个人是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儿子。齐桓公在的时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九次跟诸侯开座谈会。牛得不得了,但死是死得很惨的。因为家庭教育没抓好,老年时六个儿子忙着抢班夺权,把生病的齐桓公关在宫里,齐桓公是活活饿死的。网络配图公元前609年,齐懿公到申池游玩。齐懿公没

  • 揭崇祯帝临终遗言内容:为何如此痛恨文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毅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朱由检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

  • 为何风流才子苏东坡在司马光和王安石间左右为难?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道东坡红烧肉,让人记住了这位吃货中的大文豪。其实,苏轼何止是吃货,简直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其在文艺各领域才学、成就之全面、精湛,放眼全世界亦罕见。然而,尽管如此全能,却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因“满肚子装着不合时宜”,与当时旧党、新党均政见不同,无数次被贬至杭州、密州、

  • 秦始皇死亡之谜另藏惊天秘密:并非病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或许秦始皇注定是一名历史上的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图片来源于网络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