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和是太监之身,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下西洋的首领?

郑和是太监之身,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下西洋的首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37 更新时间:2024/1/17 4:10:55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一件家喻户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我国乃至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

“郑和下西洋”始于明初永乐年间,前后共经历七次,最后结束于英宗正统初年,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之久。这次航海活动,是大明王朝一次实实在在的外交活动。而太监之身的郑和,凭什么能够被永乐皇帝钦点的为这一重要外交活动的首领,成为天朝上国的首席代言人?这似乎会给人一种我天朝上国无人的感觉。其实不然,永乐皇帝选择郑和绝非冒然,而是经过反复斟酌而选定的最佳人选。

跟随朱棣靖难起兵立有战功,深得朱棣信任

我们单从结果来看,朱棣策动靖难之役是值得的,更是成功的。但就当时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起兵造反之初,朱棣仅凭一隅之地而抗击全国之力,无异于铤而走险,就是一场豪赌。因此,靖难初期,可以说是燕王府里全民皆兵,连朱棣结发之妻徐王妃,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都亲临守卫燕京城前线,可知朱棣一方战斗的惨烈程度与岌岌可危的形式。

郑和作为从小便跟随朱棣的家奴太监,自然也要投入战斗,而且是跟随朱棣在前线。在郑坝村之战中,郑和以一支奇兵突袭李景隆大军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朱棣甚是喜悦。对于这位年轻小太监来说,真是一战成名,朱棣亲自赐名郑和,就此开了他建功立业的人生模式。

事实上,在朱棣靖难过程中,很多太监都立下战功,例如王景弘、侯显等人,都是以战功得到朱棣的信任而被委任为“下西洋”团队的核心成员。

净身之人,更适合完成航海事业

即便是在技术相对发达的今日,出海航行这份工作,不但需要忍耐苦闷和家人分离苦涩,而且更是危险性相对较大。由此可见,在大明王朝初期,航海技术与科技比较落后,经验几乎为零,甚至是海盗丛生的条件下,出海造访是一个“寂寞聊赖与惊险刺激捆绑式”的事业。

然而,这份事业又必须得是深得皇帝信任之人才可以担当。因为,这次下西洋对于永乐皇帝朱棣本人以及大明王朝都十分重要,其政治目主要有两个:

主要:建立南洋外藩属国朝贡体系。关于这一体系的原因,我们下文再述。

次要:寻找建文帝下落。这一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明史》之中就采信之。

无论是寻找建文帝还是建立外藩属国朝贡体系,都绝非一般庸才可以完成。但如果只看能力选人,而被选之人倘若有才无德,在与外界联络过程中夹带私货,弄不好大明王朝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信任是永乐皇帝选人的基础,而能力是选人的必要条件。

而反观当年跟随朱棣起兵靖难的近臣,这些能够让永乐皇帝信任的亲信之臣,大都已经封爵拜相,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试问这些人谁又会愿意从事这样“苦行僧”一般且危机四伏的事业?不情愿而硬为之,一定是不会全力以赴,如此整个下西洋事业必然不能进行到底。

而郑和等人,正因为从小净身而孑然无所牵挂。同时,这些人在靖难过程中表现出的忠诚,让永乐皇帝对宦官十分信任。尤其是靖难之后关于军事监控方面,永乐皇帝对宦官的依赖信任程度,远超出了当年那些嫡系干将。这样的背景下,太监之身的郑和、王景弘以及侯显等人,组成了“下西洋”的核心领导班子,这也就不难理解这位永乐大帝的良苦用心了。

郑和自身条件很优秀,足以担此重任

前文提及,能力是完成下西洋壮举的必须条件,那么下文就来聊一聊郑和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先看郑和外貌与智商。根据《古今识鉴》、《昆阳马公墓志铭》等,对郑和形容有所描述,“身长七尺,腰大十围”,“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知道郑和虽然为太监,不但身材魁梧,而且才智过人,绝非跌份的“娘炮”形象。

再看宗教信仰之优势。代表天朝上国,仅靠外貌肯定不行,怎么沟通也是个重要问题。虽然史书上没说郑和会外语,但郑和信奉回回教,也就是伊斯兰教,同时又亲佛教,这与东南亚很多国家宗教信仰相同。此外,郑和副手侯显乃藏族,懂佛教。宗教信仰之间无隔阂,可以更好沟通。

而照比形象、才智与宗教信仰优势,郑和真正过人的实力是懂得军事。实际上,这才是朱棣选择郑和的最为重要之原因。

承接上一段落,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建立在藩属国朝贡体系,那么大明王朝为什么建立外藩属国体系?就是因为这一体系可以有效的避免本土被外部(族)入侵。

而以天朝上国自居(确实有如此自居的资本)的我国大一统王朝,建立外藩属国朝贡体系的方式,通常以怀柔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而朱棣给郑和等人的命令也十分强硬而明确,主体意思就是:能够乖乖臣服最好,否则打到对方臣服为止。

实际情况是,郑和团队以天朝上国的强大实力为坚强后盾,并以极有诱惑力的金钱加以收买,很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纷纷表示愿意臣服大明王朝。但是,个别国家或地区,在个别时候表示不服,企图以武力对抗郑和船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一次下西洋时平定苏门答腊旧港海盗头目陈祖义,以及第二次下西洋时平定锡兰(今斯里兰卡)的作乱。

尤其是第一次清缴海盗头目陈祖义意义更为重大。陈祖义虽然祖籍广东,但是他并不情愿接受中央朝廷的控制而选择铤而走险。最终,郑和利用其内部分歧,里应外合给予军事打击,从而将其势力瓦解,并且在旧港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侨民管理保护机构”——旧港宣慰司。这对于大明王朝海外藩属国朝贡体系建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更是成为后续华人下南洋的一个重要集结地与中转战,其意义影响至今。

而第二次与锡兰之战,可谓是敌众我寡,短兵相接。这次战斗虽然规模不算太大,但却体现了郑和极高的军事指挥能力,从而做到化险为夷,具体过程不做赘述。

郑和最终也果然不辱使命,为大明王朝缔造了一个完整的南方海外藩属国朝贡体系。只可惜英宗之后,大明王朝国力开始衰退,加之北方蒙古对大明王朝的重创,导致中央朝廷对这一体系的藩属国,控制程度逐步弱化,最终导致体系的最终瓦解。而之后的大清王朝,正是以大明王朝疲于应对北方霍乱为前车之鉴,确立其外藩属国朝贡体系的建立主要在北而不在南的基本国策。因此,“下西洋”这一壮举之后再无继往开来,所以国学大师梁启超慨叹“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事实证明,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选人与用人是正确的。郑和等人不但很好的完成了中央朝廷委任的建立外藩属国朝贡体系之重任(但建文帝确实没找到),更是将中国封建时代的航海航线最远拉到了非洲大陆,成为我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才真正是“郑和下西洋”,乃我国封建史上,空前绝后之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楚国末代君王负刍,接手个烂摊子,背负了亡国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楚国末代君王负刍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224年,楚王负刍四年,秦国大将王翦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楚。此时的天下是什么形势?之前一年,秦将王贲水淹大梁,魏国破。之前三年,秦克赵国,俘获赵国末代君王赵王迁。之前五年,秦灭韩国,开始了一统天下的步

  • 晋朝皇后贾南风真的制造了八王之乱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八王之乱真与皇后贾南风有关?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90年,晋武帝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成为晋惠帝。由于晋惠帝是个白痴,无法执政,因此朝堂是由其外祖父杨骏辅政。然而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不愿看到中央大权旁落,于是她与中侍从官阴谋策划,秘密召集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同时

  • 耶律休哥为什么会在徐河之战中惨败?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耶律休哥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之前写了过,北宋在岐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后,宋军精锐部队遭受重创,无力保护北部边境,辽人在战后大肆劫掠,百姓饱受其苦,不过辽人还是给了北宋机会,辽统和六年、七年,也就是宋端拱元年、二年,宋辽爆发了唐河、徐河两次战役,这两次都是辽军战败,耶

  • 历史上忽必烈登基后有什么样的功绩?对他的评价为何高于窝阔台、蒙哥两代大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忽必烈。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星海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帝王将相,可这无数的帝王将相之中,并不是每个都能够做到彪炳史册,能够称得上杰出的,却是门罗可雀。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朝代能够做到出一位杰出君主,便实属很不容易。因为,后世的学者与史书,对于君主的评定标准是极其严格

  • 赵匡胤为何能脱颖而出发动陈桥兵变,从而登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各方面并不突出,为何能登基称帝开创大宋300年基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黄袍加身”的故事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说的就是大宋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开启两宋三百年基业的故事。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之前已经为年幼的儿子铺平了道路,选了三

  • 三国猛将张辽的实力如何?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猛将张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风云变化,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尽管有些人并不如明星一般皎洁璀璨,但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依旧占据着一席之地。有个将军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将三国的顶级头头给伤害了个遍,他又是谁呢?在汉朝的北

  • 息妫是什么人?能倾倒3位国君的她有什么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息妫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她出生于混乱的春秋时期,是位绝色美人,倾国倾城世间罕见。但也是因为她而引发了三国之间的战争,间接的导致了两国的灭亡。最终郁郁而终。她就是春秋时期的绝色美人,息国国君夫人息妫。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倾国倾城的她也没有逃过命运的羁绊坎坷多舛。她本就

  • 两国皇后羊献容的晚年,跟前半生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两国皇后羊献容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羊献容,出身世家的贵小姐,先后做过两个皇帝的皇后,前半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而后半生却被一个皇帝宠成了仙女。羊献容是西晋尚书令羊玄子的女儿,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的贵小姐,因为西晋动荡的局势,被迫嫁给了西晋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武帝司马炎统

  • 马可·波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历史上的他真的是个间谍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马可·波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3日,中国元史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罗马教皇之命,从威尼斯来到元朝上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在元朝供职的17年间,马可·波

  • 宋徽宗为何要烧毁《资治通鉴》?这本书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徽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书籍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再提,而在古代则出现过好几次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进行的焚书。其中我们最为熟知大的就是始皇帝对于焚书事件的处理。而之后的宋朝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宋徽宗。他想要销毁的书是司马光写的,而这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