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身居宰相却无所作为 为何死后仍被万人称颂

他身居宰相却无所作为 为何死后仍被万人称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13 更新时间:2023/12/5 5:28:15

作为汉初的开国功臣,他武能攻下二国一百二十二个县,文能把齐国治理得四境安宁,宇内称颂。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自从当了三年宰相,除了每天和朋友喝酒吃肉,几乎是无所作为。可是他去世后,却获得君王名臣大儒甚至小老百姓的称颂,成了公认的千古贤相。

汉惠帝二年(前193年),宰相萧何病危,眼看着就快不行了。可是国家大事不能被耽搁啊,于是汉惠帝就让萧何推荐一个可用之人。萧何想也不想地脱口而出说:“曹参!”汉惠帝一听,思考了一会儿,便宣曹参进京了。

网络配图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这曹参当宰相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一把火都没点着啊。且不说他没有颁布什么新的措施纲领,就是整天无所事事,喝酒吃肉的也让汉惠帝看不下去了,于是便召见曹参,想要责备他。曹参知道汉惠帝心里是怎么想的,就问:“陛下,您觉得您和高祖比,哪个更圣明?”汉惠帝哪敢在他爹面前称大呀,于是回答道:“我怎么敢和先帝比呢?”曹参又问了:“那陛下您又觉得我和萧何比,谁更贤能?”这话一出,汉惠帝立马说道:“你比萧何差了一点。”然后曹参就说了:“陛下,既然您比不上高祖,我比不上萧何。那么,我们只要按照他们定下的规矩做事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自己折腾呢?”汉惠帝听了这话,思考了半天,竟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答道:“确实如此,那就这么办吧……”于是曹参便接着喝酒吃肉,偶尔摆摆玄龙门阵,宰相当得不要太舒服哦。

可是问题来了,曹参并非无能之辈,他能力出众又极聪明睿智,那他为什么会凡事都按照萧何定的规矩来呢?就说他之前在齐国吧,那时候齐国是一穷二白,全靠他他拨乱反正,颁布法令制度,才使得齐国变成诸侯国中一等一的富庶强国。而且更为奇怪的事,在萧何病重的时候,曹参早就让家里人做好进京的准备了。连家里人都搞不明白他要进京做什么,他却自信地说萧何去世后宰相一定非他莫属。果不其然,萧何放着朝中能力不凡的陈平王陵等人不荐,独独推荐了他。

网络配图

事实上,曹参和萧何几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哥们儿。两人曾一同随刘邦打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刘邦最器重的三个人中有萧何,没有他曹参。同样能力出众,萧何可以得到赏识,他曹参却不能,多少还是有些嫉妒的,毕竟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不如萧何啊。

既然如此,那曹参都当了宰相了却还是不作为呢?而且他不但自己不做事,他还让他的部下都不做事。自从他当了宰相,就立刻把那些追求完美,追求声望的人撵走,而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了质朴又不善文辞的人来当助手。明显的故意而为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总结下来有两个原因。其一,曹参信奉黄老,而黄老的精神就是清静无为,越安静越好。其二,他也不是一味地相信,而是觉得当时的中国经过秦朝的暴政,秦末的反复交战,国不成国,穷困潦倒。想要国富民强,那么首先就得发展经济。而农耕社会要振兴经济,就只有一点,简单粗暴,那就是不要扰民!不要整天没事找事做,苛捐杂税什么的都见鬼去吧!相反,要是给农民自由,让他们放开手脚去生产,那积极性绝对会大大的提高。用不了多久,经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假以时日,百姓富裕了,国家自然也就强盛了。

网络配图

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在当时却没那么容易被理解,曹参心里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汉惠帝不懂啊,更别指望会有其他的人能够理解他的做法了。于是曹参这才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讲出来,果然天才总是寂寞的。

时间证明,曹参大胆的“不作为”是正确的。虽然当时的汉惠帝不懂,但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却懂得曹参的良苦用心,所以他们才会继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开创了历史上有名“文景之治”,也造就了富裕强盛的大汉帝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一碗面片汤舍不得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上每道菜只能吃一口,皇帝为什么只吃一碗饭,乾隆皇帝吃过的面

    道光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了,据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的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慈禧太后每天的开支就将近一千两),弄得内务府堂司各官穷得要死,手下的人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大家都怨声载道。不过,道光的节约效果也未必显著。《清稗类钞》里说,宣宗曾经有件黑狐端罩,衬缎稍为大了点,道光

  • 他屡劝韩信自立 是刘邦最大的潜在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刘邦为什么后悔杀韩信,刘邦建国后首先杀韩信的原因

    秦末汉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在诸多的谋臣猛将中,舌辩之士谋臣蒯通也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在楚汉相争时期,他屡屡为韩信出谋划策。韩信在他的协助下占据了齐国的七十二城,由于此时的刘邦正与项羽在正面战场激战,迫于形势,被迫的加封了韩信为齐王。网络配图此时的韩信所拥有的兵、将、地域都称得上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一

  • 鸿门宴惊魂:项羽是“故意”放走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鸿门宴的故事,鸿门宴的项羽,项羽邀请刘邦赴鸿门宴

    鸿门宴上,成为了项羽和刘邦关键的一次会谈。其实在鸿门宴中,项羽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没有动手,结果最后自己却被刘邦逼到乌江自刎。在当时,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鸿门宴”依然是一个暗含惊心动魄、暗藏刀光剑影的名词,同时,“鸿门宴”也是一个充满了精神分裂气息的名词,它包含了一

  • 乾隆下江南到底是为了寻真爱还是单纯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戏说乾隆金无箴到底爱谁,乾隆下江南带回的女人,乾隆下江南邂逅的女子

    皇帝也是人,即便好色,他们也真爱过;皇帝比任何人都要孤独,他们更需要呵护和爱。当乾隆还是弘历的时候,当孝贤纯皇后还是普通的富察氏的时候。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他们与世间大多数先结婚后恋爱的夫妻一样,相伴着,相爱着,……图片来源于网络那是在雍正五年的七月十八日,七月十八是个好日子。在大吉之日的

  • 汉武帝两大谋臣 东方朔和主父偃可差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方朔巧劝汉武帝,东方朔下场,大汉天子主父偃为什么死了

    长袖善舞,以谋略定国;不善武力,却深得帝王欢心。在大汉王朝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位谋臣能够掩盖这两位的光芒。他们就是东方朔和主父偃。很多人分不清东方朔和主父偃,以为主父偃是东方朔步入朝堂之后改的名字,那可大错特错了。网络配图首先,东方朔和主父偃出现的时期不同。汉武帝刘彻战胜叔叔梁王,登上帝王之位之前,他

  • 村妇变皇后还生出千古一帝 她是怎样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玉帝女儿要一直投胎吗,大汉之千古一帝,康熙配得上千古一帝吗

    由村妇变皇后,还生出了千古一帝,这样的女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了,她就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王娡的家乡是今天陕西扶风县槐里镇,母亲叫臧儿,是原来的燕王臧荼的孙女。燕王臧荼是秦末汉初,群雄并起时候项羽册封的诸侯王,后被汉高祖刘邦击败杀死。可见王娡也曾是名门之后,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到王娡的时候,她基

  • 中国唯一的“色戒”皇帝梁武帝为何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有没有一个城市,我国是唯一,唯一的地方

    萧衍取得帝位后,陶醉兴奋不已,滋长出新的贪欲与幻想。他心里寻思:我萧某人既然能由所谓一介布衣而变成一国之君,也会有可能由凡胎之身变成佛国菩萨。在这种蒙昧意识的支配下,他才对佛教如醉如痴,信奉不已,并不惜“色戒”。网络配图红潮网综合:南朝时期的江南,佛教寺庙空前繁多,一度出现十余万僧民在香烟缭绕的殿宇

  • 他对他有提携之功 为何只因一件小事就翻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身边的一件小事300字,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他只是一个人却做了超越人的事

    他,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因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而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从小聪慧过人,酷爱读书,过目不忘,后因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们就是欧阳修和王安石。欧阳修大王安石十四岁,王安石进京以文结识欧阳修的弟子曾巩,结为挚友,曾巩觉得王安石文采过众,便

  • 这么一个牛人竟然杀过最高统治者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史上最能干的皇帝,第一位人皇,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十个皇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可以说在权力的金字塔上,皇帝是站在金字塔最顶尖的那一个。俯视众生,拥有着无上的权势与财富,随手便可以决定其他人的生死与命运。可是站得越高,就意味着危险越大。凌迟碎剐之罪了,何况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杀两个更是有点不可思议,难

  • 项羽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天下第一多情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是因为虞姬失败的吗,虞美人项羽同人文,项羽和虞美人的故事

    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尽管在始皇不可一世的声威下,迁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虞姬和项羽在一起之后,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梁叔侄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揭起了义旗,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虞姬随军行动。网络配图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在项羽凯旋归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