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一碗面片汤舍不得吃

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一碗面片汤舍不得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1/18 1:59:17

道光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了,据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的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慈禧太后每天的开支就将近一千两),弄得内务府堂司各官穷得要死,手下的人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大家都怨声载道。

不过,道光的节约效果也未必显著。

《清稗类钞》里说,宣宗曾经有件黑狐端罩,衬缎稍为大了点,道光便令太监拿出,四周添皮,内务府报告说这样改一下的话需要上千两银子,道光听后大惊,忙不迭的说不用改了。道光有条套裤,膝盖的地方不小心弄破了,后来就让内务府的人在上面缀了一圆绸,即所谓的“打掌”。大臣们见了,纷纷效仿,也在膝间缀一圆绸,竟然风行一时(现在还有休闲西装在肘部处钉一圆布,大概出于防磨的考虑,抑或美观?其源头可能来至于此)。

网络配图

道光有一次召见军机大臣,正好大臣曹正离御座近,道光见其缀痕,便问:“你这套裤也打掌了啊?” 曹文正说:“改做太花钱,所以还不如补缀一下。”道光问:“你打掌要化多少钱啊?” 曹文正说:“要银三钱。”道光大吃一惊:“外面东西是便宜啊,我这里内务府说要银五两。”

这时,道光对内务府的人起了疑心,便又问曹文正:“你家吃的鸡蛋,要多少钱啊?” 曹文正是个聪明人,他怕得罪内务府的人,便诡称:“臣小的时候患气病,从来不吃鸡蛋,所以我也不知道鸡蛋的价钱。”

幸好曹文正没说。在乾隆朝的时候,有一次早朝,乾隆问大臣汪文瑞:“卿这么早来,可在家里吃过点心?”汪文瑞答:“臣家里穷,每天早上不过吃四个鸡蛋而已。”乾隆愕然,说:“鸡蛋一枚,需要十两银子,我都不敢吃那么多,你一天吃四个,还敢说自己穷?”汪文瑞知道内务府的人搞鬼,但也不敢明说,只好敷衍说:“外面卖的鸡蛋,都是些残次品,没法和上供给宫中的相提并论,所以我买的都是些便宜的,不过几文钱罢了。”

《清室外纪》里说,道光到了老年,越是小气。宫中膳品,本沿袭旧例,有时候道光想吃某样东西了,但听说这东西太贵,往往又忍住,不让宫里的人去买。后来慈禧太后也小气,但她的小气是抠门,喜欢存钱,而道光的小气是根本就不消费。

网络配图

道光的禁欲不消费,弄得内务府的人大为头疼,怨言多多,不过,他们还是有办法来对付道光的。有一次,道光想吃片儿汤,让内务府的人按他说的制法去做。内务府报告说,若是按皇上的做法,就必须另盖一间厨房,并请专人来负责,这样的话,请上面拨经费六万两来办理此事,另外,还需要一万五千两的维护费。道光听后眉头一皱,说:“朕知道前门外就有一饭馆,能做此汤,每碗不过买四十文。算了,以后每天就让太监去买吧。”

过了几天,内务府的人报告说,前门外的饭馆已经关了,原因不明(估计里面大有文章)。道光叹道:“朕来不为口腹之欲,而滥费国帑,没想到朕贵为天子,而想吃一碗片儿汤都办不到,真是可叹啊。”

内务府的人其实是想找个借口来造个厨房,这样的即可以此中饱私囊,最后伎俩没有得逞,弄得道光帝连碗片儿汤都吃不到。后来同治皇帝大婚的时候,要买一个皮箱,在市场上顶多不过十几两银子,但最后报销的时候竟然达到上千两。

网络配图

《南亭笔记》卷一也曾说,咸丰亲政的时候,和他父亲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请求换个门算了,咸丰没批准,说修理一下可以继续用。后来门修理好了,报上来说费银五千两。咸丰大怒,要讯问有关人员是怎么一回事。内务府的人见咸丰认真,慌忙说数字报错了,是五十两,这事才算了结。

另有一次,咸丰有一条新的杭纱套裤,因不小心烧了个约蚕豆瓣大的窟窿,左右太监说丢了吧,咸丰再三惋惜,说:“物力艰难,弃之可惜,尽量给补补吧。”咸丰后来才知道,这样补一下,下面的人竟然报销了数百两银子。咸丰慨然叹曰道:“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况是奢侈呢?”

《南亭笔记》也曾记载,阎敬铭做军机大臣的时候,见内务府承办一百个皮箱,每箱报价银子六十两。阎敬铭大为惊讶,便上奏慈禧太后说:“外间购买皮箱,每个至多不过六两,内务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太后摇头说:“恐怕没这么便宜吧。” 阎敬铭知道真相,坚持说就是这个价格。慈禧太后也是小气人,便说:“既然如此,半月之内,你就试着代我买一百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他屡劝韩信自立 是刘邦最大的潜在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刘邦为什么后悔杀韩信,刘邦建国后首先杀韩信的原因

    秦末汉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在诸多的谋臣猛将中,舌辩之士谋臣蒯通也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在楚汉相争时期,他屡屡为韩信出谋划策。韩信在他的协助下占据了齐国的七十二城,由于此时的刘邦正与项羽在正面战场激战,迫于形势,被迫的加封了韩信为齐王。网络配图此时的韩信所拥有的兵、将、地域都称得上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一

  • 鸿门宴惊魂:项羽是“故意”放走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鸿门宴的故事,鸿门宴的项羽,项羽邀请刘邦赴鸿门宴

    鸿门宴上,成为了项羽和刘邦关键的一次会谈。其实在鸿门宴中,项羽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没有动手,结果最后自己却被刘邦逼到乌江自刎。在当时,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鸿门宴”依然是一个暗含惊心动魄、暗藏刀光剑影的名词,同时,“鸿门宴”也是一个充满了精神分裂气息的名词,它包含了一

  • 乾隆下江南到底是为了寻真爱还是单纯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戏说乾隆金无箴到底爱谁,乾隆下江南带回的女人,乾隆下江南邂逅的女子

    皇帝也是人,即便好色,他们也真爱过;皇帝比任何人都要孤独,他们更需要呵护和爱。当乾隆还是弘历的时候,当孝贤纯皇后还是普通的富察氏的时候。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他们与世间大多数先结婚后恋爱的夫妻一样,相伴着,相爱着,……图片来源于网络那是在雍正五年的七月十八日,七月十八是个好日子。在大吉之日的

  • 汉武帝两大谋臣 东方朔和主父偃可差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方朔巧劝汉武帝,东方朔下场,大汉天子主父偃为什么死了

    长袖善舞,以谋略定国;不善武力,却深得帝王欢心。在大汉王朝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位谋臣能够掩盖这两位的光芒。他们就是东方朔和主父偃。很多人分不清东方朔和主父偃,以为主父偃是东方朔步入朝堂之后改的名字,那可大错特错了。网络配图首先,东方朔和主父偃出现的时期不同。汉武帝刘彻战胜叔叔梁王,登上帝王之位之前,他

  • 村妇变皇后还生出千古一帝 她是怎样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玉帝女儿要一直投胎吗,大汉之千古一帝,康熙配得上千古一帝吗

    由村妇变皇后,还生出了千古一帝,这样的女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了,她就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王娡的家乡是今天陕西扶风县槐里镇,母亲叫臧儿,是原来的燕王臧荼的孙女。燕王臧荼是秦末汉初,群雄并起时候项羽册封的诸侯王,后被汉高祖刘邦击败杀死。可见王娡也曾是名门之后,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到王娡的时候,她基

  • 中国唯一的“色戒”皇帝梁武帝为何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有没有一个城市,我国是唯一,唯一的地方

    萧衍取得帝位后,陶醉兴奋不已,滋长出新的贪欲与幻想。他心里寻思:我萧某人既然能由所谓一介布衣而变成一国之君,也会有可能由凡胎之身变成佛国菩萨。在这种蒙昧意识的支配下,他才对佛教如醉如痴,信奉不已,并不惜“色戒”。网络配图红潮网综合:南朝时期的江南,佛教寺庙空前繁多,一度出现十余万僧民在香烟缭绕的殿宇

  • 他对他有提携之功 为何只因一件小事就翻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身边的一件小事300字,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他只是一个人却做了超越人的事

    他,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因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而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从小聪慧过人,酷爱读书,过目不忘,后因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们就是欧阳修和王安石。欧阳修大王安石十四岁,王安石进京以文结识欧阳修的弟子曾巩,结为挚友,曾巩觉得王安石文采过众,便

  • 这么一个牛人竟然杀过最高统治者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史上最能干的皇帝,第一位人皇,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十个皇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可以说在权力的金字塔上,皇帝是站在金字塔最顶尖的那一个。俯视众生,拥有着无上的权势与财富,随手便可以决定其他人的生死与命运。可是站得越高,就意味着危险越大。凌迟碎剐之罪了,何况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杀两个更是有点不可思议,难

  • 项羽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天下第一多情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是因为虞姬失败的吗,虞美人项羽同人文,项羽和虞美人的故事

    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尽管在始皇不可一世的声威下,迁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虞姬和项羽在一起之后,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梁叔侄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揭起了义旗,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虞姬随军行动。网络配图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在项羽凯旋归营时,

  • 有卧龙凤雏辅助,刘备为什么没能夺取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凤雏什么时候加入刘备,刘备卧龙凤雏没得天下,刘备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

    1、性格宽厚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弘之子。从性格上来讲,刘备为人弘毅宽厚,知人待士,仁爱有度,能得人死力。在进发江陵时携民渡江可见一斑。但就是因为他的这个性格的极致,导致了他做事优柔寡断,遇事犹豫不决。作为一个帝王,必然是强悍雄杰之人,盖世之枭雄,得势时能居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