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巩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为什么能位列唐宋八大家?

曾巩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为什么能位列唐宋八大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4/1/24 10:09:39

曾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唐宋八大家很多人都是比较熟悉的了,对于其中有哪些人,很多人也对他们的名字都是可以倒背如流的,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个很多人只知道名字,却并不了解的人物,那就是曾巩。其他所有的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不管是从文学来说,或者是从他们的政治经历来说,很多人都非常了解,在各方面也都是人们很熟悉的,唯独只有曾巩,语文课本上面也没有什么他的文章,自然也无从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他的知名度相对来说是所有人里面最低的一个了,但是为什么他却能够入选唐宋八大家之一呢?曾巩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入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右人,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2.为何曾巩能入选唐宋八大家

事实上,由于我们学唐宋八大家的东西大多来源于小学初中,教育部选的更多的是欧阳修、苏轼他们的,而且要求全文背诵。我印象里曾巩的文章就选了一篇《墨池记》,还只是要求熟读全文的。

但是,历史上对曾巩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比如秦观就说:“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诗冠古今,而无韵者殆不可读,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曾巩文章冠绝天下,这是没问题的。至于说曾巩的诗写的不工整,毕竟评价的人是秦观,写诗词看谁都是渣渣。那么,曾巩的诗写的怎么样呢?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说:“远比苏洵、苏澈好,七绝有王安石的风致。”这个评价就算可以了吧。

那么,曾巩的文章究竟好在哪呢?我们还是以墨池记》为例:“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与苏轼不同的是,苏轼写东西喜欢对景色进行那种大气磅礴的描写,这地方风景秀丽,大雾横江,水波接天……但是曾巩写墨池是想干嘛呢?原来是在临川这个地方,有个叫王君的教书先生,想让曾巩写篇东西,鼓励一下当地的读书人。所以曾巩在写的时候,居然一个字的废话都没:

1. 墨池在哪;为什么叫墨池?和王羲之是什么关系?——据说王羲之练字,但可能是谣言。

2. 那么,王羲之真正的品质是什么呢?——“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3. 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这是一篇完美的公文。我们在生活中,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领导对公众……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东西,但平中出奇,并不容易,而曾巩的文章,清一色是这个特点。

这么说吧,如果你读苏轼的文章,感觉像是在看林志玲,美则美矣,但不是你老婆。而曾巩文章则是:你读了就知道,他真的是你最好的合作伙伴,有一说一,非常稳。毕竟在我们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靠谱的人总是最可爱的。

所以曾巩的文章,一直被历代的才子吹爆。说到底,写鬼容易,把人的事情写明白了,这才是真·大家。

3.曾巩都有哪些成就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实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旨在散文上贡献巨大。他们八人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所以,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带来深远的影响。

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实至名归,下面列出四点理由:

北宋嘉祐元年,苏轼应试文章本为第一,因欧阳修坚信其为自己的学生曾巩而作,为避嫌故擢为第二,由此可见曾巩的文章可与苏轼比肩,此为其一。

其二,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其三,曾巩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说了唐宋八大家实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曾巩的一生,成就很多。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尤为突出。他积极参与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他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又称其文“纡除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盛庸:靖难之役第一名将,最后被迫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明朝初期,燕王朱棣造反,一路上势如破竹。就在此时,在建文帝手下有一员大将横空出世,他是谁呢?他就是被誉为明朝建文帝时期,南军第一名将——盛庸。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最终又是为何被迫自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盛庸(约公元1334-1403年),字世用,江西乐平临港镇古田下

  • 北宋名相寇准,为何会落得一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四大名相寇准,北宋宰相寇准的祖籍,寇准的结局怎么样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寇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提到寇准,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毕竟他是北宋著名的宰相,在19岁时就已经参加了科举,还高中了进士,顺利登上了仕途之路,起初只是一个知县,但到了30岁时就已经是二品大官, 之后又成功当了宰相,在仕途之路上升迁一直比较快速,但也经历了三

  • 真实的孟尝君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竟然为了私利而废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孟尝君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说起孟尝君田文,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他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而既然有这样的称号,再加上也一直都流传着很多有关孟尝君的故事,而故事中的孟尝君基本上都是一个很典型的“君子”的形象,换句话说,这么多年来,人们对于孟尝君的印象

  • 固伦荣宪公主是是庶妃所生,那她的封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固伦荣宪公主是是庶妃所生,那她的封号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作为康熙四大妃之一,荣妃马佳氏不仅是最早为康熙生育皇子的妃嫔,也是生育最多子女的妃嫔。从康熙六年到康熙十六年,这十年时间里,荣妃为康熙生育了六个孩子,并且康熙的前十个儿子中,五个都为荣妃所生。所

  • 康熙发现韦小宝是天地会的人 康熙为什么不杀韦小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韦小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鹿鼎记》中,韦小宝脚踩两条船,他表面上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一个小太监,背地里却是天地会青木堂的香主,众所周知天地会是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这个由陈近南领导的反清势力,一直是康熙眼中的心腹大患。后来小皇帝康熙发现了韦小宝其实是天

  • 揭秘:历史上的姜子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国庆档电影《姜子牙》正在上映中,这部电影讲的主要是姜子牙封神大战之后的故事,可以算是《封神榜》的续集。当然,不管是《姜子牙》还是《封神榜》,都是离现实历史有较大差距的神魔文学。那么,姜子牙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真实存在的人物,不

  • 被误解千年的“扶不起的阿斗” 真相竟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人们常说有虎父无犬子,曹操有曹丕,孙坚更是生下孙策和孙权兄弟,唯独刘备,英雄一世,却留下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刘禅真的有那么差劲吗?诸葛亮对刘禅评价较高,赞其“知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而在诸葛亮时期,刘禅对诸葛亮

  • 卖肉人家的女儿竟当上了皇后?她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她本是干养猪、杀猪、卖肉这三桩营生人家的女儿,以一般情形而言,她长大之后,该是嫁给隔壁卖豆腐料理的关某,或是运气好点,嫁给卖牛羊肉这种上等肉品的大户人家张某,运气居中,则是许配给编草鞋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考中公务员的刘某某。然而命运有时候却是相当奇特的,这个女孩居然被选入了掖庭——什么意思呢?在

  • 唐宪宗:一个害死生父赶母出宫的最不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生身父亲如此不孝,唐宪宗不是历史第一人,因为权力的斗争历来相当残酷,利欲尚且熏心,何况九五之尊!父子相残、手足搏杀等案例在历史上非常之多。但是,将生身母亲赶出家门,十年而不去看望,如此忤逆不孝的皇帝,翻遍典籍,也找不到第二个,唐宪宗无疑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个。常言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中国人讲孝

  • 千里马死于伯乐之手他成就了韩信也毁了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有一个叫刘邦,有一个叫韩信。做为史上第一个做行政工作做到“功劳第一”的人,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和韩信是不可能唱歌跳舞快乐多欢欣的。话说,那一年,是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萧何出生在沛丰(江苏徐州丰县),萧何本有希望成为他们县里千百年来职位最高的人,毕竟最后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