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选太子公开征求意见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选太子公开征求意见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48 更新时间:2024/1/29 6:53:09

曹操成为魏王后,马上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选太子。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有制度,那就是立嫡立长,一般的帝王对待这件事都是决定了告诉臣子们就是了,但曹操却在公开场合下征求意见。曹操敢违背汉制称王,对臣子的掌控绝无问题,曹丕等三兄弟为一母所生,且都已成年,也不担心未来继承人坐不住这个王位,那他公开征求意见是所为何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曹操称王后,按年龄排在前面的三个儿子是曹丕、曹彰和曹植,都是一母所生。母亲是卞夫人,自丁夫人之后立为继室。也就是说,这哥儿仨都是嫡子。曹丕说如果他的哥哥曹昂活着,这皇帝位就不是他的;曹操曾经说过曹冲之死是他的不幸却是曹丕兄弟们的幸事,这也说明曹昂曹冲不是早亡都有可能继位为王,但因为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所以不做评论。曹彰是在三兄弟中间,曹操生前他只带兵打仗,似乎没有进入王位继承权的考虑范围。曹操临终,又下诏让曹彰回来,到达洛阳的曹彰向主持丧事大典的贾逵询问先王玺绶,被贾逵顶了回去。是曹彰自己有野心还是曹彰以为曹操有暗示也不在本文议论范围之内,在大臣们看来王位的继承者只有曹丕和曹植,所以大臣们的选边站队也只在这两人之间。

说曹操公开征求意见见于史书记载,《三国志·崔琰传》说:“当时未立太子,曹植有才而受到宠爱。曹操又犹豫不决,用密封的指示征求外面官员们的意见。”崔琰的态度是选择曹丕,理由是曹丕年长。在回复中,崔琰用的是不封口的信件。且不说崔琰的公开答复,就是这种所谓的密令,发放的范围大了,也就很难说是什么秘密了。其他关于曹操和人讨论立继承人问题的记载很多,可以说,这是当时魏国政治的一件大事,选边站队也在魏国政坛上悄然进行。

再来看看两边支持者都是些什么人吧,只说有明确态度的,不说想拉拢的和那些可能的支持者。曹丕这边,老的有贾诩、崔琰、桓阶毛玠、贾逵等人,年轻一代的有司马懿、陈群等所谓的曹丕四友。诸夏侯曹等后面专说。曹植这边不见有老一代的人,年轻一代的有杨修、丁仪兄弟。两代人可能都会有一些人支持曹植,只是有些人可能只是倾向,并没有表明态度。剩下的就是老曹家的人。老曹家大部分人支持曹丕,这从曹丕继位后大家顺序升官可以看出来。中生代的曹休应该是支持曹丕的;年轻一代的夏侯尚、曹真和曹丕一起长大,肯定是支持曹丕的。还有一个夏侯楙夏侯惇的儿子,在曹丕的帮助下娶到了清河公主,不会不支持曹丕,何况他从下就和曹丕要好。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对于老曹家的人来说,两人任谁继位都是侄子兄弟,不参与也就罢了。要说的是两个人:曹彰和曹洪。曹彰肯定是倾向于曹植,但他的倾向并不一定是为了曹植,很可能是为了自己,只有曹植继位,他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曹丕当皇帝后,为了一点小事差点儿处死曹洪,由此有人认为可能是曹洪曾经支持曹植。这样一看,支持曹丕的人大大多于支持曹植的人,即便是在年轻一代也是这样。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曹操是倾向于曹植的,他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来诱导大臣们,看出他的心思从而支持曹植。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认为,曹操是在为曹植寻找顾命大臣,也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变相的托孤行为。曹丕不需要托孤吗?不需要。带兵打仗、留守后方,曹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再加上他是在世的长子,让他继位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曹操没有什么太担心的。或者说他要是开始就认定曹丕,不需要搞得这般复杂,拟个诏令在朝堂上宣布一下就是了。只因立曹植有违传统,毕竟曹植前面还有两位哥哥,所以曹操才会这样的大费周章。只可惜,有名望掌实权的大臣都不认可,只有一个丁氏兄弟势力太过孤单,逼的曹操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

为什么是这样呢?现在有观点认为,曹操就是要反传统,要打破东汉这种士族控制朝局的局面,更为自己改朝换代做一个盖棺论定。而反对的人却是要维护已有的传统,也就是维护已有局面,保住自己的利益。或者更进一步说,你取代汉朝我们认了,但想动摇士族的根本我们不干。在争嫡过程中,曹丕去询问贾诩该怎么办,贾诩的一番话就很有代表性,贾诩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也就是让曹丕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干一个儿子该干的事情。也不过就是这么个事罢了。什么叫“不违子道”?就是大家还是都尊重传统吧。你做的我们认,该是我们的,你也应该认。这儿需要说一下杨修,他不可能被曹魏这个体系所容纳,不管是曹丕还是曹植。因为他的家族就是前朝的,新朝不可能接受他,他越是表现的积极,就越是被曹操所忌。都说曹操是因为放弃了曹植而杀了杨修,可是曹操为什么不杀更加露骨支持曹植的丁氏兄弟呢?还有曹洪,好不容易有一次单独率领数量很多大军的机会,还让一个年轻一辈的曹休“参军事”。就这样曹操还说:“你虽然是个参军,实际上就是主帅。”如果曹洪支持曹植的事情可信,那他是曹家老一代人当中最无能的领军者。只有一个这样的老一代支持者,曹操是不是也只能摇头叹息啊!

看起来,曹操也是改变不了世代的命运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袁术为何在刘备得到徐州后要做第一个发难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兴平元年(194年),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也因此一跃成为一等军阀。按照地缘政治,任何势力的崛起必然引发周边势力的敌视,刘备也是如此。有意思的是,第一个跳出来对刘备发难的军阀不是曾经与刘备交战的曹操和袁绍,而是之前与刘备无冤无仇的袁

  • 揭秘蜀国高官父子俩,被诸葛亮树为榜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忠良信实,思想忠诚纯正,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任用。”这里说到的董允,他不仅得到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他的父亲董和更是被诸葛亮树立为幕僚同侪们应该效仿的榜样。那么,蜀汉国这俩高官父子都做了那些事得到了诸葛亮的高度赞扬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

  • 郭嘉在曹魏是何地位?曹操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汉末三国时期,郭嘉无疑是一位名气远扬的谋士了。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私下结交英雄豪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在东汉末年,郭嘉曾投奔到袁绍麾下。不过,在认

  • 和姜维一起投降魏国的将军都有哪些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大军伐蜀,邓艾自阴平偷袭成功,蜀后主刘禅投降。投降后的刘禅下了一道命令,让大将军姜维投降。姜维投降并不是将士们的心愿所在,于是史书说他投降时“将士咸怒,拔刀斫石”。身为大将军,姜维不可能直接带领所有的士兵,他手下还有高、中、低三个等级的将领,因此,他的投降至少是得到了高级将领的拥护并执行。那么,

  • 孙权和张昭之间的矛盾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称王后想设立丞相一职,众人都认为非张昭莫属,但孙权却出人意料地任命了孙邵。孙权那个理由更是有意思,说丞相事务太多,不舍得过于劳累他。孙邵去世以后,孙权又用了顾雍,张昭终与丞相无缘。后来孙权称帝,张昭向前庆贺,孙权终于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张昭赤壁战前劝孙权投降曹操。那么,孙权和张昭的矛盾仅仅

  • 雍正朝的四位重臣分别是谁?乾隆帝是如何对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一般人提到康乾盛世想到的是康熙于乾隆两位皇帝,但是中间的雍正皇帝也不可忽略。他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是却在康乾盛世中有些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励精图治十三年,

  • 郭孝恪也算是名唐代的大将了,为何却没有受到李世民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郭孝恪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比较陌生,他事实上是唐代的一名大将,他却并没有像别的将军一样千古流芳,相比之下有些默默无闻。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他忠心耿耿的郭孝格合并没有受到他的重视被李世民所提拔重用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孝恪在最初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一样,他凭

  • 玉真公主有何魅力,能让李白王维争风吃醋,还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玉真公主李持盈李氏,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法号无上真,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同母妹,母为窦德妃。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后,母亲窦德妃遇害。在690年李旦被废帝位;景云元年(710年),父亲睿宗复位。李持盈获封昌隆公主。景云二年(7

  • 乾隆而儿子那么多 乾隆为什么偏偏选择平庸的嘉庆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和嘉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清朝,很多朋友喜欢所敬仰的都是康雍乾盛世,其中乾隆鼎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也是很多喜欢专研历史的兴趣所向,不过乾隆后的嘉庆期却慢慢走向下坡路线,而嘉庆皇帝作为乾隆的儿子,代代相传自然是引起很多人的对比。要知道乾隆非常聪明、

  • 乾隆临死前曾告诫嘉庆不杀和珅 嘉庆十五年后才明白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和嘉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谈起和坤这个名字来想来都非常熟悉,他以前是乾隆最宠爱的重臣。因其才华横溢,协助乾隆解决了许多纷繁的难题。和坤的确很聪明,但他也不是个好人,因为他非常贪腐。虽然乾隆早就知道和坤贪赃枉法,但他并不想要祛除和坤,毕竟和坤是能帮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