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有多另类

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有多另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00 更新时间:2024/1/22 4:24:10

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非常大方,逢年过节,都喜欢给大臣们发福利。例如,过年的时候,朝廷重臣会收到20万钱、200斛粮食和近200斤的牛肉。唐朝时期,唐玄宗奖励大臣们的方式比较另类,他喜欢撒钱。例如公元713年九月,唐玄宗让人在承天门楼下撒钱,朝廷官员纷纷哄抢。《旧唐书》云:

己卯,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官及诸司三品已上官争拾之。

在人群中抢钱的还包括三品以上的朝廷官员,穿着官服哄抢,画面感十足。其实,天子撒钱,群臣哄抢,有两种原因,其一,群臣爱财;其二,天子喜欢这样的“繁盛”景象。但如果遇到不爱财的大臣,那景象就完全不同了。例如,明朝明宣宗时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明朝宣德五年,《明成祖实录》编纂完成,明宣宗朱瞻基非常高兴,亲自到国史馆看望诸位翰林编修。翰林院是清流之地,而那些翰林院编修们整日负责编修国史,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明宣宗为了彰显皇恩浩荡,让人抬来几筐金银,当众撒钱,翰林们看到满地的金银,纷纷不顾儒生体面,集体哄抢。为抢得更多,他们有趴到地上的,也有钻到桌子下面,也有相互争执的,场面一度非常热闹。

明宣宗自幼长在深宫,当了13年皇太孙,又当了1年皇太子,他接触的翰林院官员平时都非常斯文,今日一见这种场面,忍不住哈哈大笑。可是,当明宣宗看到一个人时,他的笑容戛然而止。因为众人都在哄抢金银,只有这个人站在那里,岿然不动,甚至连头都不低一下。这个人,名叫李时勉,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明史·李时勉传》云: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

明宣宗看到李时勉不捡钱,指着李时勉,对宦官说了一句:“重赏此人!”最后,明宣宗让宦官停止撒钱,把剩下的钱都赐给李时勉。在古代,皇帝赐物,臣子不能拒绝,李时勉只能收下。

关于明宣宗重赏李时勉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明宣宗敬佩李时勉,所以才决定重赏李时勉的。也有人认为,明宣宗是觉得李时勉不低头捡钱,故意赐他钱财,为了戏弄李时勉。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当天下班时,得到钱财最多的,不是那些哄抢钱财的官员,反而是李时勉。

说起这位李时勉,他是一位奇人,此人因直言善谏,先后两次被关进锦衣卫诏狱,肋骨都断了三根,是一位正直、倔强、视金钱如粪土的文人,有古君子之风。李时勉是江西吉安人,小时候家境贫寒,家徒四壁,冬天寒冷的时候,为了坚持读书,李时勉常常用棉被把自己的脚裹起来,然后塞到桶里保暖。永乐二年,朱棣登基后第一次开科取士,李时勉进京赶考,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朱棣本来十分看重李时勉,无奈李时勉屡次直言劝谏,惹得朱棣十分不喜欢。

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三殿失火,李时勉直言朱棣不该迁都北京,朱棣忍无可忍,将李时勉打入锦衣卫诏狱。一年多之后,“三杨”之一的杨荣为李时勉求情,李时勉才官复原职。明仁宗继位后,李时勉多次向明仁宗提建议,甚至批评明仁宗在国丧期间“接近”嫔妃,明仁宗大怒,直接用金瓜砸向李时勉,砸断了李时勉的三根肋骨,然后把李时勉关入锦衣卫诏狱。从此,明仁宗一病不起,直到明仁宗驾崩那天,还对夏原吉说:“时勉廷辱我!”《明史》:

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明宣宗继位后,李时勉得以官复原职,在翰林院做编修,参与编纂《名称祖实录》。当明宣宗到国史馆撒钱的时候,李时勉的表现,又让自己火了一把。

李时勉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为官清正,治学严谨,74岁时告老还乡,他在国子监的3000多位学生亲自为他送行,说明他的品德和学识为一时之楷模。在明朝,江西出了很多才子和政治家,但李时勉堪为江西人的杰出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被低估的开国皇帝是谁?儿子的名气比他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罗贯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隋炀帝野心勃勃总是想干大事,但他用错了方法,花费太多人力财力在开凿大运河和广建宫殿上,大运河和宫殿都修好之后,他又不休养生息,而是忙着开疆扩土,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对他稍有不满的人都被酷刑对待,老百姓被逼得不得不反。618年4月11日,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同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的真正目标不是李建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斩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虽然历史上总这么说,具体真实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被逼无奈,但事实真的如此嘛,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的李世民刚从边疆平叛回来,准备是第二天去见自己的父亲李渊的,而他的弟弟和哥哥们早就给他准备

  • 康熙如果没有成功擒住鳌拜,孝庄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康熙擒鳌拜时失败,孝庄太后会有什么对策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自古而有,相权与皇权相对立。皇权想要扩大权力,就必须与相权发生争执。自秦皇开辟三公九卿制以来,宰相与皇帝之间因此长期不和。中央集权在唐朝最为出名。唐太宗常常与大臣魏征争辩,他多次对皇后说要想杀了魏

  • 刘邦是怎么认识魏王豹的宠妾薄姬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曾经刘邦做过一件事情,让大家觉得非常吃惊,而且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作为宗室子弟,当时魏豹是魏国的贵族,那个时候,秦国踏遍他们的国土。魏豹也是背负着恢复家族荣耀的使命,和其他兄弟一起揭竿而起。可是在当时几经周转,魏豹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投到了项羽的账下。项羽确实英勇善战,可是他并不懂得用人,那

  • 诸葛亮去世前,他是如何保儿子平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就是诸葛亮了,我们都知道他神机妙算,而且曾经他被称为卧龙先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智慧让我们所有人都觉得羡慕。而且这位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代表,如果读过历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其实诸葛亮很有成就。可是他对于自己的儿子要求却不高,诸葛亮只是想要儿子以后能够平安地活下去,他的儿子

  • 和珅自尽后,他的小妾们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起和珅,想必大家第一印象都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扮演的那个角色,不仅格外会拍马屁,而且很是卑鄙,当年在王刚老师的演绎下,这个和珅的角色已经完全深入人心了。但毕竟电视剧虚构的成分较多,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和珅并不是如此,身为满清第一美男的和珅不仅颇有才华,而且官位也比纪晓岚大得多,十分受乾隆帝的

  • 明朝谏臣刘球为何会惨死?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谏臣刘球为何会被肢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明朝正统八年(1443)九月的一天,在姚江(今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山的山顶,一位布衣之士成器,郑重地设立了明朝大臣刘球的灵位,牺牲香烟齐上,敬酒者三,而后率领家人嚎啕大哭,涕泪如雨,如丧考妣。成器哭祭之事,被明朝人邵宝作诗曰:“万古

  • 她为康熙生下五子一女,晚年为何被赶出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男权社会里,女人总是显得无比的弱小,尤其是在皇帝面前,稍有差池便会被打入到万丈深渊,生活在后宫中的女人们,没有点心机反倒活不下去,但是有些事情就是注定会来,你再如何防备都逃不掉命运的安排,比如《康熙王朝》里的容妃,她早期受尽皇宠,曾是皇帝第一宠妃,却最终不慎被康熙厌弃逐出宫为奴。当然,《康熙王

  • 齐国国君齐宣王简介:他如何发展齐国的军事与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314年,燕国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夺回权力,反而被杀。齐宣王乘此大乱,派匡章率军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

  • 朱棣下令处死刘伯温儿子,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谋臣,不仅智谋厉害,而且还懂天文风水,是元末明初高人。后人对刘伯温很推崇,甚至到了神话的地步。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刘伯温早就看出朱元璋的本质,辅佐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了避免遭到清算,刘伯温早早辞职回家养老去了。但朱元璋怎么能放过他呢,在朱元璋眼里,刘伯温这样的高人,可以利用,但如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