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低估的开国皇帝是谁?儿子的名气比他大

被低估的开国皇帝是谁?儿子的名气比他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21 更新时间:2024/1/20 9:08:11

罗贯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隋炀帝野心勃勃总是想干大事,但他用错了方法,花费太多人力财力在开凿大运河和广建宫殿上,大运河和宫殿都修好之后,他又不休养生息,而是忙着开疆扩土,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对他稍有不满的人都被酷刑对待,老百姓被逼得不得不反。

618年4月11日,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同年唐朝建立,定都长安,开国皇帝李渊登上皇位,史称唐高祖。

李渊生于北周的贵族家庭,祖上有西凉开国君主李暠、西魏太尉李虎,李虎是他的祖父,与李弼等八人助周代魏,皆为柱国,死后被追封唐国公,爵位世袭,李渊七岁他的父亲去世,他世袭为唐国公,唐朝国号为“唐”就受此影响。

李渊从小失去父亲但他并没有走向歧路,他的母亲是隋文帝皇后的姐姐,他因此得到器重,并且凭借自己能力在隋朝当上郡守、殿内少监等职,615年被调到太原,在任期间消灭掉多支反隋大军,可谁知两年之后他自己也加入到反隋大军。

隋朝灭亡是上天注定的事,李世民早就料到隋朝会灭亡,已经暗地里和刘文静在商量起兵反隋的事,他劝说李渊造反,但隋朝对李渊不薄,李渊非但不听李世民劝告还将他抓到官府问罪。

李世民为逼李渊造反只好“坑爹”,他用计谋让隋炀帝的妃子陪李渊喝酒,如果被隋炀帝知道了李渊一定要死,如果李渊造反成功还有一线生机,李渊只好造反。李渊和李世民暗地里招兵买马广纳贤士,617年7月正式起兵反隋,为了名正言顺造反,他在发布的檄文里历数隋炀帝的劣迹,好显得他是为了为民除害。

11月,李渊的大军攻破长安,隋炀帝已经死了,他不着急取代隋朝,而是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这一招用的是“欲迎还拒”,李渊心里想当皇帝,但他要用一个合理的方式称帝,不然会被后人唾骂,所以他立杨侑为帝,然后又接受杨侑禅位,唐朝就在公元618年成立。

李渊仅用三万人马平定天下说明他还是非常有本事,但大家提起唐朝皇帝都第一想到李世民,未免太低估李渊,可这也不能怪大家,谁让李世民实力太强,他造反还是李世民逼得,并且唐朝半个江山是李世民打来的。

李世民从16岁开始行军打仗,李渊反隋之后军事才华得到展现,先后打败宋老生、屈突通、薛仁杲、王世充,凭借对战王世充的虎牢之战扬名立万。李世民功劳大又深得民心,很多人觉得他更适合当太子,但李渊还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功劳大,他活着就是对未来皇位发起挑战,就联合弟弟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李世民始终不愿屈服,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掉李建成、李元吉,两个月之后逼迫李渊退位。

李渊在位时间只有八年,这八年他做的功绩远没有李世民高,李世民上位之后,知人善用,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手下,但李世民不问出身将魏征为他所用,并虚心纳谏,魏征对他谏言200多次,有时还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下不了台,李世民却毫不计较,仍然重用他,并在讨论治理国家问题上达成共识,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在位23年,开创“贞观之治”,唐朝在此期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多方面都欣欣向荣,长安更是变成国际性大都市,吸引各国人来唐朝学习贸易,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李渊晚年看着唐朝在李世民的打理下越来越繁荣,634年在两仪殿宴请突厥使者,当中炫耀李世民,把少数民族归附大唐的功劳全记在李世民身上。李渊这么做恐怕有讨好李世民的嫌疑,但李世民没有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敬了李渊一杯酒将一半功劳给了李渊,可李渊不就之后就一病不起,635年5月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的真正目标不是李建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斩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虽然历史上总这么说,具体真实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被逼无奈,但事实真的如此嘛,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的李世民刚从边疆平叛回来,准备是第二天去见自己的父亲李渊的,而他的弟弟和哥哥们早就给他准备

  • 康熙如果没有成功擒住鳌拜,孝庄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康熙擒鳌拜时失败,孝庄太后会有什么对策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自古而有,相权与皇权相对立。皇权想要扩大权力,就必须与相权发生争执。自秦皇开辟三公九卿制以来,宰相与皇帝之间因此长期不和。中央集权在唐朝最为出名。唐太宗常常与大臣魏征争辩,他多次对皇后说要想杀了魏

  • 刘邦是怎么认识魏王豹的宠妾薄姬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曾经刘邦做过一件事情,让大家觉得非常吃惊,而且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作为宗室子弟,当时魏豹是魏国的贵族,那个时候,秦国踏遍他们的国土。魏豹也是背负着恢复家族荣耀的使命,和其他兄弟一起揭竿而起。可是在当时几经周转,魏豹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投到了项羽的账下。项羽确实英勇善战,可是他并不懂得用人,那

  • 诸葛亮去世前,他是如何保儿子平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就是诸葛亮了,我们都知道他神机妙算,而且曾经他被称为卧龙先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智慧让我们所有人都觉得羡慕。而且这位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代表,如果读过历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其实诸葛亮很有成就。可是他对于自己的儿子要求却不高,诸葛亮只是想要儿子以后能够平安地活下去,他的儿子

  • 和珅自尽后,他的小妾们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起和珅,想必大家第一印象都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扮演的那个角色,不仅格外会拍马屁,而且很是卑鄙,当年在王刚老师的演绎下,这个和珅的角色已经完全深入人心了。但毕竟电视剧虚构的成分较多,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和珅并不是如此,身为满清第一美男的和珅不仅颇有才华,而且官位也比纪晓岚大得多,十分受乾隆帝的

  • 明朝谏臣刘球为何会惨死?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谏臣刘球为何会被肢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明朝正统八年(1443)九月的一天,在姚江(今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山的山顶,一位布衣之士成器,郑重地设立了明朝大臣刘球的灵位,牺牲香烟齐上,敬酒者三,而后率领家人嚎啕大哭,涕泪如雨,如丧考妣。成器哭祭之事,被明朝人邵宝作诗曰:“万古

  • 她为康熙生下五子一女,晚年为何被赶出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男权社会里,女人总是显得无比的弱小,尤其是在皇帝面前,稍有差池便会被打入到万丈深渊,生活在后宫中的女人们,没有点心机反倒活不下去,但是有些事情就是注定会来,你再如何防备都逃不掉命运的安排,比如《康熙王朝》里的容妃,她早期受尽皇宠,曾是皇帝第一宠妃,却最终不慎被康熙厌弃逐出宫为奴。当然,《康熙王

  • 齐国国君齐宣王简介:他如何发展齐国的军事与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314年,燕国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夺回权力,反而被杀。齐宣王乘此大乱,派匡章率军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

  • 朱棣下令处死刘伯温儿子,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谋臣,不仅智谋厉害,而且还懂天文风水,是元末明初高人。后人对刘伯温很推崇,甚至到了神话的地步。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刘伯温早就看出朱元璋的本质,辅佐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了避免遭到清算,刘伯温早早辞职回家养老去了。但朱元璋怎么能放过他呢,在朱元璋眼里,刘伯温这样的高人,可以利用,但如果时间

  • 秦国宣太后之子嬴芾简介:他如何错失了秦国国君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嬴芾,秦宣太后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比赛举鼎,受伤死后,因没有儿子,而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死在于公元前305年,武王去世之后,芈八子一度想立公子芾与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壮争夺秦王之位,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但是赵武灵王非要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