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三国时期被废黜的皇帝都有哪些人?最终结局如何?

在三国时期被废黜的皇帝都有哪些人?最终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7 更新时间:2024/1/3 6:37:53

在三国时期被废黜的皇帝都有哪些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迫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

在此基础上,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由此,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自登基称帝以来,几乎没有一天掌握过实权,不仅被董卓、曹操等权臣所挟持,还在曹丕的逼迫之下,失去了皇帝之位。那么,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自然属于被废黜的情况,也即从皇帝的宝座上被赶了下来。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除了汉献帝刘协,还有哪些被废黜的皇帝!

一、刘禅

首先,对于后主刘禅来说,作为蜀汉的亡国之君,自然属于被废黜的情况。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最终,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兵临城下。刘禅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刘禅投降后敕令坚守剑阁的姜维向钟会军投降,而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准备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将,而后复兴蜀汉,并写密信给刘禅只需等待几天就可以。但因为事情泄漏,姜维及张翼等都被杀。蜀汉就此彻底灭亡。

在蜀汉灭亡之后,刘禅自然失去了皇帝之位。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去世,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对此,在笔者看来,就蜀汉的灭亡,后主刘禅可谓难辞其咎。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后主刘禅还是一位比较合格的皇帝,至少不是昏庸残暴的君主。在三国时期,刘禅在位时间长达41年,这促使其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二、孙亮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建兴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后,孙亮登基为帝,时年十岁。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时期,年幼的皇帝即位,不仅难以执掌大权,反而很可能被权臣架空甚至废黜。太平三年(258年),孙亮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东吴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葬在赖乡。相对于其他被废黜的皇帝,孙亮的结局可谓比较凄惨,甚至比不上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

三、孙皓

孙皓(243年-284年),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264年-280年5月1日)。同样是亡国之君,孙皓就比较残暴昏庸,也即和后主刘禅之间可谓天差地别。孙皓在位初期,还是比较励精图治的。但是,刚刚取得一点成就后,孙皓就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武帝感到惶怖。天纪四年(280年),在晋灭吴之战中,西晋攻破建康,孙皓投降,被西晋封为归命侯。值得注意的是,汉献帝退位之后,被封为山阳公,后主刘禅退位之后,被封为安乐公,魏元帝曹奂退位之后,被封为陈留王。所以,孙皓最后的待遇,显然要低于其他几位亡国之君。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四、曹芳

在曹丕、曹叡之后,曹魏之后的三位皇帝,都被从皇帝之位上赶了下来。太和六年(232年),曹芳生于任城王宫,青龙三年(235年),封为齐王,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终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厉公。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爆发了高平陵之变。而这,无疑是曹魏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伴随着曹爽及其党羽的被杀,司马懿掌握了曹魏大权,从而让曹芳等曹魏皇帝失去了实权。在此基础上,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选择废黜曹芳这位皇帝,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五、曹髦

正始二年(241年),曹髦生于东海王宫,自幼聪明好学,才慧早成,正始五年(244年),封为高贵乡公,嘉平五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昭执掌大权,所以在甘露五年(260年),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由于曹髦死后被褫夺皇帝封号,因此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均为高贵乡公某年。换而言之,曹髦不仅被司马昭所杀,还被司马昭废除了皇帝的封号,这正好验证了那句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六、曹奂

最后,作为曹魏的亡国之君,曹奂自然要接受类似汉献帝刘协的结局了。正始七年(246年),曹奂生于燕王宫,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乡公,甘露五年(260年),高贵乡公曹髦为成济弑杀,司马昭与众臣商议,立曹奂为皇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在此背景下,曹奂虽名为皇帝,但实为司马氏的傀儡,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一样。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对于司马炎来说,建立了西晋王朝,促使曹魏灭亡,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奂逝世,享年五十六岁,谥号为元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神宗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是如何与文官集团斗争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神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汉时期,郡县制、官僚制被确立为中央集权王朝的基本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国王和世袭贵族共治国家的规则被打破,至高无上的皇帝和百官之首的丞相共治天下的规则形成,皇权、相权成为了王朝权力运行的两级。西汉灭亡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东汉

  • 张居正的一生遇到过哪些贵人?他是如何成为内阁首辅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居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嘉靖四年五月初五日,湖广荆州府江陵县的张家喜气洋洋地迎来了一名男婴的降生,恰好不久前张家老太爷梦到了白龟(祥瑞之兆)浮出水面,于是,这名被家族寄托了光宗耀祖希望的男婴就得名“张白圭”。小白圭确实不负众望,孩提之期即展现出了

  • 都说杨坚是隋朝的开国君主,但却与他父亲杨忠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杨忠的户籍存在问题,他的后裔称其出身关中名门弘农杨氏,后迁居到武川镇。不过后代史学家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普遍认为杨忠家族是山东的寒门。杨忠出生在北魏年间,遭逢天下大乱,他年轻时四处颠沛流离,一度到来到南方的梁朝境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来陈庆之讨伐北魏,杨忠也在

  • 要知道朱高炽可是正值壮年啊,他为什么会突然暴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父亲是永乐皇帝朱棣,母亲为徐皇后。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不过他身体肥胖,不善骑射,而次子朱高煦武艺高强,勇力过人,因此崇尚武力的朱棣更喜欢次子。然而朱元璋却对朱高炽很赏识,甚至说:“孙(指朱高炽)有君人之识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王建这位唐末将领,他又是如何成为前蜀的开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王建是许州舞阳人,长得相貌堂堂,“隆眉广颡,状貌伟然”。王建年轻的时候,是横行乡里的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王建一度成为成为逃犯,之后参加军队,“后为忠武军卒,稍迁队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880年,黄巢率领义军攻陷长安城,唐僖宗仓皇

  • 李岩作为李自成身边最具谋略的人,他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军广为人知,在这批部队里有一位谋士:李岩。他是一个被称为“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知识分子。崇祯13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山(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夔州古城)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参加了李自成的起义军。可以说,李岩作为李自成身边最具谋略的人,是他最早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

  • 陈玄礼对唐玄宗是最忠诚的,但为何要策划马嵬驿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要评选唐玄宗一生中最忠诚的人,莫过于陈玄礼和高力士了。高力士我爱历史网今天暂且不谈,我们来聊聊陈玄礼。说陈玄礼是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最忠诚的人之一,这句话毫不夸张,有以下一些证据。其一,陈玄礼帮助唐玄宗谋得江山。在李隆基还不是唐玄宗,还是临淄王的时候,陈玄礼就已经跟随李隆基了。正是在陈玄礼的帮助下,李隆

  • 樊城之战刘封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最后的战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樊城之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19年,刘备在法正的指导下,以及黄忠和赵云等将领的出色发挥下,他战胜了曹操,彻底占领汉中全境,随后,刘备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在此之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刘备暗地里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派出了他的义子刘封从汉中

  • 在三国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刘禅有怎样精明的君王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多事之秋,这个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出了很多风云人物,诸如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枭雄人物,也有像诸葛亮、郭嘉、荀彧这样的谋士政客。可谓是诸侯并起,人才辈出的年代。同时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富二代,刘备的儿子刘禅就是这样的代表,老子打下的江山还不稳固,登上皇位的刘禅却没有一点进取之

  • 面对李自成,崇祯以及朝臣为何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李自成为何能够如此迅速的攻破京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二月初二,李自成开始渡过黄河率军东征,目标直指明朝京师,而这次进攻仅用时一个多月,至三月十九日便攻破了北京城。那么,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