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献帝禅让帝位后去了哪里?为何不去蜀汉

汉献帝禅让帝位后去了哪里?为何不去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54 更新时间:2024/1/6 19:29:47

汉献帝禅让帝位后去了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220年,曹操还师于洛阳,或许是因为多年的战事让他身心俱疲,或许是此前关羽在樊城之战中表现太过出色,不仅让曹操费尽心思,几乎要迁都,而且曹操还不得不坐镇前线,以防止樊城被破,这些都让曹操心力交瘁,因此,曹操在还师洛阳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当时身在邺城的曹丕立即奔赴洛阳,继承了曹操的丞相与魏王之位,在此之后不久,曹丕就准备兑现曹操要自己做周武王的期许。虽然当时孙权刘备不断冒犯曹魏边境,但他们基本上已经不成气候,而中原腹地的和平也成定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而曹丕也没有曹操的思想包袱,于是曹丕已经有了篡汉的打算。

当时很多曹氏的部署都在设想着如何从新王朝中分一杯羹,因此有一些臣子就开始去劝汉献帝要效仿唐旧例,将帝位禅让给魏王。在众人的威逼之下,汉献帝不得不做出妥协,在公元220年12月10日,汉献帝刘协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当时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继承皇帝位。在此之后,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刘协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并称天下的奇珍异物,曹丕将与刘协一同享用。而刘协似乎也认命了,他一直呆在魏国,直到去世。但当时的汉室宗亲尚且还在蜀汉,刘协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后,他为何不逃到蜀汉?

事实上,即便刘协想奔赴蜀汉,他都不一定能去得了。要知道刘协成为山阳公后,一直呆在山阳公国之中,而这里并非无人管辖的偏远之地,此地位于今日河南焦作地区,距离许都月一百八十公里,距离洛阳更近,仅为一百二十多公里,即便是距离邺城也就两百三十多公里,而此时刘协要奔赴蜀汉,即便是他逃到最近的汉中,也要奔波七百三十多公里,也就是说,在刘协还没逃到蜀汉前,他很有可能已经被抓了。

更何况逃亡蜀汉,刘协不可能大部队出逃,他只能带十几个心腹出逃,然而与蜀汉打了二十多年的夏侯霸在逃亡蜀汉时都迷了路,差点饿死,自公元196年后就没出过许都的刘协,大概率是逃不出山阳公国。

笔者认为,刘协在成为山阳公后,即便他想逃,也是很难逃掉的,正因如此,他才没有做出这等愚蠢的事情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的五虎上将中,谁杀的大将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现在一般管那些特别厉害的会打仗的人叫上将,如果是一群特别厉害的人,就叫“五虎上将”。但是五虎上将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追根溯源,还得回到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五员大将,包括结拜兄弟关羽、张飞、赵云,后来收降的马超和黄忠。他们五人勇冠三军,在战场上万人莫敌,因此被称为“五虎上将”。不过“五虎上将”也

  •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的猪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后世之人称呼皇帝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称呼他的名字,也可以称呼他的谥号,还可以称呼他的年号。李隆基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人们习惯性的称呼他的庙号唐玄宗,可是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唐明皇。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名字是康熙起的,因为康熙叫玄烨,有个玄字。而唐玄宗中也有一个玄字,为了避讳,只能叫李隆基为唐明

  • 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郭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

  • 褚英有一把好牌,为什么结局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褚英比起其他兄弟,他的确有一把好牌,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是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福晋佟佳氏所生。要知道,努尔哈赤起兵时,只有父亲遗留下来的13副甲胄。要不是佟佳氏大力赞助,他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迅猛。所以,褚英子以母贵,努尔哈赤想不疼他都不行。二是

  • 张居正为什么只是宰相?他为何没能成为曹操和霍光那样的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霍光和曹操,那绝对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牛人,前者因废立皇帝而成名,后者因“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妇孺皆知,同时,他俩也因自己的“壮举”而令自己成为了督促历代帝王勤政的绝佳教材。一千多年后,大明万历初期的某一天,皇帝朱翊钧领着几个小宦官

  • 历史上真实的晴川是谁?最后竟被雍正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近来清宫戏大火,然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宫》了,电视剧中的晴川在八阿哥与雍正之间徘徊不定,然而历史上真的有晴川这号人物吗?答案是有的,只是历史上真实的晴川并没有同时得到两位皇子的青睐,还是下嫁给了八阿哥,一生未生育,最后因为惹恼了雍正被判处死刑,并在死后被挫骨扬灰。历史上真实的晴川叫郭络罗氏·晴

  • 方孝孺与曾国藩的谥号是“文正”,为什么李东阳也能得到这个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李东阳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谥号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的恭王、懿王时期(王国维先生考证出的结论),随即在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中广泛施行。始皇帝嬴政一统六国后,认为谥号制度有“子议父,臣议君”之嫌,就把它废除了。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又重新恢复了谥号制度,一直沿用到

  •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有十六个儿女 最后为何没有一个儿子留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仁宗后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朝每一代的更替都会有一段腥风血雨的历史,并且一直延续到下一位皇帝的登基,而在那段承上启下的历史中,战争史亘古不变的主题,这场战争不仅仅给百姓带去了无尽的伤痛,还给一个大家族带来了无穷的黑暗。按照古代的制度,每一位

  • 朱允炆明明有两次打败朱棣的机会 朱允炆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允炆和朱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过世后,其孙朱允炆继承大统,是为建文帝。虽然,建文帝的统治生涯不长,但史学界对这位年轻皇帝的评价普遍较高。清朝时期的史学家徐元文更是指出,倘若没有发生“篡逆之乱”,建文帝肯定会成长为一个保境安民的明君,能够为大明朝带来盛

  • 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 历史上两人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马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要说三国时期的第一人,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诸葛亮,毕竟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一个呼风唤雨、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的神仙人物,从借东风一事就能看出来!但是在真正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