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做噩梦被吓死的东吴大将军,此人是谁呢?

做噩梦被吓死的东吴大将军,此人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14 更新时间:2023/12/22 20:13:09

孙峻是孙权身后第二位大将军,也就是诸葛恪之后的第二位行政大权执掌者。不过这个人除了滥施淫威,动辄杀人之外,最出名的一点就是因为做恶梦被吓,从而得病死了。那么,孙峻究竟做了些什么事会让他做这样的梦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孙峻从小擅长射箭骑马,精明勇敢,胆大果断。孙权末年,升他为武卫都尉,任侍中。孙权临终前,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诸葛恪、滕胤吕据和孙峻。孙峻也由此升任为武卫将军,主管皇宫宿卫,同时封为都乡侯。诸葛恪被诛杀以后,孙峻升任丞相大将军,督理朝廷内外所有军务,授予符节,进而封为富春侯。滕胤让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竦的岳父辞去官职,孙峻说:“和禹罪过不相连累,滕侯要干什么?”孙峻和滕胤虽然内里没有什么恩惠,对外却互相包容。孙峻提升滕胤的爵位为高密侯,两个人像以往一样地共事。

孙峻一向没有显赫的名声,他骄横阴险,杀害的人很多,百姓怨声载道。他还奸淫宫女,和公主鲁班私通。五凤元年(254年),原太子孙登的次子,吴侯孙英企图谋杀孙峻,事情败露,孙英被处死。

五凤二年。魏国将领毋丘俭、文钦率领部众叛乱,和魏人在乐嘉开战。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袭击寿春,正赶上文钦因失败而向吴国投降,军队就返回来了。这一年,蜀国派使者来行聘礼,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人想利用会见蜀国使者的机会杀了孙峻。事情败露,孙仪等人自杀,被处死的人有几十个,而且连及公主鲁育。

孙峻打算在广陵修筑城墙,朝中大臣知道那里不能修筑城墙,但因为害怕孙峻没有人敢说。只有滕胤劝谏阻止孙峻,孙峻不听,结果工程没有成功。第二年,文钦劝孙峻出征魏国,孙峻派文钦和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从江都进入淮河、泗水一带,谋取青州和徐州。孙峻和滕胤来到石头,就势为他们饯行,他带一百多随从进入吕据的军营,吕据指挥军队整齐肃穆,孙峻厌恶他,就推说心痛离开了。于是他梦见自己被诸葛恪击打,因恐惧发病而死,时年三十八岁。

孙峻为什么会梦见被诸葛恪击打呢?这就要说到他是怎么杀死诸葛恪的。

公元252年,诸葛恪取得了东兴之战的胜利,其威望也达到了极点。在诸葛恪看来,魏国人不堪一击,于是决定出兵伐魏。大军二月才从东兴撤回,根本来不及休整,自然遭到了东吴很多大臣反对。诸葛恪根本听不进去,三月就再次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四月围困魏国的合肥新城。合肥新城的魏国守将张特顽强死守,诸葛恪连续攻打三个月不能攻下,又赶上瘟疫大流行,吴国兵士死伤严重,八月,诸葛恪只好撤兵。回到建业以后,诸葛恪不顾民怨沸腾,反而滥施淫威,重新任命官吏,把原来的官员撤换,换上自己的亲信,同时命令军队严阵以待,准备继续征伐魏国。

孙峻见有机可乘,就和吴国皇帝孙亮商量,准备利用设宴之机杀掉诸葛恪。孙峻在帐内埋伏了士兵,怕诸葛恪不会按时进宫,就亲自出来试探,对诸葛恪说如果身体不适,就等以后再说。诸葛恪的亲信告诉他宫里有异常,诸葛恪借口肚子疼走了出来。将要出宫殿内门,碰到了滕胤,滕胤没有参与密谋,劝他忍疼见驾,因为从伐魏回来诸葛恪还没有朝见皇帝。诸葛恪犹豫着又返回来。带剑穿鞋上殿,拜谢了孙亮,坐在位置上。酒斟上来,诸葛恪怀疑有毒而没有喝,孙峻因而说:“使君的病还没有痊愈,应当带有常服的药酒,自己可以取用它。”诸葛恪的心情于是安定了,另喝自己准备的酒。酒喝了几轮,孙亮回到内殿。孙峻起身上厕所,脱掉长衣,穿着短装,出来说:“有诏书拘捕诸葛恪!”诸葛恪受惊站起来,还没有拔出剑来,孙峻的刀接连砍来。诸葛恪的亲信张约从旁边砍孙峻,伤了他的左手,孙峻随手砍张约,砍断了他的右臂。武装卫土都跑上殿来,孙峻说:“要杀的是诸葛恪,现在已经死了。”命令刀剑入鞘,于是打扫干净继续喝酒。

如此看来,诸葛恪之死从设计到实施,都是孙峻所为,尤其是,孙峻是亲手杀了诸葛恪的。诸葛恪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外甥还有一个常侍朱恩都被灭了三族。还有,东吴朝廷派出三路大军前去逮捕诸葛恪的弟弟,诸葛瑾的次子诸葛融,诸葛融自杀,他的三个儿子也同时被杀。虽说这诸葛恪过于骄狂了些,可是这孙峻也更是心狠手辣。

孙峻为什么会因为做恶梦发病?说起来就是因心里有鬼而心虚。东吴国晚期政治混乱,大臣之间争权夺利刀光剑影,朝堂内外血光四溅,可说是三国最为恐怖的政治。为什么会是这样,追根溯源,还是因为孙权晚年的昏聩,是他立了太子又纵容鲁王,引发了大臣们相互攻击。大臣们的子弟更是选边站队,这就造成了整个东吴官场成了血腥的战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马皇后到底有何独特魅力。能让朱元璋对她如此服从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朱元璋如此爱马皇后,她到底好在哪里?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位非常有名的皇帝。有皇帝当然有皇后,都说好的皇帝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位优秀的皇后,而在历史上最能称之于此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妻子马皇后。马皇后到底哪好,让朱元璋如此服从爱戴?具体原因成熟的男人都懂朱元璋

  • 李道玄作为李世民帐下六大猛将之一,他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21年5月,李渊派儿子李世民率领唐军在虎牢关,打败并生擒了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之后,李渊对窦建德这位叛贼进行了斩首示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怎么也没想到,处死窦建德却引火上身,原本已经归降的河北地区再生变故,要知道河北人都视窦建德为偶像。这得益于窦建德关爱

  • 刘备在得知关羽和张飞死讯后 刘备的反应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和张飞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情同手足,刘备从起兵开始,关羽和张飞就开始跟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关羽和张飞都是忠于刘备的,三人的感情从初期的情同手足、并肩作战,到中期的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再到最终的君臣有别、生死离别,三人的命运发生了变

  • 孙坚这位江东猛虎,为何却是三国众多英雄中最可惜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从历史来看,自古以来华夏大地就是人杰地灵,而且是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令人敬佩的英雄。相比于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兵荒马乱的乱世其实更利于英雄的出现。因为乱世纷争不断,具备英雄品质的人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被史书铭记,而如果在稳定和谐的盛世,原本的英雄很可能不幸地遭到埋没

  • 都说张飞是被自己部下的人所杀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张飞之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要说起来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张飞这个人就算一个,在当时那个时期里面张飞也算是一员猛将帮助刘备完成了很多大业,但是张飞这个人也是有很多坏毛病,就比如他这个人特别的暴躁而且显得很大大咧咧的,并没有像其他人那么的细心,所以说在打仗的时候也是很容易吃亏。要

  • 戏志才先于郭嘉成为曹操的谋士,那么谁究竟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新三国郭嘉十胜十败论,横扫千军郭嘉和曹丕哪个好,孙策向袁术借兵起事时

    大家都知道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他不但智慧深远,而且眼光独特,对事物的洞察力极为敏感,比如说他竟然成功预判孙策会死于非命,令人叹为观止。再比如说在官渡之战前,他十胜十败论,提振了曹军的士气,此后还各种计谋阵出不穷,最终帮助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并且称霸中原。如果不是他的英年早逝,曹操在赤

  •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劝住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陆逊和诸葛亮哪个厉害,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阻刘备攻打东吴,刘备为何不听诸葛亮的话去打吴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备 ,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从关羽败走麦城开始,对蜀迷就很不友好了。关羽、张飞接连死去,刘备率70万大军(演义数字)出征东吴,最终被陆逊一把火烧个精光,烧得刘备白帝托孤,烧掉了多年攒的家底,烧掉了蜀国争霸天下的希望。书中,诸葛亮多次劝阻,但刘备一

  • 长孙皇后做了什么惊人之举?被后世尊称最贤德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什么之举,中宗爱端敬王后吗,活得最久的皇太后

    长孙皇后出身名门之后,13岁的她就嫁给了李世民为秦王妃。她不但貌美如花,而且智慧雍容,《旧唐书》用了8个字对她进行概括:贤哉长孙,母仪何伟。而宋代的司马光给了她17字评价:“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禅益弘多”。长孙皇后究竟做了什么惊人之举,能赢得如此好的名声,被后世尊称古代最贤德的皇后呢?下面

  • 白起在伊阙之战时,是如何用12万大军击败24万韩魏联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起x嬴政,白起打过的战役,白起以少胜多的战绩

    伊阙之战,白起只有12万大军,为何能击败24万韩魏联军?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在伊

  • 于谦是不是必须死?他为什么会遭到那么多人的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岳飞的死法,于谦为什么被斩,于谦最后的结局

    很多人都不了解于谦,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三大营溃散、武将勋贵战死者不计其数,即将亡国的惨淡愁云笼罩着大明京师。大明该何去何从?监国朱祁钰召集留守京师的文官武将举行朝会,徐有贞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南迁。正当众人盘算着朝会一结束就赶紧回家收拾细软之时,于谦“建议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