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敢杀都督的凌统,为什么能得到孙权的维护?

敢杀都督的凌统,为什么能得到孙权的维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03 更新时间:2023/12/17 0:17:49

三国时期少年成名的将领,东吴的凌统绝对应该算上一个,因为他十五岁就被孙权任命为别部司马了。不过,凌统虽然后来征战立下过不少战功,但他开始成名却不完全是靠自己战场上拼杀得来,尤其是他刀砍都督陈勤致其死亡,更是让孙权以一句“以功赎罪”盖过。那么,这个敢杀都督的凌统凭什么得到孙权的这般维护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凌统字公绩,吴都余杭县人。父亲凌操,轻生重义有胆气,孙策刚起兵时,凌操常常跟随征战,每每行军在前而杀敌充当先锋。在担任永平县长任上,治理山越人很有成效,境内奸猾之人缩手不敢违法,升为破贼校尉。到了孙权统领军政事务,凌操跟随他讨伐江夏。攻占夏口,凌操率先进击,大败敌军前锋,乘轻舟独自冲锋在前,不幸身中流箭而亡。凌统这年十五岁,考虑到凌操是为国丧身,孙权因此任命淩统为别部司马,代理破贼都尉,让他带领父亲凌操的原班人马。

后来孙权攻打山贼,在攻破保屯后先行回师,剩下麻屯的一万敌人,让凌统与都督张异等人留下围攻,并限定进攻的日期。本来,此前的都督是陈勤,却因为一次酒宴失德被凌统用刀砍了。陈勤刚强勇猛而纵情任性,当时他担任宴会的祭酒官,欺凌满座,不按正常的规矩罚酒。凌统痛恨陈勤的傲慢无礼,当面纠正他的过失。陈勤不但不予理会,还反过来怒骂淩统,连淩统的父亲也一道骂了。凌统流泪没有作声,众人因此罢席离去。可是这个陈勤进入了一个作死的节奏,趁着酒性继续逞恶,又在路上侮辱淩统。淩统忍无可忍,拔刀砍了陈勤,几天之后陈勤便死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杀死都督总是要被治罪的,但孙权却没有过问这件事,而是让他继续带兵攻打山贼。在攻打麻屯的时候,凌统说:“我不战死无从得到原谅。”于是率领督促土卒,亲身冒着飞箭垒石前冲,他所攻打的一面,顿时攻破,诸将乘胜跟进,于是大获全胜。回师之后,他自行捆绑让军中执法官将自己关押起来。孙权认为他果敢坚毅令人钦佩,将功赎罪,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在后来孙权再次征讨江夏,周瑜击败曹操,孙权攻破皖县的战斗中,凌统杀敌勇猛,勇往直前,屡立战功,淩统被孙权任命为荡寇中郎将,兼任沛郡相。

合肥之战在三国虽然算不上特大战役,但却很是成就了多员战将,尤其是魏国的张辽。但作为无功而返的东吴来说,同样有将领在这次战斗中扬名,这当中就包括已任右部督的凌统。当时孙权开始撤军,先头部队已经出发,魏将张辽等人却突然杀到逍遥津北面。孙权派人想追回先头部队,而那些人离去已远,势难相救,淩统率领亲兵三百人冲入敌军包围圈,保护孙权杀出重围。此时魏国军队已毁坏了桥梁,桥的连接处只剩下两块木板,孙权驱马飞驰冲过桥去,淩统又掉头再入战圈,手下人已全部战死,他自己也身负重伤,但继续杀敌数十人之后,估计孙权已经脱险,他才返回。那时桥已坏路已断,淩统只好披甲隐蔽前进。孙权已经上船,看见淩统不胜惊喜。淩统痛惜自己的亲兵没有一人生还,悲伤得难以自控。孙权拉起袖子为淩统擦泪,对他说:“公绩,死的人已经死了,只要你活着,还怕没有人吗?”淩统由此被任命为偏将军,加倍授给他本部兵员。这时有人向孙权推荐淩统的同郡人盛暹,认为盛暹的刚直气概和临难不苟的节操有超越淩统之处,孙权说:“只要让他像凌统这样就足够了。”

凌统认为山里还多的是强壮剽悍之人,可以用声威和恩泽诱导他们,孙权便命令他到东部各县去招募乃至征讨,又命令各所属城镇官员,凡是淩统所需求的一切,都先供给再上报。淩统向来爱护官兵,官兵也都仰慕他。凌统募得精兵一万多人,经过老家所在县,做到步行进入官府大门,见了县吏执版三拜,恭恭敬敬,礼节周到,对待朋友,情意更加深厚。事情办完将要离开时,不幸因病去世,时年二十九岁。孙权得到噩耗,捶床良久痛不能自止,几天都很少吃饭,一说到淩统就泪流满面,还让人写了记述凌统经历和功德的文章。淩统的两个儿子凌烈、凌封,年龄都才几岁,孙权将他们收养在宫中,爱护相待就如同自己的几个儿子一样,每当宾客进见,便把他两人叫出来给客人看,说“这是我的两个虎子。”到了他们八九岁时,孙权还让专人教他们读书,每十天让他们骑一次马,并追记淩统的战功,封他的长子凌烈为亭侯,还给他父亲的原班人马。后来凌烈有罪被免除封爵官职,凌封又继承爵位并统领部队。

孙权对待凌统,应该说是超乎寻常的。如果说合肥逍遥津一役凌统对孙权有救驾之功,但他杀陈勤时却并没有多少显赫之功!所以说,凌统杀都督不被孙权治罪,完全是因为孙权在念他父亲凌操的功劳,就像他的儿子被孙权养在宫中一样。看来,封建社会的功劳不但可以用爵位的方式传承给下一代,这君主的好恶也是可以延续到下一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后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看下李建成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建成儿子,李世民提着李建成的头,李建成是谁杀死的

    对李建成和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自然要有居住的宫殿,于是将隋朝时的大兴宫改建成太极宫,其中玄武门就是太极宫北面偏西的门。玄武门的重要性非常高,因为地势原因,玄武门成为控制太极宫的制高点,并且在玄武门上建造了楼观,以此加强玄武门的防守能

  • 杨继盛作为嘉靖朝的著名谏臣,他又是如何被杀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历和嘉靖为什么不上朝,背叛杨靖宇的四人如何,诤臣和谏臣

    大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硬气王朝,在这样的风气下干事的官员也是很有气节的,第一点真不是今天的我们可以比拟的。要说大明第一硬汉,让小编佩服还是这位,虽然他是一个传统意识上“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但他干的事真是谁都干不下来,这个人就是嘉靖年间著名谏臣杨继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命运比田丰好,蜀汉官大臣秦宓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琰和荀彧为什么要帮曹丕,蜀汉大臣籍贯大全,项庄结局

    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谏阻,认为此时不应该进行决战,而应该采取袭扰的方法,让曹操疲于奔命,这样可以坐享其成。袁绍不听,由于田丰多次劝谏,袁绍还将田丰关进了监狱。失败后,袁绍羞于见到他,在小人的进谗之下,于是将田丰杀了。刘备东征,群臣反对,有一个人更是上书说“天时一定不利于战”!他因此得罪了刘备,

  • 曹操刺杀董卓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卓是什么人物,董卓是谁杀死,关羽刮骨疗毒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刺杀董卓,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有个非常精彩的桥段就是曹操向司徒王允借刀刺杀董卓,这个故事奠定了曹操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历史上确实有刺杀董卓的事,但主角却不是曹操,也和王允没有关系。曹操我们先看看《三国演义》里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

  • 赵云死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赵云真的是被绣花针吓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云老婆拿绣花针扎赵云,绣花针别名叫什么,赵云死于绣花针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云,赵子龙,这位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可谓是人尽皆知,一千多年来其武力、智谋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赵云的品行更是有口皆碑。赵云追随刘备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可

  • 董卓被诛杀的原因是什么?不是因为王允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太后和董卓的关系,吕布为什么杀王允,王允除掉董卓用的什么计谋

    董卓被诛杀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三国演义》中,董卓虽然权倾朝野,但他最终还是死在了吕布的手中。司徒王允见董卓扰乱朝纲,民不聊生,心中郁郁寡欢。当时王允的义女貂蝉见到自己的义父为了董卓之事而心力交瘁,心有不忍,于是在月下祈祷,希望可以替父分忧。正好此情此

  • 赵云在长坂坡有什么战绩?曹操发出了“真虎将也”的感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长坂坡第一个杀死的,赵云长坂坡一战简介,长坂坡之战

    后汉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上演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开始挥军南下,一路披荆斩棘,收降甚多。就在曹军追击刘备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赵子龙单骑救主。长坂坡一战是赵云的成名作,也是他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经此一战,曹操不仅得知刘备帐下有关、长二将,而且也被赵云

  • 揭秘:蜀汉大臣杨戏评价过哪些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秀五虎上将四大先锋,刘秀的开国功臣有哪些,蜀汉大臣籍贯大全

    蜀汉国长沙太守廖立,在吴国大将吕蒙来攻时只身逃走,自己守不住一个长沙,可是那眼睛却长在头顶上,蜀国人在他那里全都是一无是处,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所有人都是“小子”。蜀汉国还有一个大臣,曾经担任过太守和射声校尉,因得罪了姜维被贬为平民,此人对蜀国官员及皇帝也多有评价,不过,他对人的评价却客观公正的多。因

  • 刘邦当初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 刘邦是怎么脱身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打匈奴如果用韩信,匈奴人,卢绾为什么反叛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脱困,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邦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无法脱身,这事是韩王韩信引发的,这个韩王韩信与兵仙韩信同名同姓,而且是刘邦所封的异姓王,后来韩王韩信被改封到太原郡,后来又北迁到马邑,刘邦让他抵御匈奴,那个时候的匈奴正是冒顿单于当政期间,并正是强大的时

  • 董卓畏惧孙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坚有什么品质,什么是对生活缺乏畏惧感,历史孙坚

    董卓擅自废立皇帝,篡逆之心显露无疑,这引起了关东诸侯的反对,于是联合起来讨伐。但是这些诸侯们却是各怀心思,只想着扩队伍,捞地盘,对于讨伐董卓之事却并不是真心真力。因此,这些诸侯们虽然一个个来头不小,但真正让董卓放在心上的也只有袁绍、袁术、刘表、孙坚四人。那么,官职不过长沙太守,地盘又在很远的孙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