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初唐四杰骆宾王三十多岁还是白丁 整天赌博斗鸡

初唐四杰骆宾王三十多岁还是白丁 整天赌博斗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26 更新时间:2024/1/17 10:30:41

王杨卢骆,这几个人排在一起,不但文风上有近似之处,人生遭遇上也比较类似,他们或服务于皇宫中的太子,或服务于王府里的王爷,而且王、杨、骆都早有神童之称,王、卢、骆都经历过牢狱之灾,都是终生坎坷,没做过什么大官。据说当时的名臣裴行俭一眼就看出四杰“浮躁浅露”的性格,并断定他们做不上什么高位,能得善终就不错了。事实证明,老裴的“乌鸦嘴”还真灵。

网络配图

骆宾王是四杰中岁数最大的一个,也是出身最为寒微的一个。王、杨、卢三人,都是高姓大第,老骆家却并没有什么太光彩的资历,骆宾王家在浙江义乌,现在这个地方挺有名的,是小商品批发城。但当时远没有现在热闹。虽然有考证说骆宾王是三国时的名人骆俊、骆统这一族的后人,但显然到了骆宾王这代,老辈子的风光没起到什么效果。

当然,骆宾王也不是纯草根,唐朝那时候,要是真正的贫下中农,读不起书,连字也不认识,是不可能在文章上有所成就的。骆宾王的父亲当过博昌(今山东省博兴县)县令,不过死得太早,所以骆宾王的家世就没有多少政治背景。但他自幼就是一个神童(四杰中王、杨也有神童之称),至今我们上小学时还要背诵他七岁时写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死了做官的爹后,生活一度非常困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藜藿无甘旨之膳”——整天吃野菜过活,而且骆宾王当年不务正业,整天赌博斗鸡,和市井之徒一起混着玩。后来,在亲友的督劝下,骆宾王到京城赶考,当时考试也有黑幕的,请托、私荐之类的“关节”,骆宾王一点也不懂,结果自然是榜上无名。在京城里混了些时日,几番辗转,投入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六子道王李元庆府上做幕僚。当时,接纳卢照邻的是李渊第十七子邓王李元裕,看来李唐皇族倒也识货,把“初唐四杰”都收集全了。

网络配图

不过,也许是骆宾王脾气古怪,不擅于趋奉逢迎,在府中呆了三年,也没人重视他。据说李元庆好容易有次关注老骆,让他写篇文章看看,结果他在《自叙状》一文中既讽刺又挖苦地说:“……若乃脂韦其迹,乾没其心,说已之长,言身之善,腼容冒进,贪禄要君,上以紊国家之大猷,下以渎狷介之高节,此凶人以为耻,况吉士之为荣乎!”结尾是:“不奉令,谨状。”

“脂韦”,意思是像油脂一样滑,皮子一样软,用现在的俗话说,差不多就是“脚踩西瓜皮,手抓两把泥”,当时官场上混,这两句是必备的法宝,而骆宾王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是十分可耻的事情。这样的耿直脾气,很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骆宾王恃才傲物,人家李元庆老板明明给他一个升赏的台阶,他却在文章中将李老板劈头盖脸地教训了一通,李元庆看了当然大为不悦。

骆宾王这种性格作风,当然难以在官场中发迹。后来他离开了王府,一直混到三十多岁还是一个白丁。再后来,骆宾王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弯下了他立志一辈子挺直的腰杆,也顾不得忌讳“说已之长、言身之善”了。他开始向一些大小官员上书自荐,从遗留下来的文章看,他简直有点“病急乱投医”,他向巡察各地的廉察使,吏部(国家人事主管部门)的尚书、侍郎,任地方长官的州刺史上书,甚至还包括一些县令、县主簿等小官,逮谁就向谁毛遂自荐,求对方担当伯乐,使自己这匹“逸骥”能有一展才干的机会。

网络配图

唉,说来残酷而无情的现实,会像岁月逐渐风化坚硬的岩石一样,再坚强挺立的山峰,也会被渐渐消磨。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故作小红桃杏色”?又有多少人,不得不“红颜屈从于枯骨”?

骆宾王虽然有所“改过自新”,但人们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不但没有人真心帮他,反而空落了个“浮躁浅露”的恶名。直到麟德元年(664年)时,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骆宾王写了一篇《请陪封禅表》献上,凭着这个表,引起了皇帝的注意,被召到朝廷去入朝对策。所谓对策,就是皇帝对于特别推荐来的才士,进行筛选和考察的过程,有点类似于现在自主招生时的考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顺治皇帝首位皇后死后竟未葬入皇家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博尔济吉特氏,在历代后宫的皇后、宠妃中是寂寂无闻的,后来野史让她露了一把脸,说她是嚣张跋扈,十分嫉妒的悍妇,害得宠妃流产,纯属自己“作死”。实际上,她的命运却是可怜可悲的。因为他的丈夫深爱着另一个女人,欲将她置之死地而后快。提起顺治帝,没人不知道他是个情痴,他在历代皇帝中名气太大了,因为他居然因为一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洋人吓跑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有清以来第一个离宫避难的皇帝,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洋人吓跑的皇帝。离宫之时,身后残阳中的紫禁城巍峨肃穆依旧,他还不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到这里。这次旅行,已是他生命的不归之路,不久他成为大清第一个死于逃难途中的皇帝……仓皇出逃咸丰十年八月1860年9月。时序秋分,天气转凉。京都北郊的驿道边,田野青

  • 顺治帝为何会与生母孝庄太后屡屡生出嫌隙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的生母,就是有名的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她13岁嫁给皇太极,后来住在永福宫,被封为庄妃,所以称她为永福宫庄妃,孝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皇太极登极为天聪汗时,她才14岁。夫君死得太早,刚满30周岁就守寡,是她的不幸;但她的大幸却是儿

  • 为何说顺治皇帝福临就算出家也是个花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有传闻顺治并非在二十四岁亡于天花,而是在这一年脱去龙袍换上袈裟,于五台山修身向佛,并于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圆寂。期间,康熙皇帝曾经数次前往五台觐见父亲,但都没有得到顺治的相认,所以康熙才会写出“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篇。那么顺治是否出过家?他当然没有出过家。不过关于他出家的传闻也并非空穴

  • 清代光绪皇帝血泪童年: 惨遭太监虐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慈安太后一生未曾生育,对养育小孩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慈禧虽然育有一子,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的她操持帝国政务,一天到晚忙得昏天黑地,哪里顾得上抚养小光绪。当然,要说慈禧对光绪帝撒手不管也不是事实。这不,登基大典刚过了没几天,慈禧就下令将光绪的乳母撵走。确实,光绪四岁多了,该断奶了,成天缠着奶

  • 中国古代最残忍的殉葬 周幽王墓中百名女子生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习惯于把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爱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也被杀死或活埋,用来殉葬,让他们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效力。当时用奴隶殉葬已成为一种制度,从对殷墟墓葬的发掘情况来看,人殉的数目少的几十,多的上千。网络配图进

  • 功臣范蠡功高震主 为啥还能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功臣亡”,这几乎是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下功臣名将宿命的怪圈,永远挣脱不了的梦魇。因此,对于功臣宿将来说,如果能摊上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这样身上人性多而兽性少的“圣明天子”,当然是最幸运不过的事情。不但不必为自己颈上的脑袋是否会搬家而担惊受怕,而且还可以确保自

  • 不忍细读的历史真相:吓死秦始皇的神秘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华阴县平舒道上,阒无人迹,像条被遗忘的路。沿途满目萧瑟,深秋落叶宛转坠落铺满一地。天色渐晚,出使关东的使者驾马车行经其间,阵阵凉意由后脊穿透胸膛。愈往前行愈冷清,眼看就要驶出了平舒道,前面忽然出现一个陌生人,拦住马车。这人手里拿了一块玉璧,不声不响地塞给使者。使者狐疑接过,未及开口,对方就抢先说了一

  • 季布是如何躲过刘邦的全国通缉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季布的故事楚地有个叫曹丘的人,他很会说话,能言善辩的,经常就去结交一些有权有势的人,通过阿谀奉承,获取钱财,这曹丘之前曾经侍奉过赵同这样的贵人,和窦长君关系也不错。网络配图季布听说这件事情后,就写信提醒窦长君,说曹丘在我看来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他虽然能说会道,但是他的动机和目的都值得商榷,我劝你最

  • 史上真实的汪美麟其实是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汪氏,《女医明妃传》中作汪美麟,京师人,祖父汪泉,父汪瑛。正统十年(1445年)八月,明英宗听说汪氏贤德,在其亲自主持下,郕王朱祁钰纳汪氏为王妃。汪氏“性本醇懿”,品质高尚,跟郕王同龄。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汪氏为郕王生下一女。同年八月,土木堡之变发生,明英宗被俘,九月,郕王受众人拥护,由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