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而是选择投降满清,真相是什么?

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而是选择投降满清,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48 更新时间:2024/1/17 12:20:03

中国传统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吴三桂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明末真的就是一笔烂账,开始的时候,自成攻克北京,原来有些忠心,气节的大臣都殉国了,很大一部分投降了,这些人对明朝的忠心程度可见一斑。他们对李自成难道就很忠诚吗?

后来山海关的吴三桂不甘心投降李自成,因为李自成给的待遇不如满清,明朝投降李自成的文武官员都没有封的,辽东投降满清的那就多了去了,有很大就是吴三桂的老熟人,也有好几个封王了,前景比较好。于是吴三桂最终决定投靠满清。

接下来是第三阶段,李自成本来想招降吴三桂,但是吴三桂不看好李自成,于是一边采取拖延战术,拖延时间,一边满清发去求救文书,多尔衮收到书信后亲率大军昼夜兼程赶往山海关。最终大战在一片石爆发,结果因为满清的加入李自成不敌退走北京,然后吴三桂和满清以崇祯报仇的名义占领了北京及其周围的原来明朝的地盘。

那些降将本来就不是真的想要投降李自成,开始没搞清楚,以为吴三桂是忠臣要重新恢复明朝,于是又纷纷投降。他们已经投降过一次了,这次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结果就像滚雪球一样,明朝在北方的旧势力和满清在某种程度上合流了。他们的共同敌人是占据了北方大部但是立足未稳的李自成。李自成盛极而衰,他虽然占据了很大地盘,但是这样也分散了他的实力。以前没有地盘的时候,他的人马都在一起。现在有了这么大的地盘,那就得有人驻守。然后就被干掉了。

与此同时,明朝在南方的势力在不断内斗,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军事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不战而降。因为有前人做榜样,他们也心安理得。就在这不断的内讧中。清朝完成了统一。

结论就是,在清朝入侵的那个时候,中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他们要么是骤然兴起,根基不稳,要么就是内讧不断,不能团结。就像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各自为政。这就是所谓的一盘散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胸怀大志的曹魏谋士,最后为何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胸怀大志的意思是,曹魏第一名将,围魏救赵是谁的计谋

    大将和大将军不同,前者是一种级别,而后者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职务,多数时候,这往往是一国的最高军职。外国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也说人要有大志向,只有有了“匡济天下”的雄心壮志,才能做一番大事业。比如说那个项羽和刘邦,他们见到秦始皇,一个说“我将来要取代他”,另一个则说,大丈夫立

  • 郭威这位后周开国君主,他如何先一步体验“黄袍加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周郭威为什么传位柴荣,后周郭威八字分析,后周郭威没有后代么

    公元960年,北汉联合辽朝出兵攻打后周。在大臣们的举荐下,朝廷派赵匡胤率军御敌。当天晚上,大军行至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史称军营里将士们商议拥护赵匡胤作皇帝,于是他们涌到赵匡胤住的驿馆,等到赵匡胤起床后,他们“自作主张”将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逼着”赵匡胤作了皇帝。当然,赵匡胤到底是被迫还是主动,众

  • 和珅的弟弟到底有多厉害 他若不死谁都动不了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珅是谁拿下的,和珅为什么怕嘉庆,和珅到底有多厉害

    对和珅的弟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乾隆皇帝喜欢和坤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来和坤很会讨乾隆皇帝开心。乾隆皇帝喜欢写诗,和坤便大量阅读乾隆皇帝的诗作,模仿他的笔迹,并时常赞美乾隆皇帝的诗作,让乾隆皇帝知道自己很是崇拜他,以此满足乾隆皇帝的虚荣心。乾隆皇帝见有如此喜

  • 贾诩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绍的谋士有哪些,贾诩混乱自己人,贾诩什么水平

    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遂等诸侯叛乱时多有奇谋,尤其是在曹操立储和曹丕争位的时候,贾诩寥寥数语就使天枰偏向了曹丕一边,其智谋

  • 太子刘据被汉武帝赐死之后,当时还有哪些人选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恨窦太后吗,汉武帝简介,汉武帝死后谁继位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可做起七言古诗来也是反复致意,重重感叹间有百转千回之感。尤其他的《行路难》的最后两句“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后面隐藏着一位汉朝皇帝的深情往事。汉武帝晚年多疑猜忌,施政无道。一场巫蛊之乱,太子刘据死了,皇后卫子夫死了,刘据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覆水难收,刘据一门当然当

  • 吕壹:他是孙权的心腹,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胡惟庸为什么被处死,孙策之死跟孙权有关吗,孙权被谁杀害的

    三国时期孙权设立的“中书典校郎”一职——简称校事,本来是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务的职官,但由于皇帝给予了他们特殊的监察官员的职权,这就让他们有了无限制的权力。因为皇帝给了他们特殊的信任和特别的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务组织。孙权时期的特务头子虽然职位不高,但他由于得到了孙权的信任,所以他的能量

  •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称帝 这对吴三桂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三桂失败的主要原因,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是怎样的,三国称帝有什么好处

    对吴三桂称帝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在夺天下的时候,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以后,都会称王称帝。称王称帝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积攒人气。在一个乱世出现的时候,人们都会呼唤真龙天子的到来,这个真龙天子,是人们的救世主。所以只要听说哪一个地方有人称帝,人

  • 诸葛亮如果选择跟随孙权,他在东吴的下场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打孙权为什么没赢,司马昭被姜维围困于何处,诸葛亮擒了几次孟获

    大家好,说起诸葛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23年2月,刘备病重,他将诸葛亮招到永安,与李严一同托付后事。当时刘备将蜀汉与他的儿子刘禅尽数托付给了诸葛亮,他甚至赋予了诸葛亮更换帝王的权力,诸葛亮深感于刘备对自己的信任,称自己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诸葛亮后来的行动,也

  • 李旦作为唐朝第六位皇帝,他又是如何“三让”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旦做了多长时间皇帝,李旦当了几次皇帝,唐中宗李显

    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孩子,唐中宗李显的同母弟,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也是唐朝第六位皇帝。然而,他的帝王之路并不是那么畅通,甚至,可以说是几经波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跟他“三让”的经历有关。在说道李旦“三让”

  •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姚广孝是什么职位?衣锦还乡的他遇到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姚广孝是什么职位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明成祖朱棣登基两年后,传奇僧人道衍被封为太子少师、资善大夫,并且恢复本姓姚,赐名姚广孝。这是明朝除朱元璋外,政治成就最高的僧侣。然而,姚广孝衣锦返乡时,他却深受打击。永乐二年秋天,在苏州的长洲县,一位僧人屏退身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