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中贾家楼四十六友真实存在的人是哪些?叛国投敌者又是谁?

正史中贾家楼四十六友真实存在的人是哪些?叛国投敌者又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52 更新时间:2023/12/15 17:44:30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单雄信的故事。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句话其实也未必准确,在历史上能像秦琼程咬金相伴到永远的亲密战友,还真没有多少,徐茂功割肉喂单雄信,更是古往今来独此一人,王伯当对穷途末路的李密不离不弃,算得上义薄云天。扪心自问:如果换个位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贾家楼四十六友那样义字当先?

当然,贾家楼四十六友中有许多虚构人物,但是结拜兄弟的前八位确实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起码原型存在),这八个人里出了三个上柱国、五个国公一个郡公,当然,这其中也确实出了一个叛国投敌者,但这个叛徒却不是单通单雄信。

首先开列一下贾家楼四十六友前八位的名单和他们的官职爵位

大哥魏征魏玄成,瓦岗军首领李密的参谋,进十策而李密不用,最后投奔唐军。贞观五年,魏征就任检校侍中,爵封郡公,后加官至侍中、特进、知门下省事,进爵郑国公,贞观十七年卒,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居第四。

二哥秦琼秦叔宝,瓦岗军内马军(也称帐内骠骑)四统领之一,归唐后历任马军总管、秦王右三统军、左武卫大将军,授上柱国勋位,爵封翼国公,薨逝后改封胡国公,贞观十二年卒,追赠为徐州都督,谥曰“壮”,陪葬昭陵,墓前树立石人石马,此待遇独一无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居第二十四。

三哥徐世勣(李勣),字懋功(茂公),瓦岗军主将之一,十七岁时追随翟让,李密篡权后,徐世勣独领一军镇守黎阳。归唐后,徐世勣受封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这是来自瓦岗军的第二个上柱国。徐世勣历任大唐右武候大将军、太子左卫率、兵部尚书、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知政事、司空。总章二年卒,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居第二十三。

四哥程咬金,没卖过私盐也没卖过耙子,他娶了当地县令之女,成为县保安司令,进入瓦岗军后与秦琼并为内马军统领。归唐后,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左一马军总管,爵封宿国公。李世民继位,程咬金升任太子右卫率、右武卫大将军、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左屯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麟德二年卒,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为“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居第十九。

五哥单通单雄信,瓦岗军首任首领翟让同乡故交,李密篡位后受到排挤,倒戈王世充后就任大郑国大将军,击溃李密为故主兼故主翟让复仇。

六哥王轩字君可, 史书名字为王君廓,在瓦岗军不受重视而率先投唐,受封上柱国、常山郡公、右武卫将军,后任幽州都督、左光禄大夫。

七哥尤通尤俊达,史书名字为牛进达,一直追随秦琼程咬金的脚步,阵前随秦程一起投唐(叔宝薄世充之多诈,因其出抗官军,至于九曲,与程咬金、吴黑闼、牛进达等数十骑西驰百许步……世充不敢逼,于是来降《旧唐书·列传第十八》)。牛进达最后官拜右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永徽二年卒,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壮”,陪葬昭陵,未入凌烟阁。

八弟王勇王伯当,瓦岗军第二任首领李密弟子,李密投唐复叛而兵败被杀,王伯当以身相殉。

综上所述,贾家楼四十六友的前八位,出了三个上柱国、四个国公一个郡公,由此可见瓦岗军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翟让李密不会用人:一个太过粗线条,一个心胸过于狭隘,这才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否则以魏征之智、秦琼单通之勇、王伯当之忠、徐世勣之智勇双全,是完全可以问鼎中原的。

接下来再看看他们的人品和结局:单雄信绝对不是叛徒

不知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说单雄信是叛徒。但是我们细看史料我们才明白,跟其他瓦岗英雄比起来,单雄信可以算得上是忠贞不渝了。

秦琼程咬金原先都是大隋将校,在瓦岗军呆了一段时间又进入了唐营。魏征更是换阵营就像喝凉水:隋朝武阳郡丞元宝藏秘书、瓦岗军李密参谋、唐朝秘书丞、窦建德起居舍人、李建成太子洗马、李世民尚书仆射。

生逢乱世,择明主而事,无可厚非。单雄信与徐世勣一样,都是翟让的起家班底,而且单雄信跟翟让还是老乡,所以翟让被杀后,单雄信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侍机报仇,是很值得尊敬的。

“单雄信,曹州济阴人,与翟让友善。”与徐世勣不同,单雄信并没有对李密表示出足够的尊敬——徐世勣虽然也是翟让故旧,但却曾劝翟让把首领之位让给李密:“勣与浚仪王伯当共说让,推密为主。”

比较执着的单雄信因为不会见风使舵,所以连内马军统领都没当上,被李密打发到前线当炮灰,这才给了单雄信反戈一击的机会。杀吾君者吾仇也,杀吾仇者吾君也。王世充击败李密,实际是变现帮单雄信报了仇,所以尽管知道王世充难成大器,单雄信还是没有跟秦琼程咬金一样弃郑投唐——如果单雄信不讲义气,早就跑了。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抹黑单雄信,是因为这件事唐太宗李世民做得不地道,单雄信饶他一命,他却不肯放单雄信一马:“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东都平,斩于洛阳。”

李世民的做法,属于典型的恩将仇报,弄得徐世勣也很愧疚和后悔。李世民做了亏心事,自然要抹黑单雄信,于是义气英雄变成了反复小人——要论转换阵营次数之多,谁能比得上李世民的“镜子”魏征?

单雄信不是叛徒,但贾家楼四十六友前八位当中,还真有一个叛徒,而且是个叛国投敌者,更搞笑的是,这个叛徒在演义小说中居然还长了一副关公相貌:红面长髯,手使青龙偃月刀,人称绿袍帅美髯公。

正史中这位王君廓确实很能打,否则也就不会跟秦琼一样,被唐高祖李渊封为上柱国了。但是王君廓的人品,却跟秦琼差了十万八千里。来护儿称赞秦琼“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而王君廓却是“少孤贫,为驵侩,无行,善盗。”

秦琼阵前单挑天下无双:“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王君廓也不差,李渊曾经夸奖王君廓“以十三人破贼万,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

如果王君廓能像秦琼一样守大义知进退,未尝不能善终,但是这位王大刀偏偏要走歪门邪道: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造反,就是王君廓忽悠的(君廓本绐瑗使乱为己功)。

王君廓先动员李瑗叛乱,然后自己平叛建功,而且也真如愿以偿了:“以功授幽州都督,瑗家口悉赐之,进左光禄大夫,赐帛千段。”

王君廓能忽悠瘸李瑗,却骗不了李道玄,结果只好畏罪潜逃叛国投敌而身首异处:“杀驿史,亡奔突厥,野人斩之。”

这些瓦岗英雄谁最讲义气?秦琼可能排不进前三名

在正史中,秦琼是以武功绝伦道德高尚闻名的,关于他讲义气的记载,还真没有。但是正史中却记载了三位瓦岗英雄的云天之义,除了单通单雄信为故主翟让报仇,对王世充感恩戴德不离不弃之外,还有两个人也很讲义气,那就是王勇王伯当和徐世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徐茂功。

徐世勣要是一点义气都不讲,单雄信也不会给他面子而放过李世民。在单雄信和李世民之间,徐世勣很难做:“平洛阳,得单雄信,故人也。表其材武,且言:‘若贷死,必有以报,请纳官爵以赎。’不许。乃号恸,割股肉啗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徐世勣没少替单雄信说好话,而且愿意用自己的官爵来替单雄信赎命,被无情拒绝后放声大哭——徐世勣之哭,肯定有后悔和愧疚的成分:如果让单雄信杀了李老二,哪有今天的悲惨结局?

徐世勣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能为单雄信做的,就是抚养遗孤:“为收养其子焉。”

徐世勣对朋友讲义气,王伯当在这方面做的也不差,甚至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密反复无常,但是王伯当顾念师生之谊,该劝谏的时候劝谏,劝谏不从,他就只好以身相殉:“义士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伯当荷公恩礼,期以性命相报。公必不听,今只可同去,死生以之,然终恐无益也。”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王伯当为李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贾家楼四十六友前八位在正史中的形象展示完毕,现在该轮到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在您看来,单雄信到底是义薄云天的悲情英雄,还是轻于去就的瓦岗叛徒?要是根据正史记载来评选瓦岗义气英雄,谁能进入前三甲?

笔者个人认为,王伯当应该是要占有一个席位的,至于他是位居第一还是第二,那就要看我们如何评价单雄信了:他是为了保全性命背叛瓦岗军,还是要借王世充之手,为故主翟让报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吕布杀董卓的真相是什么?为了貂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布为何杀死董卓,吕布为啥杀死董卓的,吕布与貂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吕布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四大名著里面,有两部小说简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个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太过于深刻的内容在这里不多说,单看两部小说中对女性的描写,《红楼梦》里有名有姓的四百多个角色,女

  • 诸葛亮临死前杀魏延是不是真的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而在诸葛亮这堪称完美的一生中,有两个小小的"疑点",被后世的人们经常讨论甚至争论,前者当然是重用马规丢了街亭之后的斩杀,后者则是在自己死之前一定要杀了魏延。关于马该不该杀,这件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争议,而关于魏延该不该杀,后人争议颇

  • 宋江招安时鲁智深和武松都在反对 林冲为什么一声不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和林冲的事件和性格,武松林冲鲁智深三人最后结局,武松和鲁智深的外号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江招安,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水浒传》虽如穿糖葫芦一样,主要是写梁山108将的故事,但实则却有一条“线”贯穿始终,这就是招安和反招安的矛盾线。且更好玩的是,这条矛盾线,在主角宋江身上也表现得很抢眼。也就是说,宋江并非一开始就想招安的,而是有一个变化过程。这点从宋江“拉人

  • 诸葛亮放火都没有弄死司马懿 诸葛亮为什么不趁机放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为什么诸葛亮没烧死司马懿,诸葛亮在哪里差点烧死司马懿,诸葛亮是被司马懿气死的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中,大家都说诸葛亮很有非常聪明,是最厉害的谋士,他也曾经有很多方法战胜其他两个国家的军队,但是再厉害的人也是有对手的,诸葛亮的对手就是司马懿。虽然说司马懿每次被诸葛亮逼到绝境,可是他每次都能逃掉。这就说明了司马懿肯定有他的过人之

  • 刘邦担任的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他的生活质量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泗水亭长是哪里,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刘邦是哪个亭的亭长

    你真的了解刘邦担任的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经常有人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一个连喝酒都要赊账的草根,因为到大户人家蹭饭吃,这才把吕雉忽悠到手。但是我们知道,刘邦在丰西泽斩蛇起义,手下是有一大票人马的,这些人都归他一个人管,也就是说,他的地位相当于被陈胜吴广干掉的

  • 蜀汉对于夏侯霸来说有着杀父之仇 夏侯霸为什么还投奔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既无杀父之仇也无,夏侯霸投降蜀国,夏侯霸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侯霸投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为蜀汉大将黄忠斩杀,按理说,作为儿子的夏侯霸应该和蜀汉势不两立。但事实却是夏侯霸背叛曹魏,投降蜀汉。父亲夏侯渊和曹操是本家兄弟(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作为皇室宗亲,夏侯霸没有理由背魏投蜀。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夏侯霸投蜀

  • 李世民的妃嫔杨淑妃到底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宫斗类似嫔妃这职业,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淑妃和妃嫔这职业

    杨妃,隋末唐初人,名讳不详,生卒年不详。杨妃的出生地史书无记载,《隋书》记载杨妃之父是隋炀帝。 唐初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 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据史书记载,吴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这样的身份看似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也没有公主封号。但是作为杨广为数不多的

  • 抗倭名将李如松,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如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师承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头号幕僚徐渭,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初为铁岭卫指挥同知,后因战功升任神机营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如松出任山西总兵,万历十五年,李如松出任宣府总兵。万历二

  • 司马懿为什么要除掉张颌 有张颌在野心就不能实现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怎么被发现野心的,司马懿除掉张郃,司马懿开始就有野心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颌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曹操的帐下,有一个人是五良将之一,这个人就是张郃,在三国时期,张郃这个人算是一个真正有名的将领,在争夺汉中的时候,虽然在争夺汉中的时候,张郃被张飞打的十分狼狈,最后还匆忙逃走了,但是张郃的实力,不能因为这次事情就被人们小看。张郃最开始的

  • 曹操没杀司马懿才江山易主 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也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一路走来没有敌人,只有,司马昭看穿了司马懿

    对曹操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言桓范,字元则,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延康元年,担任羽林左监。魏明帝时,历任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高平陵政变(249年)发生后,力劝曹爽挟带皇帝曹芳进入许昌,没有得到采纳,最终被太傅司马懿诛杀。曹操一生中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