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周勃为什么能够安定刘氏天下?

揭秘:周勃为什么能够安定刘氏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4/1/24 10:08:56

刘邦在临终时说,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她改变了刘邦与大臣们“非刘氏不得为王”的盟约,封诸吕为王。吕后死后,诸吕作乱,在诸大臣用计骗得吕禄北军兵权以后,果然是周勃统帅北军,诛杀了诸吕,稳定了局势。此后,周勃等人又共议拥立刘邦的四子刘恒为皇帝,即汉文帝,刘氏天下得到了安定,刘邦的话也得到了应验。那么,周勃为什么能够安定刘氏天下呢?

从刘邦来说,自从当皇帝以后,他最信任倚重的将领就是周勃。

周勃是在沛县就跟随刘邦起事的人,起义初期就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刘邦封为“五大夫”。刘邦成为汉王以后,封周勃为威武侯,平定三秦,周勃还有了自己的食邑,可见周勃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刘邦当皇帝后,周勃被封为一等侯,称之为绛侯,食邑八千一百八十户。当皇帝以后,刘邦有意识地要铲除异姓王,所以连年用兵。这时候,将领中最受重用的人就是周勃。因为讨伐韩王信有功,周勃晋升为太尉。此后讨伐陈豨和燕王卢绾的反叛时,刘邦的统兵将领都是周勃。可以说,这时候的周勃,已经是刘邦在军事方面最为倚重的人。曾经是刘邦下属的军队将领,有些已经转为行政官员,如曹参成为齐国相,有些先后被诛杀,如韩信英布、彭越等人,还有的已经不得刘邦信任,如樊哙,刘邦曾经下诏要杀死他,周勃实际上成为军队的最高将领。

那么,刘邦看上了周勃什么呢?

首先的条件是忠和勇。作为忠,刘邦当皇帝后所进行的战斗都是和自己的老部下或同盟者进行的,周勃和这些“故人”战斗并屡立战功,其忠勇可靠刘邦当然看得明白。在这个基础条件之上,刘邦更看重的是周勃的质朴少文,这是最令他放心的地方。

周勃的祖上原本是卷县人,后来迁到沛县。他曾经靠编蚕箔维持生活,还当过办丧事的吹鼓手,可以说是生活最底层的人。这样的人再有一个厚重的性格,是很容易满足的,这样的经历使他能够心甘情愿地侍候“小主子”。他不像萧何、曹参他们,人家原来就是县衙里的官员。还有一点就是,他要能够比吕后活的时间长,否则一切都免谈。刘邦是否懂得少欲寡求的厚重之人能够长寿这个道理不得而知,至少他认为,周勃能够比劳心费力的吕后更能长寿。因为在刘邦死前,能对刘氏天下造成威胁的异姓王已经全部铲除了,危及刘氏天下的只有吕氏,而吕氏的总首领就是自己的妻子吕后吕雉。

刘邦认为周勃可以托付大事,还因为周勃少文。周勃不喜爱文辞,每次召见儒生,他都要求他们赶紧说,这意思就是,拣要紧的说,说完了快走。周勃不愿意接见文人儒生,其说话也木讷少言,文帝时他被人告发谋反下狱,在审问时竟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有点儿像刘邦,刘邦曾经很不待见儒生。郦食其曾经因为是儒生被拒,大喊自己是“高阳酒徒”,这才得到接见。也许刘邦有志于天下才广招人才的,也许刘邦认为这样的周勃结交人少,没有野心,所以才是最放心的。

如果说,以上那些是刘邦看上周勃的,那么,周勃能在安刘问题上起作用,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屈能伸。

惠帝刘盈死后,吕太后行使皇帝的职权,她召集大臣们商议,打算封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明确表示反对。又问左丞相陈平和周勃,两人回答说,高帝平定天下,封刘氏子弟为王;如今太后代行天子之职,封吕氏诸兄弟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上面这些话显然不是少言寡语的周勃能说出来的,但即便是陈平说的,周勃无疑是赞同的。也就是说,吕后要封诸吕为王,周勃不是反对派,而是拥护者。散朝后,王陵责备陈平、周勃等人,说,你们竟然纵容她(吕太后)的私欲,迎合她的心愿,违背与高帝立下的盟约,将来还有什么脸面见高帝于黄泉之下?可见,周勃等人是在迎合吕太后。少帝四年(前184),吕后改立刘弘为皇帝,群臣说:“皇太后为天下谋划,对安定宗庙社稷的思虑极为深远。”这当中当然也包括周勃。为此,吕后专门为周勃设置了一个职务——太尉。虽然是相当于参谋总部,不直接带兵,但可以根据皇帝的命令调动军队。刘邦临死前曾经留下遗嘱让周勃担任太尉,吕太后一直没有实行,到了这时候给了他这样一种职务,难道不是周勃已经“考验”合格了吗?还有一点,刘邦在世时,周勃也曾经是太尉,但那时的太尉是一种荣誉,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军衔,而吕太后给周勃的是一种职务。

能说明周勃能屈能伸的还有一个例子。

汉文帝四年(前176),周勃被贬官回到封国,他害怕被杀,每逢有官员前来看望他,就穿上甲衣,然后才和人见面。有人因此告他谋反,周勃下狱。廷尉审判周勃,周勃十分恐惧,却不知道如何申辩。狱吏侮辱他,狱卒虐待他,周勃并没有表现出“士可杀不可辱”英雄气概,而是拿出大量钱财贿赂狱吏。狱吏于是在木简上写了一句话:“请公主作证。”公主是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大儿子周胜之。后来周勃又用重金贿赂文帝的舅舅薄昭,经过多方努力和太后发话,周勃无罪释放。从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勃能够屈从于一个小小的狱吏,并给他们好处,是一个十分能够忍辱的人。像这种情况,很多人不能受此侮辱,选择自杀的官员有不少例子。比如他那个儿子周亚夫,就是不能忍一时之忿,最后绝食死在狱中。还有那个更有名的李广,因为羞于见狱吏而自杀。

正是由于周勃的能屈能伸,吕太后没有算计他,使他能够最近距离的靠近军队,也使他能够在诸吕作乱时以太尉的名义进入北军,安定刘氏天下。否则,如果他像王陵一样被剥夺了权力,或者到自己的封地去当一个无所事事的侯爷,他能不能安定刘氏天下还真的难说!只是我们不知道,周勃的这个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刘邦知道不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真宗赵恒作为宋朝第三位皇帝,他一生中有多少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赵德昌,又曾名赵元休、赵元侃,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章怀皇后潘氏(公元968年-公元989年),忠武节度使潘美第八

  • 蔡珽是如何扳倒年羹尧?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蔡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六十一年,对川陕总督年羹尧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他作为西北地区的封疆大吏,一方面要协助抚远大将军胤禵平定叛乱,另一方面还要密切关注朝廷动向,因为康熙已经是风烛残年,哪位皇子将会成为继承人,直接关乎到年羹尧的前途。当年

  • 揭秘:历史上的虞翻能力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个成语叫做“虚位以待”,说的是战国魏国公子信陵君的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也演绎了一番这样的故事,他在朝廷上设立了一个座位,而为其设座的这个人却并不在本朝为官,而是东吴国的一个臣子。虽然这时候东吴已在名义上服从于他这个皇帝,但毕竟东吴还是独立的,所以曹丕的这一举动还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这个人在东

  • 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高祖十一年(前196)被封为代王,是刘氏第二代、汉朝第五个皇帝。公元前179年,刘恒正式即皇帝位,为汉文帝。汉文帝开创了中国中央集权封建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一生节俭,当皇帝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

  • 能让汉文帝废除了肉刑的奇女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其刑罚非常严酷,像死刑就有磔刑(千刀万剐)、腰斩、车裂等行刑方法,听听都会让人毛骨悚然。相比于这些残忍至极的刑罚,斩首在死刑当中还是较轻的一种。一个人其罪当诛,如果能让他自裁,那也是皇上(王)的一种恩典,可见刑罚的严酷到了何种程度。除了死刑,刑罚当中还有一些肉刑,如黥(刺面)、劓(割鼻)、

  • 刘备执意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不听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执意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21年4月,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在此之后不久,刘备就打算发动对东吴的战事,当时他亲率大军数万人,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事之初,刘备率领的大军击败了吴军将领李异与刘阿部,就此占领了秭归。只不过在此之后,孙权命陆逊

  • 诸葛亮没出山之前,真的是种地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诸葛亮,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当官的。“茅庐”一词,给人的印象就是农村草屋,而屋子里的主人当然就是农民。史书上说诸葛亮于南阳“躬耕陇亩”,诸葛亮也说自己本来是个“布衣”,这就更加让人觉得,诸葛亮出仕前就是一个种地的。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当初隋朝的太子是杨勇 隋文帝为什么会立杨广作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广成为太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古代,做太子是一项技术活,稍一不小心就半路翻船翻车,万劫不复。在杨勇之前,有过太多这样的悲剧,但是其父杨坚却以为,他们杨家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没想到,结局出人意料。为什么杨坚之前自认他们家不会出现废太子这样的悲剧呢?这个事情,杨坚

  • 吴国过不了合肥原因是什么 孙权为何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吴与合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真的算是汉末军阀里比较心向汉室的了,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他两个儿子的态度,但是同样他两个儿子的也不应该影响到对孙坚的评价。孙坚在讨伐中,克复洛阳,还对残破的洛阳进行了部分修缮。而且当时的各路诸侯并非是像演义里说的十八路诸侯合兵一处,

  • 杨玉环因何备受宠爱呢?她又有哪些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玉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几乎是妇孺皆知,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贵妃俱是倾国倾城之姿。而这四位美人也因为惊人的美貌被卷入政治中心,最终下场不佳。昭君出塞,终生难归故里,而貂蝉与西施下落不明,最令人惋惜的当属杨玉环。虽然有人猜测她可能死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