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的虞翻能力究竟如何?

揭秘:历史上的虞翻能力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4/1/20 10:14:24

有一个成语叫做“虚位以待”,说的是战国魏国公子信陵君的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也演绎了一番这样的故事,他在朝廷上设立了一个座位,而为其设座的这个人却并不在本朝为官,而是东吴国的一个臣子。虽然这时候东吴已在名义上服从于他这个皇帝,但毕竟东吴还是独立的,所以曹丕的这一举动还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这个人在东吴被孙策所青睐,到孙权时期已经被贬的没有了官职,但他并没有离开吴国到魏国来,甚至到后来被流放也没有背叛东吴。也就是说,这个人压根儿就没有理这个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被魏文帝曹丕如此看重的人是谁呢?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魏文帝曹丕对他虚位以待是缘于于禁,而虞翻和于禁扯上关系则缘于于禁在东吴的一段经历。

于禁到东吴,最初与关羽发起的襄樊战役有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进攻樊城。曹仁让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驻守在樊城北面。此时已经到了秋天雨季,到了八月,大雨更是连绵不断,汉水一时暴涨,大水溢出河堤,平地上的水深也有几丈,于禁等七支军队全部被淹。关羽乘坐大船继续猛攻,于禁抵挡不住,被迫投降。庞德继续作战,最终战败被俘,不降被杀。关羽继续围困攻击樊城,将投降的于禁送回了江陵城。

江陵城是关羽的大本营,将士们的家属也都安置在这儿。关羽的壮大,感到威胁最大的当属孙权,于是他决定联合曹操,共同攻打关羽。由于东吴主将吕蒙的诱惑,江陵守将糜芳不战而降,吕蒙又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措施,关羽在军队回撤时兵士逃散,自己兵败被杀。孙权进入江陵城,将还在囚禁的于禁放了出来。这一时期的东吴,为了夺取荆州,采取了向魏国和好结盟的政策,因而孙权对待于禁还是很尊重的,并没有把他当一个俘虏。正因为如此,孙权不但在刚进江陵城时接见了于禁,还在出行时让于禁骑马并行。于禁这个人是个武将,或许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并不在意,骑马行走时和孙权所骑之马的马头平行,虞翻见了大骂:“你一个投降的俘虏,怎么敢和君主的马齐头并进?”说着就要拿马鞭子去抽于禁,是孙权大声呵斥于禁才免于挨打。还有一次,孙权在大船上会集群臣饮宴,于禁听到乐曲流泪,虞翻又说:“你想以这样的假相来求得免罪脱身吗?”为此还惹得孙权很不高兴。

曹丕当皇帝后,孙权担心魏、蜀都来攻击,只好向曹丕称臣,就打算将于禁遣返给魏国。虞翻劝谏说:“于禁失败损失了数万军队,自己也成为投降的俘虏,又不能壮烈地去死。魏国非常懂得管理国家和军队,得到于禁以后必然不知道该怎样安排他。将他还给魏国对我们来说虽然没有什么损失,但仍然像是放了盗贼一样,不如将他斩了以号令三军,以警示那些作为臣子有二心的人。”孙权没有听从。等到于禁准备程回国了,东吴大臣们都来送行,虞翻对于禁说:“你不要认为东吴无人,是我的话不被采纳罢了。”

说起来虞翻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魏国接受这样的一个于禁,实在是不好处置。假如是打败了关羽后自己的军队从牢中提出了于禁,那么要杀要刮要放都好说,但现在从东吴接过来却是犯难了。如果杀了吧,这是孙权作为友好的象征送回来的“礼物”;不杀吧,这又是个败军降敌之人,罪在不赦,实在是两难。

回到魏国的于禁,虽然没有被杀,但曹丕对他的鄙视厌恶还是可见的。魏文帝曹丕将于禁任命为安远将军,等于是跨过镇、征两级降了三个等级,成了一般的杂号将军。这还不算,曹丕在让他出使东吴前,先让他到邺城去拜谒曹操的陵墓——高陵。曹丕预先让人在陵墓的屋子里画上壁画,画中的内容是关羽战胜后,庞德愤怒、于禁投降的情状。于禁见了,内心惭愧不已,发病而死。

这个于禁被虞翻所憎恶,但于禁却非常赞美虞翻,魏文帝曹丕也经常为虞翻设立虚座。《吴书》中说魏文帝虚位以待虞翻,是由于禁一事引出的,虽然如此,但虞翻在魏国的名气却绝对不是因为于禁。

虞翻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为《老子》、《论语》、《国语》所做的训释注解都流传于世,尤其是他的《易注》还得到了孔融的高度赞扬。当初孙策曾经想让虞翻出使许都,虞翻不去,说是怕被曹操留下,孙策还真是认可了他的这种说法。但虞翻绝不仅仅是一个书生,他的谋略和行政才能也相当出色。在魏国的大臣当中,有两个人和虞翻有想当的交情,一个是王朗,另一个是华歆,前者在曹丕时期任职司空,后一个任职司徒。王朗在任职会稽太守期间,虞翻是他的功曹,曾经劝王朗避开孙策的锋芒,王朗不听,结果被孙策打败。华歆曾经任豫章太守,孙策攻打豫章前,先派虞翻进城说服华歆。虞翻以普通人的身份进城,成功说服华歆献城,华歆被孙策待以“上宾之礼”。有这两个高官在曹丕身边,曹丕给虞翻留一个位置当不会是仅仅做个样子而已。

那么,这个被曹丕虚位以待的虞翻在东吴是个什么状况呢?孙权执政初期,虞翻被任命为骑都尉,因为犯言谏争,被贬到丹杨的泾县。后来更是多次得罪孙权被流放到交州,一直到死。

孙权死后,华歆被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征召,孙权本来不想放他走,是华歆劝说孙权,华歆这才到了魏国。结果是华歆这个自认为在东吴的“无用之物”,到了魏国却得到了大用。虞翻也曾被孙策派往许都,虞翻没有同意,结果是张纮出使,被朝廷任命为侍御史。为了让张纮劝说孙权归顺,张纮又被曹操派了回来,担任会稽东部都尉。虞翻在东吴的结局并不算好,当然有他自身性格的原因,但他曾任王朗的功曹,如果当年能够跟随王朗北去成为曹操的部下,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高祖十一年(前196)被封为代王,是刘氏第二代、汉朝第五个皇帝。公元前179年,刘恒正式即皇帝位,为汉文帝。汉文帝开创了中国中央集权封建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一生节俭,当皇帝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

  • 能让汉文帝废除了肉刑的奇女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其刑罚非常严酷,像死刑就有磔刑(千刀万剐)、腰斩、车裂等行刑方法,听听都会让人毛骨悚然。相比于这些残忍至极的刑罚,斩首在死刑当中还是较轻的一种。一个人其罪当诛,如果能让他自裁,那也是皇上(王)的一种恩典,可见刑罚的严酷到了何种程度。除了死刑,刑罚当中还有一些肉刑,如黥(刺面)、劓(割鼻)、

  • 刘备执意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不听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执意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21年4月,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在此之后不久,刘备就打算发动对东吴的战事,当时他亲率大军数万人,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事之初,刘备率领的大军击败了吴军将领李异与刘阿部,就此占领了秭归。只不过在此之后,孙权命陆逊

  • 诸葛亮没出山之前,真的是种地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诸葛亮,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当官的。“茅庐”一词,给人的印象就是农村草屋,而屋子里的主人当然就是农民。史书上说诸葛亮于南阳“躬耕陇亩”,诸葛亮也说自己本来是个“布衣”,这就更加让人觉得,诸葛亮出仕前就是一个种地的。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当初隋朝的太子是杨勇 隋文帝为什么会立杨广作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广成为太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古代,做太子是一项技术活,稍一不小心就半路翻船翻车,万劫不复。在杨勇之前,有过太多这样的悲剧,但是其父杨坚却以为,他们杨家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没想到,结局出人意料。为什么杨坚之前自认他们家不会出现废太子这样的悲剧呢?这个事情,杨坚

  • 吴国过不了合肥原因是什么 孙权为何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吴与合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真的算是汉末军阀里比较心向汉室的了,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他两个儿子的态度,但是同样他两个儿子的也不应该影响到对孙坚的评价。孙坚在讨伐中,克复洛阳,还对残破的洛阳进行了部分修缮。而且当时的各路诸侯并非是像演义里说的十八路诸侯合兵一处,

  • 杨玉环因何备受宠爱呢?她又有哪些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玉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几乎是妇孺皆知,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贵妃俱是倾国倾城之姿。而这四位美人也因为惊人的美貌被卷入政治中心,最终下场不佳。昭君出塞,终生难归故里,而貂蝉与西施下落不明,最令人惋惜的当属杨玉环。虽然有人猜测她可能死里逃

  • 古代第一车夫是谁?给四个皇帝赶过马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坐马车出行,需要一个赶车的,这个赶车的可不是一般人,他除了赶车技术高,还得是皇帝信任的人。为皇帝服务又被皇帝信任,升官肯定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到了汉代,这些人的头头竟然成为了九卿之一,这就是太仆。既然这官职高到了这种程度,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封建时代,这样的官肯定也会更迭频繁,但汉代的夏侯婴却是个例

  • 陆逊为什么把自己比作蔺相?到底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夷陵之战前,刘备率领蜀军气势汹汹而来,东吴大都督陆逊退到夷陵坚持不出,终于等到刘备疲惫懈怠,一战将刘备击溃,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陆逊所统将领不是资格老就是身份贵,有些根本就不愿意听从他的号令。陆逊虽然拿军令和孙权来震慑他们,但最终还是忍了。孙权事后知道了此事问他:“你为什么当初不告诉我是谁不听从命令

  • 周勃、灌婴、樊哙同样功勋卓著的人,为何没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功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一度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继而实现中央集权统治。然而,到了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在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后,却采用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除在中央直接管辖区域推行军衔之外,却将韩信、吴芮、彭越等人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