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知道商鞅是被诬陷而死的 之后的历任秦王为何没有给他平反

都知道商鞅是被诬陷而死的 之后的历任秦王为何没有给他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67 更新时间:2024/1/31 12:23:2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商鞅和秦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商鞅被诬陷而死,死得非常凄惨。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历任秦王,没有人给商鞅平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一件事,就是商鞅的真正死因是什么。放眼整个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最为明显的标签,并不是“战争”,而是“变法”。法家为了打破儒家思想,推崇用制度来解决问题,相比较之下显得更为高效和残忍。因此推行变法的人,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在秦国推行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的商鞅,就是其中一位。

那么商鞅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和其他变法的人物相比较起来,商鞅更加精于算计,且十分狠毒。在楚国变法的吴起,虽然也曾风光一时、权倾朝野,但是当楚悼王一死,他的好运也走到头了。韩非子到了秦国之后,被李斯毒死,同样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而商鞅比他们这些人都能“作”,下场也格外凄惨。在没有得到魏国重用的情况下,商鞅只好来到了秦国。在遇到了秦孝公之后,商鞅开始了变法之路。

太史公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商鞅,商君天性残暴,刻薄寡恩。他当时能够说动秦孝公,靠的并不是他本身的德行和素质,而是他的游说的功力。他在秦国落得谋反的恶名,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商鞅并不是多么高尚的人,甚至可能是个本身素质不怎么样的人。而跟所有主张变法的人一样,一旦身后的靠山倒了,自身也就快灭亡了。这个道理,商鞅身边的朋友赵良是懂得的,但是当他传递给商鞅这个信息的时候,商鞅并不听。

于是在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了,嬴驷继位。此时的商鞅,迎来自己的厄运。商鞅被诬告“叛国”,而一旦被冠以这样的罪名,就要先抓起来,然后慢慢审。商鞅自己也明白,如果自己落入这样的圈套中,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他别无选择,只能出逃。他逃往魏国,魏国人直接把他扔回了秦国。后来商鞅死在了郑县的渑池,尸身被带回了都城,五马分尸,下场凄惨。看到商鞅这样的结局,秦国的贵族都激动不已,认为他死得其所。

商鞅在变法的时候,得罪了很多人。秦国过去一直都是贵族的天下,老百姓们干活都是给贵族干的。这些贵族每天都在教育这些百姓,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主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当然没有什么积极性。于是秦孝公让商鞅主持变法,开始触及贵族的利益。秦孝公自己也知道,这种事情是特别得罪人的,不能自己来干,把商鞅推到最前面。商鞅变法,确实给秦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是并不代表商鞅本人可以得到秦人的尊重。

现在我们说起来秦国的变法时,会把它称之为商鞅变法,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会这样想,只会把它称为秦孝公改革。给秦国带来好处的人是秦孝公,而得罪人的则是商鞅。即使是商鞅被五马分尸后,后世的秦王当让也不会为了已经死去的商鞅,再次得罪那些贵族。这件事已经彻底没有了意义,既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就享受既得利益好了。至于早已经过去的商鞅时代以及商鞅本人,谁还会在意呢?

用现在的话来说,商鞅作为“打工人”,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没有认清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样的。他作为打工者,没有顾及到各位“董事”的感受,大刀阔斧地推行变法,肯定很难落得好下场。就算他的工作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在这个位子上待太久。所以说摆在当时的商鞅眼前的,就只有那么一条可悲的路。既然没有办法彻底改变秦国的贵族结构,那么就要做好下场凄惨的准备。

此外,商鞅最后发兵抗拒,也是个极大的错误。当时的秦国兵强力壮,商鞅的这种行为,无疑是以卵击石,而且坐实了谋反的罪名。所以在没费什么劲之后,商鞅就被杀掉了。当时的他还不如直接放弃抵抗,或许后面还有可能被平反。他的这个错误,和西汉的刘据如出一辙。所以即使是后来的秦王有意为商鞅平反,也没有办法。毕竟他真的发兵了,这是既定事实。总结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来分析,商鞅被平反的可能性都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花了十五年能统一天下 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都做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和曹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多人认为,朱元璋能够做到用十五年的时间统一天下,曹操却无法做到,终其一生都没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心愿,主要是因为曹操的运气不够好。这当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应该有下面这几个方面,这里我们

  • 前秦世祖苻坚有哪些优点与弱点?他为何没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苻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前秦世祖苻坚为我们留下许多成语,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这些成语都和淝水之战相关,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苻坚不幸成为这次战役的背景帝,他建立的庞大的前秦帝国也在淝水之战不久之后土崩瓦解。尽管如此

  • 李林甫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宰相的?他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林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让后人向往,但是安史之乱彻底地终结了大唐的盛世,从此大唐走向衰落。李林甫是导致大唐由盛及衰的关键人物之一。让我们看看出身卑微的他是如何一步步钻营爬到权利的巅峰。李林甫是李渊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孙。最初李林

  • 陈胜起义原本可以取代秦朝 陈胜最后为何会被车夫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胜起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经有人说过,中国古代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淳朴的一群人,只要能有一口饭吃他们就不会去想别的。可偏偏很多古代的统治者只想着压榨,老百姓如果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只能用生命来发出怒吼。不同于后来一些名为起义实则抢掠的“义军”,陈胜作为最早的农民起

  • 吕不韦的政治眼光非常老道,但为何还是被秦始皇清算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吕不韦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商人之一,一眼看出异人是个奇货,并借之成为天下第一强国的丞相,政治眼光非常老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异人是秦昭襄王太子安国君二十余个儿子中的一个,非嫡非长,是个不受宠妾室所生的中子(排行居中),被爷爷安排到赵国当人质,至于秦昭襄王还记

  • 孙传庭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说“传庭死,而明亡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传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大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上吊自杀,他留下遗言“诸臣误我”和“大臣皆可杀”。其实崇祯时期猛将如云,如果他能用好这些大将,明朝根本不会亡国。有这么一位大将,他忠诚耿直,能征善战,最后马革裹

  • 刘玉娘和李凤娘有什么相似之处?她们都十分败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玉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俗话说得好,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在默默支持他。历史上这样的正面例子很多,如长孙皇后与李世民,马皇后与朱元璋,张皇后与朱温等等,这几位帝王能取得事业的巨大成功,他们善良贤惠能干的妻子功不可没。但是,也有这样一些反

  • 宋孝宗赵昚其实是个平庸之辈,为何能有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孝宗赵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孝宗赵眘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较高,认为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其实赵眘不过是一名庸人而已,他意志薄弱、不善用人,空有复兴的壮志,却缺乏复兴的才干。赵眘继位后很快给岳飞平反,并且起用抗战派的张浚。张浚向赵

  • 朱温作为后梁的开国皇帝,为什么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一般开国皇帝名声都不错,但是朱温绝对是个例外,身为开国皇帝的他毫无忠义廉耻,因此在历史上名声特别不好。1.三家姓奴,对旧主不忠公元875年,黄巢揭竿而起。时年26岁的朱温与二哥一起投身起义。朱温骁勇善战

  • 秦法在统一六国后为何不管用了 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商鞅变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认为商鞅变法的成果,在秦朝统一后就失去了效用,甚至把秦朝灭亡的责任推卸给商鞅变法,是极不恰当的观点,这种观点没看清楚商鞅变法的实质,更混淆了商鞅变法与秦法之间的关系。估计有人要反驳我,秦法难道不是商鞅变法的具体表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