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渊明的仕途生涯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对待子女的?

陶渊明的仕途生涯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对待子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14 更新时间:2024/1/25 20:01:34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陶渊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渊明曾祖为陶侃,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逝,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

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

陶渊明大约五十出头时,因经历一场病患,在“自恐大分将有限”的心情下,给五个儿子写了一封家信,家信告诉严、俟、份、佚、侮诸子:“我已经年过五十,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几乎在同时,陶渊明还写了一首《责子》诗:“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关于这首诗,有人得出结论,因为陶渊明天天喝酒大醉,所以几个儿子都是弱智痴呆。但在我看来,从诗意看,陶渊明虽弃绝仕途,但他还有种种常人之情,牵挂子女成器与否。作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这是带着笑意的批评,诗表达了渊明的慈爱、戏谑幽默,显示了诗人和其他老人一样的舐犊情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云已经是五虎上将最后一位了 刘备临死前为何还说赵云不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胜利结束后,刘备进位汉中王,但蜀汉却在这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关羽孤军北伐,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结果东吴夺了荆州,并将关羽擒获,将其杀害。这边刚收到关羽身亡消息没多久的刘备,心痛

  • 西汉丞相韦贤有多受皇帝赏识?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韦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字经》中,有“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的句子,背诵过《三字经》的人对这个故事都很熟悉,它讲的是西汉宣帝时丞相韦贤教子的故事。韦贤(约前148年-前67年) 西汉大臣,字长孺,鲁地邹(今邹城东南)人。据《汉书》记

  • 东吴两大著名术士:虞翻和吴范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有两个著名的术士——虞翻和吴范,前者名气大学问高结局却不太好,最终死于流放之地,后者虽然名气不大却得以在太史令官位上善终。两人都以占卜算演之类的方术称名于世,为什么结局大不相同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虞翻的事情已有介绍,知道的人也比较多,现看看吴范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

  • 赵云如果是袁绍的部下,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荆州失败被杀,几年后刘备执意伐吴,几乎遭到了蜀国大臣一致反对,赵云也在反对之列。那么,赵云如果遇到袁绍这样的主公,命运又会怎么样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赵云反对刘备东征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当皇帝后,马上准备东征伐吴,这几乎是遭到了蜀汉国群臣的一致反对,其中就有翊

  •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萧何吕后心有余悸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秦汉时期也是历史上人们非常熟悉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的秦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秦二世胡亥的昏庸无道,导致了秦朝走向灭亡。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秦朝的灭亡,秦二世是有很多责任的。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秦朝

  • 孙权转手将周瑜取得的南郡让给刘备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取南郡不易,为何孙权转手就借给了刘备,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人们错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事实并非如此。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

  • 廖化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那他的寿命究竟有多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将星云集的时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尤其是在三国前期,关羽和吕布这些顶级上将都常遇敌手,有胜有败,可见此时三国人才之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武将上,在谋士和文臣领域,前期的郭嘉和贾诩也力压未出山的诸葛亮,成为当时天下最有名的谋士。然而到了三国后

  • 没有韩信刘邦能得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可以肯定韩信对于刘邦建立汉朝确实功不可没,但是天下大势根本就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决定的。所以没有韩信,刘邦也能当上皇帝。天下走向取决于民心向背刘邦对阵项羽屡战屡败,为什么却一直能够东山再起?原因就是因为人心向背。项羽分封导致诸侯不满,众

  • 史学家为何说如果许褚不死,司马懿根本不敢争夺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里,许褚非常厉害,作战勇猛少逢对手。他对曹操忠心耿耿,曾多次把曹操从死神手里抢回来,曹操对此人也是非常器重和信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许褚生于安徽,身材高大威猛,胆气和力量不同于普通人。早年他在老家,跟流氓反派做斗争,曾经靠一只手握住牛尾,走了上百步

  • 雍正登基后都能善待废太子 雍正为何不放过大阿哥胤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废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除了北宋的楚王赵元佐外,几乎没有一个废太子有好下场,如西汉因为巫蛊之事被废黜的刘据,因为造反自尽而死,汉武帝长兄庶长子刘荣,因为生母栗姬失去宠爱而被废,最终在郅都的审讯下被逼自杀,不难看出从古至今废太子大多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