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业:让辽军胆寒的人物,最后结局如何?

杨业:让辽军胆寒的人物,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3/12/7 12:43:48

关于杨家将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戏曲、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杨家将为了抵御辽人的侵略,不管是杨老令公还是杨家七子还是杨门女将,都冲锋在战场第一线,誓死对抗辽兵。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然而杨家将的结局却让人十分唏嘘,杨令公本人被奸臣潘仁美陷害,血溅李陵碑而亡,杨家七子也差点满门牺牲,只剩下杨六郎一人苦苦支撑。

不过这些都是小说中为了彰显人物性格,而夸大剧情。但是历史上的杨家将的结局也同样让人唏嘘,尤其是杨老令公的原型杨业的结局更是让人心痛。

良将出世,威震天下

杨业本名杨重贵,北汉立国之时,杨业投奔了刘崇。刘崇为了笼络杨业就赐名为刘继业。之后杨业就一直为北汉效力,多次立下战功。等到北汉被灭国之后,杨业被迫投降北宋。

宋太宗知道杨业是一员猛将,见到杨业十分高兴,恢复他的本姓杨氏,并将其名改为单名“业”,并且封他为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由此开了杨业在宋朝戍边抗辽的重任。

而之后的雁门关之战,更是让杨业声名远扬,威震辽国。公元980三月,辽军10万人南下进攻雁门关,想找宋军的麻烦。驻守北方的杨业率领数百名骑兵,由关南绕道进至雁门关北口,插入辽军背后,向正准备攻关的辽军发起突然袭击。这一战,杨业打出了自己的威名,此后辽军看到杨业的军旗都感到害怕,不过杨业成就自己的同时,也为他日后的陨落埋下了祸根。

宋太宗北伐失败,杨业被逼绝路

公元986年正月,经过多年的准备,宋太宗兵分三路决定伐辽,期望收复燕云十六州。

按照宋太宗的构思,东路由曹彬率领向雄州、霸州方面推进,牵制耶律休哥的主力,西路以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帅出雁门,中路以田重进为帅出飞狐,这两路大军负责与辽军周旋,蚕食土地,最后三军汇合与辽军决战。

刚开始三路大军行军很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不过东路军后来被耶律休哥打得大败,宋太宗急忙下达命令让三路大军撤退。不过除了撤退的命令,宋太宗又给潘美、杨业下达了一个让西路军护送云、朔、寰、应四州老百姓内迁的命令。

在辽军的骑兵面前掩护老百姓撤退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所以杨业就想出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分兵到应州,引诱辽军向东,然后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碣谷口,来阻击辽军,因为骑兵最怕的就是弩,而且石碣谷也不利于骑兵作战。

如果真按杨业说的做,那么杨业可能就不会死了。但是监军王侁觉得杨业的实力可以跟辽军硬刚,不需要采用什么阴谋诡计,并且还给杨业扣上了一个“想要投敌”的高帽子。

既然杨业的计策被否决,杨业只好硬着头皮带着他的部队跟辽军主力死磕,杨业临走之前,还嘱托潘美跟王侁在陈家谷口设下伏兵接应他。

英雄迟暮,命丧黄泉

杨业踏上了跟辽军决战的死路,他的几万部队自然不是辽军主力的对手,很快就被辽军打得大败,杨业只得边打边撤退,等他退到陈家谷口的时候,却发现此处空无一人。

杨业无奈只得继续跟辽兵死磕,最终杨业中箭被俘,被俘后不久杨业就绝食而亡,一代名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杨业为何是这样的结局?

杨业的死第一个脱不了干系的就是宋太宗,要不是宋太宗下达掩护四州百姓内迁的命令,杨业早就能率领大军退回安全地区。

第二个就是王侁跟潘美,因为杨业的军事才能太过突出,加上他又是北汉降将的身份。杨业表现得太好,就显得王侁跟潘美就很没用,有机会的话,他们自然要选择除掉杨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昭与司马师为何从不夺权?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司马昭与司马师为何从不夺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各占一方三分天下。三国时代的初期主要是以三家争斗为主,而到了三国时代的末期,争斗由外部转向了内部,其中争斗最凶的就是北方的曹氏集团。曹操死后,他的位置谁来继承呢?在他的几个儿子中

  • 明熹宗为何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一句话也是叫做中华上下五千年,说的就是中国的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皇帝,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中国古代的皇帝是不是有一位非常喜欢做木头?他到底是谁?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熹宗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皇长子,明思宗

  • 郭子仪的汾阳王府自落成后,为何每天都是府门大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郭子仪生活的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朝政黑暗,小人辈出,无数忠良遭到迫害,那么跟我们今天要谈的关于郭子仪常年不关府门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唐名将郭子仪是唐代中兴大将,他在安史之乱和潘镇之乱中,立下的不小的功勋,在全国上下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他曾经被

  • 盛唐名将郭子仪有哪些功绩?为何能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谁是中华千古第一奇人?盛唐名将郭子仪。郭子仪四十岁时任朔方节度使,手握十万精兵。安史之乱爆发后,任副宰相兼兵部尚书。收复长安后,加司徒官衔,封代国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758年,进位中书令,成为真正的宰相。公元762年,郭子仪又因功进封汾阳郡王。公元779年

  • 康熙晚年为何会发生九子夺嫡 做个逍遥王爷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九子夺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晚年时期所发生最严重的事就是九子夺嫡,康熙的孩子为了皇位,为了争储而手足相残。但这一问题就不免让人感到奇怪,这些皇子安心当王爷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搭上如此大的代价去争储呢?清朝王爷实际上这还要从清朝时期皇子的封王制度开始出发,清朝虽

  • 郭子仪为何不自立为皇帝,反而是甘愿当一辈子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李氏能够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是最大功臣之一。当时郭子仪率军先收复河东、河北,又收复两京,已立下不世之功。等安史之乱过后,郭子仪又击退吐蕃,再次保住皇室安全。以当时郭子仪的实力和威望来说,他是有机会自立的,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历史上,不少篡位者便是利用自己当政时的实力,以及威信成功自立,为何郭子仪不

  • 明知道水战会弱于东吴,曹操还毅然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水战弱于东吴,为何他还要发动战争?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2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就此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在官渡之战后不久,袁绍因病去世,袁绍集团内部四分五裂,为了夺取更大的利益与优势,曹操对袁绍集团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他用七年的时间彻底地击溃袁绍集团

  • 后周太祖郭威的皇位是怎么来的?靠假传圣旨篡位为何没有留下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后周太祖郭威的文章。唐朝灭亡后,天下藉藉,中原大地上相继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其中,后周从公元951年建立,到公元960年被宋朝取代,一共只有10年国祚。在10年内,后周的前两代君王郭威(太祖)、柴荣(世宗)都称得上是那个乱世的英雄人物。

  • 武举始于武则天时期,那么最具广泛知名度的是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考武艺的科举始于武则天时。《新唐书·选举制》:“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代武状元知名度较高的很少,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只有一位,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因其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得以苟延残喘。这位英雄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乱世的

  • 与秦昭襄王互尊为东西二帝的齐湣王最终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齐湣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为了进一步打压三晋和楚国,秦昭襄王自称为“西帝”,怕齐国“小气”,还尊齐国国君齐湣王为“东帝”,秦、齐联手出击,横扫天下,秦取魏之上党,取楚之鄢、云梦,齐取楚之东国、下蔡。这是齐湣王一生最辉煌的时光,紧接着就走起了下坡路,先是